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什麼

大安法師  2024/11/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什麼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出。一切菩薩,及菩薩上求下化稱性所修之道,皆從此入。《華嚴》一經,王於三藏。乃如來初成正覺,為界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一生成佛之法。其一生成佛之歸宗結頂究竟實義,在於《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普賢行願品》是八十卷《華嚴經》的別行經,置於末後,總成八十一卷《華嚴經》。此卷經全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入者證入,解脫境界即佛境界。普賢行為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為所入。西域相傳云:普賢行願讚(偈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賢首大師讚譽本卷經「為華嚴關鍵,修行樞機,文約義豐,功高益廣,能簡能易,唯遠唯深」。茲將本經內容與宗趣介紹如次。

本經內容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主要內容,略標有三:

欲入如來性海,應修十大行願

《華嚴經》展示毗盧遮那如來無限深廣的性德境界。《入法界品》三十九卷中,普賢菩薩廣讚佛德,末後結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佛的境界功德沖深浩博,令人神往,佛子如何也能成就佛的功德呢?本卷經中,普賢菩薩首先告訴大眾,若欲成就佛的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以上十種行願,一一均有造至佛境的殊勝功效。十大行願為因行,如來境界為果覺,修因證果,同構對應。

讀誦本經,利益殊勝

若人以深信心,於此經文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當獲殊勝法益。一者世間利益:速滅五無間業,消除現世身心病苦與無數劫一切惡業,遠離魔障,得佛菩薩稱讚,諸多人天禮敬供養,速得成就微妙色身。二者出世間法益:臨命終時,世間一切悉皆捨離,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蒙佛授記,分身十方化導眾生,直至究竟成佛。讀誦本經的力用如此殊勝,一則是《華嚴》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法力所致,二則緣於普賢菩薩大悲願力的加被。

迴向求生西方淨土

普賢十大行願行門廣大,功德無量,得三世諸佛的稱嘆。普賢菩薩為華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作懿範,以所修善根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自誓:「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不僅自己願生淨土,並且以十大行願無邊勝福迴向法界眾生,「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進華藏海眾導歸極樂世界的舉措昭示: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一法,乃《華嚴》一生成佛之末後一著,實十方三世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勝異方便。

十大行願

普賢十大行願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本準則。普賢十大行願,約因來說,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約緣來說,即是緣因佛性(十大行願具足離染行、方便行與大悲行);約果來說,十大行願即是了因佛性(每一行願具足與佛性相應的無分別智)。

普賢十大行願是淨宗修持的重要科目。淨土經典記載:參與無量壽如來法會的四眾弟子、諸菩薩聲聞以及天龍八部等,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又以十大願王,勸進華藏海眾,導歸西方極樂世界。互文證知:普賢行願與淨宗因緣甚深。十大行願的內容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本經宗趣

本經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法界緣起即所入,普賢行願為能入。

本經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疾速成佛為趣。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為《華嚴》一經歸宗結頂之法。

普賢菩薩以修持十大願王的功德,不求生華藏世界,而期生西方極樂世界,義味深遠,略標有五:一者阿彌陀佛悲願深重,偏重接引娑婆眾生故;二者欲使眾生繫心一境,方便接引故;三者極樂世界去此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而華藏世界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極樂不離華藏故;四者盧舍那佛即是阿彌陀佛故;五者菩薩大心人雖妙悟本明,頓同諸聖,然猶力用未充,未及如來出現,普利眾生,所以暫依淨土,親近彌陀海眾,直至成佛。故偈云:「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華嚴》明一生成佛之法,而最後歸宗於求生淨土。是知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無上大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學唱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很早就接觸過,因為非常好聽,所以自己特別喜...

修十大願王為何能往生極樂世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

禮佛的一剎那間,十大願王都具足了

十大願,是總說的。我們昨天跟大家講的是總相;十願裡...

《華嚴經》講了什麼內容

整個華嚴經(八十華嚴)共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華嚴...

眾經之王--華嚴經的不思議功德

如果我們跟全圓的華嚴經比較就會發現無量壽經也全體具...

普賢十大願的精神

普賢菩薩作為法王之子,在《普賢行願品》中,發大弘願...

修學普賢十大願王的功德利益

(1)菩薩現身冥中加被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自行化...

【推薦】大行無邊際的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語音多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或邲輸跋陀,亦譯...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死亡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

學佛為何要讀誦大乘經典

一切大乘經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實相般若所流現出來...

不念彌陀更念誰

念佛一法具有這麼大的利益,阿彌陀佛以他的同體大慈悲...

【推薦】第三世怨的結果

淨土宗祖師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對淨土法門產...

修行不必罣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天護持

《佛藏經》上說,出了家的人,應該一心用功辦道,隨順...

受天人供養第一的牛嘶尊者

在這裡舉一個例子,講阿羅漢能受天人供養。釋迦牟尼佛...

敬佛第一,怎樣才算是敬佛

威儀門第一個就是敬佛,怎樣敬佛?我怎麼怎樣做,才能...

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什麼意思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

心靈的解放

一、 在你說任何話之前,先問問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阿彌陀」是什麼意思

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

【推薦】念佛人當如何面對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

燕窩:燕子的代價與無言血淚

母燕在快要下蛋的時候,才去建自己的窩。第一次建好的...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

釣魚,殘忍的雅致

佛子們,盡量勸別人不要釣魚。曾幾何時,釣魚,一直被...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無邊的果報

種種的方法,個人的用心不同,經常用這個心,你就是菩...

【佛教詞典】天台八教大意

全一卷。隋代灌頂撰。又稱八教大意。收於大正藏第四十...

【佛教詞典】七金山

(名數)須彌山周圍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論十一曰:蘇迷...

【視頻】董子明居士往生故事

董子明居士往生故事

【視頻】普陀禪堂剋期取證的禪門家風

普陀禪堂剋期取證的禪門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