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黃帝與牧童

證嚴法師  2010/11/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莊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敘述黃帝問路的故事。黃帝與六位賢士去訪問一位修道的隱士,在山上迷了路,當時,正好看到一位牧童在放牛、牧馬。

他們就問牧童說:「具茨山要往哪裡走?我們要找一位大隗隱者的住處。」牧童回答說:「你們現在所到的地方就是具茨山了。我認識他,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說完即為他們指點路怎麼走,怎樣通過山路。

黃帝聽了很佩服這個牧童,就跟他說:「問路,你很清楚;問人,你也這麼清楚,你真的知道很多事情。我還想問你,一個國家的政治要怎樣治理,才能真正天下太平?」

牧童就回答他說:「那還不簡單!就像養馬一樣。你看,一群馬裡面若有一隻‘害群之馬’,就會使馬群動亂不安,只要把害群之馬抓出來、趕出去,那這群馬就能順利成長了。」

黃帝聽了趕緊下馬,和六位賢人一同拜他為師!因為牧童指點他們正確的路,又指點他們人性的優缺點。

其實,人生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清淨本性,把煩惱和複雜的心念去除,就能回歸純真無污染的本性。能發揮純真無邪的愛,關懷普天下的眾生,就是救人的「菩薩」。

所以,即使貴為醫達,也要向孩童學習這份天真無染的本性啊!

總之,無論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這一念心,時時顧好自己的心,走的路就正確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十念業成」,不必執著到底幾念

問曰:心若他緣,攝之令還,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

心開路就開

有一位父親,生了三個兒子,由於望子成龍,所以平日對...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

星雲大師《心念決定命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命好,不但要好命,而且要長命。無...

為什麼會有大海平地呢

這一念迷情妄動以後,產生了三種相續,所謂的世界相續...

心念是吉凶禍福的根源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

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

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牛為求生流淚下跪 屠夫絕情慘遭惡報

原籍山東臨清的李名儒,說了這麼一件事。 在他的家鄉有...

五隻烏龜換一頭牛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很貧困但卻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別被自己的優點打倒

雷恩是二戰時納粹德國赫赫有名的潛艇專家。此人參與了...

牢獄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關在牢獄裡面,他的牢房卻只有一...

讚譽詆毀皆有前因

讚譽或詆毀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

印祖告訴我們家裡怎麼恆吉祥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

閑神野鬼

汾陽善昭禪師有一天對廟裡的僧眾說:昨天晚上,我夢見...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極樂邦——截流大師的故事

《淨土聖賢錄》記載,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區...

要想達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視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學過《菩提道次第》,知道從修行上,根據各人發心...

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耕耘

今天過去,明天還不知道是否屬於自己;你我都是一樣!...

我曾親近過幾位長老,發現了他們好人緣的秘密

度化眾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麼樣...

不論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對待

從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誠。有一年,他要舉辦供僧...

古來大德的念佛法

釋懷感的暗室厲聲念佛 釋懷感初習法相宗,後遇善導大師...

【推薦】如何修陰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們講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佛教詞典】夏中

在結夏安居的九十天中。...

【佛教詞典】迦曇波

(植物)又云迦曇婆。樹名。起世經一曰:弗婆毗提訶洲...

【視頻】果清法師《持戒念佛》

果清法師《持戒念佛》

【視頻】惟賢長老《儒學禪學對企業發展的促進》

惟賢長老《儒學禪學對企業發展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