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普賢菩薩和《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2019/05/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普賢菩薩和《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中國的菩薩,觀音菩薩和眾生緣分最足。普賢菩薩的感應比較少見。但發現,念法華經和華嚴經感應錄中,普賢菩薩的感應就很多了。普賢菩薩是華嚴經的會主,法華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勸發,說聽聞法華經是普賢菩薩加持的功德。如果有人修法華經,不小心忘記了,普賢菩薩就會騎著六牙大象來給人摩頂加持。

唐朝有一位功迥法師,六歲時,他母親就教他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十六歲出家,他少欲知足,十分借鑒,穿布衣,住茅棚。多年之後,法師想,我一個人靜修只能獨善其身,應該去弘法。後來就下山宣講《法華經》,有一次感應得普賢菩薩騎著六牙大象出現,大地都變成銀色。法師每次講到《藥草喻品》,天空就往往會下雨。

修法華經的,要四種安樂行。修法華經後,就會不樂世樂,這也是普賢菩薩加持。誦經法師過很朴素的生活。修道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

北宋的道琛法師,十八歲就出家,受具足戒。也由於他修法華三昧,感應普賢菩薩放光加持他,得無礙辯才。後來只要人有病苦,他就給他念經,並且施食給鬼神,病人就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法師,每次念到普賢勸發品時,就看到普賢菩薩騎著六牙大象,出現在空中。

歷代誦法華經感應普賢菩薩的很多,而這些都是精進修行,善根深厚者。普賢菩薩代表的是生命的富貴莊嚴的本質,跟普賢菩薩感應的人,都非一般凡夫。首先他生命要具足富貴的品質。

看很多傳記,尤其是天台宗的祖師,或者修法華經的法師,他們一般善根深厚。有以下幾點:

第一,童真入道為多,甚至從小就聽聞普門品。許多法師都發願,要童真入道,不受污染。這類人修道方式和普通人就不一樣了。

第二,持戒非常之精嚴。法華經中有安樂行。法華經中天人非常歡喜,念法華經久了,口中出甘露,感覺身心很安泰。人身上會臭味,是因為破戒的緣故。像許多法師念法華經,感應的天人來供養總總瑞祥。

第三個,修法華經的,修行非常之精進。有的法師一輩子念一萬多部法華經,甚至兩萬部。是非常了不起的。六祖壇經講法達念三千部法華經,來拜六祖,頭不著地。可見在唐朝時,頌法華經已經形成風氣。

第四,修法華經的人,成就也非常大。第一個世俗成就大。像唐朝清涼國師,常年住五台山,就發了十個大願。其中一個就是每天念法華經,普施有情。不僅是人道的,還有三惡道的眾生。修法華經的,也非常注重施食。像水陸法會,放蒙山,焰口,這都是天台宗的祖師創造的。

第二個,臨終也現種種瑞相,包括成就肉身,還有一個不思議的,就是舌根化成舍利。近代就有。

普賢菩薩發願護持的經典不多,甚至說很少,唯獨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甚至加持念法華經眾生得種種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三聖都指歸淨土

淨土宗第四代祖師法照大師,他有一個奇特的經歷,就是...

何為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一者禮敬諸佛 禮者、身禮拜。敬者、語意恭敬。諸者、不...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什麼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真正皈依三寶了,哪有這些魔難

我們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說...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

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

佛陀所謂的兩階段救拔

這一段是講到〈譬喻品〉,所謂的三界火宅。那麼三界火...

露地安然坐白牛

三車已息馳求念,露地安然坐白牛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掃地的功德

過去,佛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每天清晨,給孤獨...

清淨光明真富貴

在波羅奈城有一位長者之子耶舍,非常聰明且富貴勝人,...

【推薦】臨終十念生天福

佛陀與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時間止住於古印度毘舍離城外...

真正的富有

從前有一個婆羅門國家,名叫多味象,這個國家的國王信...

暫念彌陀聖號,便勝百年布施功德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因為在這娑婆世界修行,...

家人都不信佛,並反對自己學佛該怎麼辦

問: 請問師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對我學佛,很...

佛教的十九種修持法門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

蕅益大師的心路歷程

蕅益大師是一個發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後徑山參禪就...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

打坐念佛氣一直在頭上鼓,應該如何解決

問: 我打坐念佛好幾年了,近三年打坐氣一直在頭上鼓,...

如何參「念佛是誰」

有道友問:如何參念佛是誰? 這是話頭!你問念佛是誰?...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個禪七馬上就要結束了,就在禪七結束之際,老天爺連...

要從當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學好了,就能夠用智慧觀照自己的身心狀態,時...

我們來到世間,無非是個過客而已

我們來世間,不過是個過客,小住數十載就要回到老家。...

【佛學漫畫】虛雲禪師

摘來一滴雲端露,龍華三會獻佛前...

【佛教詞典】發光地

【發光地】 修唯識行,於第四修習位中十地的第三位。此...

【佛教詞典】法華三昧

三諦圓融的妙理現前,障中道的無明止息,攝一切法使歸...

【視頻】界詮法師《2006年佛七開示》

界詮法師《2006年佛七開示》

【視頻】《真諦大師》有聲書

《真諦大師》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