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寶手菩薩摩訶薩問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提心者,以何法攝持得不退轉?」

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提心者,以二法攝持住不退轉。云何為二?所謂:意樂及增上意樂。」

復問言:「善男子!此意樂及增上意樂以何所攝?」

答言:「善男子!以四法攝。云何為四?所謂:意樂以無諂及無誑所攝;增上意樂以不雜心及勝進修行所攝。是為四法攝於二法。」

復問言:「而此四法於幾法攝?」

答言:「以八法攝。云何為八?所謂:無諂以正直及正住所攝;無誑以無虛假及清淨意樂所攝;不雜心以不退沒心及不退精進所攝;勝進修行以福德資糧及智慧資糧所攝。是為八法攝於四法。」

復問:「善男子!又此八法以幾法攝?」

答言:「以十六法攝。云何為十六?所謂:正直以寂靜及柔和所攝;正住以無我及無矯所攝;無虛假以大慈及大悲所攝;清淨意樂以身清淨及心清淨所攝;不退沒心以堅固及力所攝;不退精進以如說所作及正修行所攝;福德資糧以加行及增上加行所攝;智慧資糧以多聞及思所聞所攝。是為八法以十六法攝。」

復問言:「此十六法以幾法攝?」

答言:「善男子!此十六法,以三十二法攝。云何為三十二?所謂:寂靜以慚及愧所攝;柔和以善語及安樂住所攝;無我以謙下及不動所攝;無矯以無垢及無傷語所攝;大慈以於一切有情平等心及無礙心所攝;大悲以無疲倦及供給有情一切作使所攝;身清淨以不害及自財知足所攝;心清淨以調柔、寂靜性所攝;堅固以不缺要期及決定拔濟所攝;力以善住慧及不動慧所攝;如說所作以如說性及能作所攝;正修行以正加行及正精進所攝;加行以超勝及不退轉所攝;增勝加行以從他聞及如理作意所攝;多聞以親近善友及隨順善友所攝;思所聞以正行勇勐及靜慮觀察所攝。善男子!是為以三十二法攝十六法。」

復問言:「善男子!此三十二法,以幾法攝?」

答言:「此三十二法,以六十四法所攝。云何為六十四?所謂:慚以內觀察及攝諸根所攝;愧護外境及敬有德所攝;善語以求法及愛樂法所攝;安樂住以身靜及心靜所攝;謙下以不貢高及如法語所攝;不動以身不曲及心不曲所攝;無垢以除三垢及修三脫門所攝;無傷語以無麁獷及無離間語所攝;無礙心以自護及護他所攝;於一切有情平等心以無簡別及一味性所攝;不疲倦以如夢自性及如幻自性所攝;供給有情一切作事以神通及方便所攝;不害以羞恥及信業報所攝;於自財知足以少欲及知足所攝;調柔以不躁動及不欺誑所攝;寂靜性以舍吾我及無我所所攝;不缺要期以觀菩提心及順菩提場所攝;決定拔濟以覺悟魔業及諸佛加持所攝;善住慧以不輕躁及不掉動所攝;不動慧以心如山及不移轉所攝;如說性以善作業及不追悔所攝;能作以實性及真性所攝;正加行以順緣生及離斷常所攝;正精進以加行及如理所攝;不退轉以正斷及不懈慢所攝;超勝以勇勐及精進所攝;從他聞以善友及求法所攝;如理作意以奢摩他資糧及毘缽舍那資糧所攝;親近善友以承順及恭敬所攝;隨順善友以身輕利及心輕利所攝;正行勇勐以涅槃及離欲所攝;靜慮觀察以因不壞及果不壞所攝。善男子!是為三十二法以六十四法所攝。」

復問言:「善男子!此六十四法以幾法攝?」

答言:「善男子!此六十四法以一百二十八法所攝。所謂:內觀察以觀空及觀性所攝;攝諸根以正念及正知所攝;護外境以防諸根及不馳散所攝;敬有德以觀自過智者及不求他過智者所攝;求法以自要期勇勐不退及於他作惡不念所攝;愛樂法以求法及順法所攝;身靜以離昏沉及離癡性所攝;心靜以遍知及斷除煩惱所攝;不貢高以不憍慢及斷暴惡所攝;如法語以斷不善法及滿一切善法所攝;身不曲以不麁語及不惡語所攝;心不曲以正念及正三摩地所攝;除三垢以不淨觀及慈悲觀所攝;修三解脫門以無數取趣及勝義所攝;不麁獷以利益語及安樂語所攝;無離間語以不壞語及和合語所攝;自護以不作一切罪及積一切福所攝;護他以忍辱及柔和所攝;無簡別以等虛空心及如風心所攝;一味性以真如及法界性所攝;如夢自性以見、聞、覺、知法及所經不受用法所攝;如幻自性以誑惑及遍計分別所攝;神通以成辨利益及順智慧所攝;方便以慧光明及觀有情所攝;羞恥以悔已不生及無覆藏自過所攝;信業報以現證諸法不生放逸及畏後世苦所攝;少欲以清淨受用及離無厭足心所攝;知足以易滿及易養所攝;不躁動以究竟盡及無諍所攝;不欺誑以實語及法柔和所攝;舍吾我以不計因及摧惡見所攝;無我所以無我慢及無貪所攝;觀菩提心以不希望劣乘及悲愍有情所攝;順菩提場以摧伏諸魔及現證佛法所攝;覺悟魔業以善友教授及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所攝;諸佛加持以如說所作及不舍一切有情所攝;不輕躁以心如地及斷愛憎所攝;不掉動以離惡作及觀無常所攝;心如山以不高及不下所攝;不移轉以不退壞願行及勝進願行所攝;善作業以智所作及不追念魔事所攝;不悔以戒清淨及三摩地清淨所攝;實性以世俗諦及勝義諦所攝;真性以真如及真實所攝;順緣生以因及緣所攝;離斷常以無生及無滅所攝;所加行以信業果及拔除業所攝;如理以遠離道及不生道所攝;正斷以斷不善及不斷善所攝;不懈慢以心力及身力所攝;勇勐以審諦及不失修行所攝;精進以不雜心及不退轉所攝;善友以恭敬及供養所攝;求法以求正智及求解脫所攝;奢摩他資糧以身遠離及心遠離所攝;毘缽舍那資糧以聞法不厭及如理作意所攝;承順以禮拜及合掌所攝;恭敬以實語及不欺誑所攝;身輕利以於食知量及初、中、後夜警策睡眠相應所攝;心輕利以無慾及正思惟所攝;涅槃以離無常及苦所攝;離欲以無我及無攝受所攝;因不壞以寂滅因及勝解所攝;果不壞以如瑜伽不欺誑及如勝解果讚歎所攝。善男子!是為六十四法以一百二十八法所攝。善男子!如是我已略說一切法所攝,若倍倍說諸法增數,以我無斷辦才,或於一劫或餘一劫不可窮盡。」

爾時,寶手菩薩聞大虛空藏菩薩說是諸法所攝之時,得未曾有,踴躍無量,即以右掌覆此三千大千世界,於剎那頃,盡十方界所有花鬘、塗香、末香、幢幡、衣服、眾妙音樂,皆從寶手右掌之中如雨而下,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花至於膝,幢幡、衣服週遍虛空嚴飾交映,百千音樂不鼓自鳴。於其聲中出伽陀曰:

「持德顯德百福滿,  摧魔念慧具修行;
 善說法要大沙門,  能摧十方有漏行。
 殊勝修持吉祥滿,  降伏怖畏離塵惛;
 能度人、天置涅槃,  十力盡漏心無相。
 以微妙音演說法,  不失不謬三垢除;
 人、天無比三界尊,  隨順世間能與樂。
 念慧修持悉圓滿,  十力最勝壞魔軍;
 由是能開甘露門,  無有塵累善調御。
 遊行不動出於眾,  十方調伏利人、天;
 妙慧如空無所依,  法界不動安如地。
 聲光能壞諸塵暗,  是故妙讚離垢尊;
 慧光照曜滿吉祥,  光顯牟尼蔽魔眾。
 隨化人、天在三有,  示定、示亂離攀緣;
 世間無礙悉如空,  故佛調伏人、天者。
 三千大海量可悉,  十方虛空猶可步;
 一切有情心可知,  如來功德難思測。」

說此伽他讚歎佛時,天魔波旬嚴四種兵,來詣佛所住眾會前,現其自身如長者形,頭面禮足住在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大虛空藏菩薩及寶手菩薩,是二正士,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又能示現如是種種奇特神通利益之事。於未來世,而有有情聞此經典,開悟信解思惟者不?」

佛告波旬:「未來世中,信此經者其數甚少。如以一毛端折為百千分,以此一分於大海中取一滴水。善男子!信此經者如毛端水,不信之者如大海水。」

時魔波旬聞是語已,心大歡喜,踴躍歌舞出於眾會。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此是何人?歡喜踴躍出於眾會。」

佛告舍利子:「是天魔波旬,現長者形來至我所,欲隱蔽正法,聞說後世信經者少,心生慶快,是故唱言:『沙門瞿曇眷屬減少,我眷屬多。』」

爾時,魔波旬生歡喜已,出於眾會欲還天宮。作如是念:「此虛空藏及餘菩薩,並於瞿曇所有功德,皆悉減少。」

時,虛空藏菩薩,即以神力制魔波旬及其眷屬,住於空中令不得去。而告魔言:「波旬!虛空無礙,何不速去還?」

爾時,天宮魔即答言:「汝見虛空無有障礙;我觀空中盡唯暗黑,不知所從;唯向下觀見佛世尊光明普照。」

時虛空藏菩薩,告波旬言:「波旬!豈有內心意樂白法,外見暗耶?無如是理。」

時魔波旬自知內心常懷嫉惱,深生愧恥,白虛空藏菩薩言:「我從今日之後更不復作魔羅之業。」

虛空藏菩薩言:「波旬!是為希有,是為難事,能發如是堅固之願。波旬!汝及眷屬,宜應下來於如來所聽聞法要。所以者何?佛世難值。」時魔波旬意還本宮志不樂聽,以虛空藏告勅之故,與諸眷屬從於空中,俛仰而下。

爾時,虛空藏菩薩告眾菩薩言:「諸仁者頗能宣說超越諸魔之法門耶?各隨所樂說之。」

時彼會中有菩薩名曰山王,作如是言:「若有求離魔之境界,是墮魔界。若知一切境界皆是佛界無有魔界,是人則名隨佛境界。入佛境者尚不見有佛之境界,況餘境界。菩薩由此超越魔道,是故名為超魔法門。」

寶吉祥菩薩曰:「心緣慮者為魔境界,若復於法無所緣慮,知一切法皆無所得,則獲無阿賴耶。彼何有魔之所為作?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手菩薩曰:「若有執著則墮魔境,若不取著則無諍競,與一與二不共心俱,何況諸魔。若菩薩證此不俱法門,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勇菩薩曰:「若墮空有是為有諍,以有諍故,則住魔境。若不墮空有,隨順相識而無所轉,住無相際,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思惟菩薩曰:「如來說一切妄想煩惱,如光影如影像,不轉非不轉,不來、不去、不住內外,若如是知者,則於分別煩惱不起,於分別煩惱不滅,則斷遍計,超於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寶藏菩薩曰:「若有染不染則有愛憎;以有愛憎則墮魔行;若離憎愛名住平等;若住平等則於諸法種種相離;離諸相故平等思惟,得是平等名超魔境。是名菩薩超魔法門。」

離寶菩薩曰:「起於我者則為魔業。若我清淨何有魔為?所以者何?由我淨故煩惱清淨,煩惱淨故一切法清淨,由一切法淨故虛空清淨,住是虛空清淨法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法王菩薩曰:「譬如大王得灌頂已,有大營從無所怖畏,得灌頂菩薩亦復如是,以眾法寶而為眷屬,於一切魔無有怖畏。所以者何?彼灌頂位,滿足一切無量佛法法寶眷屬,能持十方一切諸佛所說之法,若菩薩住如是心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山相擊王菩薩曰:「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心則搖動,以搖動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以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喜見菩薩曰:「於諸見中,見佛、見法是為最勝。此中見佛者不以色見,不以受、想、行、識見。於一切法都無所見,是真見佛。見法者,於一切法離於作意,不見文字、不生貪著,是真見法。以見佛、見法得成就故,能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帝網菩薩曰:「起念思惟名為魔業,菩薩於彼因緣,若有動念思惟,不如理作意,皆是魔作。若不動、不念,不起思惟、不生於觸,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功德王光明菩薩曰:「若有對治則為魔業,若無對治即為法界,一切諸法皆順法界,若入法界則無魔界。所以者何?離於法界魔不可得,法界、魔界同真如性無有少異,菩薩解此則入一道超於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香象菩薩曰:「無力者魔得其便,有力者魔不得便。無力者謂於三解脫門聞生驚怖,有力者於三解脫門聞不驚怖。何以故?若證解脫則不驚怖,通達此者不生驚怖,善修行者亦不驚怖,無驚怖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慈氏菩薩曰:「猶如大海同一醎味,佛法智海同一法味,亦復如是。若佛、若法,悉皆平等空無相願,不生不起一相平等一味平等;若菩薩了知一味相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虛空藏菩薩曰:「仁者!譬如虛空起過一切所有境界,亦無眼、耳、鼻、舌、身、意。菩薩如是知一切法自性清淨,猶如虛空,等身、口、意入智光明,若得智光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文殊師利菩薩曰:「仁者!汝等所說悉是魔境。何以故?施設文字皆為魔業,乃至佛語猶為魔業。無有言說,離諸文字,魔無能為。若無施設即無我見及文字見,以無我故,則於諸法無有損益,如是入者則超魔境。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告魔波旬言:「汝聞說此超魔境界法門不邪?」

波旬答言:「唯然,已聞。」

虛空藏言:「波旬!汝敢於此諸大菩薩所說超魔境界法門,作魔事不?」

答言:「大士!我或昔聞超魔境界殊勝法門,或復當聞,終不敢能為其魔業,何況現證。」

爾時,會中有四護菩提場眷屬天:一名、畠卻梨;二名、三牟得卻梨;三名、具香;四名、淨信。時此四天告波旬言:「我昔見汝於菩提樹下,如來正坐道場成正覺時,汝率營從與作留難。世尊彼時以慈悲、調柔、戒聞、定慧、堅固、勇勐、精進、福智,以其寶手擊觸於地,無量世界應時震動。世尊神力已摧伏汝及其眷屬,應自證明。今復更於佛菩薩所欲為魔業?波旬!汝及眷屬,而今之後,於佛菩薩宜應尊重修諸供養。」

爾時,波旬即時變化八萬四千俱胝寶蓋遍覆大眾,又以種種無量天諸妙花、塗香、末香,持散佛上及諸眾會,作如是言:「所有一切欲界莊嚴,及一切佛剎莊嚴,乃至我宮殿所有莊嚴殊勝珍寶,天上人間妙受用具,悉以奉獻佛及眾會;亦以供養虛空藏菩薩。」

時虛空藏菩薩語波旬言:「汝及眷屬皆應發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爾時,波旬並其八萬四千眷屬,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彼眾中有一魔子名為惡面,於眾魔中最為上首,心不敬信樂為非法,作如是言:「何用發此菩提心為?我等當設種種方便,令如是經隱沒於地不得流佈。」

爾時,世尊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今聞是魔言不耶?汝當宣說摧伏制止諸魔眷屬明真言句,令無能為;亦使由此明真言句,恆沙魔眾悉得安住無上菩提。」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即說明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阿靺[齒*來](知諧反)尾靺[齒*來]三靺鞮娑呬多奴散地怒嚕怛囉(二合)嬭(平聲呼)涅(奴一反)伽怛儞(平、奴政反)昧怛囉(二合)庾羯鞮(二合)迦嚕拏儞(奴政反)刪泥婆底(鞮以反)也(二合)靺底(鞮以反)步多[口*落]乞灑(二合)達摩涅(奴一反)物哩(二合)鞮達磨[口*落]乞史(二合)鞮烏駈(上聲)裡儞企裡戶盧戶盧戶盧戶盧怛羯[口*犁]怛他嚩儞低始羅奴靺底(丁以反)惡乞曬(二合)耶涅(寧逸反)儞勢(平聲)羯犁(二合)奢跛羯哩(二合)勢(平聲)沒馱地瑟恥(二合)帝達牟入嚩(二合)羅儞僧伽奴哦迷阿努杜[口*禮]阿那底羯囉(二合)摩抳曳 儞[卄/(阿-可+辛)/女]囉(二合)呵尼麽囉跛乞灑(二合)斯庾紇底(二合)紇哩(二合)鞮安拏嚟阿奢娑怛[口*梨](二合)薩尾灑也努誐銘阿哩也(二合)虞拏迦[口*梨]悉第悉馱跛泥母乞灑(二合)努句黎儞[卄/(阿-可+辛)/女]囉(二合)呵抳跛囉嚩儞喃達哩灑(二合)儞麽囉缽哩灑(二合)諾阿尾扇覩者怛嚩(引、二合)嚧摩訶囉惹諾舍羯嚧(二合)泥(平聲)嚩那泯捺[口*洛](二合)沒囉(二合)訶摩(二合)娑憨跛底母馱缽囉(二合)薩那泥嚩那哦藥乞灑(二合)羯哩(二合)擔(平聲)跛哩怛囉(二合)喃薩他(二合)比擔娑嚩(二合)娑丁也(三合)也喃達摩婆拏迦那摩[口*洛]乞灑(二合)曳薩達摩寫跛哩櫱囉(二合)訶耶裟嚩(二合、引)訶」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說是真言已,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時彼惡魔心無淨信不樂法者,聞空中聲曰:「若有聞此明真言句,若魔、若魔男、若魔女、若魔民,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舍魔業者,則令金剛手藥叉,以大火焰金剛之杵摧碎其頂。」

爾時,魔眾心驚毛竪,即皆同時仰觀虛空,見有五百大金剛手,各各臨於惡魔頭上垂欲下擊;皆悉怖懼,一時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熈怡微笑。時具壽阿難陀,一心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微笑非無因緣,唯願如來為我解說。」

爾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見此五百眾魔以怖懼故發菩提心不?」

阿難陀言:「唯然,已見。」

佛復告阿難陀言:「此魔波旬當成佛時,與諸眷屬於彼彼世界,各各異名。」

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世尊!經於幾時,此魔當成無上菩提?得菩提已,佛及世界名為何等?」

佛告阿難陀:「此魔波旬,當於來世十千佛所,為作魔事。從彼佛所聞金剛場摧壞煩惱清淨法門;又於彼佛所聞於秘密甚深軌則威儀功德尸羅處行,勤行方便,於最末後無邊無垢幢如來所,當作魔事於彼佛所,善根淳熟心得決定,獲得一切佛法光明,發菩提心。然後經於過阿僧祇數量佛所,恭敬供養於彼佛法,出家修道護持正法,教化成就無量有情。復更過於四萬阿僧祇劫,當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妙住得法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清淨安立,劫名清淨。復次,阿難陀!清淨安立世界,國土豐盛人民快樂,如覩史多天宮所有受用樂具,彼國菩薩受用樂具亦復如是。彼妙住得法光如來壽命四十中劫,有六十四俱胝諸聲聞眾,一萬二千大菩薩眾。阿難陀!如是諸魔、若魔男、若魔女、若魔民,悉發住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皆隨生彼清淨世界。時妙住得法光如來知其深心,皆悉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八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會中釋梵護世,見與波旬授菩提記,一切皆生奇特之心,嘆言:「希有甚奇,世尊!彼等諸魔於佛善說法毘奈耶而作魔事,猶見如來,福不唐捐皆蒙授記,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究竟涅槃。世尊!豈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善信心入於佛法,所獲福業而得校量?當知皆是諸佛境界,非餘聲聞、緣覺所測。」

爾時,佛告釋梵護世諸天人等:「如汝所說,誠諦不虛,實是諸佛如來境界。善男子!夫心者是緣生法。譬如染纈或處受色或處不受,有情心行亦復如是,或起煩惱或復不起,或有利根或有鈍根;如來隨根設法教化,悉令解悟引入法中。善男子!夫煩惱者無有方所,亦無住處復無積聚,從不如理作意和合而生。若如理觀察,是雜染性則為清淨。然我密意說名邪見,若如實知則為正見。非邪正見過現實有,若於邪見正見知己不生取著,是則名為入正見道。善男子!煩惱如皮清淨為性,由彼所覆慧明無力,是故不見根本清淨。復次,有分別者名為煩惱,無分別者名清淨性。善男子!譬如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是四界中空無所依。以其虛空不壞、不動,無所積聚,無積聚故住不生滅自性相應,是故三界不久不住,無常變異非虛空界。如是蘊、處、界依業煩惱而住;業煩惱依非如理作意而住;非如理作意依自性清淨心住;是清淨心不為客塵煩惱所染,所有非如理作意業煩惱、蘊、處、界等,一切皆是因緣和合故有;因緣若闕則不生起。彼清淨性無有因緣,亦無和合亦不生滅如虛空性。非如理作意如風,業煩惱如水,蘊、處、界如地,由是一切諸法無有堅牢,根本無住本來清淨。善男子!是名自性清淨法光明門。菩薩由證此法門故,不為一切諸煩惱垢之所染污,亦不思惟此清淨法。以不思故,則滅一切尋伺緣慮證清淨性;由證清淨,則超魔境;以超魔境則安住佛境;以住佛境則超有情境入不動法界;以入不動清淨法界則入平等無差別境;則名獲得一切智智。」

說此法時,有無量菩薩,於業煩惱障一切纏垢,悉得遠離,證無生忍。

爾時,室利毱多優婆塞,於大眾中即從座起,頭面禮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從佛聞此解脫清淨法門,頓除疑悔。所以者何?我昔曾設深大火坑及和毒食,於如來所起損害意,世尊威德無所損傷,為我說法雖少信向,心猶疑惑仍生追悔。今於佛前復得聞此甚深經典,疑網悉除心無憂悔,獲法光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世尊!我於今者名為大益、得殊勝利。」

爾時佛讚室利毱多長者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聞我所說法故生淨信樂,由是因緣於賢劫中所有諸佛,悉皆承事、恭敬、供養,於彼佛所廣修梵行護持正法,過七百萬阿僧祇劫,當得成佛,號曰離一切纏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時室利毱多優婆塞,聞佛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即解嚴身上妙瓔珞,散於佛上作如是言:「世尊!今我宅中有四大藏,無量金寶充滿其中。以第一藏舍與妻子、僮僕及營事者;第二大藏舍與一切貧窮下賤孤獨乞人;第三大藏舍與一切往來苾芻及四方僧;第四大藏奉獻如來及上首苾芻。唯願世尊令我速獲無住相施功德成就。我今欲於如來善說毘奈耶中,出家受戒修習梵行。」

於是世尊聽其出家。時室利毱多優婆塞,即便出家受具足戒。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於無量阿僧祇劫之所積集,甚深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於佛滅後誰當奉持?」

時彼眾中有六十俱胝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合掌禮佛,異口同音說伽他曰:

「如來滅度後,  我等悉皆能,
 不惜於身命,  護持佛正法。
 舍一切名利,  及離諸眷屬;
 不舍此正法,  為證佛智故。
 毀呰及罵辱,  麁言不善語,
 由護正法故,  如此皆能忍。
 輕賤及掉弄,  誹謗不稱讚,
 如此悉皆忍,  為持此經故。
 當來諸苾芻,  往相希名利;
 為魔之伴黨,  於法為障礙。
 毀戒破法者,  親近於俗人;
 貪著供養故,  不專求正法。
 好習於外道,  無知懷憍慢,
 自讚嘆己身,  惱亂寂靜者。
 棄舍阿蘭若,  常樂無利言,
 好習惡咒術,  計著於身見;
 或樂知僧事,  與僧作留難;
 舍離於禪誦,  交雜諸世務。
 常求於利養,  不樂戒多聞;
 雖行於佈施,  心恆懷雜染。
 計種種我相,  但念於乞食;
 樂往白衣家,  論說世俗事;
 田農諸俗務,  貿易並販賣;
 好作如是事,  自稱是沙門。
 堅執於諸有,  計著種種見;
 聞說真空法,  怖畏如深嶮。
 不信有業果,  言無後世報;
 但作虛誑語,  非法言是法。
 惡世中苾芻,  自在力如王;
 於此末法時,  我能持正法。
 於諸修多羅,  不求亦不讀;
 各自師己見,  執異互相非。
 所有深經典,  與解脫相應;
 於如是正法,  心皆不樂說。
 及樂世俗論,  稱揚為希有;
 如斯惡人輩,  不久滅正法。
 微妙甚深經,  文義俱善巧;
 於彼惡世時,  悉皆被滅壞。
 非法無道王,  人庶皆流竄;
 於如是惡世,  無不懷恐怖。
 我等悉皆能,  處如是末世;
 護持佛所說,  無上之正法。
 以慈於有情,  設破於正法;
 亦起悲愍心,  由持此經故。
 若見持戒人,  起於貪愛心;
 我以憐念故,  方便令棄舍。
 若見噁心者,  謗毀於正法;
 為之起慈悲,  令見我歡喜。
 隨力護彼人,  不加麁惡語;
 亦不與之言,  彼當自安住。
 復以四攝行,  成熟彼等人;
 又令生警覺,  省悟虛妄過。
 我當舍憒閙,  住於阿蘭若;
 不親近俗務,  猶如鹿自在。
 少求及知足,  修行四聖種;
 住戒及頭陀,  具禪定、智慧。
 我當無間修,  調柔靜解脫;
 若入於聚落,  為說微妙法。
 若有求法者,  令遠住空閑;
 寂嘿自修持,  常安於法樂。
 若有於現前,  作諸過失者;
 我為利眾生,  當自觀身行。
 住法常寂靜,  於敬與不敬;
 安住如須彌,  不染世間法。
 我當為導師,  苾芻毀戒者,
 來加以惡言,  觀是自受業,
 亦不起報心,  於他無害想,
 常住於正法,  此非我應作。
 我是於沙門,  彼無沙門行,
 聞我正教誨,  則謗修多羅;
 或斷於耳鼻,  亦不樂見我;
 若聞實警覺,  則謗於正法。
 當來諸苾蒭,  受持正法者;
 為其作留難,  不令聞正法。
 於王離間語,  破壞於大眾;
 我等承佛力,  皆令得聞法。
 當彼惡世時,  寧舍於身命;
 為持正法故,  作眾生利益。
 先知他意樂,  後方共語言;
 當來大怖時,  住是真實行。
 我問世間眼,  法王光明尊;
 由持此經典,  為得幾所福?」

爾時,世尊告大虛空藏菩薩及諸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譬如東方一世界析為十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各析為十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盡末為塵;復以一塵為一世界。若復有人於東方過爾所塵世界下於一塵,復更東行過爾所塵世界又下一塵,如是展轉盡爾所塵。於東方諸佛世界無有邊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如是十方世界,所下微塵知其數不?」

「不也,世尊!如是微塵世界唯有如來以無礙智之所究了,非餘能知。」

佛言:「善男子!是諸世界,若下微塵及不下處,盡諸世界以為大城圍遶牆壁,上至有頂下窮水際,滿此城中著淨芥子;以一芥子為一佛世界。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芥子世界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言:「善男子!如是芥子及諸世界,我知其數,知百知千,乃至知緊迦羅彌未羅阿閦婆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提故,以七寶滿爾所世界,施於爾所芥子數住功德法菩薩諸佛,及恭敬供養;若復有人聞此甚深微妙經典,能淨信忍,所得福德勝前福德。若復有人以爾所芥子數行無遮施;或復有人得聞此經,於諸有情生無礙心住調柔忍,如七步頃繫念思惟,所得福德勝前福德。若復有人修諸福業,成就爾所芥子數天主、帝釋、大梵天王、轉輪聖王;或復有人受持此經,能知無常、苦、空、無我、涅槃、寂靜,如是知已於諸有情生於大悲,為不斷三寶種故,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如是福德勝前福德。」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加持此經,後末法時於贍部洲廣令流佈。」

是時,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以此法付四天王。所以者何?由此四王護持世界故,令此法久住世間廣得流佈。我今復以微妙真言,加持四大天王。」即說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度度[口*梨]他地梨持嚩(二合)惹跛底特嚩(二合)惹楞迦(引)[口*梨]阿(引)靺怛儞舍迷舍麽缽底扇底(丁以反)目谿儞誐囉(二合)賀博乞叉(二合)哆阿奴娜囉鄔那囉尾誐摩三摩缽地簸他輸地缽他奴誐摩缽他輸地缽囉(二合)枳娘(二合)目谿阿哩也(二合)句梨 步多[口*洛] 乞曬(二合)阿儞泥灑遮茗泥灑遮多(引)麽灑遮多怛簸灑遮沒馱簸那達摩奴散地阿哩也(二合)誐拏怒誐摩阿那哩也(二合)儞伽哆儞嚧瑟吒(二合)缽囉(二合)娑娜寧咿濕嚩(二合)囉簸那魯迦失止(二合)怛唎(二合)訖哩(二合)多阿奴囉訖沙(二合)演都伊[牟*含](引)達摩散地(啼寢反)尼婆惹都儞魯訖鞮(二合)涅泥(上)世(引)缽囉(二合)底路乞灑(二合)覩達摩馱哩尼」

爾時,四大天王由此真言所加持故,心懷悚慄身毛皆竪,即往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護持此經,當令未來久住於世。我能攝持如是經典所流行處,有不樂法諸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無能障礙;若有樂法善神,即當令彼心得寂靜;若有法師於說法會,忘失文句能令憶持,獲得辯才增長慧解。」

爾時,世尊告四天王:「善哉,善哉!汝等四王,皆是我子從法化生。由我勸汝守護正法功德因緣得為天王,當超世間速證圓寂。」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今亦以真言加持帝釋,令護此經久住於世。」說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輸第輸婆末底輸婆尾庾(二合)係那捺[口*梨]那哩嬭覩哩嬭納迷舍迷鄔波舍迷屈吠鳴駈黎阿蘇目溪馱囉尼阿囉嬭輪輸嚧(二合)曬婆[口*皿]低阿髀泥髀那散地三迷三摩嚩底三摩囉濕彌(二合)阿世呼呼奚奚駈嚧駈梨阿那底羯囉(二合)銘儞嚩[口*洛]乞灑(二合)摩[口*皿]低摩訶嚩婆娑缽囉(二合)髀阿[卄/(阿-可+辛)/女]車覩舍羯嚧泥嚩曩泯捺囉(二合)那捺舍多那夜那嚩羅摩矩吒達囉伊舍嚩(二合)嚕末嚕捺婆(二合)嚩那儞嚩斯娑嚩(二合、引)訶(引)」

爾時,天帝釋聞此真言已歡喜踴躍,所住宮殿悉皆震動;即與百千眷屬圍遶,來詣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等諸天擁護此經,於贍都洲廣宣流佈令得修行。若有法師受持此經,我等眷屬咸共擁護,令無惱患使得歡喜生淨信樂,受持斯經皆得成就以法莊嚴。若於王城、聚落、村邑說法之處,我當率諸眷屬,相共往詣彼法師所與作衛護。若有輕賤、嗔罵彼法師者,令發淨心;若有諸魔作諸障難,我當擁護,悉使退散不令得便。」

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當獲得天妙自在,住法自在,於一切佛所護持正法能師子吼。何以故?憍尸迦!以能受持一佛正法,即於三世諸佛所說正法,皆能守護。」

爾時,世尊復告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為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說威德真言句義。由此真言故,大梵天王護持此經。」即說真言曰:

「怛儞也(二合)他每怛哩(二合,下同)輸婆每怛哩(二合)達摩每怛哩(二合)每怛哩(二合)也怒娑呬鞮三摩每怛哩(二合)珊地每怛哩(二合)阿努誐摩每怛哩(二合)阿怒囉訖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阿努度囉每怛哩(二合)薩丁那(二合)每怛哩(二合)達磨每怛哩(二合)阿努蘖囉(二合)訶每怛哩(二合)阿尾缽囉(二合)底(丁以反)娑囉每怛哩(二合)嗢盧迦那每怛哩(二合)尾盧迦那每怛哩(二合)母[亭*夜]努誐摩每怛哩(二合)沒馱地瑟奼(二合)那每怛哩(二合)阿努囉乞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達摩缽囉(二合)底(丁以反)[口*洛]乞叉(二合)拏每怛哩(二合)母乞叉(二合)每怛哩(二合)阿那奴哩嚧馱尾嚧馱每怛哩(二合)阿多牟每怛哩(二合)沒囉(二合)賀麽(二合)簸他每怛哩(二合)[亭*夜]那楞迦囉每怛哩(二合)怛寫努珊地迦嚧那每怛哩(二合)怛寫奴珊地暮儞多每怛哩(二合)怛寫奴珊地庾(二合)閉訖叉(二合)每怛哩(二合)沒囉(二合)賀摩(二合)缽地努誐摩那每怛哩(二合)質都儞尾哩也(二合)每怛哩(二合)阿奴娑囉拏每怛哩(二合)儞娑底(二合)囉拏每怛哩(二合)薩嚩怛囉(二合)拏誐麽那每怛哩(二合)阿孽車末囉(二合)含門(二合)嗢悉[口*梨](二合)惹[亭*夜]那素大尾(入)蜜逾底(丁以反)瑟奼(二合)娑嚩(二合)婆嚩(二合)三摩提儞瑟羯囉(二合)摩摩訶尾麽難(引)尾也(二合)嚩魯迦耶染摸儞尾崩(補甘反)句嚧濕嚩(二合)達摩[口*洛]訖叉(二合)麽底(丁寅反)羯囉(二合)彌沒馱地瑟吒(二合)南」

爾時,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在於梵世,由此慈心真言加持及佛威神力故,天耳聞已,即共六十六萬梵眾來詣佛所,頭面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蒙佛大慈大悲加持力故,令護此經。若當來世有諸法師,於此甚深秘密經典,受持、讀誦乃至書寫、奉持、供養;若彼法師在阿蘭若,及於衢路、村邑、聚落、王城處所,若為宣說如是經者,我等當共擁護攝受,加其氣力令得精勤,念慧辯才悉皆增長;不信者令信,其淨信者令住正行。世尊!我等今於如來所說正法之眼,皆共奉持廣令流佈。」

爾時,世尊告大梵王言:「善哉,善哉!梵王!如來今者隨喜汝等守護正法。梵王!汝當不久坐於道場,轉正法輪如我今轉。如汝今者擁護斯經,諸餘梵天於當來世,護持正法亦應如是。」

爾時,世尊復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慈氏!我今以此無量阿僧祇俱胝劫積集無上正等菩提希有之法,付囑於汝;乃至欲令受持、讀頌、為他廣說,報佛恩故;亦滿自己希求願故;令諸有情增長善根故;令諸菩薩護法光明故;摧一切諸魔外道故;護持正法不斷三寶種故。」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於如來在世及涅槃後常護法藏。何以故?我亦曾於過去護斯正法。世尊!我雖在於覩史多天,於是類經倍增護持令久住世。世尊!若未來世其有眾生,於如是等經聞已受持、書寫、讀誦,如法修行、為他廣說,當知皆是我之威力所加持故。世尊!當彼之時,若有魔及魔民共為朋黨,不能障難如我一毛成就善根析為百分千分歌羅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若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有情悉並為魔若魔眷屬,而於我所成就善根一分福智之力,猶不能得生於障難,何況如來於無量阿僧祇俱胝劫積集無上菩提之法而能障礙。」

爾時,世尊告慈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有四種法為菩薩行。何者為四?所謂:破煩惱魔;壞諸外道;成熟有情;護持正法。善男子!如是四種是菩薩行。而此四種以一行收。云何為一?所謂:護持正法。」

爾時,世尊告尊者大伽葉波、具壽阿難陀言:「我以此經付囑汝等,汝當受持此經為他廣說。」

大伽葉波言:「世尊!我當隨力於如來無上菩提之法,勤加守護為他宣說。」

阿難陀言:「唯然,世尊!我已受持如是法要,於當來世以佛威力,廣宣流佈令不斷絕。」

爾時福莊嚴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叉手合掌,白佛言:「世尊!如是之經,如來所說甚深希有,斷諸疑網最勝了義難見難悟,是第一義空性相應,以戒、念、定、慧而為莊嚴,顯說解脫寂靜無染,是諸智人之所知境,一切諸佛之所稱讚;亦是一切諸經之王,以陀羅尼印印之,令受持者得無礙辯,增長念慧堅固不退;摧魔怨敵,不為於他異宗所壞;能摧惡戒,增長頭陀無貪功德;復是正住大舍功德,出生無量諸佛智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繫念、思惟、為他廣說,書寫、供養、審諦觀察,如理作意、正行相應,得幾所福?」

爾時,世尊即以迦他告福莊嚴菩薩摩訶薩曰:

「我以佛眼見十方,  廣大無邊諸剎土,
 於中盛滿諸七寶,  盡皆普施諸菩薩;
 若人受持是經典,  如佛所說無所得,
 而能習誦為他說,  如是功德超於彼。
 眾花、塗香並傘蓋,  衣服、繒綵及幢幡,
 遍滿積彼世界中,  供養諸佛並菩薩;
 於後末世法滅時,  若有受持此經典,
 如說修行不放逸,  所獲福聚超於彼。
 十方世界諸巨海,  盡皆盛滿種種油,
 其炷高大如須彌,  然燈供養佛制底;
 若有於彼法滅時,  世間盡為諸暗覆,
 能燃如此大法炬,  所獲功德倍於前。
 若於無量諸導師,  奉事經於億千劫;
 以天適意妙供養,  勤求最勝佛菩提。
 為報如來深重恩,  護持三寶令久住;
 安諸有情住佛法,  持此經福多於彼。
 以佛眼觀諸有情,  能致梵王帝釋位;
 若有能持此經典,  獲大勝福過於彼。
 令諸有情得羅漢,  復能成就緣覺乘;
 若有能發菩提心,  受持此經福過彼。
 假令經福皆為色,  盡虛空界不能受;
 除佛世尊一切智,  於此勝福無能了。
 若於俱胝千億劫,  持此如來所說經;
 所生功德不可量,  猶如十方無有際。」

爾時,福莊嚴菩薩,從佛聞是護持此經所得功德不可限量,生大歡喜踴躍無量。而白佛言:「世尊!後末世時諸有情類,若有不能持此經者,當知是人墮於魔界。世尊!我觀護持自餘正法,所獲善根猶如芥子;若有能護此經法者,所得功德如十方虛空,無有窮盡不可譬喻。世尊!我今被於勇勐甲冑,寧舍身命護持是經,不為悋望己身之利,但求一切有情安樂。」

說此法時,以大虛空藏菩薩福德力故,有十方無量恆沙佛剎,虛空藏菩薩及無量佛諸菩薩眾,從於虛空雨種種花以為供養。空中有聲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乃能作此廣大佛事,乃至於此大集法要殊勝莊嚴;亦能攝受未來有情莊嚴正法,令彼不失菩提之心。於此經中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爾時,世尊為欲囑累此經典故,以神通力即從身中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佛剎悉皆振動。有無量阿僧祇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有情得無生法忍。復有無量有情心得解脫;復有無量有情得法眼淨;復有無量有情離諸貪染;復有無量有情得於人天福德勝因當得見佛,一切大眾皆生隨喜。

佛說是經已,時大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具壽大迦葉波、具壽阿難陀,娑訶世界主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四大天王,諸苾芻眾,及大菩薩、天、人、阿脩羅、乾闥婆等,一切眾會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八


上篇:阿差末菩薩經

下篇:虛空藏菩薩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大集部目錄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佛說般舟三昧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說無言童子經

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上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譬喻王經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說此法時...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爾時,文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佛說邪見經

佛說邪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尊者...

燈指因緣經

燈指因緣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若種少善於勝福...

【註音版】佛說善夜經

佛說善夜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勝慧佛、善□□□□□□...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三稱出觀) 一切恭謹。(眾隨...

金剛三昧經

金剛三昧經序品第一 北涼失譯人名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佛教詞典】教授阿闍梨

三師之一,五種阿闍梨之一。又作教授師。於戒場,教授...

【佛教詞典】登地菩薩

登入初地(即歡喜地)之位的菩薩。...

人生有二件事我們要學會

有二件事我們要學會:一者感恩。二者奉獻。 別人對我們...

信心不是一句話,你的信具足了嗎

信心不是一句話 我要說每個道友說你沒信心,他絕對心裡...

菩提心的意義與往生淨土的關係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訣是把死字頂在頭上! 近年...

李炳南老居士《當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覺悟現在的環境及將來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現在很年輕想往生,阿彌陀佛會來接引嗎

問: 比如我現在還很年輕,身體又好,生活事業都好,我...

只顧著「佛學」,而不重視「學佛」

現如今,清淨如法的實修道場,在國內已經是屈指可數。...

橘子皮的17種神奇用途

導語: 橘子好吃且營養豐富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

白居易《八漸偈》

唐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師曰凝公,遷化於東部聖善寺...

該如何建立新的親子關係和觀念

問: 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我們可否用佛教的義理和智...

如何佈施給乞丐才能更完滿

問: 說到財佈施,我們到路邊給乞丐佈施,朋友說到那...

慧律法師《佛心慧語》

(一)自覺篇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

改命不是靠捷徑,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業,才感得這個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視頻】《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喬安舞演唱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喬安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