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觀

2012/02/08  大字體  護眼色

尊重生命的佛教素食觀

俗諺雲∶「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向來最講究吃的藝術,有人餐餐吃的山珍海味、美食佳餚,身體卻依然是百病叢生;有人雖是粗茶淡飯,反而身體健康長壽,因此本文將從佛教的觀點,對素食做一番探討。

就佛門而言,尊重生命是素食的一個重要觀念。大自然的一花一木,都是有生命的個體,任意傷生害命,或是砍伐山林,浪費資源,都是與尊重生命嚴重違背的行為。

《本生經》裡提到,子菩薩連舉手投足,都十分謹慎,深怕一不小心,踩痛了大地;《緇門崇行錄》裡匾擔山和尚惟恐傷及草木,揀橡栗為食,他們尊重生命的慈悲胸懷多麼可貴!《楞伽經》云∶「殺生食肉者斷大悲種。」佛教的持齋茹素,乃至護生放生,最主要是基於慈悲的精神,這正說明佛教是以最清淨的心靈,最徹底的方式來尊重眾生生命的表現。

佛門以慈悲為懷,為長養學佛人的慈悲心,減少世間的暴戾氣氛,讓一切有情樂於親近、依附;為愛護眾生,尊重生命,讓所有眾生能身心安樂、無所怖畏,因此主張素食。

佛世僧人托缽為長養色身

在佛世時期,僧人過得是乞食的生活,沒有選擇食物的自由,為長養色身的健康,施主們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以獲取修行所需的熱量,這是不得已的方式。當時的僧團規定,僧侶們只能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在《五分律》說明,「有三種肉不得食∶若見、若聞、若疑。見者,自見為已殺;聞者,從可信人聞為己殺;疑者,疑為己殺。若不見、不聞、不疑,是為淨肉。」

昔時印度的僧侶以乞食托缽維生,為避免施主們準備齋飯的不便並沒有要求完全素食,另外西藏佛教裡,在深山修行的喇嘛,當地種植蔬菜存活不易,也無法講求完全素食,僅憑以無分別心來吃素,長養色身的需要。針對吃素與佛教精神的掌握,印順法師曾說∶「佛教的出家制,本是適應印度當時的乞食生活,在這種生活情況下,是無法十分揀擇的,只能有什麼吃什麼。這是適應時地的方便,在世尊的悲心中,決不以三淨肉為非吃不可。」

後來到了大乘佛教時期,當僧侶們較能自主地選擇食物,許多經典便出現不食肉的主張。《楞伽經》說,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謂天所棄故,不應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常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

眾生在六道輪迴,眼前所見的眾生有可能是人死後轉生而來,何忍將它宰殺烹煮?又眾生相互殘食,殺生不絕,增添世間的仇恨,食肉等於間接殺生。因此,在《入楞伽經》說∶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

而在《大乘入楞伽經》中,對於食肉的功過有更詳細的說明。如佛告大慧∶「一切諸肉,有無量緣,菩薩於中,當生悲愍,不應啖食。我今為汝說其少分。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取之而食!」

經文中並提到,由於葷食的人身體臭穢,所以諸聖先賢不會親近,因此即使是這位修行的人再怎麼精進,也無法成就道業;反而,口氣常有臭味,亦增長疾病。

由此可見食肉,即是對於口腹之慾,心生味著,對一切有情的生命不予尊重,不僅會遮斷慈悲的種子,而且障礙修行,可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所謂「莫道世上刀兵劫,但聞屠門夜半聲」,世間的人食肉,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於是恣意殺生,廣積怨業,相習成俗,不自覺知,因此戰爭災禍連綿不絕。願雲禪師的戒肉食詩曾說∶「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所以佛教改良吃的藝術,提倡素食,杜絕殺戮,讓世界擁有安寧祥和的日子。

中國佛教提倡素食

北傳佛教、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三大佛教文化裡,只有中國佛教是完全素食的,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佛教並不是一開始就素食,而是經過相關經典的傳播、僧人的自覺、帝王的提倡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共識。

例如中國梁朝的梁武帝,為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曾寫過《斷酒肉文》提倡素食,武帝之後北齊文宣帝向僧稠法師求受菩薩戒,「斷酒禁肉,放舍鷹鷂,去官畋漁,郁成仁國。又斷天下屠殺,月六年三敕民齋戒,官園私菜,葷辛悉除。」由於古時帝王慈憫眾生,提倡素食,上行下傚,對於民風的改善,有很大的影響。

其次,素食的原理,來自護生的觀念。吾人觀察世間上的一切有情眾生,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小如螻蟻,如不幸溺水,尚且奮力掙扎,但聰明的人類卻往往忘卻自己曾受刀杖楚毒的痛苦,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慾,宰殺眾生,孰不知因緣果報的道理,最後還得承受苦果。因此《法句經》說∶「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恕已可為譬,勿殺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諸楚毒,現世不逢害,後世常安隱。」

吾人提倡素食不殺生,有何功德利益?在《分別善惡所起經》亦云∶佛言∶人於世間,慈心不殺生,從不殺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壽命增長。二者、身安隱。三者、不畏兵刃虎狼毒蟲所傷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壽無極。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則長壽。今見有百歲者,皆故世宿命不殺所致。

素食有益於身體健康,為全世界所公認的事實,不僅能涵養柔和的心性、仁慈的性格,更能使耐力增加;例如,觀察地球上素食的動物,如牛、馬、大象、駱駝等,皆是比較具有耐久的力量,反觀如豺狼虎豹等兇猛的動物雖強悍,但力量無法持久,由此可知,素食能增加耐久,為良好的養生之道。

《阿含經》裡曾提到為長養有情眾生的生命,有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等四種食物,能吃出健康、活力,才是學佛的本意。因此,佛門的‘食存五觀’裡說,吃飯時若能思量到這頓飯的來處不易,就能產生惜福的心;心存慚愧之心,時時提防自己,不要眷戀食物的美味,助長了貪慾;吃飯是為了治病,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為了成就佛法的道業,必須借助這個色身來修行,甚至以禪悅為食,日日法喜充滿。

酒肉蔥韭蒜障礙修行

此外,佛門中所主張廣義的素食,包括不食用肉類食物、五辛,及不飲酒。佛門主張不飲酒的理由,是因為飲酒易亂性,如《楞伽經》偈云∶如彼貪慾過,障礙聖解脫,酒肉蔥韭蒜,悉為障礙道。將飲酒與食肉、辛菜,併列為障道因緣。

《梵綱經》對於酒戒亦有很嚴格的規定,即使自己不喝,包括酤酒和教人飲酒都屬犯戒行為。戒本中說明,酤酒是非常嚴重的波羅夷罪,如經中雲∶「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因為賣酒的行為,會導致眾生因有酒可喝,心神顛倒,亂性害人。

或許有人會問∶市面上所賣的蔥、蒜、韭、興渠、薤等五辛,即非肉類,為何佛門人士不許食用?《楞嚴經》說∶‘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食。此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食用五辛穢濁的氣味,易增長人們的欲心,辛烈的感覺,又會增加人們的瞋怒,即使能宣說佛法,十方天仙也都賺其臭穢,悉皆遠離,於是此人的福德因緣日漸消薄,道業也難以成就。所以人們如要清心寡慾,祛除乖戾的氣息,除了戒食酒肉之外,同時還要戒食五辛。

如今在社會上,素食店比比林立,每家寺院、素食餐廳的廚藝精湛,不但有中式,甚至西式、日式、有機素食餐廳都提供多樣選擇,素菜的口感細膩,許多人對素食的接受程度大為提高,不僅為長養慈悲心,還可使身心健康,真是一舉數得。

素食的人,血流通暢,循環得快,使人身體清爽,精力充沛,富於耐力,思考敏捷,容易長壽。例如佛教唐朝高僧趙州和尚活了一百五十歲,現代高僧虛雲老和尚活到一百二十歲,即今印順法師,多年持素,以九十六歲之高齡,尚且耳聰目明,這便是素食健康長壽的實證。又如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游泳冠軍茂林羅斯,他的速度驚人,持久有力,是最負盛名的運動家,他便是個素食者。美國著名籃球明星比爾·沃爾頓(B。Walton)以進攻性強及戰門力過人而著稱。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素食的利益,並勸說其他人也改為素食。

總之,素食並不完全是宗教的意義,有的人持齋是為了保養身體,有的人素食是為了醫療健康的需要,有的人發心發願茹素,甚至有的人吃齋是從小與生俱來的習慣,素食的情況每個人各有不同。素食的真正意義,不在於鍋子碗盤是否有洗淨,是否為吉時良辰,素食是在於心意,如果秉持著慈悲喜舍的善心,心中有「素」,口中茹素,如此一切善心善德皆包含在其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千萬不要在家裡殺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裡殺,買現成的。你在家裡,總希望...

慈悲的馴服場

有一天,在禪堂裡面,忽然發現一個小偷偷東西,在禪堂...

生命中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許多人過日子的方式,好像有一個秘密目標,非要把一切...

勸過年吃素說

大凡普通人家過年逢節,總要辦些大魚大肉吃。因為我國...

各類蔬菜最營養的部分

一般來說,蔬菜可分為莖葉型、塊根型和果實型三大類,...

節後上班吃點素

明天,春節假期就過完了,又開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慈悲心和智慧

為了建立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該培養慈悲心...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老子被認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是否適合做夫妻的10個標準

現如今,婚姻的可靠度似乎越來越低,離婚率高居不下。...

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假設我們用攀緣、迷惑的心,來面對五陰魔境,這個過失...

念佛與消業

業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間的貧富貴賤、...

破除滅結,圓破識陰

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

以栴檀塗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國帶領著眾比丘一路行化,來到了恆河邊,...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四大菩薩隨身法物的表法意義

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掛鈴鐺的騾子

有一則很有趣的寓言:一頭騾子脖子上繫著鈴鐺,騾子每...

我們的痛苦,佛菩薩知道

一切有情眾生,只要在輪迴裡面,由自身善惡業所感召,...

大安法師: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問: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對那些認為做慈善會影...

惡人要如何改惡向善

問: 本人是社會上的一個惡人,如何改惡向善? 大安法...

這個生死的怨賊你認識到嗎

要想成佛,一切求心都得歇下來,自然相應,求是苦追求...

菩薩一發菩提心頓斷五欲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從...

文殊菩薩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稱文殊師利,梵文是manjusri,音譯作曼殊尸利、...

須菩提觀空息病緣

過去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時,有五百位大比丘隨佛一同住...

【佛教詞典】廣略要

(術語)謂就經論之解釋等,分廣略要三科,以次第詮顯...

【佛教詞典】大殺戒釋名

亦名:殺人戒釋名 子題:殺生戒、生有二種、色生、無色...

【視頻】昌義法師《2008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08年廣靈極樂寺佛七開示》

【視頻】大安法師《淨業三福的時代意義》

大安法師《淨業三福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