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彌勒佛的出世本緣

2018/08/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彌勒佛的出世本緣

(上)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隨佛陀弘化。有一天,阿難尊者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稟白:「如來智慧深奧,無事不曉,明白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熟知過去諸佛姓氏、名號,常隨弟子有多少;不論是一劫、百劫、無數劫以前,甚至當時的國王、大臣、人民的姓氏名字,都能了達,即使是現在有多少國度,也都明白。請問世尊,久遠劫後彌勒佛如何成等正覺?而他的隨侍弟子,以及境內富庶安樂的生活,又會維持多久呢?」

佛告阿難:「你先回座,聽我宣說,彌勒佛出現時,國土豐樂、教化弟子的盛況,要善加思念,並且謹記在心。」阿難尊者聽受佛言,隨即回到座位。世尊說:「將來久遠後,有一城郭名叫雞頭,東西寬十二由旬,南北長七由旬,土地豐饒,子民眾多,街巷羅列成行。當時,城中住著一龍王名叫水光,總是令夜間雨澤潤香,白天則清氣和暢。城中又有一名叫葉華的羅剎鬼,所行都遵循正法,夜間等城民就寢後,為大地除去穢惡不淨物,遍灑香汁,令大地極為香淨。

當時,南閻浮提的東西南北各寬約十萬由旬,山河石壁都自動消滅,四大海水各據一方。大地平整明亮,如鏡子般清明,穀物豐饒,人口鼎盛,富藏珍寶,村落相鄰,雞鳴相接。弊花敗果之樹都自然枯竭,穢物也自然消滅,遍地長滿甘美的果樹,香氣洋溢。當時氣候宜人,四季分明,人的色身沒有百八疾患,貪、瞋、癡煩惱稀薄,人心平直,心意相通,相見歡悅,善言相待,而且使用同一種語言,與北俱盧洲人的語言無有差別。人們長相、外形沒有太多差別,男女欲大小便時,地面自然裂開,事迄後地即密合。地面自然長出粳米,沒有外殼包裹,吃起來極為香美而不苦澀。金銀、珍寶、硨磲、瑪瑙、珍珠、琥珀等寶物,遍散各地,卻無人撿取,人們拾起珠寶,互相說道:‘過去的人們為了這些寶物,互相傷害,甚至囚禁牢獄,徒增無數苦惱,如今這些寶物,在我們看來如同瓦礫,沒有人願意擁有。’

那時候,出現一位名叫蠰佉的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天下,具足七寶:所謂的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守藏之寶。王不用刀杖統領各地,人們都自然信服。阿難!其境內有四大寶藏,首先是幹陀越國的伊羅缽寶藏,奇珍異寶多到無法計量;第二是彌梯羅國的般綢大藏,中有很多珍寶;第三是須賴吒大國的大寶藏,也存有諸多珍寶;第四為婆羅捺國的蠰佉大寶藏,珍寶之多,難以計數。此四大寶藏,自然應現,各國守藏人紛紛前來稟告:「懇請大王,願您將這些寶物慷慨佈施給窮人。」蠰佉王得到這些寶物,不會私自佔為己有,亦無貪圖之想。另外,樹上自然長出衣服,質料極細柔軟,人們都取來穿,就猶如現今的北俱盧洲,樹上自然生長衣服一般。

蠰佉王有一位名叫修梵摩的大臣,是蠰佉王少時同伴,很得王的愛敬。他的相貌端正,身形高矮適中、不胖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修梵摩的妻子名叫梵摩越,是當時國內玉女中最為殊妙的,有如天帝妃子,口出優缽蓮花香氣,身上散發著栴檀香氣,毫無一般婦人的八十四媚態,身心健康、心念清淨。當時,彌勒菩薩在兜率天,觀察到修梵摩夫妻年紀適中,決定做為降生的父母,不久便投胎,從母親的右脅出生,同我從右脅出生一般。此時,兜率天的天人,各各傳唱:‘彌勒菩薩已降生人間。’修梵摩就為其子取名「彌勒」。彌勒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其身莊嚴,身呈金黃色。那時的人壽極長,有八萬四千歲,並且無諸疾患,女子在五百歲時才出嫁。彌勒長大後不久,便出家學道。

離雞頭城不遠處,有一株名為龍華的大樹,高有一由旬,寬有五百步。當時彌勒菩薩出家,來到龍華大樹下靜坐,就在夜半成就無上道果。這時,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變震動,地神們相奔競告:‘今日彌勒菩薩已成佛道!’音聲輾轉傳遍欲界六天的四天王宮、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稱唱‘彌勒已成佛道!’其音聲又輾轉響徹色界諸梵天。那時,魔王名大將,以法教化人民,聽聞傳唱彌勒佛之名的聲音,歡喜踴躍不已,七日七夜不眠不寐,並率領欲界無數天人,來到彌勒佛之處恭敬禮拜。

彌勒世尊就為諸天人漸次演說微妙之論: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宣說欲為不淨想,出離為真正妙法。彌勒世尊見諸天人已發歡喜心,進而為天人們廣演諸佛世尊常說之法:苦、集、滅、道——四聖諦之理,在座的八萬四千位天子們,立即漏盡塵垢,得法眼清淨。當時,大將魔王告訴當地人民:‘汝等速出家,今日彌勒已成佛,必能度你們至解脫彼岸。’那時,雞頭城中有一位善財長者,聽到魔王的教令,並聽到彌勒佛的音聲,歡喜地帶領八萬四千人,來拜謁彌勒佛,然後坐於一旁。彌勒佛同樣為他們演說: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想、出離為妙,彌勒觀察到大眾已經心開意解,就如同諸佛世尊,為其說四聖諦,座上八萬四千人也都漏盡塵垢,也得法眼清淨。那時,善財長者和八萬四千人向前稟白:‘世尊,我們懇求出家,修學清淨梵行,誓願成就阿羅漢道。’這就是彌勒初會八萬四千阿羅漢的因緣。

蠰佉王聽到彌勒已成佛道的消息後,立即前來拜見彌勒佛,聽聞法要。於是,彌勒佛就為他敷演初善、中善、竟善等深邃之義理。當時,蠰佉王法喜充滿,立即返迴皇宮,扶立太子繼位,召來剃頭師為己落髮,並賜與珠寶,再將珍寶贈送給諸多梵志,然後率領八萬四千人來到佛前,同求出家為沙門,聞法得道,證阿羅漢。

這時,彌勒佛之父修梵摩大長者聽聞兒子已成佛道,率同八萬四千名梵志,來到佛所求作沙門,欲成就阿羅漢果。唯有修梵摩一人,斷除三結使,出離生死流轉的煩惱。而佛母梵摩越也帶領八萬四千名婇女,來到佛所,求作沙門。這時,諸女子都盡得羅漢,唯有梵摩越一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

諸剎利種的婦人們,聽到彌勒如來出現於世,成等正覺,歡喜雀躍集合了數千萬名剎利婦女,共同來到佛所,頭面頂禮後,坐在一旁,並個個發心出家學道,其中或有聞法悟道,超越次第而證道者,或有不越次取證的。阿難!那些不越次取證的,也都是信受佛法之人,厭惡世間的一切,並作不可樂想。

那時,彌勒佛當為不同根器眾生宣說三乘之教法,而我今世弟子中,修十二頭陀行的大迦葉,曾在過去追隨諸佛善修梵行,未來也將協助彌勒弘法度眾。」(待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三)》

省思:

《妙法蓮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彌勒世尊下生閻浮提世界,並於龍華三會演說佛法,開示諸佛實相,廣度一切眾生。能「生值佛世難」乃殊勝難得因緣,亦是累劫福德善根。行者當體悟,諸佛的圓滿與福慧,皆是累劫精勤苦修而來,吾等應生生世世「常隨佛學」,以佛心為己心,精進行道,方能斷除煩惱業惑,圓證菩提。

(下)

當時,大迦葉同諸比丘聆聽佛陀開示,他在離佛不遠處,端身靜坐,專注一心。佛對迦葉說:「大迦葉,我已年老,將近八十歲,恐怕不能再行化了,還好有你們四大聲聞弟子,能弘化人間,智慧無盡,具足眾德。哪四位呢?就是大迦葉比丘、君屠缽漢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你們四人要發大願心不入涅槃,須等到吾法沒盡,然後才般涅槃。特別是你大迦葉切勿入涅槃,你要等待彌勒佛出現世間。因為彌勒佛所度化的弟子,都是我釋迦文佛的弟子,因我的遺教而有得度因緣。你應該到摩竭國界的毗提村的山中,覓得一處山洞入定,山洞將會自動關閉。未來,彌勒佛將引領無數千人眾,在他們的前後圍繞中,去到你入定的山洞前,並蒙諸佛加庇,諸鬼神將為他開啟山門,使他們都能得見你入定的禪窟。

此時,彌勒佛伸右手指向你,告訴大眾:‘這是過去久遠劫釋迦文佛的弟子,名叫大迦葉,從過去到現在,頭陀苦行最為第一。’無數百千眾民,因為得睹迦葉因緣,歡喜讚歎,因而滅盡塵垢,得法眼淨。又有眾生得見迦葉身,此名為最初之會,共有九十六億人,都證得阿羅漢。他們都是曾受我教化的弟子,也因為落實四事供養——慷慨佈施、懷仁慈愛、利益他人、以平等心利他,而有得度因緣。」

接著,佛陀對阿難說:「阿難!彌勒佛取下迦葉身上的僧伽梨並穿上它,這時,迦葉入定的身體就在瞬間星散。彌勒佛就以種種香華供養迦葉尊者,這是因為諸佛世尊都恭敬正法;彌勒佛也因我受正法教化,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阿難!彌勒佛第二會時,有九十四億人,都是阿羅漢,也都是受我遺教的弟子,勤修四事供養而得度。彌勒佛第三次大會,有九十二億人,也都是阿羅漢,也都同為我遺教弟子。

那時,比丘的姓號都叫慈氏弟子,正如同我今日聲聞弟子,都稱為釋迦弟子一般。彌勒佛為諸弟子說法:‘比丘們!應當常思惟十想: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膨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如此,比丘們當知,此十想,都是過去釋迦文佛曾為你們講說,欲令大眾漏盡煩惱,心得解脫。

再者,大眾當中的釋迦文佛弟子,過去曾修種種善法:在如來處,或修習清淨梵行;或信奉佛法;或供養三寶;或在彈指頃,修習善法;或修行四無量心;或受持三皈依、五戒;或建造寺院;或修補舊寺院;或受八關齋戒;或以香花供養;或聽聞佛法而悲泣墮淚;或專心一意聽聞佛法;或盡其一生善修清淨梵行;或諷誦經典;或承事供養三寶,而得以今日來至我所。

這時,彌勒佛以偈讚頌:

‘增益戒聞德,禪及思惟業,善修於梵行,而來至我所。

勸施發歡心,修行心原本,意無若干想,皆來至我所。

或發平等心,承事於諸佛,飯食於聖眾,皆來至我所。

或誦戒契經,善習與人說,熾然於法本,今來至我所。

釋種善能化,供養諸舍利,承事法供養,今來至我所。

若有書寫經,頒宣於素上,其有供養經,皆來至我所。

繒彩及眾物,供養於神寺,自稱南無佛,皆來至我所。

供養於現在,諸佛過去者,禪定正平等,亦無有增減。

是故於佛法,承事於聖眾,專心事三寶,必至無為處。’

阿難!彌勒佛在大眾中宣說此偈後,上億萬的諸天及人們思惟十想,漏盡塵垢得法眼淨。彌勒佛教化的一千年當中,僧眾言行無有瑕穢,恆以一偈作為禁戒:‘口意不行惡,身亦無所犯,當除此三行,速脫生死淵。’一千年之後,當有人犯戒時,才又製訂禁戒。

彌勒佛世壽八萬四千歲,般涅槃後,他的教法當再流傳八萬四千年。這是因為那時的眾生都是利根的緣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見彌勒佛,及龍華三會時的聲聞眾、雞頭城、蠰佉王及四大藏寶,或想要食自然生長之粳米、穿天然衣裳,身壞命終能生天,那麼就當勤精進,不生懈怠,承事供養諸僧眾,以上等香、華種種供養,無令缺失。阿難!應當要如是而學!」

當時,阿難以及與會大眾聽聞佛陀所說,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三)》

省思:

「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彌勒佛出世,於龍華三會得道的眾生,過去都曾是釋迦如來教法下的弟子,在因上修善斷惡、佈施修福、受持戒律、如法修行,為將來種下得度因緣。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從因上努力,落實身口意三業清淨,廣修善法,當因緣和合時,就能夠事事順利,圓滿光明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

梁武帝(502-549年),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緣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異,云何得作出家因緣?經云:...

不要把別人的因緣套在自己頭上

最近幾年,佛教界流傳,不誦《弟子規》不能往生西方極...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

一切外境只是因緣的暫時和合而已

當情緒的波浪生起時,學會做一個觀察者,不分別、不評...

凡夫外道對緣起的五種邪見

於阿賴耶識中,若愚第一緣起,或有分別自性為因,或有...

梵天勸請佛陀說法的因緣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國,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善勝...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高僧與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例如《...

劫盜分財喻

昔日印度經常發生洪災,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為了養家...

與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話:從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實都是相遇,然後分離...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見到廣欽老和尚,當時老人家沒別的開示...

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

聖嚴法師《回家的感覺真好》

我們要用愛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溫馨的意涵是指溫暖,令...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還是假

以前有幾個儒生,去拜見中峰禪師 ,提出一個問題說:佛...

盎覆不吉蟲喻

過去有三兄弟,都說自己高大健壯,某次三人一起守夜,...

佛陀最後的教誨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弘法,當時,舍利...

修練我們的定力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禪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

受八關齋戒法

念誦儀軌: 一、發願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

割十補百

電光易滅、石火難留,逝水絕歸源之路,落花無反樹之期...

【佛學漫畫】佛為什麼要救惡人

曇鸞大師言: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法界之內,皆...

昌臻法師《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

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有成就,淨土...

不看輕別人,也別看輕自己

我們時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看到別人強過自己,就會產...

【佛教詞典】三佛身

(名數)唯識論所明之三身也。...

【佛教詞典】廣長舌

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廣長,而且柔軟紅薄,能覆面至發...

【視頻】《佛說佛名經》(萬佛懺)

《佛說佛名經》(萬佛懺)

【視頻】慧律法師《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

慧律法師《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