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難化瓜

2011/0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就請阿難尊者前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聽從佛陀的指示來到瓜田,見到田裡有位年輕女子在看守西瓜,於是阿難上前客氣地說道:‘施主,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行腳到此地,又饑又渴,您是否可以布施個西瓜,讓我回去供養佛陀?’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並惡言惡語地要阿難趕快離開瓜田。

尊者失望地回到樹下,向佛陀報告方才的過程,佛陀不但不驚訝,且微笑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換你去化緣!’阿難心想,那女子都已經不肯布施,迦葉尊者又怎能化緣到西瓜呢?

迦葉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化緣不成的消息,自己心裡也沒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囑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著甚深涵義,便起身前往瓜田。沒想到,瓜田中的女子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很高興的站起來向尊者頂禮,並頻頻詢問尊者從那裡來,要往那裡去?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飢?迦葉尊者還未開口化緣,女子即主動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尊者。阿難見迦葉抱著大西瓜回來,心中正感到納悶的時候,佛陀即為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數萬大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經常結伴去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後,行經的道路上正好有只死貓,由於時值盛夏,死貓的尸體已出現腐臭的味道,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到這只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爾後,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的為它三皈依,並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祝願它能早日超生善道。

說完過去生的因緣,佛陀便對兩位尊者開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過去的死貓投胎轉世而來,因為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願的關係,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的心,所以不但化緣不到瓜,反而還遭受辱罵。’聽完佛陀的開示,兩位尊者更對因緣果報的道理深信不疑。

省思

佛法中常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想擁有光明順遂的前途,就要靠平時廣結善緣,具足善因善緣,則作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每一種果報都經過三個階段的變現

我們強調業力,我們也講到果報,那麼當果報變現的時候...

宣化上人:薄拘羅尊者的五不死報

薄拘羅是梵語,譯為善容,言其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

法供養雖勝,仍不廢財施,諸物若能觀空不著,便屬法供養

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因諸佛皆尊重法的緣故。所謂諸佛從...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

相信因果輪迴,不怨天尤人

從一種道德文化的層面來看,這個輪迴和三世的問題是非...

字體潦草易誤事

【原文】 書信一事,關係甚重。若常用草體,或成習慣,...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處?

唐肅宗時,西天大耳三藏來到東土,自稱有他心通,肅宗...

因果不是宿命

佛門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便以為這是宿命論...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法空和善惡果報是不相障礙的

自遠離不與取,亦教人遠離不與取,讚遠離不與取法,亦...

不浪費一個蘋果

有一個韓國家庭有三個兒子,有一回親戚送給他們兩筐蘋...

孤獨的放生者

帶孩子到國父紀念館的湖邊散步,我們看見在西邊有一個...

見影謂己有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

地藏占察懺學習問答

問: 剛才您開示的時候說,拜占察懺要拜七天,一天當中...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我們講慈悲,有三種慈: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 眾...

現生延年轉壽的原理

現生延年的原理 我們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目的...

【推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國時期,劉備臨命終之時,給兒子留下的遺囑中,有這...

賢者五福德因緣

一日。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諸比丘宣說賢者五...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常隨佛學

這天,波斯匿王乘著莊嚴寶車來到舍衛城外的林園遊觀。...

不要以「凡夫心」對接「聖人境」

問: 法師在講解中提到無我,既然這個神識不是我,我們...

臨終正念需要有調伏力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念佛幹嘛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心...

學佛人須以躬行實踐為事

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正念應供

過去佛陀在婆羅園弘法時,一天,著衣持缽入婆羅村乞食...

【佛教詞典】苦惱不淨

【苦惱不淨】 p0843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頁云:云何名...

【佛教詞典】涅槃甚深廣大及與無量

【涅槃甚深廣大及與無量】 p0933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

【視頻】洪應明《菜根譚》有聲書

洪應明《菜根譚》有聲書

【視頻】大安法師《阿彌陀佛臨終的接引》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臨終的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