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業成就論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業成就論翻譯之記

大國將寧。必感靈瑞以為嘉兆鄴隍方盛。聖降神寶以為祥徵。天親菩薩造業成就論。出於今世以示太平。此乃大魏都鄴安固之兆也。

法行有時。寄必得人。興和三年歲次大梁。七月辛未朔二十五日。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眾聖加持。法力資發。誠心敬請三藏法師烏萇國人毘目智仙。共天竺國婆羅門人瞿曇流支釋曇林等。在鄴城內金華寺譯。四千八百七十二字。

業成就論

天親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毘目智仙譯

業有三種。所謂身業口業意業。此是修多羅。有人說言。身所作業是名身業。口言說業是名口業。此二皆有作與無作。意相應業是名意業。此業是思。彼今思量。意是何法。所有身意皆有形相彼緣身生。是何形相。是身形相若身形相何用說名身所作業。是身總分為身攝故。緣身大生名身作業。別中之語於總中說。譬如人言於城中住於林中住。

彼攀緣生。何故言彼遮脣等動及形相故。彼心非緣脣等動生。非緣形生緣語生故。

不取前願。彼心不緣前願而生。異報因緣是故心生。何故言意起業心轉他人知故。

何者形相所謂長等。何者長等謂見長等。是何入攝色入所攝。

長等為是微塵色耶。為如微塵共聚集耶。為是一物遍色等耶。長等若是微塵色者。則彼長等可分分取。如色分取。若如微塵共聚集者。彼色微塵與彼聚集為有何異。彼微塵集無異長者。若是一物遍色等者。則彼一物遍在長等。若一物遍於分分中。皆應可取。以一切處皆具有故。若非一者應分分取。阿含十入微塵和集佛法則壞。又迦那陀異法則成微塵取集。一面見長則生長知。局見短知。正見方知。周見圓知。中出而見則生高知。卑見下知。齊見正知。種種面見則參差知。見氍[毯-炎+叟]錦如如而見。則生彼彼形相等知。彼異異物不得一見如色差別。

若復意謂一切方處一切形相。是義不然。如是形相無有異物。色亦如是。於方處住見長短等。如樹鳥蟻義成無過。

若如是者。云何闇遠而不見色見集形相。云何皆見未見形相如樹行等。見彼行聚不見形相彼無異物。

於聚集中若闇若遠不見二種。雖見不了為是何物彼見何物。雖見彼色。而不明瞭。應如是知此意形相義不成就。

復有人言。心緣彼生。往故名意。攀緣彼生。為是何義。遮脣等動。何故名往。謂向彼方。是何入攝謂色入攝。

云何知此往彼方去。以不異見。如彼火雪苦酒日等變熟因緣入已即出。未見變異然非不異。如然可然佣草木等不見異焰焰非不異。初入之時若不變者後亦不變。以彼因緣不別異故。若薪草等麁細不均。焰量明熱皆異不同。以不同見。向彼方義則不相應。

若無滅因何故不得心心數法。聲燈等滅有何因緣。餘亦如是。彼滅因緣自因緣壞。餘法因緣何故不爾。又如彼法無有因緣。餘亦如是。若初入火草木等色如本不異。後亦如是。不應有異。云何燈明鈴等音聲。風手初觸即滅即止。非此能滅非此能止。若如火等木等燒等色等滅等。初入出時何故不異。以外因緣不別異故。熟物不應有微中上。初變熟物何因得變。因緣唯一能生能滅。此非道理。非以一因能成二法。如是中間更有滅因。如前取捨異相續轉。應如是知。若滅有因無法無因如心等生。

滅法不成。以一切法皆有因故。滅則無因。如彼火雪苦酒日等熟變因緣。若滅有因。滅如色。如是無法有因緣滅。生亦無因。見彼異法謂是此法生實有因。前心後心如心中間熟變。熟變如乳為酪蒲萄汁酒酒為苦酒。如是無有少法住相。住物無行無行則住。若如是見彼見何物。見此處物豈非見彼處方新彼處方新。而見如草然影。非彼方影於此處見。如日所住。如是日者近遠迴轉。如影增減迴轉而見。日在方處映障不見。

若復有人。如是難言。此何處物。是彼前物轉向此方。答彼人曰。此何處物。向義今說。如是住物則無有行。若不行物則是住等外因緣壞。後則異見念念異知。若不異知彼物不別知非彼物何不言異。如是二種俱不可見。如是行往義則不成。

實無行往。有為法體念念自壞。方中生因起心為因。手足等動得言行意。日出弟子作如是說。是何入攝色入所攝。彼何以故。眼所不見如青等色。若他人見可得言意。他人不見云何言意。云何知有。云何身中異處動行心風界生。此風界動所謂異方因緣而生。云何草葉隨風界傾。行亦如是。異方處生。行力不成何用分別。

彼如是身方生因者。心生風界如是名意。云何非意而得言意。釋迦子法觸入非善亦非不善。彼如是心異方身生。此生名意。若如是者意唯相貌無有實物。身則多分。意亦非意味等他人。釋迦子法則不如是。味等非善亦非不善。心生色故彼得言意。非彼心生自風種生。釋迦子法則不如是。色入非善亦非不善。

色彼方生意不可得。若有彼物供養天得若彼物無天不能與則不可得。生物無異誰能成異。彼不可得如是色等。如眼能見生則不爾。既不可見云何言意。是先已說。如生不爾色亦已說。

唯有無作是身之業。何名無作。法入所攝。怖畏等色。云何無作得言無作。若是欲界與心合轉則知色界。是則異心及無心時。怖與不怖共心俱失。若受時勢力後常不失。戒經中說。比丘默然。云何妄語。又無記業則不可成。無作二種謂善不善。彼剎那間無作合轉。如彼分別身口業色。若善不善二俱不成。何以故。捨身則斷於未來世愛不愛果則不可得。復有人言。過去業有何故不成。若過去業於未來世得愛不愛二種果報。此則癰上復生癤子。過去業有過去者。名前有後無。若如來說。

 雖復經百劫  而業常不失
 得因緣和合  爾時果報熟

此偈云何。能與果報。是不失義。如是已釋初半偈竟。何人不信久遠得果。得果何義。若相續轉如稻種子。若住自相應如是知。若住自相能與果者則不失壞。應常與果彼無自相故名失壞。又不如是作已不作。云何不作。果不重與。何故不與。以與竟故。不可與已復更重與。如物生已不復更生。彼同類果何不更與。云何果報皆悉與竟生法因緣無如是力。盡漏之人後念盡漏不與果報。云何後時而得言滅。非如是力能成果報。若種子因於果有力。得言因力能與果報。若何等人有過去者則有未來。何故未來不與果報一切時有有何等物於何時無。彼如是說。若得和合果報則熟。此則不然。若何人力於何時力是何物力。此人此果究竟不成有過去業。於未來世得果報者如是不成。

復有人言。彼善不善身口等業。陰相續中離心法熏。若說名集。若名不失。後世則得愛不愛果。若意業異心生滅轉。若不熏心。云何後世而得果報。若人讀誦久時憶念彼見等物。如是習者。以何法熏。若念何物。彼見誦等後時何處憶念心生滅盡三昧。初心既滅後時何處有心生起。以紫鑛汁塗彼摩登隆伽樹華。彼二共滅。如是中間何物染菓後赤瓤生。法中聞思亦復如是。心相續力熏力轉變後世得果。應如是知。如紫鑛汁染彼摩登隆伽樹華果中赤瓤。

身業如是相續熏心故。故不得如是彼心與善不善而共相對。若其此人作善不善。彼人如是愛不愛果與力相應非異相應。若復業滅心相續故後世得果。云何無心滅盡三昧。及無想心相續心斷。前業果報即彼身上於後時生。

復有人言。彼熏於心相續而得。彼滅三昧何處相續。三摩跋提初心因緣。云何久滅云何因緣。我先已說。過去得果何處如是心中間生。復有人言。色根種子。彼種上得心心數種二處依止。謂心身中色根身中。如是次第如心緣法而生意識。中間無心彼云何生。復有種子得言意相。應如是知。說因為果。如飢渴觸。心心數法云何皆有二種種子。一種子中無二種芽。不見如是一因緣中不見多生。彼過亦爾。無心三昧無想心斷。云何業果於後時得。此一箱過。是何物箱。隨何等人無心三昧。復有人言。有心三昧。若毘婆沙五百羅漢和合眾中。婆修蜜多大德說言。若何等人滅定無心。彼得此過。我滅三昧是有心故。引修多羅以為證言。身行則滅諸根不轉識不離身。又復彼人。信受何識。有人意識。如來說。意因緣法而生意識。三種和合故名為觸。觸共受想思等俱生。云何有意識非三事和合。或有和合而非是觸。或復有觸而非受想。若想受滅得言滅盡。云何如來修多羅說。受皆緣愛。非一切受皆因緣愛。觸亦應爾。非一切觸皆因緣受。如來亦於修多羅中。別說彼義。無明生觸。觸生於受。受因緣愛。無處說觸離於受想。如是不說。彼過則成而不可遮三事具足得言和合。無彼三事想受不生。若不如是三摩提中尚無彼觸何處受想。復有人言唯一意識。彼何者識。為善為染穢污無記。此義今說。若是善者則無貪等善根相應。善無貪等云何無觸。若善即時因緣勢力。若是善者與善等心則不相離。三種心生善等勢力心迴無因。若是染者云何不與煩惱相應。若染煩惱云何無觸。又復如來於彼十難修多羅說。若有受陰想陰行陰。彼一切陰皆觸因緣。無想三昧猶尚無染。況滅三昧。

如其彼是不穢污無記。彼復云何。為是報生。為是威儀。為是工巧。為是變化。今當問彼。若是報生。云何有頂三摩提心。下至八地中間懸絕。欲界報識與心相續。如是復有不動心起。云何相續。如摩訶拘絺羅修多羅中問如來言。起滅三昧幾觸所觸。如來答言。慧命拘絺羅。三觸所觸。所謂無動。無相。無所有。前要期力入滅三昧。前心要期不過時起。此義云何。云何皆緣滅盡三昧有頂心終前欲界業熏心得報。何故非是前心得報。何以故。若前報色於彼斷絕。不相續者。云何後心而復相續。若威儀等彼處無觸。云何以心緣威儀等。彼有為善九次第定及八解脫則不相應。彼無染心及無記心則不相續。有頂三昧依止滅定憶念攀緣入想受滅。若入滅定有心識者何所攀緣。若緣滅定云何非善。若善則與不貪相應。若相應者云何不得是觸因緣。若異攀緣入滅三昧。云何中間亂心相應。自心分別謂是無記。如是二種皆不相應。如是不知阿含實義。彼論師者踴躍而言。滅三昧中猶有意識如是分別。

云何彼是有心三昧。如修多羅法師信說。修多羅師云何信說。說彼報識一切種子密繫縛業行不斷絕。彼彼處生報識壞相相續而行。乃至涅槃而不斷絕。彼若如是得言有心異六識身。是故不轉。初入滅定。心增上力彼時種子皆悉隱閉故名無心。有二種心。一者聚集諸種子心。二者種種攀緣壞心。離第二心故名無心。如一腳床以無餘腳名無腳床。彼種子閉報識念轉有濡中上如水如熱放箭等勢從此到彼。彼種子識期至復生。隨何因緣後時別異種種種子。報識是藏。彼彼異識對法共生善不善熏。如彼次第種子力熏若相續轉。如彼力熏於未來身。則得彼彼愛不愛果。此識因緣故如是說。

 此心識種子  無邊相續行
 自心中因緣  彼彼種力生
 彼次第不失  時至則得果
 如摩登隆伽  塗花瓤時現

如是之義。如來於彼深密解脫大乘經中。有偈說言。

 阿陀那種子  深細稠雨行
 不為愚夫說  畏分別我故

此偈明何義。彼復有中密縛取身。是故名為阿陀那識。是一切法種子依處。是故名為阿梨耶識。前生業報故名報識。若無彼識。身以何覺。身未盡來。遍身不離。更無異識。若更無對。何物對治煩惱根本。煩惱根合云何對治。無二法故。

染行善行無漏心行。如是相續無色界生。彼何者行依何物報。若爾無報亦應得行彼不相應。

如彼修集有頂漏盡阿那含人。無所有處無漏現前。有何我所有頂不退。眾分和合名為命根。更無異物。彼法唯有報陰相似勢力。轉行非有異物。相似勢力猶如稻稈相似勢力。應如是知。更有異識。如說有識。

彼何所緣不決定緣。云何識緣言不決定。復說異識如滅三昧。如彼大德銅色弟子。說有分識。復有人言是根本識。何取陰攝。如是之義識取陰攝。此修多羅文字章句云何而說。何識取陰謂六識身。如行緣識是何者識六識身故。憶此法說。如彼行陰。何者行陰六思身故。不攝異法。復何所憶。深密解脫修多羅等如來皆說。愚凡夫我不為說。畏分別我。

復何因緣如是分別。彼有為行處處流轉恐人不知。若說如是依止攀緣種種了知增上勝心。若彼煩惱對治相應。染淨等說彼種子識。若以果比說如是識不說因識。彼顛倒說。如是意故此有身識。復有身識如次第說。此義相應。非見一切修多羅說義相應故。如是非諸修多羅說。莫以一切修多羅中皆不說故。便謂無有阿梨耶識。

如是二種心識。並流一處皆有。所謂報識及以異識。若如是者有何等過。若有二種識身相續。如是則應有二眾生如身中識。

不得如是彼種子果共相應轉報識流故。能熏異識。身識中間不如是法。若如是者此則無過。復有種子種子所生異異壞見。如奢盧迦優缽羅等根根所生。若見不見如是不爾。若如是說彼則無過。如是實有阿梨耶識。六識何故不依止我得何者識。若如阿梨耶識相續因緣而轉。彼有何異。彼若是一畢竟不動。云何識等而得成熏。如紫鑛汁熏彼摩登隆伽樹華。若無熏者無轉勝法。云何先知如習欲等。久時憶知欲等生長。我中無心而於何處後時心生。若無我者心有何力而於彼我依止分別。若有我者彼心云何次第而生。若共因緣彼異生力。云何可知。若是彼力生住念轉。為是何法。若如是者不相似物而共依止。則違阿含說一切法皆無我義。如是非理自意分別思量計我。是故思熏阿梨耶識相續不斷後身得果義則成就。非如說相身口之業。

又復如是身口業。無違修多羅有三業說。此義云何。此義不違如來所說。如是無過。如是能說云何無過。此義今說。以何義故說三種業。何者為身。何者為業。何義名身。何義名業。何者身業。如是口業亦如是說。

以何義故說身等業。不說眼業。以何義故說如是義。十善業道三業攝示。多說恐人如毘離支子。學三種戒為說三種。是身所作非口非意唯分別一復為餘人說。身業相身復攝根大大所成集故。名身業者是思集義。名身大大所成微塵聚集。

復有人言。不淨名身。以不淨物和合集故。彼天人身不得言身。

意所作行是名意業。身動集業是名身業。思有三種。所謂思量決定進趣。若以身動彼身相續方中生因風界所吹是名身業。除中間句。如娑羅油。或如風塵。說三業道殺盜邪行。彼云何思。彼身數攝。彼身業動殺盜邪行。彼身動轉身相續作。彼得言作如賊燒村薪草熟飯。

思復云何得言業道。行惡道業故言業道。或身動轉故名業道。三種思業得說為業。彼思住持則得殺生竊盜邪行。復依世諦而說身業有善不善。復說彼門以彼思故世間往返相應之義。若思如是善不善業。修多羅中云何說言。身三種作。思業集。作不善生苦。得苦報故。彼門住持彼攀緣者佛如是意。

彼思異故說思意業。唯意相應身口不轉。何故如來說思思業。如前所說。思有三種。彼二種思。第三進趣。

彼思是業。語言是響。響若可解。彼業趣思名字相說故名言語。憶念義說故名言語。業如前說。言語起業故名口業。除中間語。識意名意。意處處生。境界亦心。餘如前說。

若身業中要有思者異心無心。爾時無思云何而得有怖不怖。思熏不壞得怖不怖思議最勝。若怖不怖意起分別。

彼意所熏云何破壞。如自證知遮與不遮。思復無因。彼何者壞。若捨怖畏捨不怖畏。思是其因。意起分別。復有捨因眼語等業。

已說覺業非造作業。何者覺業。謂作意行。何者造作。眼等何處。次第力轉。

 如來說三業  依法義成就
 我解業成福  願眾生成佛

業成就論


上篇:六門教授習定論

下篇:大乘成業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瑜伽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顯揚聖教論

顯揚聖教論卷第一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究竟一乘寶性論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 後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譯 教化...

大乘法界無差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堅慧菩薩造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等...

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卷上 阿僧伽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於洛陽譯 大乘...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

大乘入楞伽經...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唐國清沙門湛然撰 夫禮懺法世...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身毛喜豎經

佛說身毛喜豎經卷上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

佛說醫喻經

佛說醫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亦名轉女身菩薩問答經) 姚秦罽賓...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佛教詞典】四種現量

【四種現量】 p0431 瑜伽十五卷十頁云:問:如是現量,...

【佛教詞典】三不退

一、位不退,即修得之位不退失;   二、行不退,於所...

怎麼才是清淨的佈施

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 前面是講廣大,...

調適四大,除眾病的方法

有師言: 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

追求心靈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問: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大安法師答: 業因就是你...

如何做臨終開導

臨終開導很重要,而臨終開導,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平生四辱成就曾國藩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

觀無常證聖果

昔日,佛在摩竭陀國成就聖道,有許多修行之士聚集而來...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淨土得遇之難

佛化眾生,隨機所感,唯眾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動佛陀誕...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

一休曬經

一休禪師在比叡山鄉下時,有一天看到一群群的信徒都朝...

正念不足,內心就會生起邪念

世間上有邪與正兩種力量,若邪不勝正,為什麼我們內心...

【視頻】《法海經》風柯月渚讀誦

《法海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浴佛法會(佛光山唱誦)

浴佛法會(佛光山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