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抉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五

如是已思擇色蘊。我次當說名所攝四無色蘊。隨所應建立相。如本地分立一心相。今先顯示。如世尊言。若有眾生於如來所。但發一心及一言說善逝大師善逝大師。如是發心。我尚說彼於諸善法多有所作。何況身語如其心量隨順奉行。又如是言由一淨心當往善趣。如是等類當知此中依轉所攝相續一心。由世俗道名發一心。又依世俗相續道理。名發一語及發身業。問有分別心無分別心。當言同緣現在境耶。為不同耶。答當言同緣現在境界。何以故。由三因故。謂極明瞭故。於彼作意故。二依資養故。問染心生時。當言自性故染。為相應故。為隨眠故。答當言相應故隨眠故。非自性故。若彼自性是染污者。應如貪等畢竟不淨。若爾大過。由彼自性不染污故。說心生時自性清淨。問諸煩惱纏於心二種染污因中當言何等。答當言相應。問此中何等說名隨眠。答諸煩惱品所有麁重不安隱性。又持諸行令成苦性。是故聖者由行苦故現觀為苦。於諸行中安住苦觀。云何觀耶。如毒熱癰乃至廣說。如有尋有伺地應如是觀。

復有三種染惱心法。當知普攝一切染惱。所謂業染惱受染惱煩惱染惱。初二染惱唯欲界系。最後染惱通三界系。問何等名為心煩惱縛。答一切隨眠。問何等名業縛。答樂著事業名為業縛。又於三處為障礙業亦名業縛。謂於出離心。於得出離喜樂。於得聖道。又順異熟障業亦名業縛。又邪願業亦名業縛。如是四種別開有六總合為四。

問諸識生時。與幾遍行心法俱起。答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問復與幾不遍行心法俱起。答不遍行法乃有多種。勝者唯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作意云何。謂能引發心法觸云何。謂三和合故能攝受義。受云何。謂三和合故能領納義。想云何。謂三和合故施設所緣假合而取。此復二種。一隨覺想。二言說隨眠想。隨覺想者。謂善言說人天等想。言說隨眠想者。謂不善言說嬰兒等類乃至禽獸等想。思云何。謂三和合故令心造作。於所緣境隨與領納和合乖離。欲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希樂。勝解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印可。念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明記。三摩地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為審慮依心一境性。慧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簡擇諸法。或如理觀察。或不如理觀察。或非如理非不如理觀察。復次作意為何業。謂於所緣引心為業。觸為何業。謂受想思所依為業。受為何業。謂愛生所待為業。想為何業。謂於所緣令心彩畫言說為業。思為何業。謂發起尋伺身語業為業。欲為何業。謂發生勤勵為業。勝解為何業。謂於所緣功德過失或俱相違印持為業。念為何業。謂於久所思所作所說記憶為業。三摩地為何業。謂智所依為業。慧為何業。謂於言論所行染污清淨隨順考察為業。

問此不遍行五種心法。於何各別境事生耶。答如其次第於所愛決定串習觀察四境事生。三摩地慧於最後境。餘隨次第於前三境。問諸名所攝與心相應所餘蘊法。當言率爾起耶。尋求耶決定耶。答若依彼類心。當言即彼類。

問如經言。此四無色蘊當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可分可析令其差別。何故彼法異相成就而說和合無差別耶。答眾多和合。於所緣境受用領解方圓滿故。若不爾者。隨闕一種於所為事應不圓滿。

問諸心心法。凡有幾種差別名耶。答有眾多名。謂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無量差別。問何故眼等亦有境界。而但說彼名有所緣。非眼等耶。答由彼眼等離所取境亦得生起。心與心法則不如是。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問何故名有行。答於一所緣作無量種差別行相轉故。問何故名有所依。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恆所依為此量故。

問何故樂望苦受苦望樂受。若樂若苦望非苦樂說互相對。答由自種類而不同分。互相對故。問何故不苦不樂受望彼無明說互相對。答由與諸受一切煩惱皆為助伴。互相對故。問何故明與無明說互相對。答能治所治互相對故。問何故明與涅槃說互相對。答因果相屬互相對故。云何建立四無色蘊。為善不善無記性耶。謂一切無差別。嗢拕南曰。

 依處與自性  相應世俗等
 軟等事差別  德失能所治

問善法依處有幾種。答略說有六。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清淨時。五出世清淨時。六攝受眾生時。問何等為自性。答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如是諸法名自性善。問如是諸法互相應義云何應知。答於決定時有信相應。止息雜染時有慚與愧顧自他故。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攝受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分故。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不害即是無瞋分故無別實物。

問何等名軟善根。答諸不定地所有善根。或在定地而能對治上品煩惱。問何等名中品善根。答若在定地世間善根。或能對治中品煩惱。問何等名上品善根。答謂出世間所有善根。或能對治下品煩惱。又諸善法或由加行力。或由串習力。或由自性力。或由田士力。或由清淨力。當知成上品。

問善根生時依幾種事而得生耶。答若略說依八種事。一施所成福業事。二戒所成福業事。三修所成福業事。四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所成事。七簡擇所成事。八攝受有情所成事。當知此中隨其所應依所說事。或於現法或於後法。隨為一種貪瞋惡見於心相續。先成穢染。既被染已。由彼對治令於是處不復相應。

問何等名為善法差別。答或有一種乃至十種。如本地分已廣宣說。又諸善法或有對治雜染故。或有雜染靜息故。或有攝受可愛果故。或有相續清淨故。或有供養靈廟故。或有攝受有情故。如是等類善法差別應當了知。復次善法無有過失有何功德。善法功德有無量種。謂能淨治心令離煩惱纏及隨眠。令於所緣無有顛倒。能令善根堅固不退。令等流行相續而轉。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生現法罪。不生後法罪。不生現法後法罪。能令受彼所生喜樂能盡生為上首所有眾苦。又能增長涅槃勝解。能親近彼。能令財位無有退失。處眾勇勐無懼無畏。廣大名稱流佈十方。為眾聖賢之所稱讚。臨命終時不生憂悔。身壞已後生諸善趣。於諸善法令無退失。能速隨證自所求義。如是等類諸善功德無邊無量。當盡了知。

云何建立諸善對治由十五種。謂厭患對治故。斷對治故。持對治故。遠分對治故。所欲趣纏對治故。非所欲趣纏對治故。隨眠對治故。軟品煩惱對治故。中品煩惱對治故。上品煩惱對治故。散亂對治故。諫悔對治故。羸劣對治故。制伏對治故。離系對治故。

復次諸染污法二相所顯。一本煩惱。二隨煩惱。今當先說本煩惱。後當分別隨煩惱。

問本煩惱有幾種依處。答六。一與無明俱可意雜染境界。二與無明俱不可意雜染境界。三與不如理作意俱雜染境界。四與無明俱劣等勝有情各別五取蘊得未得顛倒功德顛倒。五與無明不如理作意俱聽聞不正法。六與無明不如理作意俱於聽正法而生懈怠。當知最初欣樂和合依處。第二欣樂別離依處。第三於境顛倒依處。第四陵蔑上慢依處。第五邪執法行依處。第六不修正行不為還滅依處。

問煩惱自性有幾種。答有六種。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

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答無明與一切疑都無所有。貪瞋互相無。此或與慢見。謂染愛時或高舉或推求。如染愛憎恚亦爾。慢之與見或更相應。謂高舉時復邪推搆。

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世俗有是慧分故。餘實物有別有心所性。

問是諸煩惱云何建立軟中上品。答最後所斷名軟品。中間所斷名中品。最初所斷名上品。復由六因諸煩惱成上品。一淫欲所生煩惱性多上品。二串習所生煩惱性多上品。三安足處煩惱。謂根熟者性多上品。四不可治煩惱。謂無涅槃法者性多上品。五非處加行煩惱。謂於尊重福田等所性多上品。六有業煩惱。謂正發業者性多上品。

問煩惱生時由幾煩惱事而得生耶。答貪由十事生。一取蘊。二諸見。三未得境界。四已得境界。五已所受用過去境界。六惡行。七男女。八親友。九資具。十後有及無有。

問何貪於何事生耶。答隨其次第十貪於十事生。何等為十。謂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

瞋事亦有十種。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七不可意境。八嫉妬。九宿習。十他見。瞋亦有十。如其次第依彼而生。依前六事立九惱事。緣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餘名境界瞋。若不忍為先亦有情瞋。若宿習瞋若見瞋。如是十瞋略有三種。一有情瞋。二境界瞋。三見瞋。無明依七事起。一世事。二世間安立事。三運轉事。四最勝事。五真實事。六雜染清淨事。七增上慢事。依此七事起七無知。或復十九當知於初事由三種門生疑惑。於第二事由內六處若外若俱生我我所怨親等見。於第三事由業異熟及俱生作者受者無因惡因見。於第四事誹謗三寶。於第五事誹謗諸諦。於第六事起邪解行。於第七事依得自義起增上慢。

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勝有情。四內取蘊。五已得未得顛倒。六功德顛倒。依此六事生七種慢。謂慢過慢等。當知二慢依勝有情事生。餘各依一事。

見依二事生。一增益事。二損減事。增益事有四種。一我有性增益。二常無常性增益。三增上生方便增益。四解脫方便增益。損減事亦有四種。一謗因。二謗果。三謗作用。四謗善事。當知此中謂無施與乃至無妙行惡行。是名謗因。謂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是名謗果。謂無此世間乃至無化生有情。名謗作用。所以者何。諸士夫用是此中作用義。此士夫用復有四種。一往來用。二持胎藏用。三置種子用。四後有業用。若謂世間無阿羅漢等。名謗善事。依此廣略八事二事。生於五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又依六十二事生邊執見及邪見。謂計前際事計後際事。如經廣說。依此事差別有六十二見。疑依六事生。一聞不正法。二見師邪行。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四性自愚魯。五甚深法性。六廣大法教。

問何等名為煩惱差別。答一切差別略有十五。一內門煩惱。二外門煩惱。三見斷煩惱。四修斷煩惱。五可愛趣纏所攝煩惱。六非可愛趣纏所攝煩惱。七隨眠所攝煩惱。八軟品煩惱。九中品煩惱。十上品煩惱。十一散亂位煩惱。十二諫悔位煩惱。十三羸劣位煩惱。十四制伏位煩惱。十五離系位煩惱復次煩惱無有功德有多過失。謂於纏位污心相續。廣說如有尋有伺地。復次煩惱非能對治。雖復經言依愛斷愛依慢斷慢。然非煩惱。但是善心加行希求高舉行相與彼相似。假說愛慢。

復次如前說十五種心對治差別。當知煩惱是彼所治亦十五種。

復次隨煩惱依處當知略有九種。一展轉共住。二展轉相舉。三利養。四邪命。五不敬尊師。六不忍。七毀增上戒。八毀增上心。九毀增上慧。

復次隨煩惱自性云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本地分已廣詮說。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

此中初二依初依處而生。第三第四依第二。第五第六依第三。第七第八依第四。第九依第五。第十依第六。十一十二依第七。所餘十二依後二依處而生。

當知此中毀增上心毀增上慧由三門轉。一由毀止相門。二由毀舉相門。三由毀捨相門。惛沉睡眠由初依處生。掉舉惡作由第二依處生。不信乃至尋伺由第三依處生。

復次隨煩惱云何展轉相應。當知無慚無愧與一切不善相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慧與一切染污心相應。睡眠惡作與一切善不善無記相應所餘當知互不相應。

復次隨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謂忿恨惱嫉害是瞋分故皆世俗有。慳憍掉舉是貪分故皆世俗有。覆誑諂惛沉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放逸是假有。如前說。忘念散亂惡慧是癡分故一切皆是世俗有。尋伺二種是發語言心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

復次隨煩惱云何成軟中上品。當知如本煩惱說。如是隨煩惱若事若差別若過失若所治。隨其所應皆如煩惱應知復次諸無記法依處當知略有四種。謂業所引生。生已若行住。若養命。若三摩地差別。復次彼自性云何。謂異熟生蘊若中庸加行所攝威儀路及工巧處。若為嬉戲加行所攝變化。

問彼云何展轉相應耶。答威儀路工巧處或於一時展轉相應如說。或有事業行時易作非住非坐亦非偃臥。乃至或有事業若行若住若坐若臥皆悉易作。如經廣說。所餘無有展轉相應。

問是諸無記幾實物有幾是假有。答於異熟所攝諸蘊及心加行差別中而施設故。當知一切皆世俗有。

云何彼成軟中上品。謂異熟生及威儀路不勐利故俱是軟品。諸工巧處性勐利故說名中品。當知變化性極勐利故是上品。又四種類各有差別。謂無色界異熟是軟品。色界異熟是中品。欲界異熟是上品。若坐若臥是軟。威儀住是中。威儀行是上。威儀初習業者是下工巧。已串習者是中工巧。堪為師者是上工巧。下品修三摩地所得是軟變化。中品修三摩地所得是中變化。上品修三摩地所得是上變化。如是等類軟中上品差別應知。問是諸無記依何事生。答當知略說依十二事。如聞所成地已說。

云何諸無記差別。謂異熟生五趣別故。五種差別。若威儀路威儀別故四種差別。若工巧處十二事差別故即十二種差別。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差別故。為嬉戲為利他身語變化差別故。當知變化八種差別。由此差別即攝餘事故不別說。又異熟生一向無記。二三可得一有二種。若依伎樂以染污心發起威儀。是染污性。若依寂靜即是善性。若依染著發起工巧是染污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為引導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此無染污。

復次如是五蘊幾諦所攝。又此諸諦幾蘊所攝。當知三諦五蘊更互相攝。滅諦諸蘊互不相攝。由滅諦性是彼寂靜所顯故。

問如聲聞地已說於四諦中有十六行觀。何故於苦諦為四行觀。答為欲對治四顛倒故。謂初一行對治初一顛倒。次一行對治次二顛倒。後二行對治後一顛倒。問何故於集諦為四行觀。答由有四種愛故。此四種愛當知由常樂淨我愛差別故。建立差別。初愛為緣建立後有愛。第二第三愛為緣建立喜貪俱行愛及彼彼希樂愛。最後愛為緣建立獨愛。當知此愛隨逐自體。又愛云何。謂於自體親昵藏護。後有愛云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喜貪俱行愛云何。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法起貪著愛。彼彼希望愛云何。謂於所餘可愛色等起希求愛。問何故於滅諦為四行觀。答由四種愛滅所顯故。問何故於道諦為四行觀。答由能證彼四愛滅故。

復次如聲聞地已說壞等十種行相。此中無所得云何。謂唯有根唯有境界。唯有彼所生受。唯有彼所生心。唯有計我我想。唯有計我我見。唯有我我言說戲論。除此七外餘實我相了不可得。不自在云何。謂眾緣生無常苦相所攝。諸行離我相故。

問此十行相由何行相攝壞苦耶。答由結行相及變壞增上所起憂惱。當知是壞苦性。非唯變壞。已離憂者雖復遇彼不為害故。問何等行相攝苦苦耶。答由不可愛行相。問何等行相攝行苦耶。答由不安隱行相。

復次如經言。生苦乃至略攝五取蘊苦。如是諸苦相幾苦苦攝。謂初五。幾壞苦攝。謂中二。幾行苦攝。謂後一。復次初七苦苦攝。彼所對治淨妙煩惱。壞苦攝。最後一行苦攝。由世尊言入變壞心。又作是言由蓋纏故領彼所生心諸憂苦。故知煩惱壞苦。故苦道理成就。復次如經言有四種苦。一者生苦。二緣內苦。三緣外苦。四麁重苦。問此中何行攝何苦何苦攝何行。答初行初苦展轉相攝。次有三行。與第二苦展轉相攝。次有三行。與第三苦展轉相攝。最後一行與最後苦展轉相攝。前所說愛自性差別建立集諦四種行相。當知為生今果差別四種苦故。

復次此十六行幾是空行。謂二。即苦諦後二行。幾是無願行。謂六。即苦諦前二行及集諦一切。幾是無相行。謂滅諦一切。幾是清淨因所顯行。謂道諦一切。

問要由無常想能住無我想。何故此中先說空耶。答此約無我觀已生由無常觀建立無願。以此二觀前後展轉互修治故。

復次四聖諦說次第者。謂由此故苦此最為初。如此故苦此為第二。此二攝黑品究竟。由此故樂此為第三。如此故樂是為第四。此二攝白品究竟。譬如重病病因病癒良藥又有差別。謂如世間遭苦次第。當知建立聖諦次第。所以者何。如諸世間曾所遭苦。即於此處先發作意。次於遭苦因。次於苦解脫。後於解脫方便發起作意。問諦義云何。答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觀此故到清淨究竟義。是諦義。問苦諦義云何。答煩惱所生行義。問集諦義云何。答能生苦諦義。問滅諦義云何。答彼俱寂靜義。問道諦義云何。答能成三諦義。

問如是四聖諦為世俗諦攝。為勝義諦攝。答勝義諦攝。何以故。於順苦樂不苦不樂諸行中。由自相差別故建立世俗諦。由彼共相一味苦故當知建立勝義諦。

問何緣故說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修習道諦。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於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次說觸證滅諦。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後說修習道諦。

問諦現觀有幾種。此復何相。答決定義是現觀義。此則於諸諦中決定智慧及彼因彼相應彼共有法為體。是名現觀相。此復六種應知如有尋有伺地說。

此中云何名初現觀。謂於諸諦決定思惟。云何名為第二現觀。謂三寶所三種淨信。由於寶義已決定故。及聞所成決定智慧。

云何名為第三現觀。謂聖所愛戒。於惡趣業已得決定不作律儀故。

云何名為第四現觀。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故。又善方便磨瑩心故。從世間順抉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麁重。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此中雖有毘缽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當知此諸心唯緣非安立諦境。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又即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即前三心並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是名現觀智諦現觀。

云何名為現觀邊智諦現觀。謂此現觀後所得智。名現觀邊智。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似法類智世俗智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如其次第於一一諦二種智生。謂忍可欲樂智及現觀決定智。如是依前現觀起已。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是名現觀邊智諦現觀。此中前智遣假法緣故是無分別。後智隨逐假法緣故是有分別。又前智於依止中能斷見斷煩惱隨眠。後智思惟所緣故令彼所斷更不復起。又前智能進趣修道中出世斷道。第二智能進趣世出世斷道。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由世間道是曾習故。相執所引故。如相執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諸相。如不能泯伏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麁重。是故彼道無有永害諸隨眠義。

云何名為究竟現觀。謂由永斷修所斷故。所有盡智無生智生。或一向出世。或通世出世。於現法中一切煩惱永斷決定故。於當來世一切依事永滅決定故。名究竟現觀。何等名為出世盡智。謂若智於盡無分別。何等名為世出世盡智。謂若智於盡有分別。何等名為出世無生智。謂即此依事滅因義故。於當來世依事不生中所有無分別智。何等名為世出世無生智。謂於當來世依事不生中。所有有分別智。

復次有種姓婆羅門。建立三處為實為諦。然彼種姓諸婆羅門於此三處住三過失污其心故。依第一義彼皆墮在非梵志數。何等三處。一為養命。二為修福。三安立果。為養命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為活命故。於施主前或咒願或讚美或序述。咒願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希求隨一資生具故。往詣王所或王大臣或婆羅門長者居士商主等所。矯設咒願。當願汝等所有怨敵皆悉殄滅橫遭殃禍摧屈縛錄又願汝等所有吉祥常無轉動不可侵奪。讚美者。為希求故往到彼所矯設讚美言。汝勇健多諸計策善害怨敵。又於害怨假興讚述唱言。汝曹如是如是害除怨敵甚為希有。如汝等輩世間難得。又於財位久興盛者矯施讚述言。諸世間如汝吉祥成就無動甚為難有。序述者。謂彼為希求故往到他所妄興序述言。汝成就善丈夫相。不久定當一切怨敵皆悉殄滅橫遭殃禍摧屈縛錄。又若成就如是相者。定當吉祥無有退轉。又如汝等諸親友家若施主家。常無有餘沙門婆羅門於中受施執為己有。唯我常得恭敬供養衣服飲食諸臥具等。彼由如是方便所獲利養深生染著。耽嗜迷悶堅固保執而受用之。為修福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宣說。殺害無量眾生興祠祀福。宣說祠祀獲常處果。又興祠祀時召命無量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為欲攝受上妙眾多資生具故。彼既獲已執為我所。展轉互起凌蔑之心。當知彼有如是三失。安立果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說阿素洛身應可殺害天身是常。唯婆羅門最上種姓。餘姓下劣。廣說乃至諸婆羅門大梵所生大梵所化大梵支胤。彼種姓婆羅門作如是計立如是論。當知是名安立果。如是種姓婆羅門於此三處勐利取執隨興言論。唯此是實是諦餘並愚妄。何等名為由三過失染污其心。謂語言過失。憍慢過失。勝解過失。若即於此三處邪語業轉。當知是名語言過失。若復於此三處施設建立。及隨發起不正言論。方比於他謂己為勝或等或劣。當知是名憍慢過失。若復於此三處不觀德失一向信受。雖遇諸佛及佛弟子正教誨時。於處非處不能正住。於遍分別不能正住。於諸正行不能正住。於智者論不能正住。當知是名勝解過失。此三過失當知皆是惡見所起。若有住此三處成就三種過失。雖是種姓諸婆羅門依第一義。彼皆墮在非梵志數。

復次若有建立三處為諦為實。又於三處無三過失染污其心。彼雖非種姓婆羅門然墮第一義婆羅門數。何等三處。謂不應害一切眾生。是名初處。此所說處唯諦唯實無有虛妄。是故於此初處。無語言過失染污其心。又彼於是處。不由諦實言論方比於他謂己為勝若等若劣。是故彼於此處。無憍慢過失染污其心。又彼於此處審觀德失。觀彼所緣能增善法。又能攝益身心無罪現法樂住。於諸有情多住慈想晝夜修學。又於此處非信他行。內自正覺為諦為實。然於諦實不妄執著。是故當知彼於此處無勝解過失染污其心。如是一切行無常。是名第二處。餘如前說。一切法無我。是名第三處。餘如前說。此中差別者。於第二諦。應言於一切行多住生滅觀晝夜修學。於第三諦。應言於一切法多住無我我所想晝夜修學。若有於此三處無三過失染污其心。彼雖非種姓婆羅門然墮第一義婆羅門數。如是三處成婆羅門諦實之法。離三過失唯有如來是真覺者。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

 

上篇:瑜伽師地論(100卷)

下篇:瑜伽師地論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無相思塵論

無相思塵論 陳那菩薩造 陳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若...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卷第一 護法等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王法正理論

王法正理論 彌勒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佛世...

瑜伽師地論釋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一卷 東晉三藏祇多蜜譯 佛說菩薩戒十二...

大乘悲分陀利經

大乘悲分陀利經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錄 轉法輪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滅十方冥經

佛說滅十方冥經...

力莊嚴三昧經

力莊嚴三昧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達磨大師血脈論

達磨大師血脈論...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

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 宋沙門翔公於南海郡...

【佛教詞典】薄伽梵

【薄伽梵】 p1402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頁云:薄伽梵者:坦...

【佛教詞典】清茂

(1262~1329)元代禪僧。溫州(浙江)樂清人,俗姓林...

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

我是修學淨土宗的初學者。淨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放生蛇反遭咬,結果意想不到

晚上,和老媽閑聊。她問我:你還記得小阿公嗎?小阿公...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有個年輕人,近來很煩,常躲在酒吧裡喝悶酒。一位調酒...

妙蓮老和尚:吃素能去體臭

你們來山上打佛七,過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經吃素的當然...

靜察己過,勿責人非

弘一法師曾在他的專著中提到:作為出家人,應該做到靜...

樂善好施德化一鄉的李士謙

父母謝世,歸心佛乘 李士謙,字子約,出身趙郡李氏,平...

離心無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來的意識

唯識實在是太深,這個名相也很繁瑣,但是唯識它是開啟...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

貪婪的代價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處僻靜的窮山村裡,發現了一個老...

五台山文殊菩薩發塔的來歷

很多去過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過台懷鎮的塔院寺,那個大...

跨越心靈的柵欄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從戰俘營逃出來的人,戰後去拜...

寺院每次過堂,為何要給眾生出食

在寺院過堂的居士都會看到,吃飯前大眾要唱《供養偈》...

【視頻】《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謗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

《普賢行願品》五台山普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