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中的石頭

2013/03/29  大字體  護眼色

心中的石頭

雪齋禪師去拜訪藏門禪師。要告辭時,藏門送他到門外。

藏門指著庭院裡的一塊石頭,問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你且說說看,這塊石頭是在心內呢?還是在心外?」

雪齋說:「在心內。」

藏門問:「一個行腳人為什麼要將一塊石頭放在心裡?」

雪齋為之語塞。

德國詩人海涅和梅耶間有件趣事:有一天,海涅接到梅耶寄來的一個包裹,他撕開一層又一層的包裝紙,最後只剩下一張小字條,上面寫著:「親愛的海涅:我現在健康又快樂,衷心祝福你。你的好友梅耶敬上。」

幾天後,梅耶接到海涅寄來的一個更大的包裹,而且重得要命。梅耶請了兩個工人,好不容易才將包裹搬入門。打開一看,裡面竟然是一塊大石頭,另外還有一張便條,上面寫著:「親愛的梅耶:看了你的來信後,我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才落地。現在就將這塊大石頭寄給你,以表示我對你的關心。海涅敬上。」

心中有著各種牽掛,它們就像石頭般牽著你、掛著你、壓著你,雖然不必真的將它們寄出去,但總該放下。

梵志兩手持花獻給佛陀。

佛陀說:「放下!」梵志放下左手的花。

佛陀又說:「放下!」梵志於是又放下右手的花。

但佛陀還是說:「放下!」

梵志不解,問說:「我兩手的花都已經放下了,還有什麼可以放下的呢?」

佛陀說:「放下你的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卻,捨卻到無可捨處,才是你安放生命的處所。」

我們要放下的不只是那些看得到的有形之物、想得到的名利之類,還包括佛陀所說的各種觀念、思慮,也就是識心(妄心),它們都成了心中大大小小的石頭。只有真正放下,無牽無掛,我們才能真正輕鬆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只一念間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

證嚴法師《心靈十境》

一、歡喜地 學佛,一定要經過「菩薩十地」這十個階段...

外在的世界究竟從何而來

簡單地講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當中,個人的...

心靈的堅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亞高級珠...

聖嚴法師:禪的心靈環保

環保一詞,已是非常流行的現代語,它的意思是:保護我...

一個人開始內觀時,他就是在開顯寶藏

中道又分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諸法。見...

及時為心靈沐浴和洗滌

若心污濁,則行為就污穢,行為污穢,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訓練你的心

在定力的訓練裡,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堅毅,這能帶來...

一切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一個生活充滿苦惱的問題人去拜訪一個智者,一見面就迫...

【推薦】幸運不是偶然的,而是改變自己得來的

如果你感覺你的世界不對,那只是因為你自己不對;你感...

愛要付諸行動

在一堂品行課上,教授為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國王...

水中的金影

從前有一個人走過大池塘邊。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福報是來自於過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拚搏努力了嗎

問: 我們的福報是來自於過去布施財物,那我們就不用...

地藏菩薩最初的發心

【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

佛教婦女的故事

一、觀音菩薩 救苦救難 聖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

生命的根源在哪裡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要先建立二種大乘的正見,...

造佛像的緣起與功德利益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無相,體遍虛空法...

同樣一個東西,每個人產生的想法不同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

「邪因緣論」與「無因緣論」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時,當時的印度是一個文化非常發...

在家如何修行

我從前做船生意,對船很有緣分,因此對《金剛經》中佛...

一個開悟的人,他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個圓成實是什麼因緣安立的呢?當我們修習我空觀、法...

吃什麼都不如吃素

素食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戒除殺心和嗔心。佛教有一...

【佛教詞典】四戒

即四種防非止惡之律儀。有數種說法:(一)指比丘之殺、...

【佛教詞典】小律儀

(術語)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小乘戒也。顯揚大戒論序曰...

【視頻】佛教卡通:世尊的誕生到涅槃

佛教卡通:世尊的誕生到涅槃

【視頻】戒壇建造略記(埔裡圓通寺)

戒壇建造略記(埔裡圓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