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長阿含經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

(一二)第二分三聚經第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微妙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三聚法。汝等諦聽!思惟念之!當為汝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告比丘:「三法聚者,一法趣惡趣。一法趣善趣。一法趣涅槃。云何一法趣於惡趣?謂無仁慈,懷毒害心,是謂一法將向惡趣。云何一法趣於善趣?謂不以恶心加於眾生,是為一法將向善趣。云何一法趣於涅槃?謂能精勤,修身念處,是為一法將向涅槃。

「復有二法趣向惡趣,復有二法趣向善趣,復有二法趣向涅槃。云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云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

「復有三法趣向惡趣,三法向善趣,三法向涅槃。云何三法向惡趣?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云何三法向善趣?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又有四法趣向惡趣,四法向善趣,四法向涅槃。云何四法向惡趣?謂愛語、恚語、怖語、癡語。云何四法向善趣?謂不愛語、不恚語、不怖語、不癡語。云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復有五法向惡趣,五法向善趣,五法向涅槃。云何五法向惡趣?謂破五戒:殺、盜、淫逸、妄語、飲酒。云何五法向善趣?謂持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云何五法趣向涅槃?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又有六法向惡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槃。云何六法向惡趣?謂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法向善趣?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法向涅槃?謂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又有七法向惡趣,七法向善趣,七法向涅槃。云何七法向惡趣?謂殺生、不與取、淫逸、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云何七法向善趣?謂不殺生、不盜、不淫、不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云何七法向涅槃?謂七覺意: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猗覺意、定覺意、喜覺意、捨覺意。

「又有八法向惡趣,八法向善趣,八法向涅槃。云何八法向惡趣?謂八邪行: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法向善趣?謂世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法向涅槃?謂八賢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又有九法向惡趣,九法向善趣,九法向涅槃。云何九法向惡趣?謂九惱: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云何九法向善趣?謂九無惱: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當不生惱,今不生惱。云何九法向涅槃?謂九善法,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實知,七除捨,八無慾,九解脫。

「又有十法向惡趣,十法向善趣,十法向涅槃。云何十法向惡趣?謂十不善:身殺、盜、淫,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法向善趣?謂十善行:身不殺、盜、淫,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我為如來、為眾弟子所應作者,無不周備,憂念汝等,故演經道;汝等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惟,勿為懈怠,今不勉力,後悔無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流沙國劫摩沙住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阿難在閑靜處,作是念言:「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猶如目前,以何為深?」於是,阿難即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我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如在目前,以何為深?』」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阿難!我今語汝老死有緣,若有問言:『何等是老死緣?』應答彼言:『生是老死緣!』若復問言:『誰是生緣?』應答彼言:『有是生緣。』若復問言:『誰是有緣?』應答彼言:『取是有緣。』若復問言:『誰是取緣?』應答彼言:『愛是取緣。』若復問言:『誰是愛緣?』應答彼言:『受是愛緣。』若復問言:『誰是受緣?』應答彼言:『觸是受緣。』若復問言:『誰為觸緣?』應答彼言:『六入是觸緣。』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名色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識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應答彼言:『癡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阿難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緣,知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有有生,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色無色有者,寧有生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生由有,緣有有生,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取有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者,寧有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愛有取,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者,寧有取不?」

答曰:「無有。」

「阿難!我以此緣,知取由愛,緣愛有取,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者,寧有愛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愛由受,緣受有愛,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守有護,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寧有守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著有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欲有著,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利由求,因求有利,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寧有求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求由愛,因愛有求,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因受有求,至於守護。」

佛告阿難:「緣觸有受,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若無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答曰:「無也。」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阿難!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名色與受,俱計以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愛是我。』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是我,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無有苦受、不苦不樂受;有苦受時,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時,無有苦受、樂受。』所以然者?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攢則有火生,各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因樂觸緣故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當以正智如實觀之。阿難!彼見我者,以受為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者,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樂受是我者,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苦受是我者,苦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不苦不樂受是我者,不苦不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彼則為非。阿難!彼計我者,作此說:『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當語彼言:『一切無受。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對曰:『非是。』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計我者,作是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愛是我。』者,當語彼言:『一切無受,云何有愛?汝是愛耶?』對曰:『非也。』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愛是我。』者,彼則為非。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於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心比丘,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非有我非無我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佛語阿難:「彼計我者,齊已為定,彼計我者,或言少色是我,或言多色是我,或言少無色是我,或言多無色是我。阿難!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少無色是我者,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無色是我者,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佛告阿難:「七識住,二入處,諸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捨、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捨、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初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或有眾生,住空處;或有眾生,住識處;或有眾生,住不用處,是為七識住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捨、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七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七識住。

「云何二入處?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是為,阿難!此二入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捨、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二入處,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二入。

「阿難!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佛說長阿含第二分釋提桓因問經第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國菴婆羅村北,毘陀山因陀娑羅窟中。

爾時,釋提桓因發微妙善心,欲來見佛:「今我當往至世尊所。」

時,諸忉利天聞釋提桓因發妙善心,欲詣佛所,即尋詣帝釋,白言:「善哉!帝釋!發妙善心,欲詣如來,我等亦樂侍從詣世尊所。」

時,釋提桓因即告執樂神般遮翼曰:「我今欲詣世尊所,汝可俱行,此忉利諸天亦當與我俱詣佛所。」

對曰:「唯然!」時,般遮翼持琉璃琴,於帝釋前忉利天眾中鼓琴供養。

時,釋提桓因、忉利諸天及般遮翼,於法堂上忽然不現,譬如力士屈伸臂頃,至摩竭國北毘陀山中。

爾時,世尊入火焰三昧,彼毘陀山同一火色,時國人見,自相謂言:「此毘陀山同一火色,將是如來諸天之力。」

時,釋提桓因告般遮翼曰:「如來、至真甚難得覩,而能垂降此閑靜處,寂默無聲,禽獸為侶,此處常有諸大神天侍衛世尊,汝可於前鼓琉璃琴娛樂世尊,吾與諸天尋於後往。」

對曰:「唯然!」即受教已,持琉璃琴於先詣佛。去佛不遠,鼓琉璃琴,以偈歌曰:

「跋陀禮汝父,  汝父甚端嚴;
 生汝時吉祥,  我心甚愛樂。
 本以小因緣,  欲心於中生;
 展轉遂增廣,  如供養羅漢。
 釋子專四禪,  常樂於閑居;
 正意求甘露,  我專念亦爾。
 能仁發道心,  必欲成正覺;
 我今求彼女,  必欲會亦爾。
 我心生染著,  愛好不捨離;
 欲捨不能去,  如像為鈎制。
 如熱遇涼風,  如渴得冷泉;
 如取涅槃者,  如水滅於火。
 如病得良醫,  飢者得美食;
 充足生快樂,  如羅漢游法。
 如像被深鈎,  而猶不肯伏;
 [馬*奔]突難禁製,  放逸不自止。
 猶如清涼池,  眾花覆水上;
 疲熱象沐浴,  舉身得清涼。
 我前後所施,  供養諸羅漢;
 世有福報者,  盡當與彼供。
 汝死當共死,  汝無我活為?
 寧使我身死,  不能無汝存。
 忉利天之主,  釋今與我願;
 稱汝禮節具,  汝善思察之。」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告般遮翼言:「善哉!善哉!般遮翼!汝能以清淨音和琉璃琴稱讚如來,琴聲、汝音,不長不短,悲和哀婉,感動人心。汝琴所奏,眾義備有,亦說欲縛,亦說梵行,亦說沙門,亦說涅槃。」

爾時,般遮翼白佛言:「我念世尊昔鬱鞞羅尼連禪水邊,阿游波陀尼俱律樹下初成佛道時,有尸漢陀天大將子及執樂天王女,共於一處,但設欲樂,我於爾時見其心爾,即為作頌,頌說欲縛,亦說梵行,亦說沙門,亦說涅槃。時,彼天女聞我偈已,舉目而笑語我言:『般遮翼!我未見如來,我曾於忉利天法講堂上,聞彼諸天稱讚如來,有如是德,有如是力。汝常懷信,親近如來,我今意欲與汝共為知識。』世尊!我時與一言之後,不復與語。」

時,釋提桓因作是念:「此般遮翼已娛樂如來訖,我今寧可念於彼人。」時,天帝釋即念彼人。時,般遮翼復生念言:「今天帝釋乃能念我。」即持琉璃琴詣帝釋所。帝釋告曰:「汝以我名併稱忉利天意,問訊世尊:『起居輕利,游步強耶?』」

時,般遮翼承帝釋教,即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住,白世尊言:「釋提桓因及忉利諸天故,遣我來問訊世尊:『起居輕利,游步強耶?』」

世尊報曰:「使汝帝釋及忉利天壽命延長,快樂無患。所以然者?諸天、世人及阿須輪諸眾生等,皆貪壽命、安樂、無患。」

爾時,帝釋復自念言:「我等宜往禮覲世尊。」即與忉利諸天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時,帝釋白佛言:「不審我今去世尊遠近可坐?」

佛告帝釋曰:「汝天眾多,但近我坐。」

時,世尊所止因陀羅窟,自然廣博,無所障礙。爾時,帝釋與忉利諸天及般遮翼皆禮佛足,於一面坐,帝釋白佛言:「一時,佛在舍衛國婆羅門捨,爾時世尊入火焰三昧,我時以少因緣,乘千輻寶車,詣毘樓勒天王所,於空中過,見一天女叉手在世尊前立,我尋語彼女言:『若世尊三昧起者,汝當稱我名字,問訊世尊:起居輕利,游步強耶?』不審彼女後竟為我達此心不?世尊!寧能憶此事不?」

佛言:「憶耳!彼女尋以汝聲致問於我,吾從定起,猶聞汝車聲。」

帝釋白佛言:「昔者,我以少緣,與忉利諸天集在法堂,彼諸舊天皆作是言:『若如來出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輪眾。』今我躬見世尊,躬見自知,躬自作證,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輪眾。此有瞿夷釋女,於世尊所淨修梵行,身壞命終,生忉利天宮,即為我子。忉利諸天皆稱言:『瞿夷大天子有大功德,有大威力。』復有餘三比丘,於世尊所淨修梵行,身壞命終,生於卑下執樂神中,常日日來為我給使,瞿夷見已,以偈觸嬈曰:

「『汝為佛弟子,  我本在家時,
  以衣食供養,  禮拜致恭恪。
  汝等名何人?  躬受佛教誡;
  淨眼之所說,  汝不觀察之。
  我本禮敬汝,  從佛聞上法;
  生三十三天,  為帝釋作子。
  汝等何不觀?  我所有功德;
  本為女人身,  今為帝釋子。
  汝等本俱共,  同修於梵行;
  今獨處卑賤,  為吾等給使。
  本為弊惡行,  今故受此報;
  獨處於卑賤,  為吾等給使。
  生此處不淨,  為他所觸嬈;
  聞已當患厭,  此處可厭患。
  從今當精勤,  勿復為人使;
  二人勤精進,  思惟如來法。
  捨彼所戀著,  觀欲不淨行;
  欲縛不真實,  誑惑於世間。
  如像離羈靽,  超越忉利天;
  釋及忉利天,  集法講堂上。
  彼已勇勐力,  超越忉利天;
  釋歎未曾有,  諸天亦見過。
  此是釋迦子,  超越忉利天;
  患厭於欲縛,  瞿夷說此言。
  摩竭國有佛,  名曰釋迦文;
  彼子大失意,  其後還得念。
  三人中一人,  故為執樂神;
  二人見道諦,  超越忉利天。
  世尊所說法,  弟子不懷疑;
  俱共同聞法,  二人勝彼一。
  自見殊勝已,  皆生光音天;
  我觀見彼已,  故來至佛所。』」

帝釋白佛言:「願開閑暇,一決我疑。」

佛言:「隨汝所問,吾當為汝一一演說。」

爾時,帝釋即白佛言:「諸天、世人、乾沓和、阿須羅及餘眾生等,盡與何結相應,乃至怨讐、刀杖相向?」

佛告釋言:「怨結之生,皆由貪嫉,故使諸天、世人、阿須羅、餘眾生等,刀杖相加。」

爾時,帝釋即白佛言:「實爾!世尊!怨結之生,由貪嫉故,使諸天、世人、阿須羅、餘眾生等,刀杖相加。我今聞佛所說,疑網悉除,無復疑也,但不解此貪嫉之生,何由而起?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貪嫉之生,皆由愛憎,愛憎為因,愛憎為緣,愛憎為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

爾時,帝釋即白佛言:「實爾。世尊!貪嫉之生,皆由愛憎,愛憎為因,愛憎為緣,愛憎為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但不解愛憎復何由而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愛憎之生,皆由於欲,因欲緣欲,欲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

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愛憎之生,皆由於欲,因欲緣欲,欲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但不知此欲復何由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愛由想生,因想緣想,想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而無。」

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愛由想生,因想緣想,想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我今聞佛所說,無復疑也。但不解想復何由而生?何因何緣?誰為原首?從誰而有?從誰而無?」

佛告帝釋:「想之所生,由於調戲,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而有,無此則無。帝釋!若無調戲則無想,無想則無慾,無慾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若無貪嫉,則一切眾生不相傷害。帝釋!但緣調為本,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有想,從想有欲,從欲有愛憎,從愛憎有貪嫉;以貪嫉故,使群生等共相傷害。」

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由調有想,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此有想由調而有,無調則無。若本無調者則無想,無想則無慾,無慾則無愛憎,無愛憎則無貪嫉,無貪嫉則一切群生不相傷害。但想由調生,因調緣調,調為原首,從調有想,從想有欲,從欲有愛憎,從愛憎有貪嫉,從貪嫉使一切眾生共相傷害。我今聞佛所說,迷惑悉除,無復疑也。」

爾時,帝釋復白佛言:「一切沙門、婆羅門盡除調戲在滅跡耶?為不除調戲在滅跡耶?」

佛告帝釋:「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在滅跡也。所以然者?帝釋,世間有種種界,眾生各依己界,堅固守持,不能捨離,謂己為實,餘者為虛。是故,帝釋!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而在滅跡。」

爾時,帝釋白佛言:「實爾!世尊!世間有種種眾生,各依己界,堅固守持,不能捨離,謂己為是,餘為虛妄。是故一切沙門、婆羅門不盡除調戲而在滅跡。我聞佛言,疑惑悉除,無復疑也。」

帝釋復白佛言:「齊幾調在滅跡耶?」

佛告帝釋:「調戲有三:一者口,二者想,三者求。彼口所言,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言已,如所言,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如口所言,專念不亂,想亦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想已,如所想,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如所想,專念不亂。帝釋!求亦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求已,如所求,不自害、不害他,不二俱害,知時比丘如所求,專念不亂。」

爾時,釋提桓因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又白佛言:「齊幾名賢聖捨心?」

佛告帝釋:「捨心有三:一者喜身,二者憂身,三者捨身。帝釋!彼喜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喜已,如所喜,不自害、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帝釋!彼憂身者,自害、害彼,亦二俱害;捨此憂已,如所憂,不自害、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復次,帝釋!彼捨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捨此身已,如所捨,不自害、不害他,二俱不害,知時比丘專念不忘,是即名為受具足戒。」

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又白佛言:「齊幾名賢聖律諸根具足?」

佛告帝釋:「眼知色,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尊!如來略說,未廣分別,我以具解。眼知色,我說有二:可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有二:可親、不可親。世尊!如眼觀色,善法損減,不善法增,如此眼知色,我說不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知法,善法損減,不善法增,我說不可親。世尊!如眼見色,善法增長,不善法減,如是眼知色,我說可親;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知法,善法增長,不善法減,我說可親。」

佛告帝釋:「善哉!善哉!是名賢聖律諸根具足。」

帝釋白佛言:「我聞佛所說,無復狐疑。」

復白佛言:「齊幾比丘名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

佛告帝釋:「為愛所苦,身得滅者,是為究竟、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究竟無餘。」

帝釋白佛言:「我本長夜,所懷疑網,今者如來開發所疑。」

佛告帝釋:「汝昔頗曾詣沙門、婆羅門所問此義不?」

帝釋白佛言:「我自憶念:昔者,曾詣沙門、婆羅門所諮問此義。昔我一時曾集講堂,與諸天眾共論:『如來為當出世,為未出世?』時共推求,不見如來出現於世,各自還宮,五欲娛樂。世尊!我復於後時見諸大神天,自恣五欲已,漸各命終。時我,世尊!懷大恐怖,衣毛為竪。時,見沙門、婆羅門處在閑靜,去家離欲,我尋至彼所問言:『云何名究竟?』我問此義,彼不能報。彼既不知,逆問我言:『汝為是誰?』我尋報言:『我是釋提桓因。』彼復問言:『汝是何釋?』我時答言:『我是天帝釋,心有所疑,故來相問耳。』時,我與彼如所知見,說於釋義。彼問我言:『更為我弟子,我今是佛弟子,得須陀洹道,不墮餘趣,極七往返,必成道果,唯願世尊記我為斯陀含。』說此語已,復作頌曰:

「『由彼染穢想,  故生我狐疑;
  長夜與諸天,  推求於如來。
  見諸出家人,  常在閑靜處;
  謂是佛世尊,  故往稽首言:
  我今故來問,  云何為究竟?
  問已不能報,  道跡之所趣。
  今日無等尊,  是我久所求;
  已觀察己行,  心已正思惟。
  唯聖先已知,  我心之所行;
  長夜所修業,  願淨眼記之。
  歸命人中上,  三界無極尊;
  能斷恩愛刺,  今禮日光尊。』」

佛告帝釋:「汝憶本得喜樂、念樂時不?」

帝釋答曰:「如是,世尊!憶昔所得喜樂、念樂。世尊!我昔曾與阿須輪共戰,我時得勝,阿須輪退,我時則還,得歡喜、念樂,計此歡喜、念樂,離有穢惡刀杖喜樂、鬪訟喜樂。今我於佛所得喜、念樂,無有刀杖、諍訟之樂。」

佛告帝釋:「汝今得喜樂、念樂,於中欲求何功德果?」

爾時,帝釋白佛言:「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何等五?」即說偈言:

「我後若命終,  捨於天上壽;
 處胎不懷患,  使我心歡喜。
 佛度未度者,  能說正真道;
 於三佛法中,  我要修梵行。
 以智慧身居,  心自見正諦;
 得達本所起,  於是長解脫。
 但當勤修行,  習佛真實智;
 設不獲道證,  功德猶勝天。
 諸有神妙天,  阿迦尼吒等;
 下至末後身,  必當生彼處。
 我今於此處,  受天清淨身;
 復得增壽命,  淨眼我自知。」

說此偈已,白佛言:「我於喜樂、念樂中,欲得如是五功德果。」

爾時,帝釋語忉利諸天曰:「汝於忉利天上梵童子前恭敬禮事,今於佛前復設此敬者,不亦善哉!」

其語未久,時,梵童子忽然於虛空中天眾上立,向天帝釋而說偈曰:

「天王清淨行,  多利益眾生;
 摩竭帝釋主,  能問如來義。」

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忽然不現。是時,帝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遶佛三匝,卻行而退,忉利諸天及般遮翼亦禮佛足,卻行而退。時,天帝釋少復前行,顧語般遮翼曰:「善哉!善哉!汝能先於佛前鼓琴娛樂,然後我及諸天於後方到,我今知汝補汝父位,於乾沓和中最為上首,當以彼拔陀乾沓和王女與汝為妻。」

世尊說此法時,八萬四千諸天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

時,釋提桓因、忉利諸天及般遮翼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上篇:[佛弟子文庫]

下篇:佛說七佛經

0:00 / 0:00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1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2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3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4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5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6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7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8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09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0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1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2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3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4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5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6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7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8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19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20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21
長阿含經(聆志居士)22
隱藏音頻列表
播放音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佛說阿含正行經

佛說阿含正行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長阿含十報法經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別譯雜阿含經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初誦第一 (一...

增壹阿含經

增壹阿含經序 晉沙門釋道安撰 《四阿含》義同。《中阿...

佛說阿難同學經

佛說阿難同學經(出增一阿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佛說七知經

佛說七知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佛游於舍衛...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

佛說鐵城泥犁經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金光明懺齋天儀規

一、淨壇: 1、唱誦 瑤天玉露。覺海金波。大千沙界灑...

佛說鴦崛髻經

佛說鴦崛髻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六道伽陀經

佛說六道伽陀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

念佛三昧寶王論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並序)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佛說月光童子經

佛說月光童子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佛說乳光佛經

佛說乳光佛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須摩提經

須摩提經(按《開元錄》云妙慧童女經,流志後譯) 大唐...

【佛教詞典】楊岐方會

(996~1049)北宋臨濟宗楊岐派之開祖。石霜楚圓之法嗣...

【佛教詞典】金剛水

梵語 vajrodaka。音譯作跋折囉鄔陀迦。西藏語 rdo-rje...

五台山「人皮鼓」的故事

世間的因果報應,跟人的善惡業力是直接關聯的,如影隨...

妙吉祥菩薩為諸菩薩之母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諦聽!我將為你說妙吉...

地藏菩薩和我們關係

誰是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是佛陀座前,大願第一的大菩...

古人的仁慈之心

這是《閱微草堂筆記》裡的公案。一個鄉村有一位長者,...

懷孕媽媽的胎教之法

歷來古今賢聖之人,都是由於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佛教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好像它只以解...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

只要沾了佛法邊,將來一定成佛

一切眾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內部極卑鄙、極低劣的心...

別摔在熟悉的路上

朋友是位載客司機,每天都要開著面包車往返縣城。有一...

微笑地面對人生中痛苦和考驗

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齋戒學會的老菩薩的故事...

「阿彌陀」具有哪些含義

阿彌陀是印度話,阿翻成中文叫做無;彌陀翻成中文叫做...

修學佛法需要經過的四個階段

一個人修行佛法的過程,大概都需要經過四個階段,我們...

【視頻】《佛說八正道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八正道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佛說自歡喜經(聆志居士)

佛說自歡喜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