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父子合集經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父子合集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龍女授記品第七

爾時會中,復有九十六俱胝龍女,見彼阿修羅王、迦樓羅王於世尊所作供養已,復聞如來各與授彼成佛之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發清淨心,廣陳供養。此諸龍女以神通力化作九十六俱胝青色傘蓋,一一傘蓋吠琉璃寶而作千骨,巧妙安布,黃金為柄,真珠為網,垂諸花鬘,諸珍嚴飾。復化九十六俱胝上妙良馬,亦以眾寶,裝鉸嚴飾,吠琉璃寶,而為轡勒。又復變現眾寶網幔,其量周廣六十踰繕那,遍覆一切諸來大眾,寶幔之下現一殊妙摩尼寶珠,光明顯照,無不明瞭。復現九十六俱胝眾寶花鬘,巧妙奇絕,週遍垂下。又復懸綴無數寶鈴,微風動搖,其聲和雅,猶如天樂,聞者無厭。復以細末多摩羅跋旃檀香沉水香等散如來上,復散優缽羅花、詹博迦花,及散無量上妙衣服,種種無量雜色瓔珞,種種無量雜色花鬘。是諸龍女各乘彼馬,張設傘蓋,於虛空中繞佛三匝。復奏龍宮種種音樂,其聲清婉,眾所樂聞。又於迦毘羅城,降諸塗香及眾香水如雨而下,與其香花合和成泥,縱廣六十踰繕那。以彼如來威德加持,令此樂聲及香水泥普聞三千大千世界。其中眾生聞此聲香,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是諸龍女作供養已,頭面禮敬,合掌向佛,以偈讚曰:

「我等宿慶值於佛,  淨心忻樂興福業,
 供養牟尼大導師,  冀脫此身龍女報。
 化出九十六俱胝,  眾寶莊嚴妙傘蓋,
 供養無上調御師,  以此善因求出離。
 復化九十六俱胝,  調順善御青色馬,
 上妙青寶以莊嚴,  皆為供養如來故。
 復化九十六俱胝,  青色寶幢空中轉,
 一一皆以身語心,  頭面作禮伸迴向。
 諸龍宮中妙樂音,  一時俱奏聲清徹,
 牟尼出現於世間,  堪受如斯大供養。
 如是種種樂音聲,  遠徹三千大千界,
 其中眾生若得聞,  皆得菩提不退轉。
 復現廣大一寶幔,  縱廣六十踰繕那,
 周匝普遍於空中,  廣覆諸來大集會。
 中現最上摩尼珠,  熾盛光明悉委照,
 普於天人大會中,  淨心忻喜為供養。
 我等以此少善根,  志求寂靜菩提果,
 一如牟尼大導師,  成就甚深微妙慧。
 教化饒益諸眾生,  解脫塵勞諸結縛,
 亦如十力無上尊,  演說無邊清淨法。
 諸有為法如幻化,  亦如聚沫非堅牢,
 如空注雨起浮泡,  自性虛假無主宰。
 智者觀諸世間法,  譬如鏡中現影像,
 眾生體性亦同然,  唯佛現證如實說。
 愚夫不了謂為實,  於虛妄境生執著,
 畢竟諸法本來空,  此愚癡者自欺誑。
 由彼迷妄無知故,  不達諸法真實性,
 如來由是出世間,  顯示無我不可得。
 譬如秋空起浮雲,  暫時顯現須臾沒,
 當知我相本來無,  智者諦觀何所有?
 如是一切世間法,  皆無自性非真實,
 但能誑惑諸根門,  愚夫由此增狂亂。
 牟尼超越於三界,  了諸法性無分別,
 若依如來教奉行,  一切世間皆解脫。
 若人聞是深妙法,  心生忻樂正思惟,
 則能越離生死泥,  此非愚者之境界。
 是故我今頭面禮,  無煩惱者天人師,
 大悲能救苦眾生,  為舟為捨為依怙。
 我等供養於如來,  為求無上菩提故,
 當宣法要警群迷,  普願自他成佛道。」

爾時如來,知諸龍女心之所念,希望授記。即現瑞相,放大光明。時尊者馬勝覩是相已,頭面禮足,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世出世間勝智者,  忽興神變放光明,
 時會覩此稱吉祥,  非無因緣發斯瑞。
 人中最上牟尼主,  願說光相之端由,
 諸天人民龍鬼神,  聞已咸生歡喜念。
 如來威德聖中聖,  於世間法無不了,
 憐愍攝受諸眾生,  說此放光神變事。
 如來慧力妙難思,  窮盡諸法實相義,
 眾會瞻仰願欲聞,  各令知已心安隱。
 牟尼久已成正覺,  能與群生作義利,
 何因放此大光明,  願說咸得除疑惑。
 今此大眾心寂然,  堪能領解深法義,
 一心瞻仰於如來,  聞已各發菩提意。
 若人於事未決了,  其心掉動則生惱,
 由此皆墮疑網中,  唯冀洪慈速開示。
 誰於今日發大心?  何佛他方說大法?
 誰得菩提破魔軍?  放此光明甚希有。
 何人廣興淨福業?  佛憐愍故放淨光。
 聖主師子十力尊,  於大眾中無畏說。
 我等若蒙佛顯示,  離諸疑怖心泰然,
 咸生清淨隨喜心,  各各奉行於佛教。」

爾時世尊,為尊者馬勝說伽陀曰:

「善哉馬勝大比丘,  汝能諮問放光事,
 吾今於此眾會中,  為說龍女未來果。
 汝等一心當諦聽,  離諸散亂染因緣,
 聞我說此放光因,  增長人天諸善利。
 此諸龍女心開解,  能以智慧觀實相,
 了知諸法本性空,  不著世間業果報。
 無人無我無眾生,  亦無作者及受者,
 補特伽羅自相空,  猶如陽焰鏡中像。
 諸龍女等植德本,  共興廣大淨福業,
 善能安住佛法中,  了世間法皆如幻。
 如是作諸供養已,  誓求佛果大菩提,
 後當捨此龍女身,  得生三十三天上,
 得為帝釋天宮主,  受用妙樂無毀訾,
 具天壽量大名聞,  復往焰摩天中住。
 得生焰摩天宮已,  具足受彼殊妙樂,
 佛子安住此天中,  自在得終天壽量。
 後復生於兜率天,  得彼天眾常愛敬,
 雖受快樂心不著,  猶若蓮花性本淨。
 由彼宿習出世智,  常觀諸法皆空寂,
 譬如刻石畫長存,  安住正念無移動。
 後生樂變化天中,  天子天女常圍繞,
 不為他毀有名稱,  滿彼壽量無中夭。
 受彼最上五欲樂,  而與正念常相應,
 善修三種解脫門,  畢竟入解真空法。
 復生他化自在天,  得彼天眾常恭敬,
 清淨意樂住其中,  任持正法心無動。
 所欲受用皆他變,  不起染著癡愛心,
 佛子安住彼天宮,  得盡彼天壽邊際。
 由於欲樂生厭患,  忻求定地伏諸惑,
 獲得諸禪解脫門,  由此得生梵天上。
 由彼定生諸善根,  受用喜樂一中劫,
 定中適悅勝難思,  漸能進趣菩提道。
 住彼梵宮經一劫,  專修正行淨無雜,
 善巧方便利有情,  無冤親想心平等,
 於喜妙樂悉通達,  亦不味著諸禪定,
 善能覺悟寂諸根,  是為最上牟尼子。
 彼梵天說自然法,  不與業果理相應,
 唯此真實解脫門,  畢竟超越於三界。
 若人於此生信解,  善能引導諸眾生,
 速成無上妙菩提,  是則名為世間眼。
 彼龍女等生梵世,  饒益利樂諸天人,
 教化令發清淨心,  皆能進趣菩提道。
 往詣無邊佛剎土,  供養承事諸如來,
 過彼未來星宿劫,  同成佛號寂諸根。
 彼等聞佛授記已,  心淨踴躍志堅固,
 時會咸生歡喜心,  各各頭面禮佛足。」

父子合集經龍王授記品第八

爾時難陀烏波難陀龍王,與其眷屬九十俱胝龍眾,見諸龍女供養如來得授記已,身意泰然,得未曾有,稱讚如來:「究竟滿足廣大威德神通無礙,能知眾生心之所念,所作事業皆悉聞知,各各現證,無不了達。然彼如來大悲增上,或不待請,即為說法或非時說,皆為教化成熟有情,除煩惱熱,得涅槃樂。隨機授法必令得果,乃至女人志意動亂,於淫怒癡自性增上,設聞法要,不能領解,亦得如來之所化度,如彼六十俱胝龍女猶獲授記,何況我等豈不蒙益?」

時彼龍王作是說已,於世尊所生難遭想,以神通力興大香雲,滿閻浮提,遍覆一切諸山大海,雨眾香水,旃檀末香,其香遠聞普佛世界。又復於彼迦毘羅城,雨赤真珠積至於膝,縱廣量等六十踰繕那。復於尼拘律陀林中,普散無量龍自在花,散已復散,變成花殿,其量亦廣六十踰繕那。七寶相間而為其柱,復以半拏紺末羅石以甃其地,其石柔軟,觸之清涼,眾所樂觀,非世所有。復現九十俱胝眾寶花鬘周匝垂下,又復懸掛眾色名衣,復現種種巧妙繒幡、香鬘寶鬘真珠鬘等,週遍莊嚴殊妙清淨。又復湧出無數寶藏,行列殿中而為供養。又復出現最上無價摩尼寶珠,以成其鏡,表裡瑩徹,無不交照。乃至迦毘羅城時會大眾,種種供養,殊勝莊嚴,於其鏡中皆悉顯現。復有九十俱胝龍馬,諸妙珍寶以為轡勒,無數寶鈴進步鳴響。是諸龍王各乘馬已,於虛空中繞佛三匝,復奏龍宮無量音樂,及雨種種殊妙珍寶,散於如來及聲聞眾。作供養已,頭面禮足,瞻仰世尊目不暫捨,以我所集功德善根,願與眾生同得佛道。合掌向佛,以偈頌曰:

「久修慈忍大悲行,  成就百福相莊嚴,
 捨家逾彼迦毘城,  志固為求無上道。
 六年示修於苦行,  伏諸外道不疲勞,
 直詣金剛座道場,  普施群生甘露法。
 昔日如來調御師,  棄捨王宮妙欲樂,
 斷除頂發住山林,  於世浮榮心不顧。
 牟尼昔捨於頭目,  積功成滿菩提因,
 凡夫聞見尚無因,  況復效修其苦行。
 如佛昔作忍辱仙,  為歌利王無辜害,
 割截耳鼻及身肢,  不生恚惱心怡悅。
 時有愚癡婆羅門,  來秤身肉而蹶倒,
 說此難行苦行時,  我等聞已生悲惱。
 何因如來不起瞋,  愛念眾生如己子?
 由興害意墮泥犁,  慈尊於彼能垂救。
 如來具足無上慧,  於己害者不加報,
 昔修廣大安樂因,  故得身肢復如故。
 我等咸生淨信心,  稱讚如來真實行,
 如彼牟尼利有情,  咸願速登無上覺。」

爾時世尊知諸龍王信解堅固,發大誓願,即於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普照上至梵天,復從如來頂門而入。時尊者馬勝,合掌長跪,即白佛言:「法爾諸佛若放光明,必有所謂。唯願如來方便演說。」時彼尊者說伽陀曰:

「大哉無畏釋師子,  何因緣故放此光?
 慈門廣利諸天人,  唯願如來為我說。
 此諸龍王並眷屬,  及彼時會皆肅然,
 唯冀牟尼震梵音,  說此放光希有事。
 誰於釋迦佛法中,  初發大心感斯瑞?
 誰能摧破諸魔軍,  令彼惶怖皆退沒?
 將非龍眾久修行,  獲得無盡諸功德?
 願聞現瑞之端由,  斷除疑惑心清淨。」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以最上勝功德,  八種深遠梵音聲,
 所說真實利眾生,  汝當諦聽放光事。
 此諸龍王深淨信,  設大供養世希有,
 志心願證佛菩提,  為度一切群生故。
 常以悲心觀世間,  普使眾生脫苦厄,
 未嘗一心生疲勞,  堅固精進無退轉。
 修習清淨奢摩他,  具足智力無能屈,
 安住三種解脫門,  謂空無相及無願。
 得佛無上甚深慧,  了一切法皆虛假,
 大悲愍念諸有情,  離冤親想悉平等。
 過彼殑伽沙劫數,  次第成佛出世間,
 同名寂靜慧如來,  十號具足土嚴淨。
 常說無我甘露法,  無諸外道及魔冤,
 善巧方便應群機,  不違世俗談真諦。
 是諸眾生聞法已,  了法自性悉皆空,
 大悲方便演三乘,  勝義法中無所說。
 此法非出於自然,  求之少分不可得,
 乃至無有一眾生,  聞佛言教而不解。
 由飲解脫甘露味,  則能出離生老死,
 及彼憂悲我慢幢,  皆因聞佛梵聲故。
 釋尊無畏聖師子,  說諸龍意答所問,
 佛子常隨智慧行,  速得菩提無上果。」
 如來授彼諸龍記,  時眾聞已生忻慶,
 咸各歸命牟尼尊,  於佛法中心寂靜。

父子合集經卷第五

 

上篇:父子合集經

下篇: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佛說胞胎經

佛說胞胎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奉 制譯 聞如是:...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如是我...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失譯經人名今附三秦...

【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註音版】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大乘止觀法門

南嶽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夫...

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佛說大方等頂王經(一名維摩詰子問)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

藥師佛聖誕祝聖儀軌

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誕祝儀 (一)唱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道神通足無極變化經

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一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 聞...

禪行法想經

禪行法想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六種可愛樂法

【六種可愛樂法】 p0306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頁云:當知此...

【佛教詞典】大板

(物名)鳴板之大者。禪林庫司前之板曰大板。以其制比...

控制情緒是成功和快樂的要訣

人一旦受情緒控制,就會戴上有色眼鏡,看不到真實的世...

清淨本然的本體,怎麼會有染淨因果呢

先看第一科,約著迷真。眾生因為迷失了清淨的本性而生...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

怪獸的傳說

在無邊無際的森林裡,有一棵樹冠簇密的老樹。也不知從...

如何判斷念佛人在平時或臨終是否具備信願

問: 我們通過什麼樣的現象,以什麼方式去判斷念佛人...

吃素放生的真義何在

吃素的真義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

施食只會有功德,不會有任何風險,有佛經為據

施食只會有功德,不會有任何風險,有佛經為據: 1、有...

念了《地藏經》怎麼還經常生病

有這麼一個人問我,他說:法師你說念了《地藏經》,一...

念佛人為什麼會著魔

問: 念佛人諸佛護念、菩薩擁護,但是為什麼現實當中...

感應上了就很容易,感應不上就很難

這就不是世間人的經驗常識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經...

方海權《日行一善》

一、行善積德篇 問: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

善護六根,恆持正念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你們...

【視頻】《金剛經》聆志居士讀誦

《金剛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觀音法會(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觀音法會(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