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2015/04/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一個財主遇到一個窮人,財主對窮人說:"我這麼有錢,你怎麼不尊重我呢?"

窮人回答:"你有錢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為什麼要尊重你呢?"

財主說:"我把我的財產分給你一半,你會尊重我嗎?"

窮人回答:"你把財產分給我一半,我就和你一樣了,為什麼要尊重你?"

財主又說了:"那我把財產全部給你呢?"

窮人說:"那我就更不會尊重你了,因為我是富人,你是窮人了。"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卻向人說明了一個道理: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除了金錢外,還必須擁有讓人信服的條件,包括特質、素養、情操和意志等。

行事不順的人通常很敏感,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往往因此而患得患失。其實,面對別人的不友善,我們最該做的,就是打開體內的應急按鈕,調動所有的防毒軟件,全面修護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把無聊的閑言閑語和猜忌都扔掉,只留下能激勵自己的箴言。

漢代名將韓信發跡之前,曾經流浪街頭,並幾次想要以死自我了斷。一個在河邊漂洗棉絮的老太太可憐他,每天都省下一碗飯給他,一連供養了他幾十天。韓信填飽了肚子後,忍不住慷慨激昂起來,對老太太說,將來自己一定會重重報答她的恩德。老太太一聽,勃然大怒,訓斥道:"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這句話大意就是說,你一個堂堂男子漢不能自立,我只是可憐你身為公子而為你準備餐食,哪裡可能去妄想得到什麼回報,你如此豪言,真是可笑至極!

老太太的一番話,可以說是相當地剛硬絕情!一個貧苦無助的老太太,卻對著七尺男兒說出如此訓言,對於韓信來說簡直是羞辱到了極點。然而,也正是這當頭一棒,把一直沉陷於迷惘中的韓信拉了回來,讓他開始有了想要改變現狀的強烈意願。

於是韓信由這番刺激中清醒過來,開始奮發向上,歷經艱險困苦,終於成為漢代功名顯赫的大將軍,最後也實現了對老太太的重謝。我們不禁慶幸,要是老太太是一個溫柔賢淑的人,只是對韓信說些不關痛癢的"你要上進"、"你要努力"之類的話,那麼當時那個浪蕩的韓信會那麼快找到人生的坐標,並朝著這個方向出發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被人嘲諷是非常難堪的事情,但因為無法迴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有效地消化,成為一個激發你開拓新局面、扭轉逆勢的開端。

一個人處於弱勢時,千萬不要去回憶那些曾經的風光,也不要抱怨世道的不公平,更不要淪為可憐的氣球人(處處受氣,處處求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失敗的原因,把過去的一切打包,成為一個豐富的經驗庫,然後才能沒有任何負擔地大步前進。而沿途的重要工作就是,重拾自己的優勢和信心,讓別人看到你的光亮!

傳說宋代名士蘇軾遊玩莫幹山的時候,進入山腰的一座道觀進香。道士見他穿著十分朴素,心想他應該是一個普通百姓,於是就異常冷漠地招呼說:"坐!"然後吩咐童子,"茶!"

蘇軾落座喝茶,和道士很隨意地交談了幾句。幾番言語,道士發現來客氣度不凡,馬上請蘇軾進入大殿,擺下椅子說:"請坐!"然後又吩咐童子,"敬茶!"

蘇軾繼續和道士攀談,口中妙語連珠,講得道士嘖嘖讚歎不已,忍不住打聽起來客的名字。蘇軾微笑著說:"小官是杭州通判蘇子瞻。"道士聞言立即起身,請蘇軾進入一間靜雅的客廳,並態度恭順地說:"請上座!"再次吩咐童子,"敬香茶!"

最後,蘇軾準備告辭了,道士請求留下墨寶。蘇軾思忖片刻,聯想起道士的種種態度,於是寫下了一副著名的對聯:"坐請坐請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藉以諷刺道士趨炎附勢。

聰明的人都知道,證明一個人的價值,絕對不在於幾個人的言語。蘇軾有相當的閱歷和涵養,當他遭受別人的輕視時,並沒有暴跳如雷、大發脾氣,而是很自然地按照著自己的計劃,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去在意別人的態度。而那個勢利的道士,最後終於領略到了蘇軾掩蓋不住的才華,繼而感到羞愧。

試想,要是這個道士攀談的對像不是蘇軾而是我們,當他發現彼此水平相當,或者更糟糕,他怎麼可能改變自己驕傲的態度?而這樣的對聯也就會滑稽地成了:茶茶茶,坐坐坐!

別人的不友善舉止是別人的錯誤,我們無力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盡力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價值,讓自己原本微弱的力量逐漸強大,直到每個人都無法忽略我們的存在為止。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最終能否實現目標或者達到成功,必須倚仗很多因素,其中自身的條件是最為重要的。如果你本身就是一顆鑽石,不巧被遺失在一個沙灘上,被人們當做低劣的沙礫來看待。那麼,只要你不灰心,不慌亂,耐心等待一次次潮來潮湧的翻動,最後你的光亮肯定可以吸引每一個人的目光。即使海浪有可能將你繼續掩埋,那也是暫時的,你良好的特質絲毫不會因為與沙礫混合而有所改變,你仍是一個值得珍藏的上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中,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

人生和晚上做夢一樣,哪有一法可得

心在不停的生住異滅,色身在不停的變化,新新不住。就...

以恭敬心供養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給造出來。有些人他來到寺廟的時候,這個...

佛教徒的人生態度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處世態度。因為人生...

人生旅途要隨緣

生命是一個緣生的歷程。有過去的因,還得有現在的緣才...

以和氣迎人,以靜氣養身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

如何看待職場上的公平問題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嗎?譬如在...

七字詩句說出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唐朝有一位叫樂休的禪師,曾經作過這樣一首詩: 幾見春...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阿闍世王殺父篡位

佛在世時,領導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達多,他...

比丘與田主人

從前有位比丘,每天都會到城外曠野的墳場。而比丘在往...

江西青原山,有位降虎伏蟒的大修行人

導讀: 釋體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項城人,1924年4月...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謂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艱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與「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衝突

問: 阿彌陀佛,頂禮法師!印祖在《復倪慧表居士書》說...

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問: 我在誦經時,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大安法師答:...

如何用心力改變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論》說我們今天所對治的是無明、是妄想,而...

嗔心會造惡業招致苦果

嗔有發怒、生氣之意,是一種對自己不喜歡、不如己意的...

念佛平時須相續

今天的講話題目是念佛平時須相續。再分三段來講: 第一...

如來藏與阿賴耶

藏即含藏,如來藏中含藏如來無盡的功德。一般區分在纏...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個《造像功德經》,只說是一般的世間...

【推薦】財色名三法,就像狗嚙枯骨

唯心識觀,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唯心識觀就是說, 當你...

你的心房清理了嗎

電腦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清理垃圾,才能保證電腦運行...

打坐不是參禪

慧能禪師見弟子整天打坐,便問道:你為什麼終日打坐呢...

蓮宗二祖善導大師畫傳

一、年少出家,廣學經論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

以不生滅心提起佛號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

【佛教詞典】耳根

梵語 ?rotrendriya,巴利語 sotindriya。音譯戍縷多因...

【佛教詞典】九十八隨眠中遍行非遍行分別

【九十八隨眠中遍行非遍行分別】 p0097 俱舍論十九卷十...

【視頻】宏海法師《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宏海法師《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視頻】准提咒(靈動梵音)

准提咒(靈動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