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廣百論釋論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九

聖天菩薩本 護法菩薩釋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破有為相品第七

復次已別分別根境無我。今當總辨有為相空。謂色心等諸有為法。具生住滅三有為相生為首故。先當破生。生相既亡。住滅隨遣。有說果體本無而生。為破彼言。故說頌曰。

 若本無而生  先無何不起

論曰。種等諸因至變壞位。能引芽等諸果令生。若諸因中本無諸果。何故芽等此位方生。後位如先果應不起。先位如後果亦應生。又從此因應生彼果。或應此果從彼因生。若此彼因無彼此果而不生者。彼此因力應亦不生同本無故。若爾一切因果皆無。便違自宗所說因果。有說果體本有而生。為破彼言。復說頌曰。

 本有而生者  後有復應生

論曰。若諸因中本有諸果。何故芽等後不更生。後位如今。果應更起。今位如後。果不應生。又果本來因中有體。何故此位乃說為生。若言今時方得顯者。顯不離體應本非無。今位如先亦應不顯。先同此位顯應非無。顯本非無今復顯者。後應更顯。是則無窮本有與生義相乖反。言果本有。生必不成。既無有生。果義便失。果義既失。便無有因。則違自宗有因果義。

復次果先無論作如是言。果或違因。故非竝有。此言非理。故次頌曰。

 果若能違因  先無不應理

論曰。勝論者說。果或違因。或不違因。果違因者。合違於業。合果後生。前業滅故。又相違法略有二種。一能障礙。二能壞滅。後謂合德滅壞業因。初謂合德障礙重等。令其所起墜等業無。如是合德其體未有。應不能違先所起業。世間未見無體能違。汝不應言。合德與業如囚與膾。俱有相違。勿違自宗。因果不竝。若許一念業與合俱。後亦應然。無差別故。便違自論及世共知。故不應言。果先非有。

復次果先有論作如是言。一切因中果體先有。此亦非理。故次頌曰。

 果立因無用  先有亦不成

論曰。數論者說。一切因中果體先有。此亦不然。生果顯果。故說名因。果體本來已生已顯。因便無用。所以者何。體與顯生不相離故。應如其體從本非無。本有顯生因義非有。因非有故。果義不成。便違自宗。立有因果。

復次諸法生時義不成故。不應定執諸法有生。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此時非有生  彼時亦無生
 此彼時無生  何時當有生

論曰。果已有時。其體有故。如本有法。應不名生。果未有時。其體無故。如定無法。亦不名生。又諸果法用起名生。其體既無。用依何立。又能生果。故說名因。果體既無。因何所起。既無所起因義不成。因義不存果從何出。除此二位更無生時。故定無生如虛空等。又若執法體恆是有。定不名生。無所起故。用雖有起。此在未來。無故非生。現在已有。自宗不許。除此二位無別生時。是故無生其理決定。

或勝論執多實為因。積集共生一合德果。闕眾緣時未有合德。由是故說。此時無生。具眾緣時。已有合德。由是故說。彼時無生。以初合時合體有故。應如後位不得名生。後位已生。不重生故。可不名生。初位不然。名生何咎。後若不生果應違實。而汝不許。果實相違障破相違合德違業。不違於實。前已略明。除此彼時更無異位。是故合德決定無生。如是色等依託實因。實未有時果體未有。由是故說。此時無生。實已有時果體已有。由是故說。彼時無生。以初有時色等有故。應如後位不得名生。離此彼時更無別位。是故色等決定無生。如是合德障礙重等。令其不生墜墮等業。此能障體有時無時。彼業不生。准前應說。離有無時更無異位。故墜等業決定無生。或數論執。乳等因變成酪等果。故說名生。因體有時因性未變。由是故說。此時無生。若於爾時因性已變便失因性。應不名因。果體有時因即成果。由是故說。彼時無生。若於爾時果體生者。應異法起非即因成。除此彼時更無異位。是故酪等決定無生。自性等因成大等果。准此推究。皆非有生。

復次所生無故生義不成。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如生於自性  生義既為無
 於他性亦然  生義何成有

論曰。說常有宗色等五蘊。數論外道樂等三德。諸法生時不令自性有變異故。生義不成。法未生時。一切生用皆未有故。生義不成。諸法生時。不令他性有變異故。生義不成。諸法生已。一切生用皆已息故。生義不成。不可說言色等樂等相用有變故說名生。以於生時性與相用。若一若異過等違宗。亦不可言色等樂等自性有變故說名生。勿於生時色等樂等變成受等苦等自性。有作是言。果先有論。有前失故。生義可無。果先無論。因緣和合果體將成。生義應有。果將成時其體未有。如何可說果從緣生。知因有能當成果體。如言煮飯故說果生。若爾生名應假非實。色等生時猶未有故。如是假說理亦無違。以生時無後方見故。若爾見位乃可名生。以於見時方說生故。如何不了言理而問。雖見時說非見時生。說因見生非因生故。何故生時無有此見。以見無故。知生時無。如何不知義理而答。豈不見無名為無見。何得以問而作其答。若爾應有問答無窮。無見見無。言無盡故。又亦不可說無為生。無似空花違生理故。至現有位亦不名生。有似無為違生理故。所生無故。生義不成。復次執有生者。作如是言。果有三時。前後差別將成作用。及究竟時顯彼不成。故次頌曰。

 初中後三位  生前定不成

論曰。果先無論。於未生時三位不成。無無別故。初中後位依有而彰。未生體無如何可立。或應許果未起非無。見彼三時唯依有故。果先有論。於未生時三位不成。有無別故。有體無別相用未興。如何可言三時有異。又此三位既不同時。生亦不成。故次頌曰。

 二二既為無  一一如何有

論曰。初中後位相待而成。二二既無。一一豈有。亦不可說三位同時。初中後名依時立故。又不可說三時竝有。勿有此三相雜亂過。汝亦不許三位同時。故有一時三定非有。若言覺慧於色等法。觀二二時立一一位。是則三位假有真無。違汝師宗三時實有。是故三位唯假非真。不應定執果有三位。

復次色等諸法決定無生。能生因緣不成立故。生者決定從自從他從俱因緣。三皆不可。為顯此義。故說頌曰。

 非離於他性  唯從自性生
 非從他及俱  故生定非有

論曰。一法一時自為因果。理不成故。非從自生。若一體中有二相別。說為因果。自義不成。自言遮他。顯於自相果從因起。何謂自生。又體如相應不成一。相如其體應不成二。是故所言一體二相。說為因果。理必不成。又自生言依義生不依義生者。則非自生。不依義生。便同樹響何能定表。諸法自生。又自生言依慧生不依慧生者。則從他生。不依慧生。應同狂醉言無根系。難可信依。又自生言生他解不生他解者。便失自宗。他解不生髮言無益。何緣強立自生論耶。現見世間法從緣起。言自生者。與此相違。又若自生應違世法。刀不自割。針不自縫。又自生言依汝生不依汝生者。非謂自生不依汝生。應非汝說。哀哉愚昧不識自言。又言自生同無因論。撥無一切生果因緣。有作是言。自不生自生時無故。如已滅無。若言生時其體已有。應如現在生用唐捐。體顯名生。亦不應理。顯與體異便失自生。顯與體同顯應本有。顯若本有生用應無。故自生言定不中理。言從他起。理亦不然。以法生時自體未有。既無有自熟對名他。因緣名他。對於自果。自果未有。他義不成。若言生時自果已有。因緣無用非謂他生。顯故名生。亦不應理。顯不離體應本非無。又因名他對異於果。果異因故。應亦名他。因果俱他。便無有自。自非有故。他亦應無。從他生言便無有義。又慧觀果說因為他。果之與因必不俱有。因時無果。誰藉他生。果時無因。從誰他起。豈不以慧觀後觀前。說從他生言無有失。謂觀當果或念過因。因果俱成猶如父子。假名可爾。理實不然。因果異時有無不竝。如何可執實從他生。如父子言。亦不應理。世間父子多有同時。雖復一無而可假說。因果不爾。法喻豈同。若謂先時於異體物。以慧觀察取其異相。次於因果觀後念前。建立自他二相差別。後發語時不觸前二。但隨想說法從他生。故法喻同無前過失。此救非理。所以者何。異物同時無因果義。因之與果必不同時。父子不然。何得為喻。又若假說此義非無。汝執為真。故不應理。若言何為咀嚼虛空。現見因緣能生於果。果相異彼。說彼為他。何假繁詞。固相徵難。隨意勿說。他與非他。必有能生所生差別。此足為喜。何藉多言。言隨欲生。無勞窮詰恣汝常喜熟與相遮。憂喜自心妄想生故。汝言必有能生所生。為假為真隨汝意答。若言是假違汝所宗。若言是真。難詰何咎。所生未有對何能生。能生已無所生何對。故就勝義他生不成。依世俗論徒言無益。夫興諍論為見不同。舉世咸知。何勞汎說。故不應執定從他生。自他俱生。亦不中理。如前二失。積在汝宗。別既不成。總如何立。由是諸法決定無生。自他俱生皆非理故。

復次能生所生同時前後。俱不應理。故定無生。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前後及同時  二俱不可說
 故生與瓶等  唯假有非真

論曰。若所生法在能生前。既離能生所生何有。此所生法設離能生。是則能生便為無用。若所生法在能生後。無所依止何有能生。設離所生能生何用。又此二法若不同時。能是誰能所為何所。若所生法與能生俱。生既同時。應不相待。如牛兩角互不相依。應無能生所生差別。所生未有能生亦無。所生有時能生何用。如是二法前後同時。理俱不成。故生非有。隨俗說有。能生所生不可推徵。時分同異。復次執果有生必依新舊。新舊無故生不得成。由二俱非諸法自相。互相違反必不同時。設許同時應離法有。若離法有誰舊誰新。汝不應言異體相表。現見法外無舊無新。亦不應言同體俱有。更相違故。如善噁心前後亦非。故次頌曰。

 舊若在新前  前生不應理
 舊若居新後  後生理不成

論曰。現見世間前新後舊。不應蔽執前舊後新。要前有新後轉成舊。舊若前有新則為無。新名前生舊名後故。新若無者舊亦應無。新舊既無生依何有。舊居新後。理亦不然。法新起時既無有舊。體無別故。後亦應無。若言後時別生舊體。是則新起。何謂舊生。後生嬰孩赤色未變。而名耆舊。理必不然。若法初生而名舊者。則一切法畢竟無新。新既為無舊亦非有。舊必以新為前導故。若謂諸法念念別生。恆名為新。都無舊者。舊既非有新亦應無。簡舊名新舊無何簡。所簡無故。能簡亦無。是故不應執有新舊。既無新舊生豈得成。然諸世間見有為法。相似相續謂為一體。前盛後衰說為新舊。聖隨彼說有舊有新。依此立生假而非實。

復次果體若生。必依過去未來現在因體而生。然皆不成。故次頌曰。

 現非因現起  亦非因去來
 未來亦不因  去來今世起

論曰。現在果法非現因生。因果同時理不成故。雖形影等因果同時。是假非真隨俗而說。去來二世已滅未生。體相是無因用非有。又現在法體相已成。豈更藉他三世因起。未來果法不因去來。已滅未生無因用故。豈不現在將欲滅時。有體為因生未來果。未來無體生何所依。若言未來生時有體。應名現在。何謂未來。汝不應言生即是有。亦不可說有即是生。有若即生。生應現在。生若即有。有應未來。有在未來。未來應現在。生居現在。現在應未來。則違汝宗世相揩定。亦違自說生在未來。故不可言現在將滅。為因引起未來果生。生時有無皆有失故。

復次有說。未來體相具有。由此生用得有所依。生遷未來令入現在。滅遷現在令入過去。為破彼言故說頌曰。

 若具即無來  既滅應非往

論曰。猶如現在。體相具故。未來不應來入現在。或應未來。非現等故。體相不具。猶若空花。又應未來非現在故。猶如過去不入現在。又若未來體相已具。應無生用。猶如現在。或未來世生用應無。以非現在猶如過去。色等諸法雖居現在。定當滅故。亦名為滅。此現在法不往過去。時定異故。猶如未來。又現在法應如過去。不往過去。由非未來。又過去時。非現所往如未來等。世所攝故。現在亦非。未來所入。世所攝故。猶如未來。過去未來。非現等故。應如兔角體相俱無。未來體無。生依何有。故不應執色等果生。生既是無滅亦非有。但隨俗說有滅有生。似有而無。猶如幻等。為顯此義。復說頌曰。

 法體相如是  幻等喻非虛

論曰。色等諸法。前後際無。現不久停。猶如幻等。又色等法。若從緣生。如幻所為。皆非實有。非緣生者。皆似空花。性相俱空。不應言有。法既非有。生等定無。如何可說。生遷未來令入現在。滅遷現在令入過去。

復次生住滅相前後同時。理俱不成。故不應執。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生住滅三相  同時有不成
 前後亦為無  如何執為有

論曰。一體一時有眾多相。互相違反理必不成。若執同時體應各異。既執體一。應不同時。執不同時。亦不應理。所相體一。如何異時。法體生時住滅未有。至住滅位生相已無。而言體同。極為迷謬。若言前後相異體同。善惡色心體應是一。然舍前相後相起時。體與相同。應有舍得。如何可執前後體同。三體不同。亦不應理。以生住滅遍諸有為。三體如何各唯一相。許各一相。理亦不然。滅體無生應非因起。生體無滅應性是常。住無滅生應非蘊攝。若許一一。復有三相。有如前過。或復無窮。同時前後。三相不成。更無異途。如何執有。

復次若離所相別有生等。應如色等有生等相。則生等相應無異體。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若生等諸相  復別有生等
 應住滅如生  或生住如滅

論曰。若生等相自所依俱。如自所依別有生等。此生等相幖幟既同。其體如何。展轉有異。若言生等如色等法。雖生等俱而體有異。礙等相別。體異可然。生等相同。體如何異。生等作用既有差別。應如色等其體各異。此因不定如眼等根。用雖有多。而體一故。用有差別不可例同。眼等用殊時同故體一。生等用別時。異故體多。生等何緣用時有異。自體俱起不待異時。作用如何待時有異。住滅二相初既用無。後亦應然。體無別故。或復生等同與法俱等有生故。應互相似。一一皆有他諸作用。或自作用一一皆無。是故不應別有生等。

復次色等諸法與生等相其體為異。為不異耶。異且不然。故次頌曰。

 所相異能相  何為體非常

論曰。色等諸法若異生等。如擇滅等應無生滅。不應觀彼皆是無常。觀彼無常應成顛倒。若言色等與生等合。雖觀無常而非顛倒。如名杖角以作人牛。此不應爾。異生等故。應似無為。非生等合。色等生等。體相若異。如何以一心慧而觀。謂色等生色等住滅。故色等法非異生等。不異亦非。故次頌曰。

 不異四應同  或復全非有

論曰。若色等法不異生等。應如生等析一成三。生等亦應溷三成一。與色等法體不異故。或生等相各失自體。與其住等體不異故。色等亦然應失自體。與其生等體為一故。是則應無所相色等。所相無故能相亦無。則無有為。無為亦爾。相待立故。一切應無。故色等法非異生等。

復次因果有無皆不可立。生依彼故。亦不得成。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有不生有法  有不生無法
 無不生有法  無不生無法

論曰。有生有法義不得成。生有同時。遞相違故。有生無法亦不得成。如已滅無。非所生故。無生有法理不得成。如未生無非能生故。無生無法亦不得成。如前二無非因果故。或二無法因果不成。如畢竟無非因果故。如是已破因果異體。為破同體。復說頌曰。

 有不成有法  有不成無法
 無不成有法  無不成無法

論曰。有成有法。其理不成。有法已成。成無用故。成復成者。成則無窮。若成異相。其體應別。相異體一。理必不然。相與其體不相離故。有成無法。理亦不成。其相異故。如苦樂等。或復有無應無差別。有無體一。與理相違。無成有法。其義不成。如有成無所說過故。無成無法。義亦不成。如前有無相成過故。或復無者。即是數論所執自性。不依他成。雖有隱能而無顯體。依彼所執故說為無。如是有無因果同異。皆不成故。決定無生。

復次已生未生。生用已滅及未得故。俱無有生。除已未生。有生時體不可知故。亦無有生。若言生時二半為體。謂生半分。半分未生。此亦不然。故次頌曰。

 半生半未生  非一生時體
 或已未生位  應亦是生時

論曰。半生未生非生時體。生未生故。如已未生。如已未生有二相別非生時體。生時亦然。有生未生二種相異。如何可立為一生時。或應已生及未生位。亦共合說為一生時。有生未生二相異故。如汝所執半生未生。此顯生時已未生位。皆失自性。故定無生。豈不生時具有二相。已生半分半分未生。已生未生各有一相。如何可難令互相成。一一別觀可生時異。總觀二相豈異生時。若言生時體一相二。已未生位體二相殊。故已未生與生時異。如何體一二相相違。相既不同。體應成二。非一有分從二分生。勿違生時。二半為體。若半已起名作生時。半既未生應名未起。又半生已生用已無。半復未生生用未有。如何二半合立生時。若生用無名生時者。已未生位應名生時。便失自宗三位差別。故離二位無別生時。生時既無二位非有。是故諸法決定無生。

復次應問。迷徒生時。自性為因緣起。為是自然。初且不然。故次頌曰。

 生時若是果  體即非生時

論曰。若生時體從因緣生。即非生時。已有體故。未來將起故名生時。未來體無。說誰為果。若言此位觀待當來。至現在時名為果者。亦應說近。何立遠名。如是生時非已生故。如未生位非實生時。又此生時時遠攝故。如已滅位。何謂生時。若言生時體雖未有。眾緣會故已得近名。同是未來。體俱非有。餘遠此近差別何緣。亦違汝宗去來皆遠。故汝所執但有虛言。後亦不然。故次頌曰。

 生時若自然  應失生時性

論曰。若生時體非因緣生。應是無為失生時性。若非緣起得名生時。一切無為應生時攝。又非緣起應類空花。體既是無。豈生時攝。若體非有名作生時。即一切無。應生時攝。是故諸法無實生時。

復次有作是說。若無生時。已生未生亦應非有。生時已過未至生時。建立已生未生二位。生時無者二位亦無。又無生時二位應合。故有二位。中間生時。為破彼言。故次頌曰。

 已生異未生  別有中間位
 生時異二位  應別有中間

論曰。若謂已生未生不合。由生時位隔在中間。若無生時二位應合。如兩界首必有封疆。是故生時定應有者。生時二位應有中間。未生生時。生時生已。更相異故。如是中間復有中間。展轉增長有無窮過。過無窮故。難立生時。又已未生種類別故。如色聲等無別中間。既無中間。生時何有。又生時位若在未來。即名未生。未來攝故。若居現在。即名已生。現在攝故。若非現未不名生時。如過去等。是故諸法無別生時。

復次假許生時已未生位三分各別。而審推徵。為舍生時得已生位。為當不舍得此位耶。初不應然。故次頌曰。

 若謂生時舍  方得已生時
 是則應有餘  得時而可見

論曰。若舍生時得已生位。未得已得兩位中間。應有得時如生時位。若許爾者。餘復有餘。如前生時有無窮過。過無窮故。難立得時。若舍生時得已生位。離此二位無別得時。從未生時至已生位。應離二位無別生時。又舍生時得已生位。體應有異。非一法生。後亦不然。故次頌曰。

 若至已生位  理必無生時
 已生有生時  云何從彼起

論曰。已生生時必不俱有。時分異故。猶如去來。若已生位有生時者。或應同體。或異體俱。則非已生從生時起。自從自起。世現相違。俱有非因。如牛兩角。若言一體二相不同。得說為因無斯過者。二相前後體不應同。二相俱時應非因果。又若同體生時已生。於自他性應失應得。相不離體。如體應同。體不離相。如相應別。體同相別。理必不然。法之與時體無有異。故不可說時異法同。一法一時有同有異。說為因果。理必不成。如從生時至已生位。進退徵責過難多途。從未生時至生時位。研覈詰問如理應思。是故生時非別實有。

復次立有生時已生位別。此無實義。但有虛言。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未至已生位  若立為生時
 何不謂無瓶  未生無別故

論曰。若立生時非已生位。將至此位名作生時。瓶名已生。生時未至。已生位故。瓶體定無。瓶體既無。生依何法。不可無法名作生時。勿一切無皆名生位。故應於有立生時名。若謂生時其體已有無斯過者。此亦不然。未至已生與未生位無差別故。有義不成。若謂生時是未來世。最後位故非體全無。此不應理。同未來攝等非已生。無前後故。若未來世。半有半無。有同已生。世應雜亂。故生時位。但有虛言。生時既無。生亦非有。

復次若謂生時體雖未滿。而用起故非是全無。非有非無不同兩位。是故諸法別有生時。此亦不然。故次頌曰。

 非生時有用  能簡未生時
 亦非體未圓  別於已生位

論曰。未生生時無用有用。二位差別。理不可然。生時體無。用應非有。生時體有。應是已生。設許生時有能起用。而體未有。應名未生。非未生名別有少法。但遮已起名未生時。既名未生。何能簡彼。若少有體。應名已生。既非已生。應無少體。不可一法半有半無。有無相違不同體故。若許體別。有即已生。無即未生。生時豈有。故離二位無別生時。

復次或應生時即已生位。非無有故。如已生時。為顯此因。故說頌曰。

 前位生時無  後位方言有
 兼成已生位  故此位非無

論曰。未起用時名為前位。於此前位未有生時。正起用時。名為後位。於此後位方有生時。是則生時成已生位。有異前故。如已生時。非體全無。可與前異。所言兼者。謂舍全無。即未生時。名全無位。生時舍彼。是有非無。由此兼前成已生位。若舍無位必至有時。有即已生中無異位。依何而立別有生時。是故生時即已生位。非無有故。如已生時。又此生時應許有體。若無有體生用應無。體用並無。生時豈有。若無體用而有生時。則一切無。皆應頓起。無無異故。如此生時。又若生時體用非有。因緣和合應無所為。有不生無。如前已說。故生時位是有非無。有即已生。更無異位。故不應立別有生時。

復次無別生時理應信受。愚猶固執。略復推徵。如是生時為無為有。有即已起。無即未生。除此孰為生時位體。為顯此理。復說頌曰。

 有時名已生  無時名未起
 除茲有無位  誰復謂生時

論曰。所執生時推徵其性。不過二種。謂有及無。如是有無二位所攝。除此無別中間生時。汝等何緣非理橫執。此極麁淺。而汝尚迷。況復幽微。汝能思測。故應信受無別生時。生時既無。生如何有。是故諸法理實無生。生既實無。住滅亦爾。生為先故非有義成。故不別遮住滅二相。

復次已別廣破果先有無。為總略遮果先有等。故於品後。復說頌曰。

 諸有執離因  無別所成果
 轉生及轉滅  理皆不可成

論曰。數論所執。果不離因。果同其因。體本實有。如是果體生滅不成。果不離因同因常故。因果體一差別理無。諸法性常無增無減。是則所作唐設其功。少有所為便違自論。有不可滅無不可生。大等亦應無生滅義。即自性故。如樂苦癡。又大不應從自性起。自能起自。世現相違。是則世間現見因果。生滅作用一切皆無。世現所知。汝尚誹毀。況能信受深隱義耶。如是觀生都非實有。生無實故。滅亦實無。但隨世間說有生滅。隨世所說是俗非真。勝義理中無生無滅。一切法性非斷非常生滅既無。法應常住如前廣破。常性實無。若爾應無一切法性。不爾我說俗法非無。豈不我宗說一自性。轉變力故無所不為。雖有所為而無生滅斷常等過。所以者何。果起不生性變成故。果謝不滅歸本性故。果性非常前變滅故。果性非斷後變生故。轉變非恆。故非定有。自性不易。故非定無。此亦不然。諸法生滅理既不立。汝宗所執轉變豈存。又轉變言及自性等。前已廣破。無宜重執。故汝所說理必不然。有作是言。我經部等。因緣和合無間果生。果起酬因復能生後如是展轉。無始時來。因果連綿相續不絕。無有生滅斷常等過。所以者何。相續無始。故無有生。未得對治相續不盡。故無有滅。相續改轉。所以非常。相續連綿。所以非斷。非一性故亦非轉變。此亦不然。若有生滅可有相續。生滅既無。相續何有。無生滅義。前已廣論。相續有終。是則為斷。相續無始。是則為常。相續體一。即有轉變。故立相續。過失彌多。有作是言。我說諸法常有部等。一切有為。從本以來性相實有。酬前起後三世遷流。無有斷常生滅等過。所以者何。體恆有故。無生無滅。有為相合。所以非常。果起酬因。所以非斷。念念別故。非變非續。此亦不然。說常有宗先已破故。色等諸法體若恆有。應似無為離有為相。便同數論一切皆常。不可說言用有生滅。用不離體應同體常。體不離用。應非恆有。若用本有。應不名生。若用本無應非可起。用未生位生用未有。不可名生。用已生位。生用已息。亦不名生。除此二位無別生時。前已廣說。故不可執。諸法用生。生既是無。滅亦非有。又若色等有為相合。故是無常。此有為相無餘相合。應非無常。若言此相與餘相合。是則無窮。若言有為有大小相。展轉相相非無窮者。此亦不然。如色等法。餘相合故。不名能相。生等亦然。與餘相合。應非能相。又如大相。不以所相色等諸法為其能相。小相亦爾。不應所相大生等法以為能相。若別有相應至無窮。若別無相。應成常住。又有為相定非實有。若實有者。與理相違。所以者何。如無為法。有無為相。離法實無。此亦應然。同三相故。無為實有。前已廣遮。一切有為亦非實有。以慧分析便歸空故。又對無為立有為法。無為無故。有為亦無。有為無為若從緣起。即同幻事。若不藉緣便似空花。故不應執以為實有。如契經言。有為無為皆是世俗。分別假立其體俱空。除為無為。更無別法設復說有。但是虛言。有為無為攝一切法。此二空故諸法皆空。空中都無分別戲論。虛通無礙即聖慧明。故契經言。一切諸法從本皆空。空即無性。由無性故。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其中都無少法可說。為生為滅。為斷為常。為一為異。為來為去。天帝當知。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如是說。不謗般若波羅蜜多。異此說者。皆名為謗。若說常空應墮斷滅。遮常有故。不墮此邊。執常不空應墮斷滅。常無因果名斷滅故。我諸所說皆是遮言。遮謂遮他生滅等執。無生非滅。唯為遮生。無滅非生。但為遮滅。非斷常等。類此應知。雖涅槃時生死斷滅。此方便說是假非真。如說天中有常樂等。是隨俗說。非稱實言。應以前說諸句文詞隨其所應破諸妄執。我等皆妄。誰復為真。謂畢竟空心言路絕。分別戲論皆不能行。唯諸聖賢內智所證。是故智者應正勤修。證此真空舍彼妄執。

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九


上篇:廣百論本

下篇:百字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中觀部目錄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辯中邊論頌

辯中邊論頌一卷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

大乘成業論

大乘成業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觀所緣緣論

觀所緣緣論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諸有欲...

大乘二十頌論

大乘二十頌論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

百字論

百字論一卷 提婆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

十二門論

十二門論品目 觀因緣門第一  (萬法所因似各有性,推...

中論

中論卷第一 釋僧睿序 中論有五百偈。龍樹菩薩之所造也...

【註音版】佛說淨業障經

佛說淨業障經...

二諦義

補刻二諦章敘 嘉祥藏大師所譔二諦義章三卷。傳流吾國...

佛說應法經

佛說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 闕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至拘羅懼國,...

【註音版】金光明經空品

金光明經空品...

八佛名號經

八佛名號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序...

禪宗決疑集

禪宗決疑集 西蜀野衲智徹述 源湛流清門 原夫法不孤起...

【註音版】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佛說老母女六英經...

【佛教詞典】教王經

(經名)有三部:一、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

【佛教詞典】四本止觀

(名數)天台大師著。說止觀之四書。即摩訶止觀,禪波...

當眾生得益的助手

他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伸出援手給予幫助,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從前,有一個非常強壯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裡找工作...

道香應自苦修來,法遠禪師的修行故事

寫這個故事之前,躊躇了一下,因為這種故事不一定有人...

為大眾服務應該要有慈悲心

不管執事(執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務大眾的人)也好,...

苦來自於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紀曉嵐曾經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閱微草堂筆記》...

我想學佛,但佛號念不下去怎麼辦

問: 我在電腦上聽講經,聽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學佛的...

印光大師:念佛實修法要

一、選擇稱名 1. 禪宗 雖悟到極處,親見佛性,仍是凡...

阿羅漢的三個含義

《疏》阿羅漢含三義。一應供,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把48大願作為我們發願的參照

當我們對念佛法門和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建立起了一...

施食能為我們帶來五種功德

因為因果,生活中不論我們讓其他的生命得到一個什麼樣...

警惕「臥室殺手」

臥室是我們修養生息、放鬆身心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在裝...

【視頻】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觀世音菩薩聖誕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視頻】《金剛經》心定法師唱誦

《金剛經》心定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