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遠以前,有五位沙門在波羅奈國的深山中隱居修行。這座山地處偏僻,離城有四、五十里之遠,比丘們每天到城裡乞食,往往清晨出發,遲至傍晚才得以回山。由於兩地往返,費時耗力,沙門們身心疲憊不堪,累得沒有心思修習禪定,所以歷經數年,皆未能得道證果。
佛陀悲憫他們如此辛苦修行,卻為三餐所惱而不能成就道業,於是,變化成一位修道人前往探視,問道:‘各位道人們!你們隱居山中修行,會不會感到辛苦啊?’比丘回答:‘我們在深山中修行,距離城鎮相當遙遠,為了支撐這四大假合的身體不致飢餓,必須到城裡乞食;每天往返,晨出暮歸,非常疲累,實在沒有時間和體力在道業上精進啊!’
修道人聽了他們的心聲,慈悲地說:‘修行求道之人,必須以持戒為根本,攝心用功為行持,鄙棄外形而追求真道,飲食只要足夠支持身體所需,不必多求;應當收攝身心,修習止觀,息滅妄想,才能得道證果。飲食方面,應當順應自然,才能免除奔波之苦。’修道人又說:‘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你們明日不要到城裡乞食,就讓我來供養吧!’五位比丘聽了非常歡喜,於是就安下心來修行,不再為明日乞食的事情煩惱。
隔天中午,修道人送來了食物,待比丘們食用完畢,便為他們開示一段偈語:
‘比丘立戒,守攝諸根,食知自節,寤意令應;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內學止觀,無忘正智。
明哲守戒,內思正智,行道如應,自淨除苦。’
說完後,即現光明莊嚴的佛身相,比丘們見了非常震驚與感動,於是更精進用功,思惟戒法,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飲食之欲為人之本能需求,即使是發心修行的行者,亦不能避免。然而,要如何拿捏得當,才能使身心調和、道業增長呢?《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於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飲食應當攝心取用,不生好惡,知所節度,知道這是為了精進道業、利益眾生而用,如此方能調御身心,自在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