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讓敵人變成朋友

2011/07/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一位女基督徒說,她雖然信主,但她很恨她大姊,彼此看不順眼。從小,她們打打鬧鬧,也常相互抓對方的頭髮泄恨;平常吃飯擺碗筷,也只給對方一支筷子。

一次,輪到她擺筷子,她心想報復機會來了,只給大姊一支筷子;未料被父親看見,結果,父親氣得把她的手指打得浮腫,而她也痛得泣不成聲、吃不下飯!

諸如此類的事,層出不窮,所以種下她與大姊「冷諷熱戰、互相仇恨」的心。

這女孩說,她雖然常到教會,卻也在獨自一人時,躲在屋後倉庫,淚流滿面地禱告:「主啊,我想愛大姊,可是我做不到!」後來,她聽到一聲音說:「只要你願意,有一天你能!」

一個月後,這女孩說,大姊又冷言冷語地嘲諷她,當她很想頂嘴大罵回去時,她的嘴,及時煞車「主啊,請賜給我忍耐,請賜給我忍耐!」她心中不住地禱告,最後嘴巴總算忍了下來,並且做到「被罵不還口、被打不還手」

一個銅板敲不響!由於她的忍耐,引起大姊的好奇,久而久之,大姊也不再挑釁。一天,大姊突然拿著心愛的郵票,說要送給喜好集郵的她。女孩訝異地問大姊:「你怎麼突然對我這麼好?」大姊對她說:「是你自己先改變的啊!」

有時,我們以為贏了,其實,我們輸了!因為,我們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相反地,或許我們「被罵不還口、被打不還手」,好像是「輸了」,其實,我們卻是「贏了」,而且,贏得豐豐富富!

有時,人的美貌、人的嬌慣,常使得自己變得十分自我,而「看不見別人」,一切都要別人依我、聽我、捧我、寵我!而我自己很棒、很對,一向都是贏家!

然而,在人際關係中,「懂得贏,也要懂得輸」、「懂得競爭,也要懂得包容」。因為,我們不能一直「只贏不輸」!我們必須懂得適時地「包容、退讓與感謝」;因為,在人際溝通中,「包容與退讓」不一定是「我輸」,反而可能是「雙贏」啊!

語言,是有溫度的。

冷言冷語、冷嘲熱諷、盛氣凌人、苛薄冷漠、態度冰冷……會讓人痛苦難受,記恨多年。

溫馨真誠、語帶讚美、接納尊重、熱情擁抱、微笑鼓勵……卻讓人如沐春風,如浴冬陽。

所以,在言語上適度的輸、適度的退讓,製造「對方的贏」,就可以讓敵人變成朋友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諸經如是說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為成佛妙道,諸經如是說: 世...

聖嚴法師:造口業

佛教所說的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

仰天而唾,唾還從己墮

佛法告訴我們種善得善,種惡得惡之因果真理。在言說中...

怪獸的傳說

在無邊無際的森林裡,有一棵樹冠簇密的老樹。也不知從...

因不忍而導致的慘劇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夠安住你的心不動,人家把對...

沉得住氣,這才是智者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

當從善者,與淨相應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天,舍利弗尊者...

交朋友時應注意什麼事情和原則

問: 有人因為被朋友傷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們在交朋...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註

往生論註...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但凡深信切願之人,必能時時不離佛號

俞有光,新安人。從小居住在江蘇宜興縣,和吳如庵一同...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緣

阿恕伽王(又稱阿育王)是一位暴虐無道、瞋怒好殺的君王...

傳子以金不如傳子以德

楊震是東漢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時人譽為關西孔子。漢末...

完美逆襲病苦的徹悟大師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降誕清季,童真入道,廣參叢林宗...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講看破、放下、念佛。因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在家居士可以批評出家人的過失嗎

我們首先應當承認,中國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來,根...

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前面是講因地的隨順,...

中國人的四大傳統智慧

1、大道至簡 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

不孝的人都很窮困

百善孝為先 我認識一位學佛醫生,在臨床幹了一輩子,剛...

聖嚴法師《聞聲救難,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宛然是與娑婆有情,別具深刻因緣的菩薩。人...

為善勿貴人知

示陳定耑曰:小人之為惡也,唯恐人知。君子之為善也,...

【推薦】為什麼要做早晚課?能得到什麼利益

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裡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覺...

宗舜法師:佛教相信2012會到來嗎

鳳凰網: 剛才宗舜法師也解釋了在從佛教當中如何來去...

四十八大願——(第22願)菩薩一生補處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

五種食物助你去口氣

口氣難聞,口氣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交際。那口氣重該...

【佛教詞典】梵天王

(天名)色界之初禪天有梵眾梵輔大梵之三天,其大梵天...

【佛教詞典】不正食

(術語)佛制十食中之後半,如果實之類可嚙嚼而食之五...

【視頻】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依教修學

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依教修學

【視頻】聖嚴法師《洞見慾望的智慧》

聖嚴法師《洞見慾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