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卷下(一)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第三深究。輪迴之根者。謂窮其展轉根元。推其差別種性故。於中文四。初三。今初。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陳辭句文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 因舟行岸移等喻。悟得真隨妄轉。

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決定)道眼 五眼之中即慧眼法眼。具真俗故。

於大涅槃生決定信 永不信餘。首楞雲。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

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不執月運岸移等。二請後文二三舉法問。二結益請。初中二。一問斷輪迴。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 大般涅槃。

海 具足三德能建大義。體深用廣故如海也。

云何當斷輪迴根本 因前章雲。先斷無始輪迴根本。故今問斷之方。

於諸輪迴 前雲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故此雲諸。

有幾種性 既一切皆是輪迴之相。未審有幾種性。二問修悲智。

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法門無邊誓願學故。即從假入空成大智。

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故。即從空入假成大悲。惑病既多方藥非一。若無方便少湯添水。恐落愛見大悲。故須問也。一結益請。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 即能照也。

肅清 緣塵不雜。

照耀心鏡 即所照也。心淨如鏡故。六祖偈云。心如淨明鏡。身如明鏡台。

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無能無所自在圓明故。即同法華雙開菩提涅槃是無上義。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 本清淨之輪迴。無差別之種類等故。

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 真性無生本來清淨。眾生未悟。妄心見生。生即必滅。故是輪迴。今悟實相了心無生。心既不生輪迴永絕。如是忍可名無生忍。上皆讚也。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許也)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次下正說長行中二。一答斷輪迴。二答修悲智。前中二。一推本末令斷。二明種性令知。初中二。一示所斷。二勸令斷。初中四。一指愛為本。二欲助成因。三展轉更依。四起諸業報。初中二初約貪慾以標指。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謂對所貪五欲。標指能貪之愛是輪迴之本。首楞雲。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以是因緣故有生死。又涅槃雲。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貪愛何憂何怖。又佛名經云。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先令斷者。如樹除根等。謂由於五欲引起愛心。能令眾生生死不絕。言種種者。或天屬之恩如父母等。或感事之恩如得惠齎等。或任運生愛。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親等。或因敬成愛因恩成愛。或因愛結恩。恩之與愛應成四句。謂因非愛等。又所貪之境眾多。故能貪之愛不一。然貪與愛亦有四句。謂貪非愛等。若對治簡境則有順有乖。若約妄簡心則皆為過患。又唯就愛復有其三。一惡愛。謂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愛。謂貪來報行施戒等。三法愛。謂樂著名義。及貪聖果而修行等。故下云。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後約受生以結定。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卵等四生則受生差別。故瑜伽釋眾生雲。思業為因。殼胎濕染為緣。五蘊初起為生。若以四生配六道者。天及地獄化生。鬼通胎化。謂鬼子及地行羅剎是胎。餘皆化生。人畜各四。人具四者。毘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則常人。濕則柰女。化為劫初。畜具四者。金翅及龍。餘獸皆胎。餘鳥皆卵。然著地飛空若水若陸。微細蠢動或卵胎。或濕化。不可具分品類。皆因淫慾正性命者。淫謂耽染愛著。但是情染總得名淫。縱使化生亦依業染。但約欲界輕重者。俱舍雲。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四洲之人同四王界。餘諸異類卵濕胎形。心染氣傳。難具分析。受性稟命莫不由之。既性命由淫。淫復由愛。故云愛為根本。二欲助成因。

由有諸欲(境也)助發愛性 心也即愛之種子。

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由外塵欲牽起愛心。亦由愛心貪著於欲。貪慾故造業。造業故受報。由此生死不斷。故肇論雲。眾生所以久流轉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於心。則無復生死。潛神玄默與虛空合其德。是名涅槃。三展轉更依。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慾為因。愛命為果 欲謂貪淫。命謂身命。無愛慾則不生。無慾身則不有。當知欲因愛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還生於愛。由愛身故還為欲因。復感未來生死果報。如是展轉相續無窮。四起諸業報文中二。一別釋。二總結。初中三。一惡業苦報。

由於欲境起諸違 不可意。

順(可意)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 由愛彼境。境不順心便生熱惱憎嫉。憎嫉故起瞋。瞋故殺害逼惱打罵凌辱。種種惡業從此便興。亦可境稱愛心而生耽著淫盜飲啖侵奪綺妄種種惡業。文無者略也。言種種者。十不善等。

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三惡報也。無畜生者。取其文潤成句。以二例知。亦可翻譯傳寫脫漏。義必合有。故華嚴雲。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二善業樂報。

知欲可厭 知愛慾心是惡道因。於彼欲境深生厭離。

愛厭業道 怖彼惡道不造惡因。於離惡法門深生愛樂。

捨惡樂善 比由愛慾故造惡。今知欲可厭故。捨十惡樂十善也。

復現天人 樂報也。華嚴雲。十善業道。是人天受生因。判雲樂報。麁相言之。若論人間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殘害驅擯。豈能免苦。若於天鬼畜中。開出修羅即戒六道。三不動業報。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 知其愛惡愛善俱未免苦。棄彼愛心樂修捨法。捨法即四禪八定。而不知樂捨之心還同彼愛。故云還滋愛本。

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上二界殊勝依正二報也。由於欲界修得此定。各隨其地而生彼天。二總結。

皆輪迴故 愛為根本故皆輪迴。

不成聖道 不了自心故非聖道。前指無明此標貪愛。發潤備矣。然十惡業一向須除。十善八定則但除其病。第二勸斷文三。初正勸。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 既知生死皆由貪愛故。欲脫生死先斷此二。遠公報應論雲。夫事起必由其心。報應必由於事。是故自報以觀事而事可變。舉事以責心而心可反。渴者喻其至切。二通妨。恐有難雲。若爾云何菩薩亦有貪愛故受生邪。故下通雲。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慾而入生死 菩薩示現受生。非愛為本。但以大悲益人為利。欲行教化。須現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故淨名雲。眾生病則菩薩病。示現等者悲深也。非愛者智深也。三顯益。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先能除捨方可勤求。如出鑛金始堪為器。故首楞雲。如是貪慾。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有無二無無二亦滅。於佛菩提方可希冀。問從前但云貪愛。何故此雲及除憎愛。答由愛身愛境。境違於情或身被惱。故生憎也。是知憎亦由愛。故雖兼憎意但說愛。二明種性令知者。謂由前說始終動靜乃至思度佛境皆是輪迴。故彌勒問其種性。意雲。比聞餘教隻言五道輪迴。今何得三乘行人亦未能免。故佛為說。由本貪慾顯出五性。故屬輪迴。不以悟淨圓覺為本因故。然菩薩性中修證行相。但除其病不除其法。餘如廣疏。文中二一總標因依。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慾。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 厭惡樂善。三乘教熏積習既深遂成別性。楞伽雲。隨說彼而成。皆名教熏起。

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若遇邪師教者。則於人法二我極為堅執。名之為深。若遇二乘人說人空理。於法雖未離愚。於人已無堅執。對前為淺。若遇菩薩及佛。深淺相望可知。二別釋差等文二。一所依。二障。

云何二障 依起信釋。

一者理障礙正知見 根本無明也。不達法界性相。是礙正知見義故。故彼論雲。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六種染心也。三細乃至起業受報。是續生死義故。故彼論雲。此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染心義者。名煩惱礙等。廣如彼說。二能依五性文三。一徵。

云何五性 此皆新熏。不同法相宗中本有之說。兩宗五性義見懸譚。今此又與彼所引楞伽等文大同小異。如文詳之。二釋中二。一總明未熏。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本以發心修證約斷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斷故非五數。亦未發心遇教。故言未熏。若據楞伽之文。即當第五無性。二熏成五性文四。一二乘性合辨二也。

若諸眾生永捨貪慾。先除事障未斷理障 知生死苦止息攀緣。故云除事。其實未能除三細也。意責不先悟理但先除事。故有先除未斷之言。

但能悟入聲聞緣覺 障有事理。執有人法。今唯斷於前。故云但能。

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雖至長者之家。猶在後園除糞。止宿草庵未敢當堂。故云爾也。二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汎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此約地前以辨其相。故言已伏。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約入地乃至果位以辨其相。故言永斷及菩提等。三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 定知身心本來具有。以已證知一切有情無不是覺。譯經訛也。應雲證諸眾生皆有圓覺。

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 覺性雖圓遇教不同。欣趣有異故。

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遇於勝教皆成。即明無別定性。反明不遇勝緣則隨所聞成小。文無者略也。由此名不定性。故上標頓漸。四外道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 內心雖勝。宿遇邪宗既熏其心。積習成種。故於聖道難起信心。上明邪種也。下明師過雲。

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意顯此性定是新熏非自本有。故云非眾生咎。前諸種性亦例此知。但文略也。則知眾生本同覺性。但遇教成差有大有小有邪有正。故知發心之者。切須善辨宗途。然餘經論目第五性雲無性者。但明本來不覺染心相續。未有邪正師教所熏。無三乘種故聞亦不信。由此濫於本有。今雲外道性者。決了新熏之義彰矣。三結。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二答修悲智。既識輪迴之病用心。免落異宗。即須依解修行速求證入。然菩薩修行不出悲智二利。故須明之。前問中先智後悲。今答則先悲後智。意表即智之悲即悲之智無先無後。故互明之。文中二。初悲。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 前問雲。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今答意雲。但以大悲方便示現種種形相。順逆隨時無定種數。言唯以大悲方便者。雖遇種種之機。唯用此二各隨其類而應化也。但有大悲必能普化。但有方便必稱根宜無其過累。故思益經云。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瞭世間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知如是。不染於世間。

開發未悟 令知妄法本空真法本淨。

乃至示現種種形相 如觀音隨三十二類而應其身。

逆順境界 論雲。或為眷屬親友。或為怨家。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與其同事 四攝中之一也意該餘三。餘三者。佈施愛語利行。

化令成佛 不取餘乘。故法華雲。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菩薩因地之時必發度生之願。乘此願力所生之。處更不退轉。心若疲倦即憶昔願力。以自策勵所為。不是隨情故云皆依願力。又非希望報恩。亦非愛見之悲。故言清淨。雲無始者。同體大悲稱性大願性本具之。非別新得但由迷悟有發不發。發即無始二智。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 此下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對前大悲下化眾生。

起增上心 決定趣向。

當發菩薩清淨大願 彌論諸行速至佛果若。無願力則多退轉。

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 決定不趣餘乘。不同前隨五性。故言莫值等。

依願修行 亦是所為不隨情逐念。但依願力而自策勵。如前悲中所說。願是總相通悲通智。故二段中皆說願力。具悲智願即菩提心。

漸斷諸障 理雖頓悟其空。事乃漸除方盡。

障盡 即下解脫。

願滿 即下證大圓覺。

便登解脫清淨法殿 障盡則行住坐臥一切時中觸向無非解脫故以清淨法殿喻之。

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願滿則觸目對境。一切諸法無非圓覺。故以妙莊嚴域喻之。域謂彊域。偈讚中二。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  皆由貪慾故
 墮落於生死

示所斷也。長離而廣。此合而略。

 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
 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
 隨順菩薩願  依止大涅槃

勸令斷也此及明種性亦長離此合。

 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
 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
 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
 便歸大圓覺

上來究輪迴之根竟。

此下第四略分修證之位也。既顯覺智之源。復究輪迴之本。已知圓覺凡聖無殊。但未辦隨順圓覺之心從凡至聖如何差別。故次明之。言略分者。三賢統為一位。十地等覺合之一門。修即修圓覺。證即證圓覺圓覺無差。約修智以明位地。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陳辭句文中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於一味淨覺之中。說輪迴本末種性差別雜染等法。而無乖失故不思議。

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立相之教染淨迢然。破相之宗染淨俱絕。今顯出覺性染淨融通。故此之前未曾聞見。

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蕩除細惑。二請後中文二。一正問。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舉所正覺性。問能證位地。覺心一味因果皆差。二義既乖故須起問。二結益。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中長行二。一明圓覺無。證二明對機說證。初中二。一法二喻法二。初正明無證。後徵釋所以。今初。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 非前五性及貪愛等輪迴差別之性。

性有 前差別性皆有圓覺。

循(循隨)諸性起 圓覺不守自性。隨緣遍諸差別之性。諸性起時全覺性起故法身。不增不減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

無取無證 非當情之境。

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次下便自徵釋所以雲。

何以故 何以無菩薩眾生。

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約有幻垢名曰眾生。對離幻垢名為菩薩。故二皆空。然前輪迴及此修證皆云無者。前似岸移。此如鏡像。二喻。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夫眼能見一切。唯不能自見眼根。又如眼光照矚物時。境則萬差見即是一。故云平等。但約於凡聖無分別勝劣之心。說平等義。亦無有能作平等之者。二對機說證文二。一總標大意。二證位階差。前中二。今初功用有殊。

眾生迷倒 眾生若無迷惑顛倒。則無差別之義。故先標此。約之以明證覺差別。迷倒之體即根本無明及三細六麁。論中亦約翻此。以顯始覺階位。

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執之為實。

於滅未滅 即論四位中前三覺前不覺後也。謂障習漸盡如一分塵盡一分鏡明。

妄功用中 七地已還皆是夢中修道。故華嚴有夢渡大河之喻。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如夢中以藥治病得差寤後則藥病俱無。故言妄功用也。

便顯差別 正是總標位地。二功極不異。

若得如來寂滅 諸佛同證此理故。

隨 與本相應。

順 無乖也非謂起心別求寂滅。

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無能所也。意明心念。不生不見有寂滅之法。亦無能寂滅者滅之令寂。二證位階差文中二。一明依位漸證。二明忘心頓證。初中四。一信位。二賢位。三聖位。四果位。此四即論中逆次約息除生住異滅四相麁細。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也。然心性離念本無生滅。良由無明迷自真體鼓動起念。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麁微著不同先後際異。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中間二三名住異相。後際最麁名為滅相。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厭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別始覺之異。大意如此。今以論意釋之。初信位者。論寄息於滅相。經文分三。一標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此初一段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不約凡迷即無位地。故先標此翻之彰信。即論文翻四相成四位之謂也。

由妄想我 我體元無妄想為有。四生九類無不皆然。

及愛我者 執為我故便生愛著。上句我體即所執也。此句我見即能執也。具明我義下自有文。

會不自知念念生滅 我體本無。唯心故有。心既念念無常。我亦念念生滅。故淨名雲。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故。論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明。

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迷執之過也。由執我故。順我則愛違我則憎。故著五欲。二明聞法覺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 即聞熏也。

淨圓覺性 即內熏也。

發明起滅 慧照朗然顯發心性。無始妄習一時悟現。如寤時覺夢然迷時即起滅。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見於妄念。如眼不自見。今既開悟心冥真覺。不以妄念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於起滅之念。起之與滅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生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即此生滅之心。迷性之時性即起滅。妄念還自勞役心慮。千營萬計念念不停。三明息妄隨真。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 絕求作之心。

得法界淨 若理法界。則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淨。若事法界。則分別念慮之心差別塵境之法。十八界等當體不生。名之為淨。何者。法界淨穢皆由自心。心穢則穢。心淨則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麁念既盡得少輕安。於彼淨時心生愛著。於淨起解名為淨解。繫心在淨故成障礙。非外塵所擾。故言自礙。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結成信中證覺之相。作意於覺故不自在。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結成信位也。二賢位。論寄息成異相。文雲覺於念異念無異相等。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 見前淨解之礙也。是躡前位以辨此位之相。即覺於念異也。

雖斷解礙 超前位也。言雖者。預顯劣後。念無異相等。

猶住見覺 正當此位。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結成地前證覺之相劣於登地。所覺是礙故能覺亦礙。此則將礙除礙。故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結成賢位。三聖位。論寄息於住相。文雲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今文分三。一悟前非。二明證相。三結成位。今初。

善男子有照 信中淨解。

有覺 賢位中覺礙之覺。

俱名障礙 正顯前非。即論中覺於念住。二明證相。謂以智證理理智冥符。如日合空。如珠自照。但是本覺顯現。非能所故。文中二。一不住證。二不住教前中三。謂法喻合。今初。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能所契合也。故唯識見道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智無所得。則此常覺不住。常覺即是無分別智。不住即不取種種戲論相故。離二取相。即此照與照者寂滅。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彼文雖局於見道。而證理之義十地無殊。亦可不同凡夫。故云常覺。不同地前。故云不住。此則念無住相覺住相無故不住矣。次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 如把刀劍自斷其頭。頭未落時即無能斷之義。頭若已落。復無能斷之人。後合。

則以礙心 覺礙之覺。

自滅諸礙 所覺之礙。

礙已落滅無滅礙者 如火出木盡煙滅灰飛。二不住教。謂地前未證真理難忘言教。登地證理不住名言。不住故名真解教。故華嚴初地文雲得經論智。文中二。一標以喻釋。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夫設言像在於得意。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故以標月之指喻於言教。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則失真月執教則失本心。意令證實忘標故。雲畢竟非月。二具以法合。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此明諸佛同以言詮顯理。故文殊般若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三結成位。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論亦結雲名隨順覺。四果位。論寄息於生相。文雲。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今文分三。一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總標也謂智明圓覺無分別心故。列十對法皆同真實。即論中見性常住等也。又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覺非究竟故障礙。即覺方究竟矣。障礙者。標每對中上句。究竟覺即標下句。十對者。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一識智對。無念則得其正念。是智也。有念則為失念。是識也。故論中說。覺則離念念則不覺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無念故皆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二成破對。眾緣相會曰成。緣離曰破。又進修曰成。譭謗為破。緣無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三愚智對。大寶積雲。癡從分別生。分別亦非有。癡性與佛性。平等無差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四邪正對。思益雲。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五真妄對。涅槃雲。無明本際性本解脫。古德雲。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六染淨對。夫戒定慧翻於三毒。三毒本空元是梵行。諸法無行經云。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七依正對。涅槃雲。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八苦樂對。極惡業成天宮即見地獄。極善業熟地獄即是天宮。二業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定。心既本空一切清淨。故寶積經有地獄三昧天宮三昧。然諸法皆爾非唯天獄。今且約敵體相違之法。以例餘。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九有性無性對。有性者。三乘性也。無性者。闡提性也。非為他日迴心。現已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十縛解對。佛頂經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然煩惱依識。識性既空煩惱何縛。上之十對名相雖異其意不殊。但緣佛證覺心心無取捨。故得諸法普同圓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相即無礙之由。二明心。

法界海慧 法界深廣故如海也。慧則是用。稱法界故名法界慧。

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理量齊鑑無倒正知。內分別心諸相差別。今海慧離念故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離分別念。猶如虛空。即同淨名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如鏡照物鏡自無心。上來皆是論中。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也。三結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二妄心頓證。前由普示教門。就機說有深淺。今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故示圓頓安心。於覺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此當離相。亦如華嚴。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後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別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別。此中意趣正同彼也。文三。一忘心入覺。二驗果知因。三印成佛智。初中二。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指示末世安心。文有四節。每節二句。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妄念者。攀緣取著外法也。念則違覺。故令不起。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若求真捨妄。猶棄影勞形。若滅妄存真。似揚聲止響。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境從心現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現量。故經說非幻成幻。論雲。心不見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鏡照物。且心體本自知覺。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為加矣。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不自見等。二依法頓入。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當根眾。若聞此方便心無疑惑。體達分明領受任持。則坦然合道。亦同金剛經中不驚不怖不畏甚為希有等。二驗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愨雲。驗今聞悟頓契佛心。方達宿因。曩承熏習。若但就現世即是頓機。若推其因已是積習。金剛亦云不於一二佛等。三印成佛智。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謂一切種智由此而得。因果相攝決定無疑。是以如來印言成就。又此經宗分同華嚴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稱性互收無別先後。彼雲。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即同此安心之文。即得阿耨菩提。同此一切種智。偈讚中三。初二全同長行。第三兩句總結長行無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  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  無菩薩眾生

上圓覺無證下對機說證。

 覺與未覺時  漸次有差別

上總標大意下證位階差。

 眾生為解礙(信位)  菩薩未離覺(賢位)
 入地永寂滅  不住一切相(聖位)
 大覺悉圓滿  名為遍隨順(果位)
 末世諸眾生  心不生虛妄

忘心頓證。

 佛說如是人  現世即菩薩
 供養恆沙佛  功德已圓滿

印成佛智。

 雖有多方便  皆名隨順智

總結頓漸故云多方便。上來四段通明觀行竟次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言別明者。有其二意。一則由一類人已依前門證入不必修此。故此名別。二則此門各各自別。如三觀或一人具三。或一或二單復交絡成二十五種。各應一機故云別也。其所離障亦各不同。且如四相。或一人具四。或三二一。其四病者。人各有一定不兼餘。以相違故。故此兩四皆是別相。不同前無明及愛但是凡夫悉有故。前通此別矣。然通別觀行中。皆與惑障同科段者。由是障觀行之惑。惑除則成觀行故。文二。初二問答三觀修行。後三問答兩重除障。初中二。初示三觀行相。後明單複修習。初中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陳辭句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 領前依位漸證。

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領前忘心頓證。暫聞已得善利。況勤而行之。二請後文二。一問所修。二明所為。初中二。一立理。

世尊。譬如大城(圓覺)外有四門(行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 如從東來不可西門而入。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法合可知。謂前說觀行理趣分明。今復諮詢。恐涉非分。故先立理請更投機。二正請。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 所修之行。

並修行人總有幾種 能修之人。二明所為。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次正說長行中四。一標本舉數。二正示觀門。三引例障圓。四校量顯勝。初二。一約稱性之行以標本。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 十方諸佛同證同修。證義如前。此問修矣。

與一切法同體平等 色心不二凡聖無差皆依覺性。故同平等。智論雲。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上皆所稱之性也。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能稱之行也。即如前二空觀門。根塵普淨貪愛俱寂。悲智雙行離相離心常無所得。一切菩薩無不如斯。隨事雖差此意無二故。二約隨機之行以舉數。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然眾生根性利鈍不同。煩惱厚薄沉掉不等。隨其根性設教多端。不爾難為趣入。故楞伽雲。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為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圓攝所歸循(循隨)性(根性)差別。當有三種 眾生根性雖有萬差。而此三門一切收盡。必須三者義如下釋。二正示觀門三。一泯相澄神觀。二起幻銷塵觀。三絕待靈心觀。然禪觀綱領已具懸譚。修習菩提非此不證。但以教隨機異展轉諸途。邪正凡聖大小權實事理漸頓有共不共。今此託法進修。以成圓頓觀行。即事理定慧俱無礙也。與論中修習真如三昧。體相大同小異。小異者。彼不開為三也。今初泯相文字有三。一標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謂發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須了悟身中淨圓覺性以為行本。本即解也。依解而修方為妙行。膏明相賴目足更。故下標本等皆同此矣。二三釋三。一起行。

以淨覺心 約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薩用覺。迷悟異故。

取靜為行 雖悟即動即靜。為欲對治動亂之習。一向以靜境安心。漸漸修行方得成就。不取於法為取靜也。愨雲。然覺心初建力尚尫微。理宜取靜安詳方能展照。論雲。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形色虛空地水火風見聞覺知。乃至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無自相等。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由前以靜澄心諸念不起心合靜源體非分別。故見分別之識煩勞動擾。苦自是識則不能見識。如眼不自見。今由念澄智顯故覺識也。二功成。

靜慧發生 由前念澄覺識。慧性開明。因靜生慧故云靜慧。比隱今顯故云發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由慧發生身心相盡塵妄不起。名為永滅。客非本性。塵污自體。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由離根境內心自閑。寂靜清虛輕安調暢。喧塵永息麁重長袪。三感應。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眾生圓明性體與佛不殊。但以妄情凡聖似隔。今身心相盡妄念不生。圓覺妙心凡聖交徹。理實而言。我之身心亦遍現十方佛中。故先德雲。黃昏戌。寂寞身心總無物。恆沙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恆沙佛。今但約入觀者為主。故云諸佛於中顯現。

如鏡中像 如諸鏡入一鏡中諸鏡即成影像故。諸佛心入行人觀心。如影像也。然塵鏡之性本明。磨瑩即呈物像。眾生自心亦爾。心靜即現如來。故論問雲。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經云佛心。論雲法身。身心一也。皆據能現之本。若就所現應雲應化。此約心靜故。則知佛心亦然。故名為現。非謂佛心有所現也。此乃鏡明則像像歷然。智顯則心心交映。故淨名雲。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三結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翻雲止。定之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准涅槃經釋。即名能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等。結雲以是義故名為定相。二起幻鎖塵觀文三。初標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同上。二正釋中五。一起行。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躡前標解也。心性是識。識與根塵三和合有。各無自性。但是無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 正明起行也。諸幻即幻智也。幻者。即根本無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覺力。分覺根本不覺。始息滅相。終息生相。即是除幻。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隨機應化說法開示如幻眾生也。若觀心釋者。變起差別幻智。遍觀八萬塵勞之眾。一一稱真清淨非障非蔽。即為開也。二功成。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 根塵既消自他無二。故能內發同體大悲。

輕安 由悲從定起。非其愛見故。輕安暢適。三結通。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明諸菩薩從此觀門方能起於悲智乃至佛果。四簡濫。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拂幻法也。簡識殊智。能所勝劣異故。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拂幻智也。

幻相永離 五總結。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 結成非幻稱真之行。

如土長苗 如種穀等依土長苗收子之時苗土俱棄。種喻覺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謂悟淨圓覺。依幻法而起幻智。從幻智而忘心入覺。入覺則前二皆袪。三結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亦名三摩缽底。此雲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勝位故。又等謂齊等。離沉掉故。至謂至到。到勝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三絕待靈心觀文三。初標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如上。正釋中二。一起行。

以淨覺心 躡其所依。

不取幻化 離第二觀。

及諸淨相 離第一觀。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託所起能故二皆礙。此下明其所用。於中又三。謂法喻合。

無知覺 即上所了身心也。謂身觸為覺。心緣曰知。由此分別。障正知見。

明 正顯靈妙之體。然此靈心上而無頂下而無底。傍無邊際。中無在處。既無當中。何有東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虛。欲言相用不從緣起。欲言知見異於分別。欲言頑礙異於木石。欲言其覺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類。故諸經教於寂靜空無呵為邪小。於知見明覺互泯互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觀門。恐知字引分別念。故宜但云明也。

不依諸礙 諸礙者。身心能所。不依者直造靈明。

永得 究竟常然。

超過 迴殊對待。

礙 前觀幻涉於煩惱。

無礙境 前取靜同於涅槃。

受用 屬己資緣。

世界 共居國邑。

及與身 宛然形質。

心 還有見聞。

相在 不異尋常。

塵域 不離舊處。此由執認沒體。同他今不生情豈拘靈照。

如器中鍠聲出於外 鍠字不定。恐譯人錯。遂為三釋。一依鍠字音橫。准切韻訓和訓樂。不是器中之聲。今率愚詳之。取其聲勢不取訓字。此應是金石等中聲相也。今且現聞擊鐘磬之類。其聲鍠鍠然。即知鍠是此類聲之相狀。譯人迴潤稍拙。應雲如今器聲鍠鍠出外。二作[金*(廿/由/八)]字音同。即大鐘也。是諸器中之一數。故云如器中[金*(廿/由/八)]。准此則順本經文。迴潤非失。但筆受或寫錄。錯誤以[金*(廿/由/八)]為鍠爾。三者皆簧音黃。即笙簧之類。以有簧之器非一故。不局雲笙中簧。乃雲器中簧也。亦如管籥之屬。皆能發聲出於外故。准此則譯人不善此方聲韻文字。故字與音俱錯爾。後正釋喻者。前三雖異合法皆通。皆器喻世界身心。聲喻靈明觀智。謂聲從器出。器不能拘。故聲聞四遠器局本處。以喻觀智約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觀智廓爾無邊。身心不離舊處。但所喻相當何爭喻所依物。愨雲。如萬釣之鏞星樓受礙。搖杵一擊聲振寰區。自體兼他不能留礙。豈以樓拘鐘相便響不通。形礙管聲令音不透。觀此文勢未免懷疑。復不能決通。媕婀邈之而已。意亦同前。仍法合最具。謂加樓喻世界。餘准上知。

煩惱涅槃(如器)不相留礙 如鍠二功成。

便能內發寂滅 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靜相靜相即滅。非故寂之滅之。又但是真心實理非對靜幻。故楞伽雲。寂滅者名為一心。此非息動之寂生已而滅。故云內發。

輕安(同上)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在觀之時用心同佛。故隨順妙覺寂滅。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故他不及。自己心識之量亦不能造。如螢燒須彌。必須離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體起智為自。根塵發識名他。不可識識智知。故皆不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一切眾生壽命。但為浮想任持。本無實體。故華嚴雲。一切眾生但想所持。其猶空云是空之浮氣。了虛空者。即知浮雲畢竟非空。眾生壽命是真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眾生畢竟非真。三結名。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此雲靜慮。即慮而靜故無散動。即當定義。即靜而慮故非無記。即當慧義。故四靜慮定慧平等。問既是定慧平等。云何科雲絕待靈心。答正由不滯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釋相文中絕待之義甚明。固無疑矣。然釋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顯。雙非絕待。後但約義以結。故取雙是齊融。齊融絕待雙是雙非皆是中道故釋相與結名互顯三觀文初皆標悟者。聞前經故。謂初靜觀修文殊中解。次幻觀修普賢全普眼前半之解。後靈心觀修普眼後半剛藏全章之解。對配前經昭然可見。然此三門與涅槃經三相大同小異。與天台三觀則義理同而意趣異。同者。一泯相即空觀也。二起幻即假觀也。三絕待即中觀也。異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則推窮諸法性相。此多約心成行。故不立所觀之境。彼多約義生解。故對所觀三諦。三引例彰圓。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 此三門皆依悟淨圓覺而起觀行。觀行亦皆趣入圓覺。始終不離故。雲親近隨順。佛及菩薩同證同修。隨機隨事行相各異。或多人同修一門。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五若百千。同之與異隨類難准。然必皆依此三種業。三種業中或具依三。或一或二同時前後單複綺互。具如二十五輪所明。此是修行人之事業矣。

若得圓證即我圓覺 趣入雖從一門。功成即三皆圓證。若偏修一行但名親近。三事圓通名證圓覺。四校量顯勝。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初舉劣。後不如下顯勝。且如勸得一人二人持於五戒十戒。據諸教說。福已甚多。況令爾許億人成就辟支羅漢。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纏。而乃不如有人暫習圓覺。時中極促唯一剎那。豈況長時圓修妙觀。愨雲。牛跡巨海何可校量。聞此等者聞慧。隨順者思慧。修習者修慧。偈中唯三。闕校量故。餘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偈言 且標舉也。

 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  隨於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  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  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  名究竟涅槃

上來三觀竟。

自此第二明單複修習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後陳辭句中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 可知。二請後有二。一問所修。

世尊此諸方便 指前三觀。

一切菩薩於圓覺門 指前所依行本。

有幾修習 前說三觀。雖行相分明。未審諸菩薩所修為復一人具三。為三人各一。為前後。為同時。為依次。為超次。二明所為。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可見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四。一舉意標數。二觀網交羅。三結成正因。四總示修習。今初。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 明所依之本。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 正明諸輪大意。無修之修。義同前段。

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輪者摧輾義。能摧惑障令正智轉。故名為輪。二觀網交羅。於中三。初有三輪單修三觀。次有二十一輪。交絡三觀。後有一輪圓修三觀。愨疏於此二十五觀約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初中三一澄渾息用觀。

若諸菩薩 此下二十五輪皆有標列結。亦應一一標雲悟淨圓覺以為起行所依。為前有故。經恐文繁。故略不載。又此初三觀行相前已具釋。此為分成二十五數。故略明之以顯單複之相。是故三觀皆標雲唯。結雲單。意顯不兼餘二。力所未兼。非輕餘行。

唯取極靜 不兼餘事。

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 由靜心之力。覺身心空。瞥念尚無煩惱何據。煩惱不起即是覺心。故云究竟成就。

不起於座便入涅槃 不起法空之座。便入寂滅涅槃。

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結名二庖丁恣刃觀。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靜諸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庖丁是晉時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鋒刃不損。喻菩薩利眾生修萬行應。緣入俗自智無傷。餘義已如前釋。三呈音出礙觀。謂器質音融。隨扣應響。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 以諸幻境無邊難可窮究。故直雲滅。滅者絕念也。作用施為又妨禪寂。故云不取。入佛境界經云。諸法猶如幻。如幻不可得。離諸幻法故敬禮無所觀。

獨斷煩惱 獨者不假諸行也。正是絕待之義。

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但與靈心相應。煩惱自無所有。無所有處即為證也。

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結名。後交絡三觀。每以一觀為頭。兼於餘三。交絡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輪。兼前三單及後一圓。足二十五然每一觀為頭。七段之中皆有四節。初兩段二二共合。次兩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後齊。後有兩段先齊後一。今每觀為首之中。但長科七段。又緣每輪辨其先後。一一須牒觀名。今恐文繁。每觀但各舉一字以論其次。謂初靜次幻後寂。寂與靜異者。靜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靜是禪定。寂是涅槃。文中三。初七輪靜觀為首。兼於幻寂。次七輪幻觀為首。兼於靜寂。後七輪寂觀為首。兼於靜幻初中七觀。一運舟兼濟觀。菩薩修定以出塵即運舟。發慧以化物即兼濟。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 標靜觀為首。

以靜慧心 從靜躡跡起也。

照諸幼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 兼修幻觀。若無靜慧則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結名。二湛海澄空觀。湛海則波瀾不動先靜觀以反流。澄空則水性清明。後寂觀以顯性。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靜也)證至靜性 寂也躡靜而兼修寂矣。

便斷煩惱永出生死 二觀功用斷煩惱是因亡。出生死是果喪。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結名三首羅三目觀。三觀俱修。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靜也)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次幻)後斷煩惱而入寂滅(後寂)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結名四三點齊修觀三點者梵之伊字。愨意雲。一人俱修三觀。即名為齊。非謂同時。

若諸菩薩以至諍力(靜)斷煩惱已(寂)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 幻也。煩惱既盡愛見已無。故所起行無不淨妙。可解他縛。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結名五品字單雙觀。上單靜觀如上一口。後雙明寂幻。如下兩口。故云單雙。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靜)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境界 齊兼幻寂。初句是寂。後二句是幻。內斷煩惱外度眾生。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結名六獨足雙頭觀。白澤圖中有山精。頭如鼓有兩面。前後俱見此喻靜幻雙照二利齊運。如雙頭也。單寂觀如獨足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 齊標靜幻。以至靜力資助策發變化之力。以度眾生。

後斷煩惱 兼寂。前二利備故入中道。此與前異。前則靜獨為初。後始兼寂幻。此則靜與幻齊為初。後始單兼於寂。

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結名七。果落華敷觀。即以靜定之樹。結寂滅中道之果。後敷華者。復以幻觀入有情界。度諸眾生。同令獲得涅槃之果。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齊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兼幻)。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次七輪一一標幻為首。次兼餘二。今初先武后文觀。武王伐紂後鑄戈戟為農器。喻此菩薩先變化種種已後入靜觀。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標幻)而取至靜(兼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二功成退職觀。菩薩發慧利物即是功成。習寂內修名為退職。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幻)而取寂滅(兼寂)。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二幻師解術觀。先起變化作術法。後歸靜體寂故解術。

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幻)。安住寂靜(靜也)而斷煩惱(寂)。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四神龍隱海觀。起幻化生如神龍布雲雨。歸體入靜。如隱海也。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幻)斷煩惱故(寂)安住至靜(靜也)。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五龍樹通真觀。先起幻後歸靜寂。如龍樹初行幻術廣化邪途後習真乘自階聖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幻)至靜寂滅。二俱隨順 齊兼靜寂。

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六商那示相觀。商那和修即優波毱多之師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毱多弟子慢心後。乃入定歸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齊靜)後斷煩惱(兼寂)。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七大通宴默觀。大通如來先化用利物。後自歸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齊寂)後住清淨無作靜慮(兼靜)。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後七輪一一標寂為首。次兼餘二。此初寶明空海觀。佛頂經云。同入如來寶明空海。今靈心觀。即本覺明。如寶明也。後靜觀如空海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寂)而起至靜住於清淨(兼靜)。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二虛空妙用觀。靈心之體如虛空。起化即妙用。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寂)。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兼)。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三舜若呈禪觀。舜若即虛空神。遇日光映之暫現。如此先寂次靜後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寂)安於靜慮(靜)而起變化(幻)。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四飲光歸定觀。大迦葉也。先證體次起神通。後乃歸定。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寂)起於作用清淨境界(幻)歸於靜慮(靜)。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五多寶呈通觀。多寶佛先成道證如體。後於塔中發起法華。如靜幻無礙。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寂)而住靜慮起於變化 齊兼靜幻。

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六下方騰化觀。即法華菩薩六萬恆沙從下方現。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齊靜)而起變化(兼幻)。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七帝心含變觀。此寶含諸物像。對即變應應而還空。如靈心觀成包含德用應緣起幻而復安靜。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齊幻)而起至靜清明境慧(兼靜)。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後有一輪圓修二觀。此名如意圓修觀。如意寶珠四方俱照。大智頓覺三觀齊修。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 稱圓覺而發慧故。

圓合一切 圓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類。舉體相應。是為圓合。謂由圓覺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覺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餘性相等皆同此說。中道義諦於是現焉。非理非事雙遮顯中。即理即事雙照顯中。遮照同時是為圓覺。

於諸性 依此修靜觀。

相 依此修幻觀。

無離覺性 依此修寂觀故。科雲圓修三觀矣。又以圓覺合一切。是從體起用。性相無異覺性。是會用歸體。體用無礙寂照同時。是為圓滿無上妙覺。

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三結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可見四總示修習。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 示修習者。修此二十五輪之時。於事中威儀法式及用心方便三業事理。具足修習之意。

當持梵行(戒也)寂靜(定也)思惟 慧也。具戒定慧心在觀門。如是修行必定成佛。

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多生業累恐障淨心。懺悔求哀發露先罪。日數若少慮不精誠。三七日中已彰懇禱。懺悔之義下道場加行中當釋。

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 書此二十五輪名字文句。安置道場之中。禮念虔誠精祈一行。

至心求哀隨手結取 若自的樂一門。隨便積習。若勝劣難分不能自決。即憑聖力以卜應修。信手取之不宜簡擇。

依結開示便知頓漸 依所捻結。開而視之頓漸自知。無貪餘觀。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心懷疑阻併失前功。縱使再修稍難成就。據根驗理必在於茲。無乃等閑輕於事相。偈中亦四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標舉)。

 辨音汝當知  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  皆依禪定生

今修觀之人先以所依之體為本而起觀行。長行雲圓覺清淨。無能所修心宜此理。即禪定義。

 所謂奢摩他  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  有二十五種

長廣偈略。

 十方諸如來  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正結所為。

 唯除頓覺人  並法不隨順

簡非所為也。長無偈有。今為二釋。一者兩句皆作上根釋。謂唯除上根圓頓悟解之人。並及於一切定相之法不隨順者。則不必具依二十五輪及道場探結等。不隨順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隨相即隨真覺。此乃頓入圓明觸目合道。不可加之繩索傷乎無瘡。是前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等類。故除之矣。二者下句作無信下根釋。謂都不信者。聞之不能隨順。依此則上智與下愚不移也。前釋不隨。不隨倒法。此釋不隨。不隨正法。

 一切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  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  不久證涅槃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卷下一(終)


上篇:注四十二章經

下篇: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序 今茲疏文即隋煬帝。請天台大師出之。用...

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

占察善惡業報經疏卷上 隋外國沙門 菩提登 譯 古吳蕅...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華嚴經決疑論序 東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 北京李長者...

法華玄義釋籤

釋籤緣起序 君山除饉男普門子屬辭 四教成列,開合之旨...

佛說旃陀越國王經

佛說旃陀越國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誦經起誦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長阿含十報法經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佛說孫多耶致經

佛說孫多耶致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大愛陀羅尼經

佛說大愛陀羅尼經...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參學比丘道謙編 洞山廣道者梓州...

【佛教詞典】七賢

(一)小乘俱舍宗所立。為「七聖」之對稱。謂聲聞入見道...

【佛教詞典】去來

【去來】 p0534 佛地經論四卷三頁云:捨此就彼名去;捨...

不隨妄轉,心常覺照,安住真如

修《楞嚴經》的人就是,我不隨你阿賴耶識而轉,我安住...

達摩大師破相論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

佈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發覺淨心經》講:如果不是為了貪求果報,也不是為了...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斷疑生信修善法

問: 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慧律法師《那是你沒有福報》

有一次懺公帶領了我們一大堆的法師,還有這些護法居士...

如何放鬆身心念佛

問: 弟子經常將佛號提在心中,唯恐丟失;同時時常謹...

有哪些可行的改過方法

然人之過, 有從事上改者,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

孝順的人,總是處處感召萬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兩個兒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兒子。我和我老...

從印祖文鈔看佛法與佛學之別及佛法之要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現代人急功近利,只著眼於眼前利...

【視頻】《藥師經》女聲念誦

《藥師經》女聲念誦

【視頻】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

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