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共修與獨修》

聖嚴法師  2010/07/31  大字體  護眼色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地獨修、獨懺嗎?也許,會有人也升起如是的疑惑。

這是由於人的念頭總是一個接一個,如野馬一般地飄忽、閃動,因此,獨修、獨懺,則須具足一定的專注以及攝心的能力,行者必須對自身有十足的信心與把握,能夠察覺到一己意念、意識的散動、浮想,立即將它收攝回來,回歸於當下的懺文、懺儀中。早期,於高雄山寺中的禁足、閉關中,我個人即是採取獨修的方式進行《大悲懺》。由於它要求了高度的專注與禪定,因此,並非初修者以初始的散心、浮心便可抵達的。依此,格外需要練就一番修行的工夫與素養。

採取「共修」於初學者格外得力,唯因「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一根木頭,可能在洶湧的河面東奔西竄,不知漂向何處;一排又一排的木筏,牢牢綁緊,則可能井然有序,片毫不失地安全抵達彼岸。這便是「依眾,合眾」的善巧方便。首先,它舉行的地點,是一座清淨、莊嚴,而寧靜、安詳的道場。人們一進入道場,也便自然地攝心莊穆起來。同時,在拜懺的過程中,由於梵唄、唱誦、儀軌不斷持續舉行著,即使心念偶爾流轉、飄忽、岔開了,也不可能完全中斷、停止下來。且由於「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走」的巨大凝聚力,一個飄閃的妄念,根本敵不過百個、數百個,甚或上千個虔心專注的力量。因此,妄念瞬即打散,又融入強而有力的「共懺」主流中。

由是,你懺悔,他懺悔,我懺悔……集體的氛圍,帶來相互的震撼與交響;那懺悔,即如一堵氣勢龐大的洪流般,能夠發自心底的,滌淨一己內外的垢惡與罪障。

懺悔,唯有在真正的虔誠懇切中,才能發生作用,也才能具體轉變身、心。散心浮動,則很難抵達拜懺的效果。「共修」則相對的,以集體的力量,轉化了個體所可能有的散亂、疲怠,而能傾全副心意地,達到「拜懺除障」的目的。

這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宗教都採行類似的集體祈禱、禮拜和誦讚。唯因他人的虔誠,總是能喚醒自我的虔誠;他人的慚愧,也總能提醒一己的慚愧;而他人的善好,也總能激發自體的善好。以致,感應道交,在相互的輝映與激盪中,不僅在情緒上,也在具體的感受、經驗上,真真誠誠地檢省,也真真實實的懺悔、淨化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

修行人如何激勵自己

接觸到幾位同參道友,大家談的話題,都是說無常迅速,...

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擔水、掃地...

不要只求順緣,還要求點違緣

我從小就有很多的疑問,也喜歡問。長大以後去讀書,老...

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

不動心才是真修行

某處鬧著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

九想觀的具體觀法

不淨觀主要是為了對治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來源於貪慾...

聖嚴法師《別讓鬼住在心裡》

人為什麼怕鬼? 原因是對不可知的事物產生恐懼,害怕...

陞遷如何避免被嫉妒

被上司賞識、陞遷,本來是件好事,卻惹得同事眼紅、流...

聖嚴法師《好事多磨》

俗話說:好事多磨,成就一樁世間好事,尚且要費盡心力...

聖嚴法師:拜求觀音菩薩的感應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

小事不小,小中見大

前幾天,有工人師傅過來給宿舍門安裝鎖牌,一陣電光火...

寧近毒蛇,不親女色

於諸女色,心無染著。凡夫顛倒,為欲所醉,耽荒迷亂,...

星雲大師《發心的禮讚》

人有道德,我們要禮讚他;人有學問,我們要禮讚他;人...

慧遠大師定中三次見佛,歸命安養

晉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讚頌 以特別法,永為世范。意旨...

星雲大師《懺悔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弟子至誠懇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無分別地諷誦大乘經典,既破我執也破法執

問: 印祖開示如何誦經的時候說,不要想上一個字是什麼...

佛號是消業障之王

這個念佛,特別是閉關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星雲大師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話」

我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學院就讀時,有很多人的話影響...

聖安法師與虛雲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從峨眉山跟隨虛雲老和尚時我十五歲,一心想跟他老...

相同八字與不同命運

原文: 董文恪公為少司空時,雲昔在富陽村居,有村叟坐...

【佛教詞典】十方剎

廣請諸方名德高僧為住持,不許徒弟繼承之禪宗寺院。又...

【佛教詞典】伊羅跋提河

(地名)河名。異稱跋提。譯曰賢河。見慧琳音義二十六...

【視頻】布施供養缽器、飲食、床座的功德

布施供養缽器、飲食、床座的功德

【視頻】滅定業真言(奕睆居士)

滅定業真言(奕睆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