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一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一十一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三分不思議等品第十六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為不可思議事故出現世間,為不可稱量事故出現世間,為無數量事故出現世間,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現!云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謂諸如來、應、正等覺皆以拔濟一切有情,無時暫捨而為大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此事故出現世間。

「善現!云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不可思議事故出現世間?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皆不可思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此事故出現世間。

「善現!云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不可稱量事故出現世間?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無有情類能稱量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此事故出現世間。

「善現!云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無數量事故出現世間?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無有如實知數量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此事故出現世間。

「善現!云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無與等者,況有能過!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此事故出現世間。」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為但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為更有餘法耶?」

佛告善現:「非但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亦有餘法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謂色、受、想、行、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亦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如是等一切法亦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於一切法真實性中心及心所皆不可得。所以者何?色乃至識不可施設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不可施設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復何因緣,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不可施設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佛告善現:「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無自性故不可施設,由不可施設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因緣故,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無自性?」

佛告善現:「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思議、稱量、數量、平等、不平等性不可得故。」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因緣故,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思議、稱量、數量、平等、不平等性皆不可得?」

佛告善現:「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自性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自性空故。

「復次,善現!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不可得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復何因緣,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不可得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佛告善現:「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無限量故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復何因緣,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無限量故不可得?」

佛告善現:「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皆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故無限量,無限量故皆不可得。

「復次,善現!於意云何?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中,色乃至識,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為可得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由此因緣,一切法皆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善現當知!以一切法皆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亦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善現當知!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皆不可思議,思議滅故;不可稱量,稱量滅故;無數量,數量滅故;無等等,等等滅故。由此因緣,一切法亦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善現當知!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皆不可思議,過思議故;不可稱量,過稱量故;無數量,過數量故;無等等,過等等故。由此因緣,一切法亦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善現當知!不可思議者,但有不可思議增語;不可稱量者,但有不可稱量增語;無數量者,但有無數量增語;無等等者,但有無等等增語。由此因緣,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皆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善現當知!不可思議者,如虛空不可思議故,廣說乃至無等等者,如虛空無等等故。由此因緣,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皆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善現當知!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聲聞、獨覺、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皆悉不能思議、稱量、數量、等等。由此因緣,故說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法、如來法、自然覺法、一切智法皆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

佛說如是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數量、無等等品時,眾中有五百苾芻,不受諸漏心得解脫;復有二千苾芻尼,亦不受諸漏心得解脫;復有六萬鄔波索迦,於諸法中遠塵離垢生淨法眼;復有三萬鄔波斯迦,亦於諸法中遠塵離垢生淨法眼;復有二十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於賢劫中受記作佛。

第三分譬喻品第十七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為不可思議事故出現世間,為不可稱量事故出現世間,為無數量事故出現世間,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成辦六波羅蜜多能成辦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能成辦真如乃至不思議界,能成辦苦、集、滅、道聖諦,能成辦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能成辦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能成辦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能成辦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能成辦淨觀地乃至如來地,能成辦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能成辦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能成辦五眼、六神通,能成辦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能成辦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能成辦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能成辦無忘失法、恆住捨性,能成辦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能成辦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能成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現當知!如剎帝利灌頂大王,威德自在降伏一切,以諸國事付囑大臣,端拱無為安隱快樂,如來亦爾,為大法王,威德自在降伏一切,以聲聞法、若獨覺法、若菩薩法、若如來法,悉皆付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以深般若波羅蜜多普能成辦一切事業。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出現世間,廣說乃至為無等等事故出現世間。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色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受、想、行、識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廣說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於預流果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乃至於佛無上正等菩提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云何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色乃至於佛無上正等菩提皆無取無執故,出現世間能成辦事?」

佛告善現:「於意云何?汝頗見色,乃至頗見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取可執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

佛告善現:「善哉!善哉!我亦不見色,乃至不見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取可執,由不見故不取,由不取故不執。由是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色乃至於佛無上正等菩提無取無執。善現當知!我亦不見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可取可執,由不見故不取,由不取故不執;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都不見有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可執可取,由此因緣無執無取。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於色、受、想、行、識,廣說乃至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有佛性、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若取若執。」

爾時,欲界、色界天子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為甚深,難見難覺,不可尋思超尋思境,寂靜微妙審諦沉密,極聰慧者乃能了知。若諸有情能深信解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彼曾供養過去多百千佛,於諸佛所發弘誓願多種善根,多事善友,已為無量善友攝受,乃能信解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若有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當知彼類是大菩薩定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一切皆成隨信行、隨法行、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彼所成就若智若斷,不如有人一日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忍樂思惟,稱量觀察。是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成就忍,勝彼智斷無量無邊。所以者何?隨信行等若智若斷,皆是已得無生法忍諸菩薩摩訶薩忍少分故。」

爾時,佛告諸天子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天子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於般若波羅蜜多暫時聽聞,聞已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速出生死疾證涅槃,勝求聲聞、獨覺乘者,遠離般若波羅蜜多,學餘經典若經一劫若一劫餘。所以者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廣說一切微妙勝法,諸隨信行、隨法行等,皆應於此精勤修學,隨所願求皆速究竟所作事業,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此學,已、正、當證無上菩提。」

時,諸天子俱發聲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大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波羅蜜多,是不可稱量波羅蜜多,是無數量波羅蜜多,是無等等波羅蜜多。諸隨信行乃至獨覺,皆於此中精勤修學,速證涅槃。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皆於此中精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雖諸聲聞、獨覺、菩薩,皆依此學各至究竟,而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增無減。」

時,諸天子說是語已,歡喜踴躍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辭佛還宮,去會未遠俱時不現,隨所屬界各住本宮。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說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從何處沒來生此間?」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聞說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不沉不沒、不迷不悶,無惑無疑、無取無執,歡喜聽受、恭敬供養,常隨法師請問義趣,若行、若立、若坐、若臥無時暫捨,如新生犢不離其母,乃至未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有義趣,究竟通利,能為他說,終不遠離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及說法師。善現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從人中沒來生此間。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先世已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聞已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書寫莊嚴,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由此善根離八無暇,從人趣沒還生人中,暫聞此經深生信解。」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頗有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供養承事他方佛已,從彼處沒來生此間,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無懈惓不?」

佛告善現:「有諸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殊勝功德,供養承事他方佛已,從彼處沒來生此間,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無懈惓心。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先從他方無量佛所,聞說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無懈惓心,乘是善根,從彼處沒來生此間,聞說此經深生信解。

「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從覩史多天眾同分沒來生人中,彼亦成就如是功德。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先世已於覩史多天慈氏菩薩摩訶薩所,請問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趣,乘是善根,從彼處沒來生人中,聞說般若波羅蜜多深生信解,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供養恭敬,無懈惓心。

「復次,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雖於前世得聞般若乃至佈施波羅蜜多,或聞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或聞真如乃至不思議界,或聞苦、集、滅、道聖諦,或聞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或聞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或聞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或聞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或聞淨觀地乃至如來地,或聞極喜地乃至法雲地,或聞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或聞五眼、六神通,或聞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或聞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或聞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或聞無忘失法、恆住捨性,或聞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或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而不請問甚深義趣。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迷悶、猶豫、怯弱,或生異解,難可開悟。

「復次,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雖於前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亦曾請問甚深義趣,或經一日乃至十日,而不如說精進修行。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設經一日乃至十日,其心堅固無能壞者,若離所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尋便退失心生猶豫。所以者何?此住大乘善男子等,由於前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雖亦請問甚深義趣,而不如說精進修行故,於今生若遇善友慇勤勸勵,便樂聽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無善友慇勤勸勵,便於此經不樂聽受。彼於般若波羅蜜多或時樂聞、或時不樂,或時堅固、或時退失,其心輕動進退非恆,如堵羅綿隨風飄轉。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發趣大乘經時未久,未多親近真善知識,未多供養諸佛世尊,未曾受持、讀誦、書寫、思惟、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未曾精勤修學般若乃至佈施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新趣大乘,於大乘法成就少分信敬愛樂,未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復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若不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不能以甚深般若乃至佈施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攝受有情,是住大乘善男子等,不為般若乃至佈施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之所守護。是住大乘善男子等,不能隨順修行般若乃至佈施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由此因緣墮聲聞地或獨覺地。所以者何?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於深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為他演說,亦不能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攝受有情,不能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不為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之所守護,由此因緣墮聲聞地或獨覺地。

「善現當知!如汎大海所乘船破,其中諸人若不取木器物、浮囊、板片、死尸為依附者,定知溺死不至彼岸。若能取木器物、浮囊、板片、死尸為所依附,當知是類終不沒死,得至安隱大海彼岸,無損無害受諸快樂。如是,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雖於大乘成就少分信敬愛樂,若不書寫、受持、讀誦、思惟、修習、為他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相應經典為所依附,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中道衰敗不證無上正等菩提,退入聲聞或獨覺地。若住大乘善男子等,有於大乘成就圓滿信敬愛樂,復能書寫、受持、讀誦、思惟、修習、為他演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相應經典為所依附,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終不中道退入聲聞或獨覺地,定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現!如人欲度險惡曠野,若不攝受資糧器具,則不能至安樂國土,於其中道遭苦失命。如是,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設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若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中道衰敗不證無上正等菩提,退入聲聞或獨覺地。

「善現當知!如人欲度險惡曠野,若能攝受資糧器具,決定能至安樂國土,終不中道遭苦失命。如是,善現!若住大乘善男子等,已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復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終不中道衰耗退敗,超聲聞地及獨覺地,成就有情、嚴淨佛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現!如有男子或諸女人,執持壞瓶詣河取水,若池、若井、若泉、若渠,當知此瓶不久爛壞。何以故?是瓶未熟不堪盛水,終歸地故。如是,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設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若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中道衰敗不證無上正等菩提,退入聲聞或獨覺地。

「善現當知!如有男子或諸女人,持燒熟瓶詣河取水,若池、若井、若泉、若渠,當知此瓶終不爛壞。何以故?是瓶善熟堪任盛水,極堅牢故。如是,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若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復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常為諸佛及諸菩薩攝受護念,終不中道衰耗退敗,超諸聲聞及獨覺地,成熟有情、嚴淨佛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現!如有商人無善巧智,船在海岸未固修營,即持財物安置其上,牽入水中速便進發,當知是船中道壞沒,人船財物各散異處,如是商人無善巧智,喪失身命及大財寶。如是,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設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若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中道衰敗,喪失身命及大財寶,喪身命者謂墮聲聞或獨覺地,失財寶者謂失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如有商人有善巧智,先在海岸固修舡已,方牽入水知無穿穴,後持財物置上而去,當知是船必不壞沒,人物安隱達所至處。如是,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若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復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常為諸佛及諸菩薩攝受護念,終不中道衰耗退敗,超諸聲聞獨覺等地,成熟有情、嚴淨佛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現!譬如有人年百二十,老耄衰朽又加眾病,所謂風病、熱病、痰病或三雜病。於意云何?是老病人頗從床座能自起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善現:「是人設有扶令起立,亦無力行一俱盧舍、二俱盧舍、三俱盧舍。所以者何?極老病故。如是,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設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若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中道衰敗,不證無上正等菩提,退入聲聞或獨覺地。何以故?以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諸佛菩薩不護念故。

「善現當知!譬如有人年百二十老耄衰朽,又加眾病,謂風、熱、痰或三雜病。是老病人欲從床座起往他處而自不能,有二健人各扶一腋,徐策令起而告之言:『勿有所難,隨意欲往,我等兩人終不相棄,必達所趣安隱無損。』如是,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若於無上正等菩提有信、有忍、有清淨心、有勝意樂、有欲、有勝解、有捨、有精進,復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當知如是安住大乘善男子等,終不中道衰耗退敗,超諸聲聞獨覺等地,成熟有情、嚴淨佛土,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諸佛菩薩共護念故。」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由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退墮聲聞或獨覺地,不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要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有住大乘善男子等,從初發心執我、我所修行佈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佈施時作如是念:『我能行施,我施此物,彼受我施。』修淨戒時作如是念:『我能持戒,我持此戒,我具是戒。』修安忍時作如是念:『我能修忍,我於彼忍,我具是忍。』修精進時作如是念:『我能精進,我為此精進,我具是精進。』修靜慮時作如是念:『我能修定,我為此修定,我具是定。』修般若時作如是念:『我能修慧,我為此修慧,我具是慧。』

「復次,善現!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佈施時執有此佈施,執由是佈施,執佈施為我所;修淨戒時執有此淨戒,執由是淨戒,執淨戒為我所;修安忍時執有此安忍,執由是安忍,執安忍為我所;修精進時執有此精進,執由是精進,執精進為我所;修靜慮時執有此靜慮,執由是靜慮,執靜慮為我所;修般若時執有此般若,執由是般若,執般若為我所。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執恆隨逐故,所修佈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增長生死不能解脫生等眾苦。所以者何?以佈施等六波羅蜜多中,無此分別可起是執,何以故?遠離此彼岸是佈施等六波羅蜜多相故。

「善現當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知此岸、彼岸相故,不能攝受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緣,此住大乘善男子等,退墮聲聞或獨覺地,不證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無方便善巧故,雖行六種波羅蜜多,而墮聲聞或獨覺地,不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從初發心無方便善巧故,修佈施時作如是念:『我能行施,我具佈施,此是佈施。』修淨戒時作如是念:『我能持戒,我具淨戒,此是淨戒。』修安忍時作如是念:『我能修忍,我具安忍,此是安忍。』修精進時作如是念:『我能精進,我具精進,此是精進。』修靜慮時作如是念:『我能修定,我具靜慮,此是靜慮。』修般若時作如是念:『我能修慧,我具般若,此是般若。』

「復次,善現!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佈施時,執有此佈施,執由是佈施,執佈施為我所而生憍逸;修淨戒時,執有此淨戒,執由是淨戒,執淨戒為我所而生憍逸;修安忍時,執有此安忍,執由是安忍,執安忍為我所而生憍逸;修精進時,執有此精進,執由是精進,執精進為我所而生憍逸;修靜慮時,執有此靜慮,執由是靜慮,執靜慮為我所而生憍逸;修般若時,執有此般若,執由是般若,執般若為我所而生憍逸。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執恆隨逐故,所修佈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增長生死不能解脫生等眾苦,所以者何?以佈施等六波羅蜜多中,無如是分別亦不如彼所分別。何以故?非至此、彼岸是佈施等六波羅蜜多相故。

「善現當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知此岸、彼岸相故,不能攝受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緣,此住大乘善男子等,退墮聲聞或獨覺地,不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由不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餘功德,亦不攝受方便善巧,雖行六種波羅蜜多,而墮聲聞或獨覺地,不證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由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不墮聲聞及獨覺地,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從初發心離我、我所執修行佈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佈施時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我施此物,彼受我施。』修淨戒時不作是念:『我能持戒,我持此戒,我具是戒。』修安忍時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我於彼忍,我具是忍。』修精進時不作是念:『我能精進,我為此精進,我具是精進。』修靜慮時不作是念:『我能修定,我為此修定,我具是定。』修般若時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我為此修慧,我具是慧。』

「復次,善現!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佈施時不執有此佈施,不執由是佈施,不執佈施為我所;修淨戒時不執有此淨戒,不執由是淨戒,不執淨戒為我所;修安忍時不執有此安忍,不執由是安忍,不執安忍為我所;修精進時不執有此精進,不執由是精進,不執精進為我所;修靜慮時不執有此靜慮,不執由是靜慮,不執靜慮為我所;修般若時不執有此般若,不執由是般若,不執般若為我所。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執不隨逐故,所修佈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損減生死速能解脫生等眾苦。所以者何?以佈施等六波羅蜜多中無此分別可起是執。何以故?遠離此彼岸是佈施等六波羅蜜多相故。

「善現當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善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攝受佈施等六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緣,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墮聲聞及獨覺地,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有方便善巧故,修行六種波羅蜜多,不墮聲聞及獨覺地,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從初發心有方便善巧故,修佈施時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我具佈施,此是佈施。』修淨戒時不作是念:『我能持戒,我具淨戒,此是淨戒。』修安忍時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我具安忍,此是安忍。』修精進時不作是念:『我能精進,我具精進,此是精進。』修靜慮時不作是念:『我能修定,我具靜慮,此是靜慮。』修般若時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我具般若,此是般若。』

「復次,善現!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佈施時,不執有此佈施,不執由是佈施,不執佈施為我所不生憍逸;修淨戒時,不執有此淨戒,不執由是淨戒,不執淨戒為我所不生憍逸;修安忍時,不執有此安忍,不執由是安忍,不執安忍為我所不生憍逸;修精進時,不執有此精進,不執由是精進,不執精進為我所不生憍逸;修靜慮時,不執有此靜慮,不執由是靜慮,不執靜慮為我所不生憍逸;修般若時,不執有此般若,不執由是般若,不執般若為我所不生憍逸。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執不隨逐故,所修佈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損減生死速能解脫生等眾苦。所以者何?以佈施等六波羅蜜多中,無如是分別亦不如彼所分別,何以故?非至此彼岸是佈施等六波羅蜜多相故。

「善現當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善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攝受佈施等六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緣,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墮聲聞及獨覺地,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以能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餘功德,亦能攝受方便善巧修行六種波羅蜜多,不墮聲聞及獨覺地,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一十一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序 釋道安撰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咸宗以成...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依梵本於中...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爾時,文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佛說邪見經

佛說邪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尊者...

燈指因緣經

燈指因緣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若種少善於勝福...

【註音版】佛說善夜經

佛說善夜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十方千五百佛名經 「□□□、勝慧佛、善□□□□□□...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

楊枝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 利人天 福壽...

金剛三昧經

金剛三昧經序品第一 北涼失譯人名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佛教詞典】三品沙彌

(名數)一、下品沙彌,自七歲至十三者,名為驅烏沙彌...

【佛教詞典】水想觀

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第二。又略稱水想、水觀。行此...

貪好女色 亡身減壽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雙全,不到二十歲即登進士,被選為...

我問師父(宏海法師答疑)

問: 我有三個問題請問師父: 第一個,阿羅漢在有餘涅...

十善業道之除貪瞋癡三毒

不貪慾 經云: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與無明共為起三界輪...

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中修行

不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佛陀對弟子的態度

佛陀平常對於自己弟子的態度,不但慈愛、坦率,尤其難...

臨終接引時,阿彌陀佛現的是什麼相

問: 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現的是什麼...

佈施的五大功德

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紀念日

農曆七月初二是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的圓寂日。 蓮池大師...

當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千萬別放鬆警惕

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空軍統計在戰爭中失事的戰鬥機和...

如何選擇善知識

問: 頂禮法師!在選擇善知識的時候,由於我們智慧福德...

受用果報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業力

若從因緣觀來觀察,我們在個體生命的流轉上,每一個剎...

【視頻】《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造塔功德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喬安舞演唱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喬安舞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