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六十劫中佈施眼睛,最終證得眼識圓通

耀行法師  2019/01/12  大字體  護眼色

在六十劫中佈施眼睛,最終證得眼識圓通

《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作為般若的經典之作,為大家耳熟能詳。文中出現的「舍利子」,並非是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而是一個人名。這個人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舍利弗。

古印度稱呼人,很多源自父母的名字。比如《地藏經》裡的「婆羅門女」,是因為她母親為婆羅門,她是母親的女兒,便這麼稱呼她。《楞嚴經》中的「摩登伽女」,也是因為她母親是摩登伽。

舍利子名字的由來也是如此,他的母親由於眼睛非常漂亮,似舍利鳥的眼睛一樣美麗,故而得名「舍利」。他是母親的兒子,便稱為「舍利子」。而且他的眼識最利,出家七天便以眼識證得圓通,成為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

據《楞嚴經》記載,舍利弗出家之後,蒙佛陀開示,他在七天之內,眼識隨見即覺,證徹無障礙。心見發光,光極知見,令眼識明徹圓滿,證入如來藏性,得大自在,具四無所畏,成阿羅漢道,通達一切佛法,通達諸法實相,所以智慧第一。

舍利弗之所以可在短時間以眼識來證得圓通,是因為他夙世眼識最利。從久遠劫以來,舍利弗心見已得清淨,這樣受生,已如恆河沙數之多。世間或出世間一切凡聖境界的種種差別變化,他只須眼睛一見,當下就能以眼識瞭然通達,不用意識計度分別,獲無障礙。而且,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佈施眼睛。

佈施,作為菩薩六度之一。度,即有到達彼岸的意思。若能如法佈施,不僅可以獲得世間福報,還能獲得出世法。菩薩通過佈施度,可達成佛的彼岸。

佈施就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拿去佈施,不算真舍,這是處理廢品。將自己最舍不得的東西拿去佈施,這才算真舍。能舍,才有得。

舍利弗宿世眼識最利,眼睛對於他,是身體上重要的東西。而他在行菩薩道時就敢於舍掉自己的眼睛。

在《大智度論》卷十二記載,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成就菩薩六度中的佈施度,結果他卻傷透了心,從而退失了菩提心,回大向小。但他為行菩薩道而舍自己眼睛的行為,冥冥之中也成為後世的他以眼識來證得圓通的一種因緣。

故事是這樣的,在六十劫前,舍利弗遇到一位乞丐,來向他乞討眼睛。

舍利弗說:「我把眼睛給你,你也沒用,為什麼偏偏要我眼睛呢?如果你需要我的體力或者我的財物,我都滿足你行不行?」

乞丐卻說:「我才不要,我知道你眼識最利,我就要你的眼睛。若你真是行菩薩道修六度,真行佈施的話,就把你最珍貴的眼睛給我吧。」

舍利弗就這樣被道德綁架了,於是忍痛割愛,把自己最重要的眼睛挖掉一個,給了乞討者。

乞者在舍利弗面前,拿著舍利弗的眼睛,用鼻子嗅了一下,露出一臉很嫌棄的表情。隨手把眼睛摔到地上,一邊唾棄,一邊用腳踩踏。還罵罵咧咧的說:「這個眼睛可真臭!」

舍利弗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麼真心實意的成全他人,卻好心當作驢肝肺。於是便起了分別心,心想:「這種人,實在是太難度了!我的眼睛對於他而言確實沒有什麼用,他還強要。給他了,他卻丟地上用腳來踩。這種人實在是太渣了!這種人,不可以度。還不如我以後自己修羅漢道,早點了脫生死。」

於是,舍利弗從菩薩道退轉,迴向了阿羅漢道。但由於舍利弗的付出,生生世世眼識清淨無染。

所以只要我們是真心付出,無論對方領不領情,付出就一定有所回報,功不唐捐。比如,我們看到有乞討者,或者網絡上關於治病的眾籌等等。我們去行佈施,不論我們是否被騙,我們的付出一定都會有所回報的。

佈施,不僅僅是難舍能舍,來對治我們的慳吝貪慾之心。更是要我們舍去分別心,舍去我執我見。舍利弗之所以會退失菩提心,正是因為他取相分別了,心靈深處才會如此的受傷。

行菩薩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有我執我見,不可以取相分別來佈施。正如《金剛經》所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佛陀當年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沒有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佛陀沒有生起一絲的嗔恨心,還以德報怨,發願:將來成佛,一定先度化這位割截他身體的歌利王。

果然,佛陀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第一個得度的就是五比丘裡的憍陳如,他便是當年的歌利王。

願我們從佈施中舍去自我心中的慳貪,以平等心、廣大心、慈悲心、歡喜心來利益眾生,最終以無住生心,到達涅槃的彼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為自己想,更要為別人想

佛光禪師為了推動佛教的發展,創辦了許多佛教的事業,...

好德的重要性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

龜王菩薩

大海之濱,住著一隻龜王。水族子民,由於龜王的教化有...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

一切資具受用都是臨時的,不是究竟皈依之處

這個也是一個指導性的東西。比方說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業力把東西暫時借你用

《攝波羅蜜多論》云: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

粥有十利饒益有情

摩訶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饒益有情。佛住舍衛城時。難...

持戒佈施者易生淨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遠離諸染故。 持戒對於我們居士來說至...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恭敬得延壽

佛陀時代,有位長者的兒子年紀大約五、六歲,佔相師為...

智慧和勇氣戰勝污點

讀初中時,美術老師請來市里的一位老畫家,在課堂上為...

【推薦】被塵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一個殺人犯亡命逃竄了整整一年,來到小鎮時,已經衣衫...

四千億財產

佛陀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這分清淨光明的智慧傳...

進退從容,積極樂觀

人的情感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

本來都是佛,現在為什麼是眾生呢

王陽明先生說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從佛學裡來的,釋...

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

山裡的農場住著祖孫倆,每天早晨,爺爺都會早早起來,...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債主所致

問: 是否身體上任何不適宜、病痛,如感冒、著涼等一...

聖嚴法師《自找苦吃的人生》

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

臨終助念宜懇切念佛,切不可屢屢探之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印光大師開示害蟲是非該殺

有位居士寫信給印光大師,他提出猛獸、毒蛇、蝗蟲之類...

我們要遠離魔境,只有一個方法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

駝驃比丘的善惡果報

佛陀時代,有一位力大無窮的駝驃比丘,隨佛出家後,精...

隨順佛的教敕、隨順佛的心,隨順佛的願

深信就是一心唯信佛語。就是雖然在我們凡夫層面對這個...

二十四種入魔之因

魔分四種: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第一種魔稱為...

脾胃虛應多吃9種食物

有脾胃虛弱一定要注意調養,調養好了身體才好。一般脾...

【佛教詞典】六和敬

(名數)僧以和合為義。和合有二義:一理和,同證滅理...

【佛教詞典】近補特伽羅

【近補特伽羅】 p0821   瑜伽二十一卷十四頁云:云何...

【視頻】感天動地的行善故事

感天動地的行善故事

【視頻】淨界法師《八種發心之偏圓》

淨界法師《八種發心之偏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