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火吽軌別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火吽軌別錄

東北方大自在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ī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伊(去)
śa  nā  ye  svā  hā
捨 曩(去)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三七遍)

東方帝釋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i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因(去)
ndā  ya  svā  hā
捺囉(二合) 也 娑嚩(二合引) 訶(引)

東南方火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a  gn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阿(上) 蘖曩(二合)
ye  svā  hā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南方炎魔羅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yaṃ  m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焰 磨
ya  svā  hā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西南方涅哩底(丁以反)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rā  kṣ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囉(去) 羯叉
sā  dhi  pta  ye  svā  hā
娑(去) 地 缽跢(二合)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西方水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va  ru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嚩 嚕
ṇa  ye  svā  hā
拏 曳(去)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西北方風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vā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嚩(去)
ya  ve  svā  hā
夜 吠 娑嚩(二合引) 訶(引)

北方毘沙門天王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ya  kṣ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藥 叉
dhi  dya  dha  ri  svā  hā
蜜 那也(二合) 陀 哩 娑嚩(二合引) 訶(引)

上方大梵天王明(帝釋右)。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pr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跛囉(二合)
ja  pta  ye  svā  hā
惹(去) 缽跢(二合)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下方地居天王明(水天左)。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dhṛ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跛羅(二合)
thi  vye  svā  hā
智 謎曳(二合引) 娑嚩(引二合) 訶(引)

日天子明(帝釋左)。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阿(去)
hya  tya  svā  hā
儞夜(二合) 多也(二合) 娑嚩(二合引) 訶(引)

月天子明(水天右)。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ca  ndrā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戰 捺囉(二合引)
ya  svā  hā
也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諸星天子明(同月天位)。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na  kṣa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諾 叉
tra  de  va  ta  ye  svā  hā
多羅(二合) 悌 縛 跢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諸龍王明(同水天明)。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me  ghā
曩 麽 三 曼 跢 勃 馱 喃 唵 謎 伽(去)
śa  ni  ye  svā  hā
捨 拏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一切使者及諸鬼神等明(於東北方散施)。


pi  ci  pi  ci  vi  śa  ca  ṇaṃ  svā  hā
妣 止 妣 止 毘 捨 止 喃 娑嚩(二合引) 訶(引)
gu  gu  bhū  tā  ṇaṃ  svā  hā
遇(上) 遇(上) 部 多(去) 喃 娑嚩(二合引) 訶(引)

凡持誦不動尊真言。皆須作壇。壇法即後樣是。皆以青色黑色花燒沉香安息香。隨時果子飲食燈火香水供養。欲供養時。行者澡浴著新衣。先誦本尊真言結本尊印。以杓取香水灑諸供養物。然後供養名為淨護。即諸魔不能穢惡。兼用虛空庫心供養法。最不可思議。佈置供養具訖。即誦三昧耶真言。闢除結界。

毘盧遮那三昧耶真言(著座誦真言結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a  sa
娜 麽 三 漫 跢 沒 馱 喃 唵 遏 三
me  tri  sa  me  sa  ma  ye  svā
謎 底哩(二合) 三 謎 三 麽 曳 薩縛(二合引)

訶(引)

右結三昧耶印(合掌是也)印額左右肩心喉。各誦前件真言一遍。

即結不動尊印誦不動尊真言七遍。左旋為闢除。又誦三遍。右旋為結界結界已。

即結鉤印(以二手內交竪右頭指)請一切佛菩薩執金剛等。降集道場。鉤印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aḥ  sa  rva
娜 麽 三 漫 多 沒 馱 喃 阿(引入) 薩 嚩
trā  pra  ti  ha  ta  ta  thā
怛囉(二合) 缽囉(二合) 底(丁以反) 訶 多 怛 他(引)
ga  tāṃ  kū  śa  bo  dhi  ca  rya
蘖 黨(引) 拘 捨 步 地 折 哩野(二合)
pa  ri  pū  ra  ka  svā  hā
波 哩 布 洛 迦 薩嚩(二合引) 訶(引)

右誦一遍一鉤三鉤已。即觀一切諸佛菩薩無量聖眾等悉皆降集。然後坐禮拜懺悔發願陳說所求。

然後結毘盧遮那心印(以無名小指外交。竪中指屈上節。令頭相拄以頭指各微屈。以頭附中指上節側。大母指外交之)誦五字真言如後。

毘盧遮那降伏四魔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真言曰。


ā  vi  ra  hūṃ  khaṃ
阿(引) 味 羅 吽 欠

右對尊像結前印誦此真言七遍。然把數珠誦百遍。乃至千遍。多多益善。然後結不動尊印(即劍印是也)。誦不動尊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ca
娜 麽 三 漫 哆 末 日囉(二合) 赧 戰
ṇḍa  ma  hā  ro  ṣa  ṇa  spha  ṭ  ya  hūṃ
拏 摩 訶(引) 嚕 瑟 拏 薩發 吒 野 吽
tra  ṭ  hāṃ  māṃ
怛囉(二合) 吒 桁(引) 莽(引)

右對尊像結前印誦此真言七遍。然後把數珠誦百遍。乃至千遍。多多益善。

念誦了還須結本尊印又誦真言七遍。又慇勤發願禮拜已。更結前三昧耶印誦三昧耶真言三遍。更結劍印左旋一匝解界已。觀諸聖眾各歸所土。然後出道場。行住坐臥心念本尊真言。不令閒斷。

不動尊施食真言。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tra
娜 麽 三 滿 哆 末 日囉(二合) 赧 怛囉(二合)
ṭ  a  mo  gha  ca  ṇḍa  ro  ṣa  ro  ṣa
吒 阿 畝 伽 戰 拏 麽 訶 [口*路] 瑟
ṇa  spha  ṭ  ya  hūṃ  tra  ma  ya
拏 薩發(二合) 吒 野 吽 怛囉(二合) 麽 野
tra  ma  ya  hūṃ  tra  ṭ  hāṃ  māṃ
怛羅(二合) 麽 野 吽 怛羅(二合) 吒 桁(引) 莽(引)

右每食常出一分食供養。誦此真言一遍。於一切處常得擁護。

澡浴真言。


oṃ  cu  svā  hā
唵 主 薩嚩(二合) 訶(政和上處得之)

右以水一抄誦前真言七遍。加持一抄水灑身。即當洗浴。如前施八方食取豆果餅飯胡麻粳米塗香屑諸華等。和水安瓶盆中。以歡喜心四方散之。施諸天鬼神。塗香末香眷屬。各以其真言施之。

東北方自在天真言曰。


oṃ  ī  śa  na  ya  svā  hā
唵 伊 捨 那 耶 娑嚩(二合引) 訶(引)

東方帝釋天真言曰。


oṃ  i  ndra  ye  svā  hā
唵 因 陀羅(二合)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東南方火天真言曰。


oṃ  a  gna  ye  svā  hā
唵 阿 哦那(二合)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東方琰魔王真言曰。


oṃ  yaṃ  ma  ya  svā  hā
唵 琰 魔 耶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西南方羅剎娑真言曰。


oṃ  ra  kṣa  sa  a  dhi  pta  ye  svā
唵 羅 剎 娑 阿 地 缽多(二合)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西方諸龍水神真言曰。


oṃ  va  ru  ṇa  ya  svā  hā
唵 嚩 魯 拏 耶 娑嚩(二合引) 訶(引)

西北方諸風神真言曰。


oṃ  va  ya  ve  svā  hā
唵 嚩 耶 鞞 娑嚩(二合引) 訶(引)

北方諸夜叉真言曰。


oṃ  ya  kṣa  vi  dya  pta  ya
唵 藥 叉 苾 地耶(二合) 缽多(二合) 耶
svā  hā
娑嚩(二合引) 訶(引)

上方施諸類鬼神真言曰。


oṃ  gu  i  gu  ī  maṃ  sa  ni  bhū  ta  nāṃ
唵 顒 伊 顒 伊 曼 娑 儞 步 多 南
svā  hā
娑嚩(二合引) 訶(引)

下方真言曰。


oṃ  pi  ci  pi  ci  vi  śa  ca  nāṃ  svā
唵 比 止 比 止 毘 捨 遮 南 娑嚩(二合引)

訶(引)

如上作法施已。當淨手漱口還入壇中。禮佛菩薩如常念誦。

 汝天親護者  於諸佛導師
 修行殊勝行  淨地波羅蜜
 如破魔軍眾  釋師子救世
 我亦降伏魔  我畫曼荼羅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vṛ
曩 莫 三 漫 跢 沒 馱 南 唵 畢哩(二合)
thi  vyai  svā  hā
體 微曳(二合) 娑嚩(二合引) 訶(引)

火[合*牛]儀軌一卷

護摩法

    攬字可觀菩提心。

先住T18p0939_01.gif

即請火天言。

 我今奉請  火天之首  火中之仙
 先行宗敬  降臨此座  納受護摩

請火天真言曰。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oṃ  a  gna
曩 莫 三 漫 哆 沒 馱 南 唵 阿(上) 蘖曩(二合)
ye  svā  hā
曳 娑嚩(二合引) 訶(引)

又火天印咒。准根本印。唯改屈二中指如半環。勢頭勿相著。是一法印。請喚火天而供養之。若獻供畢發遣火天。則卻伸二中指頭。印咒曰。


na  mo  bha  ga  va  ti  u  ṣṇī  ṣa  ya  e
娜 謨 皤 伽 嚩 底(一) 隖 瑟膩 莎 野(二) 翳
hye  te  ja  mu  li  ne  a  gni
呬曳(三) 諦 劯(儒照反) 摩 理 禰(奴禮反) 榱 起(其宗反)
  ye  svā  hā
娜 曳 窣嚩(二合引) 訶(引)

是一印咒燒火天食。時之三遍先請火天燒食供養後乃燒食供養諸佛菩薩金剛及諸神咒等。火天咒言。


oṃ  a  gna  ye  ha  sya  ha  sya  va
唵 阿 起娜(二合) 曳 [(去*欠)/皿](乎合反) 寫 合 寫 縛
ha  na  ya  svā  hā
歌 曩 野 莎嚩(二合引) 訶(引)

事已可火天發遣用前火天咒印。

火口東          或本有此圖。

T18p0939_02.gif         T18p0939_03.gif

火[合*牛]儀軌音義

的(韻會丁歷反說文明也徐日光的然也增韻實也又端也又丁激反遠貌明見也亦的字明也曉也) 脆(清歲反易折也言香脆餅食者是胡脆餅歟) 著銜蒸作(蓋是飽[饑-幾+俞]蒸餅等之類歟) 柈(步幹反盤也) 奠(大見反定也置也薦也陳也調也) 豆(大候反量名也爾雅食器也今上下合調置也) 饌(上卷反飲食也) 芬(孚雲反香和也) 葩(普加反草華之白也又皅字也今上下合盛也) 嚴被(被備也同音故代用之) 珤(古寶字也) 餐(千丹蒼千二反吞也無功而食祿曰素餐) 酷(口告反熟也) 烈(力折反威葉也菓空敷榮謂之為酷烈也) 低(當稽反也) 塊(口清口迴二反也堛善逼反) 瀘(撫屢浮也滓陀武也) 精(子清反好也明也善也靈也正也) 抹(叵達叵結二反糜也糜正皮也饘也[示*祭]為糜碎[示*糜]止彼反碎也穰也精也今或糜也) 抄(初教反掠也強取) 糤(蘇旱反餅也熬稻粻餭又作饊) 菉豆(上音錄王芻也) 熅(郁文反煙熅無氣鬱煙也) 勃(蒲沒反健也盛也上府芻褒屢下賀鄔縷也) 爆(博教普角二反謂皮散起也) 吒(都嫁反噴也上葩託銘驅下曩樓) 疇(真流類也) 課(告臥反誡也) 秉(鄙直反執也) 類(力對反絲節也) 捏(乃結反捺搦也)。

火壇有三。一安穩二富饒三除怨。初安穩。即於露地撩治一壇中畫佛坐蓮花坐。壇四面畫般若菩薩聲聞佛慈愍菩薩。畫佛相好。畫一朔。更畫阿缽羅爾多淨居天龍王。壇中以香花供養。於壇西南角作火壇。高四指。於中穿火壇。方一肘。取白土塗爐中央。台高四指。從輪一指。於中燒桑木或搆木柿木。木長一搩手。取樹枝頭肥者蘇蜜酪塗兩頭。一咒一燒。取大麥小麥蘇蜜酪乳。一咒燒滿一千八遍。一三時時別□□滿七日。或半月一月即息寂靜。著鮮白衣。於壇中念誦。即向火壇中作燒火法。用月一日起首。於黃昏作法。當爾之處淨居天集會得成安穩法。面向北坐。茅萆席上。結加趺坐。燒火壇一日三時泥壇香花供養已。香自無針刺。用供養即得除滅一切災厄。亦得長命。除一切病。有無□變怪。並作此法。

次說富饒火壇法。

若欲作火法者。先須撩治一壇中畫佛。四面觀音大勢及諸大菩薩梵天王妙吉祥天諸大藥叉諸仙大威德及訶利底母等。於此供養。此法用十五日起首。日欲昏時面向東坐。茅草圓席上。交□坐著淨衣髮歡喜心。此時諸天集。時彼人作法。諸天歡喜。即得成就。於此壇外南邊作一大壇。方二肘。安修闊二指。穿土深一肘。中心台闊一搩手。高四指。用赤土壇。於台中從蓮花之香供養。燒搆木乳粥蘇酪等。或烏麻和飯亦得。一日三時時別一千八遍。其木磔手取樹枝柯指許。麁者蘇蜜乳酪塗兩頭一咒一燒。滿一千八遍或一百八遍。或七日或半月。如是作法。法即得成就。

三說降怨火壇法。

若欲降怨火法者。用黑月八日或十五日。或從夜半。於此時是諸惡鬼藥叉羅剎集會時。即作三角壇。□□向南。用黑土掃壇一肘。高三指。□闊二指。中捉三叉取驢糞駱駝糞灰取三種物泥壇。若有怨家相惱瞋心即作此法。著赤衣或青衣。或更作大惡法取血染衣裳。胡蹲坐。是足相蹋。西向皺眉努眼咬齒。端身正直心出語。壇亦得取糠和芥子。一日三時泥壇。於其壇上龍臭花取棘針。木捻火苦練木埿□壇亦得。取糠和芥子取自身血和。一咒一燒滿一千八遍。一日三時時加如是燒人骨頭髮如是等物。發願瞋之。一咒一燒。稱名彼。此是降怨法。令前人長病錢物散失。身死血出。身之節落人不喜見。又說都火壇法。深十六指。闊三十二指。東面著輪。南面三古叉。西面著龍。北面著跋折羅。中央著蓮花。餘供養。准前作之。又須□火星日起首。

次說諸火天印法。

次說諸火神印。次說成就時節。若用五月中作法決定有雨。若用三月中作法。決定有種種礙現。若用正月作法。決定有種種障礙。若用九月中作法。決之定有欻雷電。如是等月。皆須十五日有是等相現。決定成就。

若作安穩法者。用各月十五日七日三日十三日。如是等日。並是鬼星日也。又日月蝕時最為第一。二月三月十月十一月作富饒法。四月五月作降怨法。


上篇:火[合*牛]供養儀軌

下篇:受菩提心戒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密教部目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聖行沙門三昧蘇嚩(二合)羅...

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

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

佛說普賢曼拏羅經

佛說普賢曼拏羅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

佛說最勝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義三摩地分

佛說最勝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義三摩地分卷上...

天台四教儀

四教頌 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並圓五...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普賢菩薩聖誕祝聖儀

一、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熱在金爐...

佛說慢法經

佛說慢法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一名《一切法義王經》) 元魏婆羅門...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

【佛教詞典】無覆無記

【無覆無記】 為『有覆無記』的對稱。若以道德之性質為...

【佛教詞典】過去業

【過去業】 p1221 瑜伽九卷八頁云:過去業者:謂住習氣...

形能守規則,心當然也守道

學佛道先要將威儀禮節這些根本學好,要改變世俗的不良...

彼方殊勝事無窮,依正由來總不同

彼方殊勝事無窮,依正由來總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彌陀佛的...

摩利支菩薩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薩,梵語Marici,也作摩裡支菩薩、摩利支天、...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時間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他...

破戒還可以懺悔,破了見很不容易挽回

現在大家發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麼樣去修,形...

修行有了目標有什麼好處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來到人世間,我們的目的不...

能為一切眾生迴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親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與利益

藥師佛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

佛法不怕你煩惱重,怕的是你沒有善根

如果我們看過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比丘尼僧團有一...

寧可割肉補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在佛門中有副著名的對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

理一心不亂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前面是講人,這裡講...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蓮歌子演唱

《地藏菩薩本願經》蓮歌子演唱

【視頻】道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讀誦

道證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