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外道問聖大乘無我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大眾中,爾時外道有疑欲決,迷大乘行,來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問無我義:「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說此身無我。若身無我,本性亦無,云何說有哀啼、戲笑、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生?是我所疑。願賜除斷。

「如來所言身與本性,有無云何?」

佛言:「外道!諦聽諦受,當為汝說。」

佛言:「身與本性,體本空故,說或有或無,斯成二法;言是有者,斯更虛妄。」

佛言:「當觀全身,發甲皮毛、兩手雙足,至於脂、筋、脾、腸、骨髓等事,週遍內外,不見本性。」

外道言:「大丈夫!若彼不見本性,以我肉眼云何能見?或以天眼而能見乎?」

佛言:「天眼見彼,無色、無相、無住,此見非見。」

外道言:「若如是說,大聖妄語。若彼非者,云何現見有此啼笑、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以如是故,何得說無?又說或有或無,斯成二義?」又言:「大丈夫!若彼有無不得說者,云何說言:『彼有所著,彼無所著?』」又言:「空者當何所如?」

佛言:「如是如是。空非所如,體不可得故。」

外道言:「若此者,笑哭、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見?」

佛言:「如夢、如幻、如化、如影像相。」

外道言:「云何夢相?云何幻化相?云何影像相?」

佛言:「幻化非相,空非執持,夢本體空。如陽焰故,影像無色,虛假不實。如是所見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當如是見。

「復次有二種見,莊嚴真如。彼莊嚴者,此即名我,此即名他。是名人、補特伽羅,名人世間思惟。至於資財、男女、兄弟、妻妾等名,心所思惟莊嚴。彼如是法,無自無他、無人無命、無補特伽羅、無有情、無世間、無見者、無資財、無男女、無朋友、無妻妾等。彼一切事不見自性,云何彼出世間,莊嚴果報,善惡生滅?彼真如莊嚴果報,無善無惡,不生不滅,無煩惱、無快樂,而彼諸法各各如是!

「又彼世間及出世間二種莊嚴,令諸有情因莊嚴故,而生煩惱處於輪迴,久久展轉不知真如。彼知法者思惟莊嚴,疑此苦受,彼苦受惡遠離解脫而不見道,愚癡有情以迷執故,輪轉生死墮於惡趣,行世間法不見真如盡彼輪迴,由如織網用線展轉復去復來。

「又如日月二種行往,晝夜隱顯出沒世間,諸行無常不久破壞,輪轉生死來往亦然,而真如體離莊嚴句。

「又彼天人、乾闥婆等及彼女等,住於天上,以彼莊嚴果報,墮一切有;復有持明成就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彼以一切莊嚴果報,復墮地獄惡精進天,以彼神通而作功德,以彼一切莊嚴果報,或墮彼天。

「又若帝釋及轉輪王,具最上德及最上句,以彼一切莊嚴果報復生。傍生智者於一切時,宜應遠離天上最上大樂,恆觀菩提之心,靈明廓澈,無自性、無罣礙亦無所住,一切皆空,亦復遠離一切戲論。

「外道!菩提心相,不硬不軟、不熱不冷、無觸無執;又菩提心相,非長非短,不圓不方、不肥不瘦;又菩提心相,不白不黑、不赤不黃,非色非相。彼菩提心,不作相非顯耀,無性無纏縛,由如虛空而無色故,菩提心相而離觀察。外道!而汝不知菩提心相與般若波羅蜜多而相應故;又菩提心相,自性清淨,無物無喻,不可覩視,是最上句;又菩提心相,非諸物像,無相似者,如水成漚,雖覩非有,如幻化如陽焰喻,如泥團作諸坯器,眾名雖具咸成戲論。貪瞋癡等亦幻化有,一味空故,如電之住剎那不見。觀彼般若波羅蜜多,及作諸善,亦復如是!至於談笑嬉戲,歌舞歡樂,飲食愛慾,一切如夢。有情諸行畢竟體空,心喻虛空,疑當何立行般若行?恆若此觀了一切性,自然解脫,得最上句。諸佛所說,無上菩提由斯生出,當作是觀。作此觀者得最上涅槃,乃至往昔造作諸過,咸悉除滅生無量德,而於此生不染諸過,專精觀行決定成就。若與真如不相應者,應念非真如咒及金剛鈴真如無生印,而起真如相應之行,決定圓滿如上功德。」

爾時外道聞是語已審諦觀察,而彼疑綱皆悉除斷,作是觀已獲住大乘,瞻奉歡喜,作禮而退。

外道問聖大乘無我義經


上篇:佛說尊那經

下篇: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佛說耶祇經

佛說耶祇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

佛說大淨法門經

佛說大淨法門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修行道地經

偷迦遮復彌經晉名修行道地卷第一(並序) 造立《修行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皇明名僧輯略

明雲棲寺比丘袾宏輯 △楚石琦禪師 行 實 師諱梵琦,楚...

僧伽羅剎所集經

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並序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

佛說文殊悔過經

佛說文殊悔過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佛說滿願子經

佛說滿願子經 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摩鳩羅無...

法句經

法句經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無常品...

佛說五王經

佛說五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昔有五王,國界相近,...

【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

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 佛言:...

佛說幻士仁賢經

佛說幻士仁賢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佛教詞典】一彈指

彈指,梵語 acchatā,以拇指與中指壓覆食指,復以食指...

【佛教詞典】碧岩集

凡十卷。宋代僧圓悟克勤編。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又...

誦經時如何隨文入觀

問: 法師,誦經的時候是隨文入觀,還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身為管理者應會的56個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

持戒的方法次第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

中醫如何看素食

隨著素食日益普及,人們逐漸知道素食對健康的好處,不...

【佛學漫畫】既然明白世間是苦,為何不把苦賣掉

如此的貧婦,對淨土法門一無所知,只是念佛數年就能預知...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

大悲咒修法簡規

一、祈請 頂禮十方常住三寶(上香後三拜) 二、懺悔 往...

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引導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於世...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流轉門、還滅門。 丙二、轉化生命 丁一、總說 什麼叫...

愛是一種心境

盛產童話的丹麥有兩位科學家,他們是兄弟。弟弟叫哈洛...

【佛學漫畫】《淨土聖賢錄》生死大事,在此一舉

百劫千生的生死大事,就在此一舉。你要努力直往,不要...

不要為了小事而破壞虔誠的心境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興沖沖的抱著一束鮮花及供果,趕...

【視頻】《瑜伽師地論》聆志居士讀誦

《瑜伽師地論》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佛地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佛地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