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佈施飲食獲得五種福報

2014/07/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佈施飲食獲得五種福報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裡。當時,佛陀為比丘們開示:‘比丘當知,眾生因飲食而得以生存。一旦沒有飲食,就會體力不支,甚而形枯氣竭。’

佛陀又開示:‘如果有人以飲食佈施他人,將會獲得五種福德,了達這個道理的智者,一定會樂於施食於人。這五種福報分別是:一、壽命延長;二、身相端嚴;三、氣力增盛;四、快樂安隱;五、成就辯才。’

‘何以佈施飲食會獲得長壽的福報呢?因為一切眾生都依靠食物而維持生命,如果不吃不喝,最多不超過七日,終將死亡。所以,佈施食物給予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生存下來。如是善行,將生生世世於人間、天上,都能獲得長壽的福報,命不中夭,健康無惱,且衣食無缺、財富無量。’

‘何以佈施飲食會獲得相貌端嚴的福報呢?因為眾生會因飲食而氣色紅潤、光澤,如果得不到食物,會因飢渴不適,面目槁枯憔悴。因此佈施飲食的人,就如同助他人氣色潤澤。這樣的善行也將令自己生生世世於天上、人間,都能獲得儀表端正、容顏明麗的福報,人人見之歡喜,乃至恭敬作禮。’

‘何以佈施飲食會獲得氣力增長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如果吃了食物,身體氣力即可增盛,動作舉止皆無留難。相反地,如果沒有飲食的補給,將飽受飢渴熱惱之苦,而氣虛羸弱。所以佈施食物給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獲得健康與體力,自己也將因此善行,生生世世獲得健康與充沛的體力,無論處在人間、天上,體力強健,行步自在。’

‘何以佈施飲食會獲得快樂安隱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在獲得食物後,身體會因而安穩,而不致憂慮、困愁。如果無法取得食物,心中就憂愁苦惱,身體也不安穩,無論行住坐臥都無有依靠,不得安寧。所以佈施食物的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獲得身心的安定,自己也將因此而世世安穩,心安體強,在人間、天上皆不逢災難。所到之處,常遇賢師、良友,財富無數,不會短命早死或受到傷害。’

‘何以佈施飲食會獲得辯才無礙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獲得食物後,氣力充足旺盛,頭腦清楚明白,思緒清晰敏捷,言語表達自然通達流利。若沒有食物的補充,身體因此虛弱無力,思緒紛亂遲鈍,語言表達也就無法通暢。所以佈施食物給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增長智慧與辯才,自己也因此生生世世獲得聰明才智,無論生在人間、天上,皆得口才便給、思辯通達,能令聞者歡喜信受,推崇敬仰。’

佛陀接著又開示:‘若以無上法佈施一切眾生者,既能獲得這五種福報,所生之處更得見佛,聽聞甚深妙法,修四無量心、四恩、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以法身現相,壽命無窮,相好分明,成就三十二相,具足十力,乃至究竟成佛。為令眾生獲得安樂,普濟危厄,具無量智慧辯才,廣說妙法,度脫十方一切眾生。’

佛說此經時,諸比丘眾、天龍鬼神、四眾弟子,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施食獲五福報經》

省思:

修行學佛,欲了脫生死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必須具足福慧資糧。佈施供養,即是積集福慧資糧的首要行持。佈施是一種付出,發心為了利益他人,令受施者因此得到利益。在佈施的同時,既能放下內心的慳貪、執著,亦能藉此長養慈悲心、平等心、廣大心。律云:‘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以利他的心佈施,在付出的當下,心中自然清涼、法喜、快樂,這是修善積福的無上法門,也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薩行。

佛陀教示,修善積福之福田,以供養佛、法、僧三寶為最。三寶為眾生的依怙,流佈教法教導大眾悟入正見,令眾生得以轉凡成聖、解脫生死。所以是佈施、供養、修福的無上福田,如能清淨供養,則生生世世與三寶結清淨法緣,功德無量無邊。所以在佛門中,於早、午齋前皆會合掌虔誠默念偈語:‘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施者、受者俱獲五常——色、力、命、安、獲無礙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培養我們的善根讓它成熟

咱們怎麼看待咱們自己?每位道友都可以觀一觀。怎麼看...

出生食的由來

出生食,也就是施給眾生食。於進食之時,從應量器中取...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會漏完的

印光大師曾經開示說: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

【推薦】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古往今來,人類不論富貴貧賤,上至達官貴人,富甲天下...

平等惠施獲福無量

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弘法度眾。一天,師子...

生死關頭苦無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供僧功德殊勝,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盂蘭盆經》 云:若能以飯食、臥具、 醫藥,供養十方...

別讓福氣迷了眼

佛經上說諸經滅盡後,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坦白的面對自己

過去在農忙之餘,村子裡的人經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

誰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

悲智雙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無邪、清淨,對...

榮西法師賣佛「金裝」救饑民

日本禪師明庵榮西(公元11421215),於南宋乾道四年(...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

懂得因禍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體內,蚌無法將其排除體外,就分泌...

鬼道的眾生有哪些呢

在中國民間,將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鬼節,要祭祀祖先...

這「四勿」是遠離邪淫外緣的好方法

我們先舉個例子,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遠離邪淫的外緣...

了凡四訓白話篇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

佛現火光度外道

佛陀時代,私訶牒國有一座高山,名為私休遮他,山中有...

文殊師利菩薩降伏魔王波旬

一日,阿難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自己曾見過文殊師利...

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

如來有十種力量,具足十種力。 (一)處非處智力: 他知...

以不生滅心提起佛號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

地藏菩薩能滅眾生一切重罪

【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地藏菩薩...

法滅之時,獨留此經住世百年

《無量壽經》中,釋尊懸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

怎樣憶佛

問: 怎麼憶佛? 大安法師答: 憶是回憶,憶念的意思...

【佛教詞典】低處低平

禪林用語。乃「高處高平」之相對語。出自唐代禪師溈山...

【佛教詞典】三乘觀門

指天台四教中之三藏教之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分別...

【視頻】慧律法師《這兩種人很難往生》

慧律法師《這兩種人很難往生》

【視頻】昌臻法師《秋季佛七開示》

昌臻法師《秋季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