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三藏沙門義淨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三藏沙門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名稱大城,戰勝林施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薩眾。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時,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於先設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時諸苾芻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爾時,具壽妙生,在大眾中,承佛神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來應正等覺,能以最勝利益,益諸菩薩;能以最勝付囑,囑諸菩薩。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云何應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佛告妙生:「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來以勝利益,益諸菩薩;以勝付囑,囑諸菩薩。』妙生!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若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攝伏其心。」妙生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盡諸世界所有眾生,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雖令如是無量眾生證圓寂已,而無有一眾生入圓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眾生想者,則不名菩薩。所以者何?由有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故。

「復次,妙生!菩薩不住於事,應行佈施。不住隨處,應行佈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應行佈施。妙生!菩薩如是佈施,乃至相想,亦不應住。何以故?由不住施,福聚難量。

「妙生!於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知量不?」妙生言:「不爾,世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虛空,可知量不?」妙生言:「不爾,世尊!」「妙生!菩薩行不住施,所得福聚不可知量,亦復如是。」

「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具足勝相觀如來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不應以勝相觀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說勝相,即非勝相。」

「妙生!所有勝相,皆是虛妄。若無勝相,即非虛妄。是故應以勝相無相觀於如來。」妙生言:「世尊!頗有眾生,於當來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聞說是經,生實信不?」

佛告妙生:「莫作是說:『頗有眾生,於當來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聞說是經,生實信不?』妙生!當來之世,有諸菩薩,具戒具德具慧,而彼菩薩,非於一佛承事供養,植諸善根;已於無量百千佛所,而行奉事,植諸善根。是人乃能於此經典生一信心。

「妙生!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彼諸菩薩當生當攝無量福聚。何以故?由彼菩薩,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

「彼諸菩薩,非法想,非非法想,非想,非無想。何以故?若彼菩薩有法想,即有我執、有情執、壽者執、更求趣執。若有非法想,彼亦有我執、有情執、壽者執、更求趣執。妙生!是故菩薩,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密意宣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於無上菩提有所證不?復有少法是所說不?」妙生言:「如我解佛所說義,如來於無上菩提實無所證,亦無所說。何以故?佛所說法,不可取,不可說,彼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諸聖者,皆是無為所顯現故。」

「妙生!於汝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佈施,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此福聚者,則非是聚,是故如來說為福聚、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能於此經乃至一四句頌,若自受持,為他演說,以是因緣所生福聚,極多於彼無量無數。何以故?妙生!由諸如來無上等覺,從此經出;諸佛世尊,從此經生。是故妙生!佛法者,如來說非佛法,是名佛法。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得預流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諸預流者,無法可預,故名預流。不預色、聲、香、味、觸、法,故名預流。世尊!若預流者作是念:『我得預流果。』者,則有我執,有情壽者更求趣執。」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得一來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由彼無有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得不還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由彼無有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由彼無有少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者,則有我執,有情壽者更求趣執。世尊!如來說我得無諍住中最為第一。世尊!我是阿羅漢離於欲染,而實未曾作如是念:『我是阿羅漢。』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者,如來即不說我妙生得無諍住,最為第一。以都無所住,是故說我得無諍住、得無諍住。」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頗有少法是可取不?」妙生言:「不爾,世尊!如來於然燈佛所,實無可取。」

「妙生!若有菩薩作如是語:『我當成就莊嚴國土。』者,此為妄語。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如來說非莊嚴,由此說為國土莊嚴。是故,妙生!菩薩不住於事,不住隨處,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應生不住事心,應生不住隨處心,應生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心。

「妙生!譬如有人,身如妙高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妙生言:「甚大,世尊!何以故?彼之大身,如來說為非身。以彼非有,說名為身。」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數,復有如是沙等弶伽河,此諸河沙,寧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河尚無數,況復其沙。」

「妙生!我今實言告汝。若復有人,以寶滿此河沙數量世界,奉施如來,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一頌,並為他說,而此福聚,勝前福聚無量無邊。

「妙生!若國土中有此法門,為他解說,乃至四句伽他,當知此地,即是制底,一切天、人、阿蘇羅等,皆應右繞而為敬禮;何況盡能受持讀誦,當知是人,則為最上第一希有。又此方所,即為有佛,及尊重弟子。

「妙生!於汝意云何?頗有少法是如來所說不?」妙生言:「不爾,世尊!無有少法是如來所說。」

「妙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塵,是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諸地塵,佛說非塵,故名地塵。此諸世界,佛說非界,故名世界。」

「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觀如來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不應以三十二相觀於如來。何以故?三十二相,佛說非相,是故說為大丈夫相。」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弶伽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一頌,並為他說,其福勝彼無量無數。」

爾時,妙生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我從生智以來,未曾得聞如是深經。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妙生:「是經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如是應持。何以故?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則非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若復有人,聞說是經生實想者,當知是人最上希有。世尊!此實想者,即非實想,是故如來說名實想、實想。世尊!我聞是經,心生信解,未為希有。若當來世,有聞是經,能受持者,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彼人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所以者何?世尊!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即是非想。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離諸想故。」

「妙生!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第一希有。何以故?妙生!此最勝波羅蜜多,是如來所說諸波羅蜜多。如來說者,即是無邊佛所宣說,是故名為最勝波羅蜜多。

「妙生!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多,即非忍辱波羅蜜多。何以故?如我昔為羯陵伽王割截支體時,無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我無是想,亦非無想。所以者何?我有是想者,應生瞋恨。妙生!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於爾時,無如是等想。是故應離諸想,發趣無上菩提之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都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應住法,不應住非法,應生其心。何以故?若有所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應無所住而行佈施。』

「妙生!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此眾生想,即為非想;彼諸眾生,即非眾生。何以故?諸佛如來離諸想故。妙生!如來是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妙生!如來所證法及所說法,此即非實非妄。妙生!若菩薩心住於事而行佈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不住事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故菩薩不住於事應行其施。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為他演說。如是之人,佛以智眼悉知悉見,當生當攝無量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弶伽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弶伽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弶伽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不生譭謗,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妙生!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不可思議福業之聚。當知是人,則為以肩荷負如來無上菩提。何以故?妙生!若樂小法者,則著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是人若能讀誦受持此經,無有是處。

「妙生!所在之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是制底,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所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香花供養其處。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典受持讀誦演說之時,或為人輕辱。何以故?妙生!當知是人,於前世中造諸惡業,應墮惡道,由於現在得遭輕辱,此為善事,能盡惡業,速至菩提故。

「妙生!我憶過去過無數劫,在然燈佛先,得值八十四億那庾多佛,悉皆供養承事,無違背者。若復有人,於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能於此經受持讀誦,解其義趣,廣為他說,所得功德,以前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算分勢分比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妙生!我若具說受持讀誦此經功德,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妙生!當知是經不可思議,其受持者,應當希望不可思議所生福聚。」

復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我當度脫一切眾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雖有如是無量眾生證於圓寂,而無有一眾生證圓寂者。』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眾生想者,則不名菩薩。所以者何?妙生!實無有法,可名發趣菩薩乘者。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頗有少法是所證不?」妙生言:「如來於然燈佛所,無法可證,而得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妙生!實無有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所證悟,得大菩提。若證法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摩納婆!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無所得故,然燈佛與我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之異名也。

「妙生!若言:『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妄語。何以故?實無有法如來證得無上正覺。妙生!如來所得正覺之法,此即非實非虛。是故佛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為非法,是故如來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妙生!譬如丈夫,其身長大。」

妙生言:「世尊!如來說為大身者,即說為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若菩薩作是語:『我當度眾生令寂滅。』者,則不名菩薩。妙生!頗有少法名菩薩不?」答言:「不爾,世尊!」

「妙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無更求趣。』

「妙生!若有菩薩言:『我當成就佛土嚴勝、佛土嚴勝。』者,如來說為非是嚴勝,是故如來說為嚴勝。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妙生言:「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數,復有如是沙等弶伽河,隨諸河沙,有爾所世界,是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此世界中所有眾生,種種性行,其心流轉,我悉了知。何以故?妙生!心陀羅尼者,如來說為無持,由無持故,心遂流轉。何以故?妙生!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妙生。於汝意云何?若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是人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此福聚是福聚者,如來則不說為福聚、福聚。

「妙生!於汝意云何?可以色身圓滿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色身圓滿觀於如來。何以故?色身圓滿、色身圓滿者,如來說非圓滿,是故名為色身圓滿。」

「妙生!可以具相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何以故?諸具相者,如來說非具相,是故如來說名具相。」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作是念:『我說法。』耶?汝勿作是見。若言:『如來有所說法。』者,則為謗我。何以故?言說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妙生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頗有眾生,聞說是經,生信心不?」

佛告妙生:「有生信者,彼非眾生,非非眾生。何以故?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妙生!於汝意云何?佛得無上正等覺時,頗有少法所證不?」妙生言:「實無有法是佛所證。」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此中無有少法可得,故名無上正等菩提。妙生!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無更求趣性,其性平等,故名無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皆正覺了,故名無上正等正覺。妙生!善法者,如來說為非法,故名善法。

「妙生!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妙高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一四句頌,若自受持,及為他說。以前福聚比此福聚,假令分此以為百分,彼亦不能及一分,或千分億分算分勢分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一。

「妙生!於汝意云何?如來度眾生不?汝莫作是見:『如來度眾生。』何以故?曾無有一眾生是如來度者。若有眾生是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妙生!我等執者,如來說為非執,而諸愚夫妄為此執。妙生!愚夫眾生,如來說為非生,故名愚夫眾生。

「妙生!於汝意云何?應以具相觀如來不?」「不爾,世尊!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

「妙生!若以具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應是如來,是故不應以具相觀於如來,應以諸相非相觀於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起邪觀,  不能當見我。
 應觀佛法性,  即導師法身,
 法性非所識,  故彼不能了。

「妙生!『諸有發趣菩薩乘者,其所有法是斷滅不?』汝莫作是見。何以故?趣菩薩乘者,其法不失。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滿弶伽河沙世界七寶佈施。若復有人,於無我理、不生法中,得忍解者,所生福聚,極多於彼無量無數。

「妙生!菩薩不應取其福聚。」妙生言:「菩薩豈不取福聚耶?」

佛告妙生:「是應正取,不應越取,是故說取。

「妙生!如有說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者,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妙生!都無去來,故名如來。

「妙生!若有男子、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土地碎為墨塵。妙生!於汝意云何?是極微聚,寧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聚性是實者,如來不說為極微聚極微聚。何以故?極微聚者,世尊說為非極微聚,故名極微聚。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說為非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如來則有聚執。佛說聚執者,說為非聚執,是故說為聚執。」

「妙生!此聚執者,是世言論,然其體性,實無可說,但是愚夫異生之所妄執。

「妙生!如有說云:『佛說我見、眾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者,是為正說為不正耶?」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若有我見如來說者,即是非見,故名我見。」

「妙生!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解。如是解者,乃至法想亦無所住。何以故?妙生!法想、法想者,如來說為非想,故名法想、法想。

「妙生!若有人以滿無量無數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復有人,能於此經,乃至受持讀誦四句伽他,令其通利,廣為他人正說其義,以是因緣所生福聚,極多於彼無量無數。云何正說?無法可說,是名正說。」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一切有為法,  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雲,  應作如是觀。」

爾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具壽妙生,及諸菩薩摩訶薩、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上篇: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下篇: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

金剛經持驗記

念經儀式 若有人受持金剛經者。先須淨手焚香開卷。至...

佛說莊嚴王陀羅尼咒經

佛說莊嚴王陀羅尼咒經一卷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序 釋道安撰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咸宗以成...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依梵本於中...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爾時,文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佛說邪見經

佛說邪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尊者...

燈指因緣經

燈指因緣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若種少善於勝福...

【註音版】佛說善夜經

佛說善夜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勝慧佛、善□□□□□□...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楊枝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 利人天 福壽...

金剛三昧經

金剛三昧經序品第一 北涼失譯人名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佛教詞典】攝僧自然界中水界分齊

亦名:自然界中水界分齊、水界分齊 子題:離衣勢分 行...

【佛教詞典】無畏

(術語)又云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也...

臨終接引時,阿彌陀佛現的是什麼相

問: 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現的是什麼...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紀念日

農曆七月初二是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的圓寂日。 蓮池大師...

佛陀對弟子的態度

佛陀平常對於自己弟子的態度,不但慈愛、坦率,尤其難...

佈施的五大功德

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

如何選擇善知識

問: 頂禮法師!在選擇善知識的時候,由於我們智慧福德...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

當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千萬別放鬆警惕

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

受用果報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業力

若從因緣觀來觀察,我們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上,每一個剎...

《瑜伽焰口》十二召請文

焰口是佛教傳統的佛事儀式之一。瑜伽為印度語,意為相...

菩提心的意義與往生淨土的關係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訣是把死字頂在頭上! 近年...

李炳南老居士《當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覺悟現在的環境及將來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該怎麼辦

問: 末學瞋恨心很重,每次對境都不能把持自己,傷害他...

【視頻】《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喬安舞演唱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喬安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