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智度論釋摩訶薩品第十三(卷四十五)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為摩訶薩?」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於畢定眾中為上首,是故名為摩訶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為畢定眾,是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佛告須菩提:「畢定眾者,性地人、八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鞞跋致地菩薩。須菩提!是為畢定眾,菩薩為上首。

「菩薩摩訶薩於是中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當為畢定眾作上首。」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於無量生死中大誓莊嚴;我應當捨一切所有;我應當等心於一切眾生;我應當以三乘度脫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我度一切眾生已,無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我應當解一切諸法不生相;我應當純以薩婆若心行六波羅蜜;我應當學智慧,了達一切法;我應當了達諸法一相智門;我應當了達乃至無量相智門。

「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是菩薩摩訶薩住是心中,於諸畢定眾中而為上首,是法用無所得故。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我當代十方一切眾生,若地獄眾生、若畜生眾生、若餓鬼眾生,受諸苦痛;為一一眾生無量百千億劫,代受地獄中苦,乃至是眾生入無餘涅槃。以是法故,為是眾生受諸勤苦;是眾生入無餘涅槃已,然後自種善根,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大心不可壞如金剛。住是心中,為畢定眾作上首。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生大快心,住是大快心中,為畢定眾作上首。」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大快心?」

佛言:「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染心、瞋恚心、愚癡心,不生惱心,不生聲聞、辟支佛心,是名菩薩摩訶薩大快心。住是心中,為畢定眾作上首,亦不念有是心。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生不動心!」

須菩提白佛言:「云何名不動心?」

佛言:「常念一切種智心,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薩摩訶薩不動心。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中,應生利益安樂心。云何名利益安樂心?救濟一切眾生,不捨一切眾生,是事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中生利益安樂心。如是,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於畢定眾中最為上首!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當行欲法、喜法、樂法心。何等是法?所謂不破諸法實相,是名為法。何等名欲法、喜法?信法、忍法、受法,是名欲法、喜法。何等名樂法?常修行是法,是名樂法。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於畢定眾中能為上首,是法用無所得故。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能為畢定眾作上首,是法用無所得故。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四念處中,乃至住十八不共法中,能為畢定眾作上首,是法用無所得故。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如金剛三昧,乃至離著虛空不染三昧中住,於畢定眾作上首,是法用無所得故。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是諸法中,能為畢定眾作上首。以是因緣故,名為摩訶薩。」

【論】

釋曰:

須菩提已從佛聞「菩薩」義,今問「摩訶薩」義。

「摩訶」者,秦言大;「薩埵」,秦言心,或言眾生。

是眾生於世間諸眾生中第一最上,故名為大。

又以大心知一切法,欲度一切眾生,是名為大。

復次,菩薩故名摩訶薩,摩訶薩故名菩薩,以發心為無上道故。

復次,如〈讚菩薩摩訶薩義品〉中,此中應廣說。

復次,佛此中自說摩訶薩義,眾生有三分:一者、正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於正定眾生中當最大,故名摩訶薩。

大眾者,除佛,餘一切賢聖。

所謂「性地人」,是聖人性中生,故名為性。如小兒在貴家生,雖小未有所能,後必望成大事。是地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

「八人」,名見諦道,十五心中行。

問曰:

是十五心中,何以名為「八人」?

答曰:

思惟道中用智多,見諦道中多用見忍,智隨於忍,所以者何?忍功大故。

復次,忍、智二事:能斷、能證;八忍中住,故名為「八人」。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義,如先說。

「初發意菩薩」者,有人言:初發意者,得無生法忍,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發心,是名初發意,名真發心。了了知諸法實相,及知心相,破諸煩惱故,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破故,不顛倒故,此心名為初發心。

有人言:諸凡夫人雖住諸結使,聞佛功德,發大悲心,憐愍眾生,我當作佛;此心雖在煩惱中,心尊貴故,天人所敬。如轉輪聖王太子初受胎時,勝於諸子,諸天鬼神皆共尊貴;菩薩心亦如是,雖在結使中,勝諸天、神通聖人。

復次,菩薩初發心,乃至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授記、入法位、得無生法忍者,名「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相,後當廣說。

如是等大眾,當作上首,故名「摩訶薩」。

是菩薩欲為一切聖人主,故發大心,受一切苦,心堅如金剛不動故。

「金剛心」者,一切結使煩惱所不能動,譬如金剛山,不為風所傾搖。諸惡眾生、魔人來,不隨意行,不信受其語。瞋罵謗毀,打擊閉系,斫刺割截,心不變異;有來乞索頭、目、髓、腦、手、足、皮、肉,盡能與之;求者意猶無厭足,更瞋恚罵詈,爾時心忍不動。譬如牢固金剛山,人來斸鑿毀壞,諸蟲來齧,無所虧損,是名「金剛心」。

復次,佛自說「金剛心相」,所謂菩薩應作是念:

我不應一月、一歲、一世、二世、乃至千萬劫世大誓莊嚴,我應無量無數無邊世生死中,利益度脫一切眾生。

二者、我應捨一切內、外所有貴重之物。

三者、一切眾生中等心無憎愛。

四者、我當以三乘如應度脫一切眾生。

五者、度如是眾生已,實無所度而無其功,此中心亦不悔、不沒。

六者、我應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等諸相。

七者,我應當以清淨無雜心,行六波羅蜜,迴向薩婆若。

八者、我應當善知一切世間所作之事及出世間所應知事,皆悉通達了知。

九者、我應當解了諸法一相智門,所謂一切諸法畢竟空,觀一切諸法,如無餘涅槃相,離諸憶想分別。

十者、我應當知諸法二相、三相乃至無量相門,通達明瞭。

二相者,一切法有二種:若有、若無,若生、若滅,若作、若不作,若色、若無色等。

三門者:若一、若二、若多——從三以上,皆名為多。若有、若無、若非有非無;若上、若中、若下;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三界、三法,善、不善、無記等三門。

四門、五門,如是等無量法門,皆通達無礙。

是中心不悔、不怯、不疑,信受通達無礙。常行不息,滅諸煩惱,及其果報,及諸障礙之事,皆令敗壞,如金剛寶能摧破諸山。

住是金剛心中,當於大眾而作上首,以不可得空故。

「不可得空」者,若菩薩生如是大心如金剛而生憍慢者,罪過凡夫。以是故,說「用無所得」,諸法無定相,如幻如化。

復次,「心如金剛」者,墮三惡道所有眾生,我當代受勤苦,為一一眾生故,代受地獄苦,乃至是眾生從三惡道出,集諸善本,至無餘涅槃已,復救一切眾生;如是展轉一切眾生盡度已,後當自為集諸功德,無量阿僧祇劫,乃當作佛,是中心不悔、不縮。

能如是代眾生受勤苦,自作諸功德,久住生死,心不悔、不沒,如金剛地,能持三千大千世界令不動搖,是心堅牢故,名為「如金剛」。

「大快心」者,雖有牢固心,未是大快,如馬雖有大力而未大快。

於眾生中得二種等心故,不生欲染心,若有偏愛,則為是賊,破我等心,為佛道之本;常行慈悲心故,無有瞋心;常觀諸法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故,則無癡心;愛念眾生,過於赤子故,無有惱心;不捨眾生,貴佛道故,不生聲聞,辟支佛心。

問曰:

若心牢固如金剛,即是不動,今何以更說「不動心」?

答曰:

或時雖復牢固,心猶有增減,如樹雖牢固,猶可動搖。

動有二種:一者、外因緣動,如先說;二者、內因緣動,諸邪見、疑等。

若常憶念一切智慧佛道,我當得是果報,故心不動。

復次,菩薩應種種因緣利益眾生,飲食乃至佛樂以利眾生,常不捨眾生,欲令離苦,是名安樂心,亦不念有是心。

復次,菩薩樂法,名為上首。

「法」者,不破壞諸法相。不破壞諸法相者,無法可著,無法可受故,所謂不可得。

是不可得空,即是涅槃,常信、受、忍,是名為「欲法」、「喜法」。

常行三解脫門,名為「樂法」。

復次,菩薩住是十八空中,不隨十八意行故,不起罪業。

住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滅諸煩惱,集諸善法故,能為上首。

復次,菩薩入金剛三昧等心,受快樂厭於世樂,增長善根智慧方便故,於大聖眾而為上首。

若能為大者作上首,何況小者!是故名為「摩訶薩」。

大智度論釋斷見品第十四

【經】

爾時,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亦欲說所以為摩訶薩!」

佛告舍利弗:「便說!」

舍利弗言:「我見、眾生見、壽見、命見、生見、養育見、眾數見、人見、作見、使作見、起見、使起見、受見、使受見、知者見、見者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陰見、入見、界見,諦見、因緣見,四念處見乃至十八不共法見,佛道見,成就眾生見,淨佛世界見,佛見,轉法輪見,為斷如是諸見故而為說法,是名摩訶薩。」

須菩提語舍利弗言:「何因緣故色見是妄見?何因緣故受、想、行、識,乃至轉法輪見,是名妄見?」

舍利弗語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方便故,於色生見,用有所得故;於受、想、行、識,乃至轉法輪生見,用有所得故。

「是中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斷諸見故而為說法,用無所得故。」

【論】

問曰:

佛將五百大阿羅漢至阿那婆達多龍王池,受遠離樂,欲說自身及弟子本業因緣,而舍利弗不在,佛令目連命之。

時,目連以神通力到祇洹;時,舍利弗縫衣,語目連言:「小住!待縫衣訖當去!」目連催促疾去;時,目連以手摩衣,衣即成竟。

舍利弗見目連貴其神通,即以腰帶擲地,語言:「汝舉此帶去!」目連以兩手舉此帶,不能離地;即入諸深定舉之,地為大動,帶猶著地。

時,憍陳如問佛:「以何因緣故地大震動?」佛言:「目連入甚深禪定,作大神力,欲舉舍利弗帶而不能舉。」

佛告諸比丘:「舍利弗所入出禪定,目連乃至不識其名;佛所入禪定,舍利弗乃至不識其名。」

如舍利弗智慧與佛懸殊,何以言「我亦樂說」?

答曰:

舍利弗非欲於大眾中顯其智慧、高心故說;舍利弗逐佛轉法輪人,廣益眾生。是摩訶薩義所益甚廣,是故佛說已,舍利弗次說。

復次,多人信樂舍利弗語,所以者何?以宿世因緣故,多發菩薩心。

佛以大慈悲心故,吾我心及習根本已拔,又法愛已斷故,如是種種因緣,故聽。

舍利弗言:「我見及知者、見者;佛見、菩薩見、諸眾生見等,及有無、斷常等邪見,五眾乃至諸佛法轉法輪等諸法見;是菩薩能斷是三種見故,當於大眾中說法。」是三種見,無始世界來,習著入於骨髓。

須菩提作是念:「佛說五眾等乃至諸佛法,是菩薩行,何以為斷諸見故說法?」作是念已,問舍利弗。

舍利弗答:「無方便菩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觀色求定相,取色一切相,生色見。與此相違,名為有方便。是菩薩雖觀色,不生妄見,而能斷諸見。」

【經】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亦欲說所以為摩訶薩!」

佛言:「便說!」

須菩提言:「世尊!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何以故?是一切智心,無漏、不系故。是一切智心,無漏、不系中亦不著,以是因緣故,名摩訶薩。」

舍利弗語須菩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

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不見法有生有滅、有增有減、有垢有淨。舍利弗!若法無生無滅,乃至無垢無淨,是中無聲聞心,無辟支佛心,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佛心。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

舍利弗語須菩提:「如須菩提說一切智心,無漏心、不繫心中不著。須菩提!色亦不著,受、想、行、識亦不著,四念處亦不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著,何以故但說是心不著?」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弗!色亦不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著。」

舍利弗語須菩提:「凡夫人心,亦無漏不系,性空故;諸聲聞、辟支佛心、諸佛心,亦無漏不系,性空故。」

須菩提言:「如是!舍利弗!」

舍利弗言:「須菩提!若色亦無漏不系,性空故;受、想、行、識無漏不系,性空故;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無漏不系,性空故!」

須菩提言:「爾!」

舍利弗言:「四念處亦無漏不系,性空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無漏不系,性空故!」須菩提言:「爾!如舍利弗所言,凡夫人心亦無漏不系。性空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無漏不系,性空故!」舍利弗語須菩提:「如須菩提所說空,無心故,不著是心。須菩提!色無故,不着色;受、想、行、識,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無故,不著受;四念處無故,不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故,不著十八不共法。」

須菩提言:「如是!舍利弗!色無故,色中不著;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故,十八不共法中不著。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不念有是心,亦不著是心,以一切法無所得故,以是故名摩訶薩。」

【論】

釋曰:

須菩提說摩訶薩無等等心,於是心亦不著。

「不著」者,是菩薩從初發心已來,不見有法定相,若生若滅、若增若減、若垢若淨。是心畢竟空,是中無有心相非心相,諸相畢竟清淨故。以是故,無聲聞心、辟支佛心、菩薩心、佛心。

須菩提稱貴菩薩,如是心亦美,菩薩不著是心亦為尊貴。

舍利弗欲難須菩提,作是言:「非但一切智心無漏不系,菩薩不應自高。所以者何?

「凡夫人心亦無漏不系,性常空故;如聲聞、辟支佛、佛心無漏不系,是凡夫人心實相性空。實相性空,清淨不著;如先說,陰雲翳日月,不能污日月。

「又諸煩惱實相,與常性空心相無異,但住凡夫地中,是垢是淨;住聖人地中,修無相智慧故,無所分別;但憐愍眾生故,雖復有說,心無所著。

「非獨凡夫人心無漏不系,五眾、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須菩提然可。

又舍利弗言:「是心無心,心相空故不著,色中色相無故亦不著,乃至諸佛法亦如是。」須菩提言:「如是!」

以是故,菩薩能觀諸法性常空,不可得空,畢竟清淨。

以是故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不念有是心,亦不著是心,能疾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第十四品竟)。

大智度論釋大莊嚴品第十五

【經】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所以為摩訶薩!」

佛言:「便說!」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言:「是菩薩大莊嚴,是菩薩發趣大乘,是菩薩乘於大乘;以是故,是菩薩名摩訶薩。」

舍利弗語富樓那言:「云何名菩薩摩訶薩大莊嚴?」

富樓那語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分別為爾所人故,住檀波羅蜜,行檀波羅蜜;為一切眾生故住檀波羅蜜,行檀波羅蜜。不為爾所人故,住尸羅波羅蜜,行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為一切眾生故,住般若波羅蜜,行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大莊嚴,不齊限眾生:『我當度若干人,不度餘人』;不言:『我令若干人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人不至。』是菩薩摩訶薩普為一切眾生故大莊嚴。

「復作是念:『我當自具足檀波羅蜜,亦令一切眾生行檀波羅蜜;自具足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自具足般若波羅蜜,亦令一切眾生行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所有佈施應薩婆若心,共一切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檀波羅蜜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不向聲聞、辟支佛地。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是諸施法信忍欲——是名行檀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勤修不息——是名行檀波羅蜜時,毘梨耶波羅蜜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攝心不起聲聞、辟支佛意——是名行檀波羅蜜時,禪波羅蜜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觀諸法如幻,不得施者,不得所施物,不得受者——是名行檀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大莊嚴。

「如是,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不取不得諸波羅蜜相,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共一切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檀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諸法信忍欲——是名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勤修不息——是名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毘梨耶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不受聲聞、辟支佛心——是名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禪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觀一切法如幻,亦不念有是戒,用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尸羅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以是故名大莊嚴。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共一切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檀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不受聲聞、辟支佛心,但受薩婆若心——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身、心精進,不休不息——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毘梨耶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攝心一處,雖有苦事,心不散亂——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禪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觀諸法空,無作者,無受者,若有呵罵割截者,心如幻夢——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時,不令身心懈怠——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檀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始終具足清淨持戒——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修行忍辱——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攝心離欲,入諸禪定——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禪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不取一切諸法相,於不取相亦不著——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定心佈施,不令心亂——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那波羅蜜時,檀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持戒,禪定力故,破戒諸法不令得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慈悲定故,忍諸惱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於禪不味不著,常求增進,從一禪至一禪——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毘梨耶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於一切法無所依止,亦不隨禪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佈施內外所有,無所愛惜,不見與者、受者及以財物——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檀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持戒、破戒二事不見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不見訶者、罵者,打者、殺者,亦不見用是空能忍辱——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觀諸法畢竟空,以大悲心故,行諸善法——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毘梨耶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薩婆若心,入禪定,觀諸禪離相、空相、無相相、無作相——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禪波羅蜜。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攝諸波羅蜜。舍利弗!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大莊嚴。

「是大莊嚴菩薩,十方諸佛歡喜,於大眾中稱名讚歎:某世界某菩薩摩訶薩大莊嚴,成就眾生,淨佛世界!」

【論】

釋曰:

富樓那聞上二大弟子說摩訶薩義,而佛可言「善哉」;又富樓那,佛大眾中讚歎法師之上,復欲說摩訶薩義,白佛言:「我亦樂說。」佛即聽許。

問曰:

須菩提說般若波羅蜜主,舍利弗應問須菩提,今何以故乃問富樓那?

答曰:

此二人同是婆羅門,俱以母字為名,此二人佛法中俱大——舍利弗智慧中大;富樓那說法種種莊嚴,牽引眾情,說法中大,是故二人等,等故於佛前共論。

又富樓那先已共舍利弗論議,善能相答,如《七車譬喻經》中說,已共為親厚,好共論理;須菩提無是因緣。

又富樓那說摩訶薩義,是故應問,云何乃問須菩提?

所說「摩訶薩」義者,所謂是人大莊嚴。如人遠行,重有資糧;又如破賊,備諸器仗。是菩薩亦如是,欲破魔入煩惱賊故,行六波羅蜜以自莊嚴。是人無量劫來久住生死,集諸福德、智慧以為資糧,三種乘中為趣大乘故,發心行六波羅蜜,乘是大乘。

舍利弗問富樓那:「聲聞、辟支佛亦趣道,何以不名大莊嚴,而但說菩薩大莊嚴?」

富樓那答言:

「聲聞、辟支佛雖行佈施等六事,有量有限,自為度身,及餘眾生可度者度,是故不名大莊嚴。

「菩薩所度,不分別,不齊限為若干眾生故,佈施乃至智慧,不作是念:我度若干人令得三乘,不能度若干人;令若干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干人不能度。

「菩薩作是莊嚴,令一切眾生盡入大乘作佛。菩薩行大莊嚴,自行檀波羅蜜,亦令一切眾生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問曰:

云何名「大莊嚴」?

答曰:

為度眾生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諸善福功德者,略說是六波羅蜜。

如富樓那次第說:

「若菩薩為一切智慧故,行檀波羅蜜,是福德共一切眾生。」

「共」者,此佈施福德,我及眾生共等,我以此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迴向」者,於此福德,不求人王、天王、世間禪定樂;為眾生,乃至涅槃樂亦不求,持此果報,盡為度眾生故求佛法。

如是等相,是名檀波羅蜜大莊嚴。

是菩薩行佈施時,若見諸辟支佛、阿羅漢現大神通,得漏盡,入涅槃,於中不貪不著,一心修佛道,是名檀波羅蜜生尸羅波羅蜜。

佈施時,有人惡口罵詈,刀杖毀害,所不應乞者而強乞,不瞋不悔,入諸法相中,所謂畢竟空,是名檀波羅蜜生羼提波羅蜜。

行佈施時,和合財物、守護施彼,身心不懈不息,是名檀波羅蜜生毘梨耶波羅蜜。佈施時,一心念佛,念諸佛法,不令聲聞、辟支佛心入;因是佈施,即入禪定,是名檀波羅蜜生禪波羅蜜。

佈施時,菩薩作是念:「施者、受者、財物,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如幻、如夢。」眾生空故,無受者、無施者;法空故,無財物,是名檀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

若菩薩為一切智故,不取諸波羅蜜相,而能行諸波羅蜜,是名「菩薩大莊嚴」。此中一波羅蜜備生諸波羅蜜,此經中自分別其義。古今語異,義不了故,助分別說,開論議門。

餘五波羅蜜,亦應如是隨義說。

問曰:

何以但檀波羅蜜中說生六波羅蜜,餘波羅蜜中但說生五?

答曰:

若後五波羅蜜中,各各生六,亦無咎。六波羅蜜非一時、非一念法,無量劫中,集六種功德和合,名為六波羅蜜。先生小,後生中、大,有何咎?一切諸法皆初小後大,以是故,諸餘波羅蜜各各應生六。

復次,一切諸佛說法時,檀波羅蜜為初門。如《經》中說:「佛常初為眾生說佈施、說持戒、說生天,說五欲味,先說世間苦惱、道德利益,後為說四諦。」以是故,初說檀。

問曰:

佛何以故說檀為初門?

答曰:

攝眾生法,無過於檀;大小貴賤,乃至畜生,檀皆攝之;乃至怨家得施則為中人,中人得施則成親善。諸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功德具足,所願如意,皆從佈施得。如寶掌菩薩等,七寶從手中出,給施眾生。亦能令眾生歡喜柔軟,可任得涅槃。如是等義,故檀波羅蜜為初。

問曰:

富樓那何以故說「一波羅蜜中生諸波羅蜜為大莊嚴」?

答曰:

是波羅蜜各各別,行力勢少,譬如兵人未集,則無戰力;若大軍都集莊嚴,執持器仗,則能破敵。菩薩亦如是,六波羅蜜一時莊嚴,能破諸煩惱魔人賊,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說一波羅蜜中具諸波羅蜜。

「十方諸佛稱名讚歎」,「成就眾生」,「淨佛世界」,如先說。

【經】

慧命舍利弗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富樓那語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離諸欲,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乃至入第四禪中,以慈廣大,無二、無量,無怨、無恨,無惱心行,遍滿一方,二三四方、四維、上下,遍一切世間;悲、喜、捨心,亦如是。

「是菩薩入禪時、起時,諸禪、無量心及支,共一切眾生,迴向薩婆若,是名菩薩摩訶薩禪波羅蜜發趣大乘。

「是菩薩摩訶薩住禪、無量心,作是念:『我當得一切種智,為斷一切眾生煩惱故,當說法。』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檀波羅蜜。

「若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修初禪,住初禪,二、三、四禪亦如是;不受餘心——所謂聲聞、辟支佛心。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

「若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入諸禪,作是念:我為斷一切眾生煩惱故當說法,是諸心欲樂忍——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羼提波羅蜜。

「若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入諸禪,諸善根皆迴向薩婆若,勤修不息——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毘梨耶波羅蜜。

「若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入四禪及支,觀無常相、苦相、無我相、空相、無相相、無作相,共一切眾生迴向薩婆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時般若波羅蜜。

「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復次,菩薩摩訶薩行慈心,作是念:『我當安樂一切眾生;入悲心,我當救濟一切眾生;入喜心,我當度一切眾生;入舍心,我當令一切眾生得諸漏盡。』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無量心時檀波羅蜜。

「復次,菩薩摩訶薩,是諸禪無量心,不向聲聞辟支佛地,但迴向薩婆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無量心時尸羅波羅蜜。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四無量心,不貪聲聞、辟支佛地,但忍樂欲薩婆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無量心時羼提波羅蜜。

「若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心,行四無量心,但行清淨行——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無量心時毘梨耶波羅蜜。

「復次,菩薩摩訶薩入禪、入無量心時,亦不隨禪、無量心生——是名菩薩摩訶薩行無量心時方便般若波羅蜜。

「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一切種修四念處,乃至一切種修八聖道分;一切種修三解脫門,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內空中智慧,用無所得故,乃至無法有法空中智慧,用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一切法中,不亂不定智慧——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非常、非無常智慧,非樂、非苦,非實、非虛,非我、非無我智慧——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用無所得故。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智,不行過去世,不行未來世,不行現在世,亦非不知三世——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用無所得故。

「復次,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智,不行欲界,不行色界,不行無色界;亦非不知欲界、色界、無色界,用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復次,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智,不行世間法,不行出世間法;不行有為法,不行無為法;不行有漏法,不行無漏法;亦非不知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無為,有漏、無漏法,用無所得故。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發趣大乘。」

【論】

問曰:

六波羅蜜中,若逆說,則應說般若波羅蜜,次說禪;若順,應先說檀波羅蜜;今何以乃說禪波羅蜜為首?

答曰:

發大莊嚴,無有眾生能破壞者。

若菩薩無禪定,心未離欲,雖行餘波羅蜜則易壞;行禪波羅蜜,能入慈無量,是時無能壞。如說行慈三昧者,刀不能傷,水、火不害。

亦有神通力種種變化,能發大莊嚴。如佛說鳥無兩翼,不能飛翔;菩薩無神通力,不能發大莊嚴。

入禪波羅蜜中,能生慈無量、五神通故,物無能傷。以是故,今此說禪波羅蜜為首。

問曰:

四禪中有種種功德,皆可行六波羅蜜,今何以但說四無量心中行六波羅蜜?

答曰:

四無量心,取眾生相,緣眾生。菩薩常為眾生故行道,是四無量等中有慈悲心,能利益眾生;餘八背捨、九次第等,無如是利益。

問曰:

菩薩住五神通,能廣利益眾生,何以故不說?

答曰:

大悲是菩薩根本。

又五神通先已說,後當說四無量心;未說故,今說。

若菩薩但行四無量心,不名發趣大乘;六波羅蜜和合故,名為發趣大乘。

四無量心生六波羅蜜,富樓那此中自說因緣。

問曰:

云何一切種修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答曰:

有二種:信行性,法行性。

信行性觀無常苦,或但觀無常,或但觀苦;法行性人觀空、無我,或但觀空,或但觀無我。

菩薩度眾生故,一切門皆修皆學。

復次,發大乘者,以十八空,破十八種法,亦捨是十八種空智慧。

復次,若菩薩觀諸法常定,亦不取定相,是名「不定不亂智慧」。

復次,畏墮常、樂顛倒故,不觀諸法常、樂等;畏墮斷滅故,不觀無常等。

復次,若菩薩三世、三界中智慧,不觀、不行、不取相,知皆虛妄而不墮無明。

復次,世間、出世間中,亦非智、非不智。

「非智」者,空故,無空相故,畢竟清淨故。

「非不智」者,觀無常、苦、空等,入般若波羅蜜中故。

「非不行智」,不行者,遮見、斷法愛、離依止故。

「無非智」者,是中無愚癡,異於凡夫故。

又行者,持戒、修禪定、習諸觀,云何言「非智」?如《佛利眾生經》中說:

 「行者捨諸法,  亦不依止慧,
  亦無所分別,  是為決定智!」(釋第十五品竟)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五

 

上篇:大智度論

下篇:金剛般若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釋經論部目錄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金剛般若論

金剛般若論卷上 無著菩薩造 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 後漢安息優婆塞都尉安玄共沙門嚴...

十地經論

十地經論序 侍中崔光製 十地經者。蓋是神覺之玄苑。靈...

華嚴經問答

華嚴經問答上卷 沙門法藏撰 問。三乘事理。普法事理雲...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經序 唐釋法琳撰 《寶星經》梵本三千餘偈。如來初...

勸修淨土切要

重刻淨土切要序 今夫苦樂縱橫。一靈萬變。升沉往返。...

十二緣生祥瑞經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註音版】佛說十號經

佛說十號經...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彙集 早覺 (經律...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

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二種語

指世語、出世語。據北本涅槃經卷十四載,如來為二乘人...

【佛教詞典】苾芻律儀

(術語)苾芻應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問: 煩惱心雖在當下放下,過一會兒又上心頭。請問心...

勇悍精進無懈怠的常精進菩薩

常精進菩薩,又名常應時菩薩,以修行精進波羅蜜為最勝...

一勞永逸的投資

錢放在銀行裡會貶值,它在十年後,十萬可能會當一萬花...

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

【我聞遍知海。真實德無邊。度脫諸有情。心歡喜敬禮。...

施善與尊嚴

紐約位於寒帶,所以冬天常有大風雪,撲面的雪花不但令...

用慈悲觀來對治嗔恨心

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

佛經中講邪淫的果報

佛在《善生子經》上講: 【淫邪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不論時地,不揀根機,只要念...

有多少時間,盡量念多少佛

這個持名念佛呀,這個名號當中是莊嚴,這個名號是從阿...

邪淫在《俱舍論》四種更廣的定義

問: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改善命運的秘訣

不少人在遇到運程阻滯、生意失敗、事業不利,或婚姻受...

放生得大福報的5個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螄補洞報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鵬,又...

【視頻】普賢行願偈頌

普賢行願偈頌

【視頻】《心經》郭喬伊

《心經》郭喬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