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四事不可輕視

2012/10/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釋迦牟尼佛初證道不久,住在舍衛城郊外的給孤獨精舍。當時方圓幾百里外的人都知道給孤獨精舍裡,住了一位徹底證悟的人,他有世間最高的智慧。

這個消息給拘薩羅國的國王波斯匿聽到了,他趕來拜訪佛陀。在他心裡的預想,佛陀一定是一個年紀非常大的老人,經過很長久的沉思才證得了徹悟人生真實的智慧。等他到了給孤獨精舍,見到佛陀的時候,不禁感到吃驚,因為在波斯匿王面前的竟是一位三十餘歲的白臉青年,臉上沒有一絲皺紋。

波斯匿王對眼前的年輕人自稱證得最高的智慧,而且被世人頂禮恭稱為「世尊」,感到非常迷惑,他忍不住問道:「世尊!聽說您已證悟了最高的道,無上的正等正覺,這是真的嗎?」

「大王!是的,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可以說已經證悟最高的道,那個人就是我。」佛陀肯定地答覆。但是國王還是不肯相信眼前的白臉青年已經得道,他繼續問道:「但是,世尊!在這個世界上,被人尊敬為師,有許多跟隨的弟子,非常聞名的沙門和婆羅門也不少,像富蘭那迦葉、未伽梨瞿捨羅、尼乾陀若提子等等,都是修行有名望的老師。可是,當被問及是不是悟得最高的道,他們也不敢很肯定地回答。像您這麼年輕,出家的日子很短,怎麼敢說悟到最高的道呢?」

這時,青年的佛陀回答道:「大王!不要以為小的事物就輕視它。在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事物不可以小而輕視的:不可以因為國王年紀小就予以輕視;不可以因為蛇小就予以輕視;不可以因為火小就予以輕視;不可以因為比丘年輕就予以輕視。」

波斯匿王聽了,很欽佩佛陀的智慧,進而聆聽佛的教化,終於皈依了三十七歲的佛陀,成為佛的弟子。

佛陀的說法是多麼有智慧!年輕的國王與老年的國王同樣有威權,小蛇的毒液和大蛇是完全相同的,小火和大火併無區別,當然,修行人的證道也不能以時間的長短或年紀的大小來區分。因為這樣,佛陀才留下一個「不輕未學」的偉大教化,不要輕視那些未學的人、年輕的人,因為他一轉身、一起念,燃點了累世的智慧,往往能超越那些長久修行的人。

這個教化是容易理解的,一個人睡眠需要八小時,但醒來往往是一秒鐘的時間;同樣的,如果我們相依三世,一個人睡了千百年,醒來也只需要一秒鐘,沒有睡一百年的人,需要一百年才能醒來的道理。推衍起來,常說的「頓悟」正是那睡醒的一秒鐘。

這樣看來「頓悟」是可信的,「無量劫攝於一念」是可信的,「一念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可信的!

只不過佛陀所說的小不是表相的,經典上不是說每一微塵裡都有佛的淨土嗎,只有空瓶子才能裝水,而也只有空瓶子裝滿虛空,不管拿到何處,打開瓶塞,都能和任何地方的虛空相應。

自認為小一點、空一點,是修行者對待自己的態度;但永遠不因別人小、別人空而輕視,則是修行人對待別人的風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

放下修行中的虛容

放下修行的時間,時間的長短不代表一個人的智慧;放下...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

輕視傲慢出家師父就是招罪損福,不可不慎

我們不要輕慢出家師父,人家過去栽培多少善根福德才能...

如盲執燭

在拘睒尼國的美音精舍,佛陀正為四眾弟子廣說大法。有...

你該生長在哪裡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麥田裡。花籽發茅了,抽出修...

教育子女應當從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

太強的自尊,會蒙蔽你的理性

【我慢】 這種那就更多了,你講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富翁吃豬

傳說過去有一個富翁一生行善無數,修橋鋪路,救濟鰥寡...

龔老居士往生的殊勝事蹟

去年元旦時,東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龔老居士往生,非...

解脫色身的愛縛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為愛心所縛,常以蘇油摩身,用湯...

墓魄太子

久遠以前,在印度的波羅奈國,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

學佛信佛需具備哪幾種心

修行者的發心可謂千差萬別,每一個人的學佛目的不同,...

淨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

堅定的信念值得終身攜帶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要到另外一個村莊辦事,可是當時交...

印光大師:念佛人十大礙行

妙葉禪師《寶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詳夫一心平等,體性...

【佛學漫畫】妄念如灰塵

莫厭妄念多,應嘆信心淺。故以深信心,常稱彌陀名。...

莫教錯過眼前事,無限春光不再來

初做功夫,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內,遇境生疑、逢緣理會處...

如何念佛才能算深信切願

問: 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種種牽掛的影響下,我...

云何說諸法如幻

問: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 了境是...

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

1、父母在,不遠遊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

一碗白飯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黃昏,有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六祖首先開示:善知識,此事...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體的生命

信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言,意味著是人說出的...

【佛教詞典】阿賴耶識不與別境等心所相應

【阿賴耶識不與別境等心所相應】 p0785   成唯識論三...

【佛教詞典】五智三身

於密教,謂依大日如來所具足之五智各生身、口、意三身...

【視頻】惠空法師《黃檗禪師介紹》

惠空法師《黃檗禪師介紹》

【視頻】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