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舍懺諸部不同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子題:同心淨人、五敷具、蠶[帛*系]斬壞、五敷、無盡財、五臥具、憍奢耶、轉車衣、待一月衣、瞿曇

行事鈔·諸部別行篇:「舍懺不同。(一,十誦)十誦,二寶,少者永舍,多者舍付同心淨人。淨人令舍,作四方僧臥具。罪僧中悔。餘同四分。(二,五分)五分五種:一、入僧永棄。二寶舍與僧,僧差人永棄;若僧不棄,淨人為僧貿衣食,與僧食用,唯本主不得用,恐遂本心故。二、永入僧。五敷具,入常住用,唯本主不得坐臥。三、入俗僧。舍藥與僧,僧舍與俗人,沙彌塗足然燈,本主亦不得用,一切比丘不得食。餘同。(三,僧祇)僧祇五別:一、舍入僧無盡財中。謂畜貿二寶,若生息利,作僧房舍中衣,僧不得分用及食,為折伏本主貪心故。二、舍入僧用。謂五臥具,回僧物,隨僧作何等用。其中純黑,憍奢耶,僧不得著用,得作地敷,及作向帳幔等;六年,不揲,不得為地敷,僧得著用,不得[打-丁+親]身;白毛臥具,好者如前,不好者如後。餘同。(四,善見)善見中,金銀,若無淨人,可教擲去;僧羯磨,差一比丘知五法者,使閉目擲去,莫記處所。(五,了論)明瞭論中,若轉車衣,待一月衣,過十日衣,過十日缽,雨衣,急施。舍與僧已,僧問須者,應還得用,若自無用,永舍入僧。受非親尼衣,舍還本尼,若本尼無,舍與尼僧。使尼浣衣,回僧物,永舍與僧。從非親居士乞衣,一二居士,應舍還彼,彼若不在,或不取,舍與僧。過足,三反,一切敷具,使織師衣,盡舍與僧。瞋心奪衣,還舍與所瞋比丘。七日藥,二用。文如彼具。(六,多論)薩婆多雲,販賣物,若無同心淨人,應作四方僧臥具,為止誹謗。若作入佛,外道當言,瞿曇沙門,多貪利故,令弟子舍物,持用自入。又除佛福田,無過四方僧;不問受法不受法,持戒毀戒,法語非法語,一切無遮。」資持記釋云:「本宗他部,舍懺差別。但舉其異,而指其同。本宗,二寶舍與俗,蠶[帛*系]斬壞,乞缽入廚,長藥三用,諸衣臥具,並還本主。十誦永舍,謂將棄之。多付淨人令舍者,由犯過財,不聽自舍故;文中似多淨人二字,詳之。五分,初、入僧棄者,即屬僧物,不棄由僧。五敷:一、蠶綿,二、黑毛,三、白毛,四、減六年,五、不揲坐具。三、入俗僧者,先舍與僧,僧與俗故。餘同者,四、乞缽入廚,五、諸衣還主,同四分也。僧祇,寶藏名無盡財。息利作衣,不得分者,恐彼獲分,故云為折伏等。二中,五臥具,即上五敷。初總示。其下,別簡。純黑,即黑毛;奢耶,即蠶[帛*系]。有將為一,非也。向,即門戶。六年不揲得著者,上二細者,止得粗用,故不許著;不[打-丁+親]身者,恐壞僧物故。白毛好者如前,同黑毛等;不好如後,同六年等。餘同者,諸衣、乞缽、長藥等三,同本宗也。善見,金銀,即二寶也。五法,不愛恚怖癡,知可擲不可擲。了論七段。初段七戒,轉車衣,即二離衣;待一月[衣],即月望(衣)。受下,次段一戒,本尼無者,或死反道遠行等。使下,第三段二戒。從下,第四段三戒;一二居士,即勸增二戒。過下,第五九戒,過足,即過知足戒。三反,即[(囟-乂+夕)/心]切索衣戒;一切敷具,通收五敷;使織師,更含勸織。奪衣為第六。七日為第七;二用,即與僧俗。已上收二十四戒,二寶,販賣,乞缽,擔羊毛,染羊毛,並如隨相。多論,明販賣,初明入僧。若下次明不入佛有二意,初為止謗。,此雲地最勝,謂在地人中最勝故;此即如來因地之姓。人猶稱之;佛昔於劫初,作國王禪位師瞿曇仙修道,因以為姓。又下,次彰福。不問等者,顯僧海深廣,無不攝也。不受法,即無戒也。」(事鈔記卷四二·四一·八)

上篇:舍墮還財四分高出餘宗 下篇:舍戒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順樂受等三業

【順樂受等三業】 p1109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五卷二頁云:...

九住心

(名數)行者,修禪定時,使心不散亂而住著於一境,有...

四種釋義

為解釋經論及其文句所設之四種釋例。略稱四釋。凡有三...

小乘四部

(名數)義淨三藏渡天時,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歸...

見智身

(印相)見智法身之意。金剛界修法所結印契之一。金剛...

愛敬差別

【愛敬差別】 p1203 俱舍論四卷十一頁云:已說無慚無愧...

大仙

梵語 maharsi。又作大仙。即佛之敬稱。行道求長生之人...

五家所共

謂世間財物為王、賊、火、水、惡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

圓實墮

又作圓墮。謂墮於圓理之弊,如謬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

迦樓羅

【迦樓羅】   文句:此雲金翅,翅翮金色,兩翅相去三...

自恣即說戒

行事鈔·自恣宗要篇:「問:『自恣竟,得說戒不?』答...

袈裟十二名

(名數)釋氏要覽上曰:大集經云:袈裟名離染服,賢愚...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佛說月光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

慳貪的苦果

人生沒有真正的所有權,因、緣、果、報的道理要切記啊...

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佛...

流通佛法,須具內護外護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問: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明證法師答: 修定,內心...

這些深恩重愛會障礙我們成道

蕅益大師開示我們,學道之人要真實具足剛骨。什麼是剛...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

萬物皆有所用,無需自卑

一次,儀山禪師洗澡。 水太熱了點,儀山讓弟子打來冷...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報恩為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