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相思塵論

陳那菩薩造 陳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無相思塵論

陳那菩薩造

陳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若說隣虛  是根本因  不似起故
 非境如根  識似聚起  不從彼生
 聚無有體  譬如二月  由此二義
 外物非塵  有說隣虛  聚成萬物
 識似彼起  故立為塵  隣虛體相
 若是實有  識不似故  非境如塵
 隣虛若塵  則識無別  若言相異
 則識不同  異相在假  故體非真
 隣虛體量  眾處無別  若除隣虛
 萬識不起  是故萬物  悉是假名
 於內塵相  如外而顯  立為識塵
 識似現故  是識緣緣  隨生決定
 共立功能  令次第起  二根共生
 勝能為根  於識無礙  更互為因
 勝能為塵  互生無始

若有人執眼等六識。緣外境起。是人或分別隣虛為境。是識因故。或分別隣虛聚為境。似聚識起故塵者何相。若識能了別其體相。如其體相識起。是故說此名塵。隣虛無此事。若隣虛實是識因譬如五根。是故隣虛非塵。若爾隣虛聚應是境。如聚識起故。雖復如此如其相起。識不從此生。是故聚亦非塵。何以故。若塵能生識。似其體相可信為塵。何以故。可說此塵為識生緣故。聚者則不如此。非實有故。譬如二月由眼根亂。識似二月起二月非。識境界實無有故。聚亦如此。離隣虛無有實體故。聚非識境界。是故外塵。由此二義非識境界。一一分不具故。有諸師說。是隣虛聚集成萬物。有多種相具足。立此為境界。何以故。有別相能生證智。非但隣虛及隣虛聚。是故於隣虛及隣虛聚中。有相為六識作境隣虛相者非塵。譬如堅等。隣虛中有堅濕熱動觸。此物實有非眼識境界。眼識不如其起故。隣虛中萬物亦如此。何以故。隣虛者於萬物中若生識。是識則無差別。以萬物中隣虛無有異故。若汝言由相差別故生識異。瓶等諸物相貌不同。緣此相故起識有異。是義不然。何以故。如此相貌差別。於瓶等假名物中。不無於隣虛。實物中則無隣虛。體量不異故。於萬物中隣虛體量。所謂圓細無有差別。是故萬物相貌非是實有。是假名有。是假名相者。謂瓶等諸物。若除隣虛。似瓶等識不生故。實物者。若析相應法似實物識不滅。如未析時。於瓶中五塵識生。析竟五塵識亦不滅故。五塵等是實有由此隣虛及聚。萬物不能生識。是故外塵非識境界。若爾何法名塵。於內塵相如外顯現。是名識塵外塵實無所有。於內識中眾生亂心分別故。起六塵分別。此分別如在於外。如此顯現。是四緣中名識緣緣。以是識體相故由此識生故。所以者何。是識作內塵相。從內塵生。具二法故。是故內塵名境界。問曰。如塵起識是亦可然。內塵是識一分共一時起。云何得作緣緣。答曰。立緣緣者。識緣此生無有二故。緣者或一時共起。能成餘法從他生。決定隨逐生不生故。問若次第生所緣能緣相云何。答曰。若因在前果在後。果隨因因不隨果。若因有果必有。若因無果必無。果隨因或有或無。是名因果相。復次為安置功能次第故。立所緣能緣。是似塵識次第起為生。似果起功能生識相續。問曰。若內塵是識。緣緣是緣生。經當云何釋經言依根緣色眼識得生。廣說如經。答曰。功能體相能共造果。說名為根。問根者體用云何答勝能為體。此體因何法可比度知。有由生自果故。是其勝能可得了別。非有四大色此功能於識中無有妨礙。此功能在識中離識。其體不可顯示。如我所立根與汝所立根。同功能為體。此有何異。如此功能及似塵相。更互為因。如此功能及似塵相生從無始來悉爾。依功能說名根緣內塵相名境。是亂識不可言其相。得生此法更互為因亦無有始。何以故。或功能成熟故起似塵識。或似塵識故功能得成。識者或異二或不異二或不可說。如此內塵具二法故可為識境。

無相思塵論


上篇:顯識論

下篇:解卷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轉識論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

三無性論

三無性論卷上(出無相論) 真諦三藏於廣州制旨寺翻譯 論...

大乘成業論

大乘成業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說優填王經

佛說優填王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奉 詔譯 聞如是: 一時...

十住經

十住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歡喜地第一...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

博山警語序 警乃醒覺之義。或云驚也。譬有賊瞰巨室。...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並序)(清省庵) 實賢譾劣庸僧,褊卑陋器。本無大...

觀察諸法行經

觀察諸法行經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無邊善方便...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註音版】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四教義

四教義卷第一 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夫眾生機緣不一...

【佛教詞典】香風山

(物名)在香山。香光明菩薩之住處。見華嚴經菩薩住處...

【佛教詞典】欲界散地

(術語)欲界之有情無定心,定心限於色界無色界之有情...

太子之力

悉達多太子十歲時,在釋迦族當中有五百位與他年齡相仿...

九種往生淨土發願文

歷代祖師大德依據淨宗精要,針對行人根機,曾撰述諸多...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風水好壞以什麼為依據

問: 風水好或者風水差是以什麼為依據的? 體恆法師答...

什麼是念佛的最好時節

朋友講了他親屬的一件事,他的親屬在單位突發腦溢血,...

依這個標準來看,你還是屬於顛倒眾生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三觀:雜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

觀音聖號能解眾生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囑奴守門

人的智識有深淺高低,個性習慣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須念念在心,我們的念心,對阿彌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蛇爬進家是否不吉利呢

問: 仁達大師:您好!我從07年就開始關注正覺寺的每...

【視頻】《地藏十輪經》西行法師念誦

《地藏十輪經》西行法師念誦

【視頻】大乘五蘊論(女聲讀誦)

大乘五蘊論(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