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父子合集經卷第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父子合集經卷第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覩史多天授記品第十七

爾時會中,有八十俱胝覩史多天子,見諸阿修羅王乃至焰摩天等,於世尊所作諸供養,復聞如來與授無上大菩提記,心大歡喜,得未曾有。是諸天子即作是念:「此菩提法本無色相,受、想、行、識亦復無相。今者世尊,當以何法而為授記?所以者何?色本無生,菩提亦無生,乃至識無生故,菩提亦無生。云何無生法能得菩提耶?如是色無滅故,菩提亦無滅,乃至識無滅故,菩提亦無滅。云何無滅法能得菩提耶?如是色寂靜故,菩提亦寂靜,乃至識寂靜故,菩提亦寂靜。如是色無二故,菩提亦無二,乃至識無二故,菩提亦無二。如是色無動故,菩提亦無動,乃至識無動故,菩提亦無動。如是色不可見故,菩提亦不可見,乃至識不可見故,菩提亦不可見。彼菩提相自性離故,復云何說不生不滅、寂靜無二、湛然不動及不可見?於諸法中何者名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識亦復皆空。何者名佛?何名菩薩?何名授記?佛、佛自性空,菩薩、菩薩自性空,菩提、菩提自性空,授記、授記自性空。所名佛者,但依世俗,假名呼召希望分別,諸有智者聞諸法空,不生取著,彼愚癡人聞則瞋恚不能入解。譬如有人於睡夢中,具足受用五欲快樂,覺已思念實不可得,智者了知不生憂惱。如是安住菩薩乘者,了菩提性,本來空寂實無所得,不生怖畏亦復如是。何以故?了知諸法皆如夢故。愚癡凡夫取解各異,於諸妄法而生執著;如是諸法皆不可得。凡夫不可得,凡夫法亦不可得;聲聞不可得,聲聞法亦不可得;緣覺不可得,緣覺法亦不可得;菩薩不可得,菩薩法亦不可得;佛不可得,佛法亦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提法亦不可得;涅槃不可得,涅槃法亦不可得。」

時覩史多天子作是說已,白言:「世尊!我今於此第一義中,得無疑惑,發清淨心,造作上妙種種供養,勝焰摩天不可為比。」作供養已,頭面敬禮佛世尊足,右繞三匝,住立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讚曰:

「若人奉行如來教,  則為安住佛功德,
 彼於三種解脫門,  深達義味無罣礙。
 此中無色及受想,  亦無行識心與境,
 了彼五蘊但假名,  是名具慧人師子。
 如是最上勝丈夫,  不取少分菩提相,
 已悟蘊空獲善利,  於佛功德無疑惑。
 深達菩提實相義,  不起希望不毀呰,
 亦無忻喜任運心,  此則善住菩提行。
 若人平等見法性,  則於諸法無所畏,
 佛子能於此世間,  具足修證勝功德。
 了達色相悉皆空,  於諸欲境咸棄捨,
 觀察輪迴三有中,  亦不希求不願樂。
 若人明瞭五蘊法,  佛及菩提並授記,
 說者聽者二皆空,  如是悟解無所礙。
 佛功德法凡夫法,  此一切相本無生,
 能了最上法性門,  是則名為真佛子。
 又復了知如是法,  五蘊處界本無滅,
 佛及菩提授記言,  斯等諸法悉同等。
 智者達解此法門,  而不捨離菩提行,
 由了法性無滅故,  於佛菩提不難得。
 又復諸蘊及處界,  佛及菩提皆空寂,
 若人於此無依求,  彼則能持佛正法。
 諸蘊處界皆無作,  佛及菩提授記事,
 彼等諸法悉皆同,  如是了知為佛子。
 諸蘊處界自性空,  佛及菩提授記事,
 智者決定善了知,  此則名為真佛子。
 諸蘊處界悉虛妄,  及與最勝二足尊,
 菩提授記亦同然,  如是了知為佛子。
 是法非離非不離,  亦非為有亦非無,
 非有為相及無為,  如是了知為佛子。
 如來出現於世間,  了達如是微妙義,
 是為最上勝丈夫,  堪受諸天廣供養。
 我今稱讚佛功德,  所獲福報利群生,
 唯有如來悉證知,  迴向自他皆作佛。」

爾時世尊知諸天子心之所念,希望如來與授佛記,即於座中,放淨光明。時尊者馬勝覩是相已,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世尊今者何因緣,  以神通力現斯瑞?
 願為眾會說其由,  一切世間咸喜悅。
 覩佛口中放淨光,  諸天皆悉懷疑惑,
 各各瞻仰於慈顏,  一心願聞佛所說。
 譬如病者遇良醫,  唯希拯救授靈藥,
 今此眾等住佛前,  渴仰希須亦如是。
 諸來集會天人眾,  皆具廣大清淨慧,
 一心諦聽無異緣,  於佛所說能入解。
 如來常以大悲心,  能破一切諸疑網,
 彼等聞已皆奉持,  摧諸異論生正見。」

爾時世尊,為馬勝比丘說伽陀曰:

「馬勝汝今發斯問,  為利世間作照明,
 智者能息諸群疑,  故得人天咸尊重。
 覩史天王及天子,  達最上法甘露味,
 作大供養妙莊嚴,  是故我今與授記。
 彼以勝慧觀世間,  得見法性無所著,
 善達三種解脫門,  非愚癡者之所及。
 彼於過去諸佛所,  已曾請問如是義,
 觀諸法性畢竟空,  悉如先佛之所說。
 今復於我興供養,  最上最勝無與比,
 能以空義讚如來,  皆為利樂有情故。
 一切諸法皆無生,  佛及菩提授記事,
 乃至修習菩提者,  本性無生亦同等。
 若人如是了法性,  決定當證大菩提,
 彼諸天子昔聞持,  故能宣暢第一義。
 能以明慧善抉擇,  了知法性常無減,
 彼諸天子離諸疑,  自然成就無師智。
 法性非取亦非求,  畢竟無依離分別,
 彼諸天子離諸疑,  愚夫心則生驚怖。
 一切諸法離自性,  菩提及彼菩提心,
 彼諸天子善了知,  本來清淨無染著。
 覩史天王天子等,  住堅固慧無所住,
 不久當得佛菩提,  具足圓成一切智。
 於彼未來星宿劫,  次第出現於世間,
 度脫無邊諸眾生,  同名決定智王佛。
 如來知彼心所念,  應念忽放淨光明,
 為說授記成佛因,  令彼時會生忻慶。」

父子合集經樂變化天授記品第十八

爾時樂變化天主,與七十俱胝天子眷屬俱,見諸阿脩羅王乃至都史多天諸天子等,於世尊所作供養已,深生隨喜,踴躍無量,復聞如來與彼授記,是諸天子聞是說已,身意泰然,得住實際,於勝義法,離諸疑惑。

時樂變化天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一切諸法名為實際,名無量際、無礙際、無住際、無盡際、無二際,非際無際,說名實際。世尊!言實際者,不顛倒故;無量際者,非分限故;無礙際者,非和合故;無住際者,離自性故;無量際者,無有生故;無二際者,唯一相故;非際者,體非有故;無際者,本無極故。世尊!此實際法遍一切處,有為、無為通達無礙,無有一法非實際故,乃至菩提,亦是實際。復以何法名為菩提?此一切法即是菩提,乃至所有五無間業亦是菩提。何以故?彼菩提法,離自性故,五無間業亦離自性。世尊!又彼五無間業,即無餘涅槃界。何以故?彼諸法性離罪相故,是故無間業,名為涅槃界。世尊!住輪迴者,可求涅槃,彼實際中,無有二相,無生死可離,無涅槃可證。何以故?自性離故。世尊!我今於此實際理中無有疑惑,若於此法得離疑者,當知是人,已於過去佛世尊所,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是時如來聞彼天王作是說已,欲令大眾心淨信解,生歡喜故,即於座中放大光明。時尊者馬勝比丘,以偈問曰:

「憐愍世間調御師,  於大眾中現斯瑞,
 口中忽放淨光明,  此相非無其所以。
 今此諸來大集會,  咸生清淨恭敬心,
 願說所放光因緣,  使除一切諸疑惑。
 此等若聞佛所說,  一心諦聽而信受,
 咸遵佛教能奉行,  誓求無上菩提果。
 唯願如來速演說,  慰彼群生渴仰心,
 諸天身意咸泰然,  決定自知當得佛。」

爾時世尊為馬勝比丘說伽陀曰:

「馬勝今問放光事,  如來所作非無因,
 汝當諦聽無異思,  今與諸天授佛記。
 化樂天王並眷屬,  漸能成就一切智,
 當於天人大眾中,  作師子吼摧異論。
 譬如一切山穴中,  不產珠璣無有惑,
 如是化樂諸天人,  決定當來得作佛。
 又如世間日沒時,  不久應知月出現,
 彼諸天子達法性,  自知必定成正覺。
 又如世間日中時,  觀諸色像皆明瞭,
 彼諸天子達法性,  當獲如來一切智。
 又如世間夜分時,  有情咸知日不現,
 彼諸天子達法性,  當得明慧悉照了。
 又如世間諸流泉,  悉皆注下歸於海,
 彼諸佛子達法性,  必能速證大菩提。
 如以瓦礫擲空中,  力盡墜地必應爾,
 彼諸佛子達法性,  不久成佛無有疑。
 若人了達此法性,  入佛知見離戲論,
 彼當取證大功德,  往趣菩提場不遠。
 假使二十那由他,  弊魔說我不作佛,
 由具正見達法性,  不能退壞菩提意。
 如是彼諸天子眾,  善解法性心無著,
 各各希望授記言,  故我讚勵生忻慰。
 是諸天子久修習,  不由他悟能入解,
 自知決定得菩提,  諸有智者皆隨喜。
 馬勝比丘當了知,  若求無上菩提者,
 常樂親近佛世尊,  觀諸法性無罣礙。
 自能入解於正理,  復令他人善通達,
 隨其力能為演說,  是為第一行法者。
 設百千劫行苦行,  以身血肉而佈施,
 於剎那頃了法性,  此福廣大復過是。
 過去所有一切佛,  現在救度眾生者,
 以及未來諸世尊,  無不依此而修習。
 化樂天王並眷屬,  今於我前伸供養,
 已曾往昔植福因,  故能了斯深法義。
 諸有世間具智者,  當須修證三摩地,
 若能依止勝等持,  是人得至佛行處。
 馬勝比丘當了知,  此諸佛子悟法性,
 常能遊戲佛境界,  摧伏一切諸異論。
 是故勤修清淨業,  則能遠離諸苦惱,
 常樂親近說法師,  得成無上菩提道。」

父子合集經他化自在天授記品第十九

爾時他化自在天王,與八十那由他天子眷屬俱,見諸阿修羅王乃至樂變化天等,於如來所作諸供養,復聞如來與彼授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白言:「世尊!此樂變化天所說實際,我今於實尚不可得,云何復說更有於際?何以故?世尊!若見實者亦應見際,當知是人住二種相,何能入解證彼菩提?應知彼說是非道行。若善男子離此二相名善安住,住無所住,則無言說。求菩提者,無有少法當情可見,而能覺悟得彼菩提。何以故?此實際法,非有非無,離一切相,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有為、非無為,非識識、非智知,非觀察、非現證,無有少法為能對治,亦無少法作所對治。何以故?法非煩惱所染污故,法無自性不可得故;若彼彼法有所對治,則有少法自性可見。世尊!若色生者,彼色離生相故,受、想、行、識生者,受、想、行、識離生相故。世尊!若色滅者,彼色離滅相故;受、想、行、識滅者,受、想、行、識離滅相故。世尊!若過去者,離過去相故;未來者,離未來相故;現在者,離現在相故。世尊!若有為者,離有為相故;無為者,離無為相故。如是五蘊所攝,三際所攝,有為所攝,無為所攝,此等諸法皆不可得;以不可得,是故彼法不可知、不可見、不可說、不可解、不可觀、不可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求菩提,如是發心決定修行;彼皆名為善能安住菩薩乘者。」

爾時他化自在天子,咸說是所悟法已,合掌向佛,以偈讚曰:

「如來顯示輪迴際,  無始堅固難超越,
 世間無智諸凡夫,  樂住三有生死海。
 諸蘊本來自性空,  一切有情不可得,
 無有少法可對治,  當知諸法皆無相。
 色自性空本非有,  非知非識非觀察,
 非見非證亦非無,  依此正理善明瞭。
 菩提無相不可得,  菩提分法亦復然,
 佛菩薩僧但假名,  離心取相皆無相。
 愚夫著欲取諸相,  自謂我得菩提心,
 彼行顛倒境界中,  染慧難證真常理。
 於佛境界離相者,  是為智者依法行,
 遠離諸相如無相,  亦離於空及不空。
 依此修習菩提行,  獲得最上第一樂,
 一切外道不能知,  亦非聲聞所行學,
 又非辟支迦佛陀,  心善解脫離塵垢,
 亦非無漏阿羅漢,  於此正理能入解。
 牟尼無相菩提行,  唯大智者善了知,
 若依正教能說空,  非二乘輩之所有。
 善達實相不思議,  了一切法無自性,
 菩提淺識不能知,  上根聰慧聞即解。」

爾時世尊,知諸他化天子心之所念,即於坐中放淨光明。時馬勝尊者覩是相已,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佛知他化天意樂,  忽放清淨大光明,
 此唯如來自證知,  願為時眾分別說。
 諸天咸作是思念,  佛非無因現此光,
 必為饒益諸群生,  令生諦信心渴仰。
 今此大眾懷猶豫。  由覩如是希有因。
 口中放此淨光明。  應與諸天授佛記。
 彼等棄背輪迴道,  求趣寂靜涅槃城,
 佇聞如來梵音聲,  無礙辯才速演說。
 眾等尊重如來教,  達諸法性無有疑,
 堅固聞持信解心,  稱讚牟尼功德海。
 如來正教不思議,  令眾生至安隱處,
 若能如理善修作,  畢竟得成無上道。」

爾時世尊為尊者馬勝說伽陀曰:

「善哉馬勝大比丘,  諮問為利群生故,
 我今放此淨光明,  與授最上菩提記。
 他化自在天主等,  信解堅固悉利根,
 皆能奉持諸佛言,  久已修習菩提道。
 能了世間諸妄想,  如見陽焰知非實,
 愚夫謂水起妄心,  求菩提者勿同彼。
 諸有執著想見者,  無智返怖於無相,
 愚夫妄想趣非道,  離此能得大菩提。
 妄想邪思為苦本,  隨生分別即為縛,
 智者了此悉皆空,  得勝總持寂靜樂。
 妄想之心不平等,  決定墮落於諸趣,
 百千生中為苦緣,  三世如來同此說。
 若人取著於想者,  則為陰界所纏縛,
 善觀察者息妄緣,  一切皆空無有相。
 由想相故增諸惑,  復能損減諸福業,
 若於無相離狐疑,  速證無上菩提果。
 若人分別求聖道,  分別求道即為縛,
 智者在欲而行禪,  彼則善修無相行。
 諸法無體不可說,  分別諸法性皆空,
 彼無相法離思惟,  如是菩提不難得。」
 聞佛世尊作是說,  眾離疑惑得無畏,
 如以詹博迦花鬘,  授之歡忻而頂受。
 是諸天眾心開悟,  今於佛所伸供養,
 了知法性本來空,  於未來世皆作佛。

父子合集經卷第九

 

上篇:父子合集經

下篇: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一卷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普賢菩薩聖誕祝聖儀

一、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熱在金爐...

佛說慢法經

佛說慢法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佛說金光王童子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

佛說一切法高王經(一名《一切法義王經》) 元魏婆羅門...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舍衛...

身觀經

身觀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教詞典】中印

(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

【佛教詞典】瞿薩旦那

(地名)Kustana,國名。西域記十二曰:瞿薩旦那國,唐...

不承認自己是佛祖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侍者為他服務了三十年,想有所報答他...

志公禪師為什麼不禁笑了起來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禪師,住在金陵,有一天他離開...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觀

俗諺雲∶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向來最講究吃的藝術,有人...

三種修行中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力量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

大迦葉-頭陀第一

樹下生偉人 假若有人從兩千五百年前到現在肉體還活在...

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這三個原因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

聖嚴法師: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師的弟子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一開始就這麼...

五種慷慨佈施,能得大福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尊...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

自利利他是圓滿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續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說的...

樂於睡眠的二十種過失

《大寶積經》中,佛陀對彌勒佛說:應當觀察喜歡睡覺的...

【視頻】《寶篋印陀羅尼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寶篋印陀羅尼經》靈鷲山比丘尼念誦

【視頻】晚課(寺院導覽)

晚課(寺院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