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羈瘦國,行在迦維羅衛兜國泥拘類園,坐於樹下。是時有釋人名曰摩男,到佛所前,以頭面著佛足為禮,白佛言:「我常聞佛語,輙著意中。我聞佛說,人心有三態,有淫態、有怒態、有癡態。我從聞以來,常著意,我自念:『無有淫態心自為正,無有怒態心自為正,無有癡態心自為正。』我自念:『常持是三者意不動,何因緣,殊不解?』」

佛言:「若淫心怒心癡心解者,何因緣復與妻子共居?若有貪心故。其有賢者,自思惟:『雖有經小苦耳,久後大樂,與妻子共居須臾樂耳,久後大苦。』」

「其有賢者,知世間樂少苦多?」

佛言:「諸比丘得阿羅漢道,知世間樂少苦多。我故求佛道者,但念世間樂少苦多。我為菩薩時,常念樂少苦多。」

摩男言:「獨佛、阿羅漢有是念耳?」

佛告摩男:「聽我言,以著心中。人於世間,何等為樂?凡有五樂,人所貪憙。眼貪好色。即著心中,晝夜念之以好色貪著;耳聞好聲,鼻聞好香,舌憙美味,身得細軟,即著心中,以好色貪著。如是五者,天下人所貪,天下樂著皆出是五事。知當出幾何憂?世間人,或作田家從得生活,或作工師用得生活,或作賈市用得生活,或作長吏用得生活,或作畜牧用得生活,或作畫師用得生活。是人寒者忍寒、熱者忍熱、苦者忍苦、飢者忍飢、渴者忍渴,俱坐貪意,俱忍是寒溫飢渴。自怨言:『我治生若干歲,苦欲死,殊不得錢財,與寒苦共居,或得病瘦。』」

佛告摩男:「是為一苦。二事者,貪淫之意。中有人,或作田家、或作工師、或作市賈、或作長吏、或作畜牧、或作畫師,行治生,忍寒熱飢渴,致貪錢財。以得富饒,復懷憂恐,畏縣官亡其錢財、或恐火起燒其錢財、或恐乘船船沒亡其錢財、或恐賊劫取其錢財、或恐貿賣亡其錢財、或恐貧家親屬持毒藥毒之、或親子散亡錢財,是人常與重憂共居,晝夜懷憂無有解已時。中復有人持錢財行,或逢縣官、或逢水火、或貨賣財物不還、或埋置地中不知其處、或有來誣謗之、或有親子用父錢財,其人自念言:『我從少小治生,忍寒熱飢渴,忍勤苦致錢財,今覆亡失。』從是憂念,或病或死皆坐財錢,是皆貪意五樂所致,是為二苦。

「三事者,世間人坐錢,父與子諍、兄與弟諍、夫與婦諍,或知識朋友共諍、或諸家內外共諍,背後相說惡露,是皆貪樂所致。世間人坐錢財故,王者與王者鬪、道人與道人鬪、田家與田家鬪、工師與工師鬪,皆坐錢財,故口相罵、杖相捶刀相斫,或相傷殺,皆坐貪所致,是為三苦。

「四事者,世間人從軍,受取官錢公知,當行鬪戰生死無期,皆貪心故行從軍;以受官錢不得復休,便鬪,或傷頭或截頭、或傷臂或截臂、或傷腳或截腳,展相奪命,是皆貪所致,是為四苦。

「五事者,世間人貪意,夜行穿人室壁,或於道中劫人、攻人城郭,為吏所得,或截頭、或截手、或截腳、或辜磔、或割其肌、或以火燒之、或以大椎椎其額、或斬其腰,是皆貪意所致,是為五苦。

「世間人坐錢財,轉相欺,口亦相欺,身亦相欺,意亦相欺,時自以為可自用,無有過罪;不知殃毒在後,當入地獄。其有若賢者若沙門婆羅門,自思惟世間五樂多耶?憂苦多乎?」

佛告摩男:「我為菩薩時,常念世間樂少苦多,以是故求無為之道。其有人欲言世間樂者,皆不知生死之道。若世間有賢善,心意無貪之志,復欲教人莫令貪,是最為大德。」

佛告摩男:「我嘗至王捨國,有山名設提班擥瞿何墮夫妻沛施。我見諸尼揵種,有放髮行者、僂行者、坐地者、臥地者,身體無衣,皆被鹿皮。佛遙見之,前與尼揵語:『若何因緣,作是曹放髮行?何因緣於地坐臥,亦無衣被,自毒如是?』諸尼揵對佛言:『我曹先世行惡所致,令我今世困苦如是,行惡未盡故耳。』佛言:『若何因緣,聞知是事先世所為?從人聞耶?自知之乎?』諸尼揵言:『亦不知,亦不聞,亦不事師。』佛言:『若用是困苦故,得脫於生死乎?若亦不從人聞,亦不事師,若空自困苦為?寧可棄若所為,來事佛道。』佛言:『我但惜若身,念若子孫,後世皆當復法,效若曹所為。』諸尼揵皆瞋恚佛所言:『王萍沙用是沙門瞿曇,為內國中。』佛告諸尼揵:『若曹勿恚!王萍沙見受我經,或不敢妄有所說。』佛告諸尼揵:『若曹寧能正坐七日七夜,不飲食、不語言,如是為樂耶?王有宮闕伎樂為樂耶?』尼揵言:『沙門瞿曇!為樂。』佛言:『何以為樂?萍沙見國何以故不樂?』尼揵言:『我曹少憂,用是故,沙門瞿曇勝王萍沙。』佛告諸尼揵:『王萍沙!有淫之意、有怒之意、有癡之意,亦欲伏諸傍臣,復欲伏外諸民,晝夜計念,當治誰、當繫誰?』佛言:『其有淫者,亦欲自殺亦欲殺人;瞋怒者,亦欲自殺亦欲殺人;癡者,亦欲自殺亦欲殺人。』諸尼揵皆前到佛所,白佛言:『我曹亦無淫態、亦無怒態、亦無癡態,寧可作沙門。』佛言:『當歸,報若父母。』諸尼揵言:『我曹辭家學道,便與父母決。』佛言:『若曹且受五戒歸。』諸尼揵皆受五戒,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犯他家婦女,四者不欺,五者不飲酒。諸尼揵受五戒,著衣舉髮正行,各自歸家。」

佛告摩男:「若聞經淫意、怒意、癡意,若言我持佛教,若熟思惟是五事,寧與世間等不?」

摩男言:「我當歸思惟諷誦是經典,日當到佛所。」

摩男前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


上篇:佛說苦陰經

下篇:佛說苦陰因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佛說泥犁經

佛說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別譯雜阿含經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初誦第一 (一...

佛說緣本致經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人仙經

佛說人仙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註音版】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寶藏論

寶藏論 長安沙門釋僧肇著 廣照空有品第一 空可空非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覺,子於...

佛說泥犁經

佛說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摩訶剎頭經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

【註音版】佛說迴向輪經

佛說迴向輪經...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止...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粥罷

(術語)晨朝吃粥之後也。敕修清規聖節曰:至五更住持...

【佛教詞典】心道

(1058~1129)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眉州(四川)丹棱...

要出生死,必以此為第一義

道學人,往參老人於曹溪,特為發明金剛般若宗旨。 以吾...

如何把佛號念到專注不間斷

問: 如何把一句佛號不間斷地念到專注? 大安法師答:...

其實回頭並不難

大和尚與小和尚結伴下山去鎮上購買寺院一週必需的糧食...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我們的安排,怎比萬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裡的某鄰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壯實,言談舉止十分...

永遠佈施歡喜心

現在我講施心,能捨,捨什麼呢?屬於我自己擁有的、屬...

李木源:人生這部經最厲害

來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訪問李木源居士時,正巧碰上居士...

愛別離怨憎會,實在苦不堪言

什麼叫愛別離?相愛的人,結果分手了,這個時候也很痛...

佛陀開顯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迴光返照,用清淨的智慧來觀照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時...

如何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

人生是一連串永無止境的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如何與觀音菩薩感應道交

1.一心稱名 要獲觀世音菩薩的感應,經中說的一心稱名最...

戒邪淫的關鍵

很多師兄會有這樣的觀念:就是覺得色-情的畫面看一下也...

【視頻】《佛說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釋大力讀誦

《佛說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釋大力讀誦

【視頻】《藥師經》女聲念誦

《藥師經》女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