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二

復次嗢拕南曰。

 五二與十三  四業為最後

有二種業。一者重業。二者輕業。復有二業。一者增進業。二者不增進業。復有二業。一者故思所造業。二者非故思所造業。復有二業。一者定所受業。二者不定所受業。復有二業。一者異熟已熟業。二者異熟未熟業。

有三種業。謂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復有三業。謂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復有三業。謂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復有三業。謂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復有三業。謂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復有三業。謂三曲業。即身曲等。復有三業。謂三穢業。即身穢等。復有三業。謂三濁業。即身濁等。復有三業。謂三淨業。即身淨等。復有三業。謂三默然業。即身默然等。

有四種業。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當知此中由三因緣令業成重。一由意樂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樂者。謂由勐利纏等所作。於同法者見已歡喜。於彼隨法多隨尋思。多隨伺察。如是名為由意樂故令業成重。由加行者。謂於彼業無間所作。殷重所作。長時積集。又於其中勸他令作。又即於彼稱揚讚歎。如是名為由加行故令業成重。由田故者。謂諸有情於己有恩。若住正行及正行果。於彼發起善作惡作。當知此業說名為重。與彼相違。說名為輕。若業非是明瞭所作。或夢中作。或由無覆無記所作。或不善作。尋復追悔對治攝受。又於一切清淨相續所有諸業。如是皆名不增進業。當知異此名增進業。此中故思所造業者。謂先思量已。隨尋思已。隨伺察已。而有所作。彼或錯亂。或不錯亂。其錯亂者。謂於餘處思欲殺害。或欲劫盜。或欲別離。或欲妄語及欺誑等。如是思已。即以此想別處成辦。當知此中由意樂故。說名為重。不由事故說名為重。不錯亂者。當知其相與此相違。若異此業。是即名為非故思造。定受業者。謂故思所造重業。不定受業者。謂故思所造輕業。異熟已熟業者。謂已與果業異熟。未熟業者。與此相違。若欲證得阿羅漢時。先所造作決定受業。由異熟果現在前故。能為障礙。不由隨逐身相續故。所以者何。但由彼業。生不平等所依身故。能為障礙。令不能得阿羅漢果。若無生受而有後受。於所證得阿羅漢果。不能為障。然彼非不是定受業。何以故。由即依彼煩惱助伴及即依彼諸行相續。施設此業為定受故。

復次由二因緣。建立善業。一取愛果故。二於所緣境如實遍知。及彼果故。由二因緣。立不善業。一取非愛果故。二於所緣境邪執著故。於善不善二種行相。不可記故。立無記業。順樂受業者。謂初二三靜慮地系。及欲界系所有善業。順苦受業者。謂能招感惡趣生業。生於餓鬼及傍生中。先業為因感得樂受。當知此業亦得名為順樂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者。謂第四靜慮。及上地等諸所有業。唯除那落迦於所餘處。當知皆得苦樂雜受。即由彼業增上力故。令此依身苦樂雜住。不相妨礙。順現法受業者。謂由如是相狀意樂所作諸業。若由如是相狀加行。謂事加行。或身加行。或語加行所作諸業。若由如是相狀。良田所作諸業。於現法中異熟成熟。如是名為順現法受業。若所作業。於現法中異熟未熟。於次生中。當生異熟。如是名為順生受業。若所作業。現法次生異熟未熟。從此已後異熟方熟。當知是名順後受業。有學業者。謂聖弟子於時時間依增上戒。依增上心。依增上慧。修學無漏。及此後得善有漏業。名有學業。無學業者。謂於一切阿羅漢等身相續中。隨應諸業。此餘諸業。是名非學非無學業。若見所斷煩惱相應。若此所發思等諸業。一切能往諸惡趣業。此等皆名見所斷業。若修所斷煩惱相應。及此所發思等諸業。如是皆名修所斷業。無斷業者。所謂一切有學無學出世間業。當知此中由三種相。故思所造諸不善業。即於現法作增長已。還復除斷。何等為三。一現法斷故。二生斷故。三後斷故。現法斷者。謂如有一。於現法中故思造業。作增長已。尋復厭離。於其所作受厭離故。此是異生未得離欲。住此命終。而未能令於次生位。不造彼業。不受異熟。亦未能令於其後位。無有是事。於現法中。亦未一向能令不造。生斷故者。謂復有一。受厭離已。雖是異生。而於欲界已得離欲。住此命終彼於現法更不造作。尚於次生不受異熟。況復生已當有所作。然未解脫後位作業。及受異熟。後斷故者。謂復有一。雖是有學。而於欲界未得離欲。受厭離已。獲得最初或復第二沙門果。證彼作是念。凡我所有由多麁重。由多熱惱。唯應棄捨可厭賤。身所作惡業。願於現法一切皆受。或我所有現法受業。若苦若樂。皆願與彼俱時而受。勿復令我當於生位。或於後位受彼異熟。如是正心發誓願已。為斷彼故。復修無量。以奢摩他品定所攝正起加行。為令能起彼業因緣究竟盡故。及為進趣離欲愛故。當知此中或瞋意樂。或害意樂。或嫉妬性。或可愛事。深生染著。由此為因。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謂身語意所發惡業。種種惡事。若有為欲對治如是能起四種惡業因緣修四無量勝三摩地。彼乃至於少男少女無處無容。暫更發起作惡業思。是故彼修如是加行。能盡所有惡業因緣。當知如是正修加行。由二因緣。於其所作。及所增長一切惡業。皆能摧伏。謂由修習無量定故。所以者何。所作惡業。但於有量有情境界。欲不饒益意樂所起。所修無量。乃於無量有情境界。欲作饒益意樂所起。又能發起不善業心。下劣界攝。是所對治。所修無量俱行之心。勝妙界攝。是能對治。又心是勝諸所造業。皆屬於心故。說世間並是心胤。系屬心故。依心轉故。如是行者先發正願為所依止。後善修習無量心定。當於進趣離欲愛時便能獲得住不還果。若但於此暫生喜足。於現法中不求上進。彼現法中尚不造業。況於生位或於後位。又定不能當受生位後位異熟。又正法外墮邪見者。行邪道者所有一切善不善業。邪見所起。邪見增上力所生故。皆名曲業。勐利貪瞋所起諸業。皆名穢業。勐利癡者。上品鈍根忘失念者。極闇鈍者。癡所起業。皆是濁業。一切能往善趣妙行。皆名淨業。一切能往涅槃妙行。名默然業。復次能感各別處所那落迦惡業。名黑黑異熟業。能感各別處所天趣善業。名白白異熟業。能感餘處所有諸業。名黑白黑白異熟業。於是處所。有二業果現前可得。是故總說以為一業。若出世間諸無漏業。皆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若已盡業。若當盡業。二種總名能盡諸業。令未生者當不生故。令已生者得離系故。由約可愛因果異熟故。說不白。當知各別處所天趣一向白者。謂過他化自在天處。有欲界中魔王所都。眾魔宮殿。及上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善業。總說為一。由彼處所眼所見色。乃至意所知法。一向可愛相續。殊勝增上義故。意門引發意成義故。各別處所那落迦有四。一大那落迦。二別那落迦。三寒那落迦。四邊那落迦。於此處所。各別純受順樂受業諸果異熟。各別純受順苦受業諸果異熟。是故說名各別處所。又於魔宮初二靜慮。純受悅樂。若於第三靜慮已上。純受喜樂。言喜樂者。令心調柔。令心安適。與喜相似。故名為喜。非是喜受與樂相似。說名為樂。非是樂受。六觸處門恆所領受者。當知即彼名六觸處。及各別處所。因果相屬道理義故。

復次嗢拕南曰。

 無智智與定  殊勝障學等
 著無我聖道  二海不同分

若諸邪見。若諸我見。若即無明。依前所說三有情眾無智為根故。得生起。若能斷此無義根本一切眾中能起一切。雜染一法。當知彼能正記所解。此中第一所起雜染。損減實事。第二雜染。增益虛事。第三雜染。於其如實顯了方便。能作愚癡。於彼二因有愚癡故。或起增益。或起損減。

復次有二種如實智。一者如理作意所發。二者三摩地所發。當知此中由正聞思所成作意。聽聞正法增上力故。於五種受分位。轉變所起過患。如實了知。又即於此分位。轉變如理思惟。名不定地如實正智。此為依止能隨入修。云何名為分位轉變所起過患。謂苦樂位諸無常性。苦分位中有自性苦性。樂分位中有變壞法性。云何名為分位轉變。謂樂分位與苦分位。有別異性。若苦分位與樂分位。有別異性如是。當知一切分位展轉別異。於此別異如實觀見。於此分位。住無常想。如實觀見別異過患。知所有受皆是苦已。住於苦想有如是想。有如是見能證清淨。是故亦得名如實智。依定所發如實智者。謂即依彼行相轉時。輕安所攝。清淨無擾。寂靜而轉。當知此行與前差別。又無常性是一切行共相。苦性是一切有漏法共相。二如實智為依止故。當知如實能正顯了彼法二相。

復次住內法者。未得定心。尚與外道定心差別。由智勝故。何況定心。何以故。彼諸外道。雖得定心乃至極遠證得非想非非想定。然猶未能於六觸處以其五轉。如實了知。心正離欲。證得解脫。是故彼與此正法律。猶如地空相去極遠。住內法者。雖未得定。但由信聞無我勝解。便能證得三摩地心。於六觸處能斷能知。心得離欲。及證解脫。是故當知於正法律。彼有失壞。此無失壞。唯正勝解相續轉時。於六境界依止六根。略有五種寂靜妙行。謂深於彼見過患故。名為善調。於不應役諸境界中。而不役故。名為善覆。於所應役諸境界中。或於率爾現前境上。善住念故。名為善守。一切煩惱皆能斷故。名為善護。已善修習圓滿道故。名為善修。

復次於二處所。如來證得勝安立智。能正顯說超諸苦樂。非不證得勝安立智。於中若有作如是解。此大沙門喬答摩種。無知無解。於諸世間一向安樂。為令弟子謂此安樂間雜眾苦。深怖畏故。為超苦樂間雜依附諸世間故。為欲超過諸苦樂故。宣說法要。當知此解是為邪想。是邪分別。是大邪見然其如來善知世間或一向樂。或一向苦。或雜苦樂。然彼一切皆是無常。是故為令諸弟子眾超過一切無常世間。超過苦樂。說正法要。由三種相。應正了知諸可意事。謂未來世諸可愛事。名所追求。若過去世諸可愛事。名所尋思。若現在世可愛外境。名所受用。若現在世可愛內受。名所耽著。當知此中墮於三世有四行相。一於未來。一於過去。二於現在。於此行相能隨悟入。是悅意相。意所樂相。可愛色相。平安色相。如其所應當知。即是可欣可樂可愛可意四種行相。

復次勤修定者。略由二門二時二地所有諸欲。於所引發三種等持。能為障礙。為欲斷除如是障礙。正勤修習五種對治。當知此中先所受用過去諸欲。於遠離處。由尋思門。令心飄蕩。復有現在居家所有利養恭敬俱行諸欲。由尋思門。令心散亂。此中利養恭敬俱行所有諸欲。於其行時令心飄蕩。先所受用居家諸欲。於其住時令心散亂。即此諸欲於異生地能為障礙。於有學地亦為障礙。又於異生所修無量俱行等持。能為障礙。亦於有學能善通達一切智事廣大等持。能為障礙。亦於無學極善修習究竟等持。能為障礙。當知如是諸所生起一切等持。皆與喜俱。此中第一於諸有情利益安樂意樂門中。與喜俱行。第二領受有學解脫喜故。與喜俱行。第三領受無學解脫喜故。與喜俱行。彼由眼等所識色等所緣別故。復有六種。又此等持具諸相故。名為圓滿。又此等持究竟邊際。謂能往趣世間離欲。或能往趣出世離欲。過此更無能趣清淨等持可得。是故說此無有缺減。若欲速證沙門果者。於身命等無所顧戀。恆常無間殷重加行。熾然精進。於諸欲中了知自相。堅守正念。了知過患。無希望等。正知現前。正念正知為所依故。方便勤修四無放逸。謂於晝分若行若坐。於諸障法淨修其心。乃至廣說。如是發起勇勐精進。於其所證無所怯劣。由九種相安住其心。一向修習奢摩他定。身得輕安。無愛味等故無染污。不為惛沉及以睡眠二隨煩惱之所擾亂。一向念住為所依止。精勤修習毘缽舍那。堅守正念。遠離掉舉隨煩惱故。無有愚癡。已入止觀雙運轉道。其心正定。即此二分一境隨行。為斷彼障。修習如是五種對治為依止故。能於彼障遍知永斷。於三等持。依六境事所有差別。喜俱行定圓滿能引。由二因緣。諸佛世尊為諸弟子宣說自己能引導法。一於黑品所有過失。令生解故。二於白品所有功德。令生解故。

復次於此正法毘奈耶中。略有二種補特伽羅。一已得意。二未得意。已得意者。復有二種。一已見諦已得有學心解脫意。二阿羅漢已得無學心解脫意。未得意者。謂於三學創修事業有學異生。彼全未得一切二種心解脫意。是故希求異生體後有餘依滅。及自體後無餘依滅涅槃界時。於三學中多修學住。若諸無學雖已證得心解脫意。而或失念。行縱逸時。便有退失現法樂住。彼雖於此現法樂住。或退不退。然無堪能退失解脫。若有修行不放逸者。一切皆為證得解脫。然已證得解脫無退。修不放逸復何所用。若為證得現法樂住。勤作功用。如造工業。非不放逸。若諸有學先已證得心解脫意。彼亦決定趣三菩提。於所修道。不由他緣。自然能修無放逸行。於現法中。猶未畢竟息放逸故。若有一切未得意者。彼應決定修不放逸。又由三相辦所應作。一由諸根所集成故。資糧圓滿。二由習近隨順如法諸臥具故。心得安住。三由依止親近善士。聞他法音如理作意眾因緣故。乃至獲得二心解脫。又即於此應不放逸所作轉時。由二種相。應知於彼六處寂滅。有增上慢。無增上慢。謂於未滅起邪分別。妄執為滅。由所緣故。及於未得起邪分別。妄執為得。彼雖如是起邪分別。謂滅解脫。而未能令身壞已後壽命永盡。六處永滅。亦不能離諸境界想。又彼由於六處寂滅。若緣若證邪領受故。有如是事。此二種相應知說名有增上慢。與此根違。當知說名無增上慢。

復次住內法者。於二種著。應當了知二種過患。謂諸異生。於二緣識及能依受。不能了知無我性故。未離欲者。於利養恭敬增上業緣所起諸受。有第一著。已離欲者於離諸欲緣所起諸受。有第二著。此著為因當來生起。說名為生。又諸外道由取著故。生諸繫縛。繫縛生故。能生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第一過患。又由此著增上力故。當於正法毘奈耶沒。及當來世生等眾苦差別而生。於現法中此增上力為因緣故。不般涅槃。當知是名第二過患。與此相違。應知即是白品差別。

復次由四因緣。於法無我能到究竟。謂一切法皆無我者。除識自性。識諸因緣。識諸助伴。其餘所有不可得故。又識自性是無常故。又此因緣是無常故。又此助伴是無常故。

復次由八聖支道法故。及此果故顯發正法及毘奈耶。由五種相。當知八聖支道法最勝無罪。謂於現法煩惱有無。善分別故。名為現見。能令煩惱得離系故。名無熾然。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時導。涅槃故。名為引導。不共一切諸外道故。名唯。此見遠離信他欣樂行相。週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此道果法亦有五相。當知已如攝異門分分別其相。

復次海有二種。一者水海。二生死海。由三種相。當知水海與生死海而不同分。何等為三。一者自性不同分故。二者淪沒不同分故。三者超渡。不同分故。此中自性不同分者。謂水大海。用色一分為自性故。有邊有量。生死大海。用一切行為自性故。無邊無量。此中淪沒不同分者。謂若所有淪沒。若由此淪沒。若如是淪沒。皆不同分。謂水大海。或傍生趣或有人趣。於中淪沒。生死大海。諸天世間亦常淪沒。又水大海唯由身故。於中淪沒。不由語故。不由意故。不由貪故。不由瞋故。不由癡故。不由生等眾苦法故。於中淪沒。此中宣說諸業。煩惱。彼果三分。如其次第。應知彼相。生死大海。亦由身故。乃至亦由生等苦故。於中淪沒。諸出家者。由妄尋思。由妄觀察。由自所起諸邪分別。發起種種不正尋思。令心擾亂。於生死海。恆常淪沒。又餘外道。諸煩惱系所纏系故。於生死海。恆常淪沒。諸在家者。恆常無間眾苦逼切。煩惱燒然。而不能厭。故名淪沒。其餘依止諸業煩惱。於諸生處往還無絕。故名淪沒。其水大海唯墮其中。暫時衰損。或傍生趣。由業煩惱一分勢力。而生其中。暫時淪沒。而非究竟。當知是名沒不同分。此中超渡不同分者。謂水大海。未離欲貪諸異生類。尚能越渡。何況其餘。生死大海。三分建立。未離欲者。由五可愛境差別故。已離欲者。由意所識可愛諸法境差別故。諸有學者。由內六處有差別故。其未離欲諸異生類。於五可愛境界大海。未能超渡。其已離欲諸異生類。於內各別六處大海。未能超渡。由彼於此未超渡故。於前二種境界大海。亦未超渡。其有學者。普於六處遍知為苦。即於所緣修習正道。彼由安住如是住故。於未離欲已離欲地二種境界所有心意所緣境相。明瞭現前。又由勐利觀察作意。於先所見等隨憶念。由此因緣。於彼速疾以慧通達。亦能除遣。又彼於其六處大海。速能超渡。能超渡故。於前二種境界大海。畢竟超渡。及能超渡能發棄捨所學煩惱。能發尋思亂心煩惱。能發耽著世間利養恭敬煩惱。能發一切惡行煩惱。

嗢拕南曰。

 道師不同分  王國二世間
 有為遮身行  堅執三空性

略有二種道不同分。一自性不同分。二行相不同分。若趣苦集行。若趣苦滅行。是名自性不同分。當知初一能趣雜染。第二能趣清淨。是名此中不同分義。即此趣滅行。或有有為共相行轉。或有有為無為共相行轉。是名行相不同分。當知此中若諸有為共相行相。彼望道果名不同分。若有為無為共相行相。彼望道果亦名同分。何以故。道果涅槃。常無我故。

復次於正法內。略有五種師假立句。諸外道師所製論中。都不可得。謂趣諸取行。趣諸取盡行。若一切法遍知永斷。作苦邊際。若於五相受建立處。一一相中。不依四相薩迦耶見。用彼為依。能害四種行相憍慢。若慢為因有三過患。離慢為因。有三勝利。當知此中懷憍慢者。於涅槃界其心退還。由怖畏故。是名第一過患。於諸惡行恆現行中。及於可愛諸雜染事。其心趣入。是名第二過患。於涅槃界深生怖畏增上力故。便能生起當來生等生死重病。如由怖畏增上力故如是。亦由於諸惡行。及於可愛諸雜染事。其心趣入增上力故。堪能生起當來生等生死重病。如生等病。眼等處癰。貪等毒箭。當知亦爾。是名第三過患。與此相違。當知即是離慢為因三種勝利。若隨緣起增上力故。於現法中。後有種子或增或減。由此為因。當來後有或生不生。以能攝受種子煩惱。或有集起或滅沒故。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所有法教。如實建立。唯於內法有此大師。為諸弟子正所宣說。師假立句。真實可得。非諸外道。

復次於欲界中諸器世間。當知譬如王所王國。有情世間。譬如臣民。彼惡天魔。譬如君主。

復次有二世間。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其器世間。為火災等之所壞滅。有情世間。剎那剎那各各內身任運壞滅。

復次空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此中有為空。無常恆久久安住不變易法。及我我所。若諸無為唯空。無有我及我所。又此空性離諸因緣。法性所攝。法爾道理為所依趣。此或如是或異或非。遍一切處無不同歸法爾道理。

復次如來不遮能得一切世間邊際。唯遮身行隨往能得世間邊際。此中當依勝義道理。應知世間。若得世間邊際方便。及世邊際。謂於方處有世間想。假名施設增上力故。即由世間若智若想增上力故。說有世間。若想若智增上力故。於諸世間廣起言說。由或見聞或覺或知增上力故。於六觸處。由其五轉。起如實智。名得世間邊際方便。未來諸行因永盡故。名為能到世間邊際。於世因果。如實知故。名世間解。能正任持最後身故。名善運轉世間邊際。於現法中。一切境界愛永盡故。具恆住故。說名能超世間愛者。由如是等所說行相。當知名得世間邊際。

復次非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隨有一惡不善。尋思未生。生時一向能為梵行障礙。如彼生已堅執不捨。此中不行最為殊勝。設有行者。不應堅執。於相續中。不應為作居住依止。何以故。剎那雜染。不能傾動所修梵行。要當相續能傾動故。

復次當知略有二種空住。一者尊勝空住。二者引彼空住。諸阿羅漢觀無我住。如是名為尊勝空住。由阿羅漢法爾尊勝。觀無我住。於諸住中最為尊勝。如是或尊勝所住。或即住尊勝。由此因緣。是故說名尊勝空住。引彼空住者。謂如有一。若行若住。如實了知煩惱有無。知有煩惱。便修斷行。知無煩惱。便生歡喜。生歡喜故。乃至令心證三摩地。由心證得三摩地故。如實觀察諸法無我。晝夜隨學曾無懈廢。如是名為引彼空住。當知此中於內煩惱。如實了知。有知為有。無知為無。是名空性。

復次正見圓滿。已見諦跡諸聖弟子。皆能如實越彼邪空。亦能如實入正不空。以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其義云何。謂於此處彼非有故。正觀為空。若於此處所餘有故。如實知有。譬如客舍於一時間無諸人物。說名為空。於一時間有諸人物。說名不空。或即此捨由無一類。說名為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捨即捨體空。如是自體所依止身。亦名受趣。亦名想趣。亦名思趣。然此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受或想。或復思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等。說名為空。於一時間由有一類。說名不空。或即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說名為空。然非自體所依止身。即自身體一切皆空。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亦名違越佛所善說法毘奈耶。若觀諸法由自相故。一類是有。一類非有。此有非有畢竟遠離。又觀有性於一時間。一分遠離。於一時間。一分不離。如是名為於彼空性無有顛倒。如實趣入。以世間道修空性者。謂聖弟子住遠離處。先於城邑聚落人想。作意思惟。次復思惟阿練若想。彼即觀察於自身中此想為空。謂人邑等想。此想不空。謂阿練若想。又餘不空。謂阿練若想為緣阿練若想相應諸受思等。或即此想由一類故。觀之為空。謂無麁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由一類故。觀為不空。謂有微細極寂靜住。離熾然等。又即於彼能取山林卉木禽獸等阿練若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無別相想。又即於彼能取險惡高下不平。多諸刺棘瓦礫等地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平坦細滑。猶如掌中無別相想。從此次第除色想等。漸次思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差別相想。後於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相想作意思惟。於一切處如前所說。歷觀空性。觀諸下地有麁想等。觀諸上地有靜想等。如是名為諸聖弟子。以世間道。修習空性。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彼於爾時自觀身中空無諸想。謂一切漏一向寂靜。永離熾然。又觀身中有法不空。謂此依止為緣。六處展轉互相任持。乃至壽住為緣諸清淨法。無有壞滅。當知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是故今者證得上妙菩提住已由昔串習隨轉力故。多依空住。

復次有二種空。一者應所證空。二者應所修空。若諸苾芻樂依雜住。於此二種。不能成辦。應所證空不能證故。應所修空不能修故。因於二種不成辦故。當知退失四種妙樂。謂於一切攝受惡事遽務眾苦。皆悉解脫妙出離樂。解脫貪慾瞋恚等事初靜慮中妙遠離樂。尋伺止息妙寂靜樂。二解脫攝無所造作無恐怖。攝妙等覺樂。二解脫者。一時愛心解脫。二不動心解脫。若阿羅漢根性鈍故。於世間定是其退法。未能解脫所有定障故。名時愛心解脫。以退法故。時時退失。時時現前故。說名時。於現法樂憙欲證住故。說名愛。不動心解脫者。謂阿羅漢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無漏道力。而得解脫。於一切種都無退失。當知此中決定義。是三昧耶義。餘如前說。無所造作無恐怖者。當知無有異類可得。令阿羅漢心。於中染彼變異故。生愁嘆等。應所證空。略有二種。一者外空。二者內空。外空者。謂超過一切五種色想。則五妙欲之所引發。於離欲貪正能作證。內空者。謂於內諸行。斷增上慢。正能作證。應所修空。亦有二種。一於內外諸境界中。修無我見。二即於彼修無常見。此四種空。當知四行為所依止。外空以內住心增上緣力。離所生樂。滋潤其身。為所依止。及我慢遍知內空。以內外空。於內外法。修無我見。為所依止。無我見以即於彼修無常見。為所依止。無常見以聞正法如理作意。為所依止。又於此中。若諸苾芻為離欲貪。精勤修學。觀察作意增上力故。於欲界系諸不淨相。勉勵思惟。彼於外空未作證故。於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習故。於外空性。心不證入。不愛樂故。便於其中。由我慢門。心不流散。等隨觀察。以寂靜相。思惟內空。彼由我慢未永斷故。於其正道。未善修故。亦於此中。心不證入。遂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我見。於無我見。未善修故。亦於其中。心不證入。乃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常見。令心不動。於諸行中。見無常故。一切種動皆無所有故。無常見名不動界。由於是處心無不勝解故。以正慧如實通達。或緣不淨。或緣慈悲。或緣息念所有境界。或緣諸行無常境界。於三摩地。極多修習為因緣故。令心調柔。由是漸次於一切處皆能證入。由此因緣於所證空能證圓滿。因於所證得圓滿故。其心解脫一切能順下上分結。由此因緣於所修空能修圓滿。因於所修得圓滿故。成就無學正見等法。若於是時。乃至於空。未能證入。當知此時是異生位。若時證入。是有學位。若時修習已得圓滿是無學位。為令此修得圓滿故。勤修正行。令心證入。以善尋思而正尋思。則於其中能善知量。離諸雜染而起言說。於經行處能正經行。於所坐處能正安坐。於如是等一切處所。皆善知量。如是行時。清淨為先。於其住時。亦得清淨。其間能以觀察作意。數數觀察現行煩惱。淨修治心。如是能趣一向成就諸白淨法。一切魔怨所不能奪。及彼一切惡不善法四種雜染謂後有因性故。現法身心遍燒惱故。惡趣因性故。生等眾苦因性故。言說有二。一者隨逐音聲勝解言說。二者隨逐法隨法行言說。第一言說。是於正法受持讀誦。請問徵覈之所發起。第二言說。是於所緣令心安住究竟解脫。施設教授之所發起。若為是義如來出世。諸弟子眾隨入聖教。應勤修習如是善法。若於彼法毘奈耶中。無一切種所修梵行。當知亦無修梵行者。以於其中無梵行故。稱梵行者皆修邪行。師弟展轉。互相觸惱。各自許有尊卑體式。於正法中。二俱可得。若有棄捨大果大利應所證空。應所修空。為極下劣。有大罪過。利養恭敬愛味所漂。多習邪行。當知彼為大梵行災之所觸惱。彼由如是耽嗜愛著利養恭敬。自逼惱故。於能隨順解脫言教。不欲聽聞。雖為宣說。不能屬耳。或為貪著利養恭敬增上力故。而強聽聞。無心求解。不欲修行不為究竟善自調伏。乃至不為證般涅槃。由如是事。憎惡大師。行不平等。以於廣大現前恩德。不能報故。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既出家已。由四因緣。如於自己正所應行。而不能行。如於大師聖教。出家正所應行。亦不能行。謂樂相雜住故。隨順隨逐音聲。勝解言說故。耽著利養恭敬故。由此耽著增上緣力。聽聞正法。不修自利利他行故。又佛世尊不欲自顯能善御眾。而攝徒眾。唯深哀愍諸有情故。由是因緣。於行邪行。弟子眾中。能無護惜分明示語。寧使弟子由此分明麁利益語。現捨正法及毘奈耶。當獲利益。勿令住此廣興邪行。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

 

上篇:瑜伽師地論(100卷)

下篇:瑜伽師地論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十八空論

十八空論(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龍樹菩薩造 陳天...

菩薩地持經

菩薩地持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菩薩...

顯揚聖教論頌

顯揚聖教論頌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事...

攝大乘論釋論

攝大乘論釋論卷第一 世親菩薩造 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

華嚴經問答

華嚴經問答上卷 沙門法藏撰 問。三乘事理。普法事理雲...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經序 唐釋法琳撰 《寶星經》梵本三千餘偈。如來初...

勸修淨土切要

重刻淨土切要序 今夫苦樂縱橫。一靈萬變。升沉往返。...

十二緣生祥瑞經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註音版】佛說十號經

佛說十號經...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彙集 早覺 (經律...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

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盧行者

即禪宗第六祖慧能禪師。俗姓盧,初在蘄州(湖北)黃梅...

【佛教詞典】比吒迦俱舍

(雜語)Piakakośa,譯曰藏。刀鞘丞櫝之類,如三藏之...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不論時地,不揀根機,只要念...

有多少時間,盡量念多少佛

這個持名念佛呀,這個名號當中是莊嚴,這個名號是從阿...

蓮池大師除夕日開示

【原文】 除日① 古人以除日當死日。蓋一歲盡處,猶一...

改善命運的秘訣

不少人在遇到運程阻滯、生意失敗、事業不利,或婚姻受...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

人人都能親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

歷代放生詩選

一、唐 白樂天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

聖一老和尚《地藏經略說》

前言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識: 今日地藏經法...

如何在一呼一吸間念佛號

問: 請問法師:如何在一呼一吸間來念佛號呢?是一吸誦...

「今天」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財富

一個青年去尋找深山裡的智者,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

【視頻】普賢行願偈頌

普賢行願偈頌

【視頻】《心經》郭喬伊

《心經》郭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