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九色鹿

2011/0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從前,有一隻珍奇罕見的九色鹿,常在恆河邊飲水吃草。一天,有人失足掉進了河裡,驚恐地大聲呼喊,九色鹿聽見了,不顧自身的安危,趕忙跳下河裡,將落水人救起。落水人為報答它的救命之恩,願意當它的僕人,每天取水草來供養並供其使喚。但九色鹿婉拒了,只要求他保守秘密,不要泄露見過九色鹿的秘密:‘否則人們會為了貪求我身上的皮、角,而來殺害我!’九色鹿告誡完隨即離去。

此時,國王的夫人在夜裡夢見一隻身長九色彩毛的鹿,皮薄堅韌,鹿角亮白勝雪,異常珍貴。王后一覺醒來念念不忘夢裡的鹿,朝思暮想著要用九色鹿的皮作坐褥,用九色鹿的角作拂柄,最後就稱病以死威脅國王,央求國王派人去捕捉。國王為討王后的歡喜,於是四處張貼佈告,若有人能知九色鹿所在,不但能得重金獎賞,更願分與大半江山。那位落水人聽聞這個消息,貪心起、惡念生,想著鹿不過是頭畜生,死活有何關係,蒙昧良知的落水人於是向國王密報九色鹿的行蹤,由於他違背諾言,恩將仇報,臉上立刻生滿癩瘡,痛苦難當,但利慾薰心的落水人並沒有覺悟,仍然帶著國王的大軍來到了九色鹿棲息的河邊。

河旁大樹上的烏鴉平素與鹿為好友,交誼深厚,遠遠發現了國王的軍隊,趕緊飛告九色鹿,但國王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重重包圍河的兩岸,令鹿無處逃脫。這時,九色鹿一眼就認出了落水人的長相,知道是這個人出賣了他,於是上前把當初如何不惜生命救人免難,今日卻遭背叛的情況告知國王。國王聽了,非常驚訝,畜牲竟然懷有如此深厚的慈悲心,勇於犧牲自己,拯救他人,反而是人忘恩背義;於是便頒佈命令,從今以後不許任何人傷害九色鹿,若有違犯者,絕不饒恕。

典故摘自:《佛說九色鹿經》

省思

一切事情皆藉由眾緣和合,往往須要大眾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知因識果的明理人,就會懂得‘知恩’、‘感恩’、‘報恩’,不僅能知,更真實去實踐!相反地,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人,必然無以成事,亦為人所遠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知恩圖報的馬兒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感...

為什麼修行人要精勤修習孝養父母之道

母親具備了十種德行 一名為大地於母胎中,為子女所依托...

感恩、懺悔可以清除業障垃圾

修藍博士說,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你不要想因為什麼問題...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必須下很大功夫來面對每一個起伏的心念

我們在學院裡面,乃至於在修道路程上,往往會迷失方向...

一張長條桌的啟示

在某次法會的因緣,擔任機動組的職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為何有的念佛人臨終前先感恩釋迦佛

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由興也。孺子...

施恩、受恩與報恩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則《樵夫與熊》的故事:有一個...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超越男女相的分別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靈鷲山,與大眾比丘開示涅槃...

古代高僧的尊師重道

尊師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論...

【佛學漫畫】如何守住菩提道芽

你念我名號,我來守護你的菩提心...

蜘蛛之絲

在印度有一個江洋大盜,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殘,殺盜淫...

星雲禪話(一)石頭路滑

1 風動?幡動?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國神祇恆河水邊時,世尊...

佛子行三十七頌

誰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世間的四種缺陷

佛教稱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意譯是堪忍、能忍,指眾生...

功課還沒做完,可以明天再補嗎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

每個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啟示

愛與你相遇的每個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你...

佛門泰斗傳印長老安詳示寂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名譽院長、廬山東林...

佛教徒能否養寵物

對於佛教徒能否養寵物這個話題,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過...

現代人的心靈荒蕪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一直為追尋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我們的仇敵是貪瞋癡三毒

煩惱為因,身語意這些諸行為緣,惡業就為果,障道受苦...

【佛教詞典】非一切時同行相應

【非一切時同行相應】 p0719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云:...

【佛教詞典】四不可得經

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於泰始二年至建興元年(266~313...

【視頻】佛七共修一支香(文殊講堂)

佛七共修一支香(文殊講堂)

【視頻】淨界法師《念佛拜佛的根本用心》

淨界法師《念佛拜佛的根本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