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就是先苦後甘

證嚴法師  2011/08/10  大字體  護眼色

大藏經裡面有段故事:在一個深山裡面,有七個人志同道合,發願修行,他們認為人生險惡,人在世間幾十年時間,生命不長,卻在社會上造了很多的業。所以他們想找一個比較清靜的地方,共同論道、精進修持,這是他們共同的理想。但是,經過了十二年的時間,每一個人的心態還是一樣,起伏不定,滿心煩惱。他們雖然離開了人群,也不覺得快樂啊!他們的煩惱在那裡呢?是欲和情未斷。一群人在這清靜的環境相處久了之後,發覺沒有什麼樂趣,於是回顧在家時有父母兄弟,還有很多男女感情……而在深山裡的十二年中,什麼都沒有得到,等於是浪費人生。於是這七個人又再聚會互相討論,他們都認為,不如再回社會,娶妻、成家、做事業,所以他們相偕離開了修行十二年的地方。

那時佛陀知道這幾個修行人心不定、意不靜,有還俗的心態,於是就在他們必經之地打坐,這七個人從深山走到出口的地方,看到佛陀很莊嚴地坐在樹下,他們那時還不認識佛陀,但是,看到佛陀就自然地生起恭敬心,七個人不約而同地向佛跪拜頂禮。

他們坐好之後,佛陀就問他們說:「你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你們修行已經多久了?抱什麼樣的心態入深山,又為了何事離開靜處?」七位修行人將他們的經過,一五一十向佛稟白。佛陀說:「修行乃是一條心路歷程,必定要修持到不被動態的情所感染,能夠視富貴如浮雲,視名利如敝履。能夠看開亂象,道就在其中!世間最亂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是非,和社會人群愚癡爭鬥的情形,修行最主要就是要看開這些心欲,如果看不開這些俗情亂相,又再投入社會,你們的心會更亂。」

佛陀又說:「一切苦就是因‘集’而成,集合名利、情愛,有這種種心欲會集,所以苦不堪言啊!修行雖然是苦,但先苦後甘,修正的快樂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假使追求名利、追求情愛,雖然樂在前頭,最後受苦時卻萬劫難拔啊!因為一切業因已在人群亂相中形成了!」佛陀的這些啟示,我們也可以拿來應用,確實一切苦就是由「集」而來,集合一切的人我是非而來,就是因為有人我是非,所以才有苦。

有時別人說話無心,聽者卻有意,故意抓住對方的把柄及缺點鑽牛角尖,這都是自招惹的煩惱,假使我們對人都用寬心,對一切的事看輕一點、看淡一點,用寬大的心胸互相關懷,無爭無鬥,我們的心念就能很平靜,心若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與道無爭則道安,真正的得道就是「無爭」,這就是「道心」。道心分秒都在我們的面前,得道的路也在我們的腳底下。要說遠,實在是不遠;要說近,實在是非常的遙遠,遠近之別在於我們的心念。一念的平靜心那就是道心,一念的煩惱心就成凡夫心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佛教之三種簡易修持法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

三種層次的念佛人

我們可以這樣講,從一種願力來取代業力的角度,我們可...

【推薦】不能把無病當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現

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了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

淨土法門的沒有修學次第嗎

問: 法師,修學佛法不是應該有次第嗎,淨土法門怎麼扔...

聖嚴法師《非干我事》

仰山慧寂禪師問溈山靈佑禪師:「百千萬種現像一起來的...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離了道

我們來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內涵,是要...

寬嚴法師《如何控制你的瞋怒》

有人說,現在的世界是修羅世界。修羅的特性是什麼?就...

讀誦佛經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應該怎麼樣讀誦佛經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見以為,讀誦...

五陰纏縛乃眾生

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

挨打不如找打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進步,避免挨...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有一段敘述八齡龍女即...

平凡工作都在為你積蓄能量

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在等待著伯樂來發現它。 商人來...

達照法師《淨宗修行路上的八種歧途》

佛法是讓我們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煩惱、痛苦,了脫生死輪...

一棵芒果樹

對於一位以覺醒修行的人來說,並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大安法師:修苦行和往生沒有直接關係

修苦行和往生沒有直接關係,但有間接關係,這是因為往...

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楞嚴經云:十方所有的佛就是持著楞嚴咒而成佛,可以看...

有什麼障礙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一切的經典,只是一...

一誠法師與江西佛教

一誠法師,俗姓周,法號一誠,字悟園。1927年農曆2月2...

以孝親之心禮誦,功德更大

【原文】: 令嚴臨終,神識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五時說法都有淨土法門的施設

我們說末法眾生有個特點,不知恩不報德,很多眾生對釋...

觀無常是斷除煩惱的殊勝法門

在寺院裡,經常有好多遊客或是居士來求教,問題多是關...

夢參老和尚《辦慈善事業必須真情實意》

2009年冬至2010年春,夢參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來...

【佛教詞典】圓實墮

(術語)謂墮落於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邪正不二...

【佛教詞典】山翁道忞

(1596~1674)明末清初臨濟宗僧。潮州(廣東)潮陽人...

【視頻】淨界法師《覓心了不可得》

淨界法師《覓心了不可得》

【視頻】聖嚴法師《順境逆境由心造》

聖嚴法師《順境逆境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