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phala 之意譯。音譯頗羅。原指草木之果實;轉指由「因」所生出之結果。蓋一切有為法,乃前後相續,故相對於前因,則後生之法,稱為果。又「擇滅」雖系無為法,然以由道力所證得之故,亦稱為果。虛空與非擇滅二者,皆無相對之前因,亦無所謂後生之法,故皆屬於非果法。

有關果之種類,有五果、九果等異說。小乘有部與大乘唯識宗分為五果:(一)等流果,一切由善因所生之善果,或從惡因所生之惡果,均與因同一性質,稱為等流果。又作習果、習氣果。(二)異熟果,由善、不善之業因,即由異熟因所生之無記(非善,亦非不善)果,稱為異熟果。系與因之性質不同而生之果報,故又稱為報果。於天台宗,將上記之習果與報果合稱為二果。(三)士用果,指俱有因、相應因所生之果,即由因之力用所成之果,如同由士夫(男子)之力用,而成就之種種事業;亦即由士夫所作之因而生之果,乃同時之因果。(四)增上果,即無有障礙,而又加與助力所生之果;亦即除本身外,其他一切有為法均稱為能作因,能作因之果即為增上果。「能作」係指能夠給予力量而使果發生。以上四果系屬有為法之範圍,故稱為有為果。對此,(五)離系果,則稱無為果。離系,即指離開煩惱之束縛。離系果,係指擇滅及涅槃而言。如上記所說,擇滅雖系無為法,本是不生不滅,且離系果雖亦非由修道之因而生,然道力乃證得擇滅之因(稱為離系得),如是,擇滅即是由道力而證得者,故擇滅稱為離系果。或亦指果果;所謂果果,係指從修行之果(菩提)所證之涅槃而言。

上記五果之說詳載於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一、俱舍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八等。又據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一載,健馱邏國諸論師立有九果之說,即上記之五果,加上下列四果:(一)安立果,指依住於他法而安立之果,如依住於風輪而有水輪,依住於水輪而有金輪,依住於金輪而有大地,依住於大地而有有情、非情等。(二)加行果,指由修行所得之果,如依不淨觀等加行之力,遂生無漏智。(三)和合果,指由諸因和合而生之果,如眼根與色和合而生眼識,意與法和合而生意識。(四)修習果,指由修習聖道所生之果;又佛陀之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自在神力等佛力皆係修行而得之結果,故又稱果力。

此外,於佛教因果論中,迦濕彌羅國之諸論師立有五因五果之說,其所謂之五果,即是將上記安立果以下之四果攝入於五果中之士用果或增上果,此乃排斥健馱邏諸論師所立之九果說。

於佛典中,果有各種含義與用例。例如就相應相報之義而言,由善因可產生善果,由惡因則產生惡果;苦之果報稱為苦果,樂之果報稱為樂果。就現在、未來之相對性關係而言,識、名色、六入、觸、受等,屬於現在之五果;與之相對者,生、老死則為未來之二果。另外,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稱為四沙門果;獨覺之果,稱為獨覺果;佛之果,稱為佛果、妙果、無上果。佛之果德圓滿無缺,稱為果滿、果極;佛所證得之智慧,稱為果智;佛果所具之功德,稱為果德;若以海比喻果德之深廣,稱為果海;大乘佛教之佛果與小乘佛教之阿羅漢果均為至高無上之果,稱為極果。又果之體性,稱為果體;果之相狀,稱為果相;果之力用,稱為果用。此外,佛教教義又常就果與因之相對意義,以相對於因分者,有果分之稱;相對於因地者,有果地之稱等。[菩薩地持經卷三、品類足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三本、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 p3320

上篇:東鶴寺 下篇:果人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唯識法身觀

指理法身之觀,即觀佛與自心為一體。所謂唯識,離如來...

因十四過

因明用語。指因明三支作法中,由因(理由)之不正確所...

鴿鬘

(人名)濕生女子之名。俱舍光記八曰:鴿鬘者,昔有一...

非一切時同行相應

【非一切時同行相應】 p0719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云:...

法要

(術語)簡約說法之樞要者,即樞要之法義也。維摩經弟...

禪規

禪寺所奉行的規則。因這些規則是由唐百丈山懷海禪師所...

源空(Genku 1133~1212)

Yuankong   日本佛教淨土宗創始人。俗姓漆間,幼名勢...

不受諫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五緣成:一、將欲作罪;二、他...

鼓山誌

凡十四卷。清代黃任撰。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

所知法

【所知法】 p0735   品類足論六卷二頁云:所知法云何...

七佛通戒偈

乃指過去七佛通戒之偈頌。迄今仍為佛教徒所傳誦。此偈...

現世

【現世】 現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不可輕視外貌苦惱的修行人

雲居山近代也有這種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寬定...

戒淫九想觀

本節的九想觀,如能修持觀想成熟,可體悟人死後無比淒...

此行能證得大福大慧優雅的容貌

佛法與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講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見性是怎樣的一種生命

問: 見性是怎樣的一種生命? 慧律法師答: 見性就是...

簡單生活讓貪慾減少,更容易得到解脫

以前寫過《學佛的方法》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學佛要皈依...

病不見愈,乃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

接下來一段呢是《示重報輕受及如法治喪》,就是開示的...

僧人的生活——聞鐘而起,聞鼓而眠

世人多羨慕僧人,就連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說:若得為僧,...

外界的打擾來自我們的內心

有個小和尚學會了入定,可是每當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