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漏斷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anāsrava-viyoga。為「有漏斷」之對稱。謂以無漏道斷除煩惱。無漏道,指以十六行相正觀苦、集、滅、道等四諦理之智慧。此觀智全離煩惱之過非,故稱無漏。此無漏智生起於見道位之初,能斷除三界九地之見惑;於修道位複習之,能斷除修惑。就其所依之定而言,依初禪近分之未至定而起,能斷除九地之煩惱;生起於初禪以上時,能斷除自地及上地之煩惱,此時下地之煩惱已斷除,故不復更斷。與僅能斷除下一地之煩惱,而不能斷除自地及上地之煩惱的有漏斷不同;又與止於下八地,而不能斷除有頂地之惑者有別。以上乃依俱舍論卷二十四等之意,為小乘有部宗之說。

然除非想地之惑外,見、修二惑通於無漏斷及有漏斷二者,故修道之斷惑通於有漏、無漏二斷,此概由行者之意樂而任用其一。見道雖亦通於此,然速疾歷觀三界四諦而斷惑,為有漏道所不堪,必以無漏道方能斷之。又依經部之說,則無漏斷以上為不退,而有漏斷仍有退轉之時。若依大乘唯識家之意,以有漏智可伏住煩惱之現行,然不能斷其種子,唯有無漏斷能斷其種子。其無漏智為唯識之性(即證得真如之根本智),由此出唯識之相(即了知因緣現起之萬相之後得智)。其根本智有「我法二空」之無分別智,後得智則有三心、十六心等分別。菩薩於初地見道位之初生起無漏智,此智既起,即可斷除分別而起之煩惱、所知二障。進一步於十地悉伏修惑之俱生起煩惱障,而於金剛喻定之中全然斷盡;所知障則於十地中漸次斷除,而至金剛喻定現前時方才永遠斷盡。[成唯識論卷十、俱舍論卷二十一] p5132

上篇:無漏慧 下篇:無漏智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布袋和尚

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

翠岩

五代僧。又作翠岩。法號令參。湖州(浙江吳興)人。雪...

不淨

諦觀眾生,非惟苦、空、無常、無我,亦且不淨。謂七不...

四曼攝二種世間

(術語)即身義雲,世間出世間內外之教法攝於法曼荼羅...

天路

【天路】 p0369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六頁云:復次若第一義...

無孔鐵錘

(譬喻)鐵錘之無孔者,無柄,更無著手處也。碧岩十四...

嘆身向人女索欲供養戒緣起

亦名:嘆身索供戒緣起、向女嘆身索供戒緣起 含注戒本·...

阿毗達磨發智論

梵名 Abhidharma-jāna-prasthāna。凡二十卷。佛滅後...

緣別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緣別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p1305 瑜伽七十七卷五頁云:...

波謎羅川

梵名 Pamīra。位於蔥嶺中,相當於今地理學者所稱帕米...

舍父逃逝

與出自法華經信解品中「長者窮子」之譬喻同義。據傳,...

釋迦氏姓

(雜語)Śākyamuni,又云釋迦文,釋迦文尼。釋迦者姓...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修行要勇於對治自己的習氣

一個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時確診並實施有效治療,學佛...

面對很多的眾生,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

因果複雜,肉眼凡夫不能明瞭

來示雲,時當末法,彼邪見魔黨,往往身泰體健。而正信...

弘一大師《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講,適值念佛會期。故為說...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應化

在《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談自己...

【推薦】供養地藏菩薩能獲得十種利益

未來和現在的眾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潔之地。南...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麼時候開始流...

唐代高僧少康大師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曾經在浙江有一戶周姓的人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