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舍戒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子題:四種舍戒、作法舍戒、命終舍戒、二形生舍戒、斷善根舍戒、頓舍戒、漸舍戒、漸頓舍戒、舍戒五緣、舍心、八心、舍戒八心、不樂梵行、比丘住自性、住自性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明舍戒者。(一、僧舍)四分雲,若不樂梵行者,聽舍戒還家。若復欲於佛法修清淨行者,還聽出家受大戒。增一阿含,開七反舍戒,過此非法。(二、尼舍)十誦伽論,尼無舍戒更得受具。問:『若無重出家,何故開舍?』答:『一為不成波羅夷故;二、為來去無障。比丘建立義強,故開七反。尼有一義,令在俗無過,不生譏丑過失。廣如彼部。准義,應得作下二眾。』資持記釋云:「舍戒中,總有四舍:一、作法,二、命終舍,三、二形生,四、斷善。此明作法一種。又舍通漸頓;若直作白衣,則三戒齊失,名為五、十、具也;若舍具作沙彌,或舍具、十作優婆塞,則名漸舍。略知如此,餘廣如疏。僧舍中,初引開法。律因跋闍子比丘不樂淨行,還家與故二行不淨,佛因開舍。文引佛語,不出舍法。律雲,我舍佛、舍法、舍比丘僧、舍和尚、舍阿闍梨,舍諸梵行、舍戒、舍律、舍學事、受居家法。我作淨人外道等即頓舍也;我作優婆塞、我作沙彌此漸舍也。須對比丘舍之,一說即成。多論所謂受如采寶,亦如登山,必假多緣多力;舍如失財,如從高墜,不假多緣,故唯一說。增一下,明分齊。彼經因僧伽摩比丘七反降魔,後更受具得阿羅漢,因開七反,已外不聽。」(事鈔記卷九·三○·八)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就舍戒中,義分四門:一,泛列經論舍相不同;二,漸頓異;三,舍善已未;四,具舍緣。(一,)言泛列者,如雜心說,若舍、命終、斷善、二形生也;善生經加受惡戒時舍善戒;俱舍論,八戒期心,盡夜分終,故舍。且列如此。二,漸頓[舍戒]者,即作法舍中。如律,我作沙彌五戒等,是漸也;我作白衣外道等,為頓也。三,明舍善已未者。問:『今舍戒者,為舍已生隨行為因之業,為舍初願本受無作體耶?』答:『已生為因,不可舍也;得聖無漏,方傾善習。今所舍者,止是本體,更不相續。故雜心雲,言舍戒者,戒身種類滅也。』四,明具緣,明舍有五[舍戒五緣]。初、體是比丘住自性者。二、所對人境。如多論雲,若無出家人,隨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三、有舍心。謂有欣厭心、作舍心、決定心、住自性心、久思心、歡喜心、自有心、寂靜心;反上八心,則不成舍。四、心境相當。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舍。五、一說便成。『多雲,受舍相對,理宜相準;何故難易不同者?』答:『相違對故。一、求增上法,如上高山,多緣多力;舍戒退道,如高墜下,故不須多。二、不生前惱,若制緣多,便言佛多緣惱,受須多人,舍何須也?三、受如入海采寶,舍如失財,王賊水火,須臾蕩盡。四、受容預心,舍對境情逼。喜帶戒行非,一語開成舍,尚不依行,況多緣也?』」行宗記釋云:「[舍戒]八心,注雲,意欲在家念父母等,又云,不樂梵行厭比丘法,即欣俗厭道。作舍心,謂欲棄舍也。決定者,非進退也。住自性者,自知是比丘,非狂亂也。久思者,非朝夕也。歡喜者,無所悔也。自有,非他逼也。寂靜者,心專一也。」(戒疏記卷六·一二·一五)

上篇:舍懺諸部不同 下篇:舍戒成否之相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大圓鏡智

(術語)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

如來功德六種相

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載,為令眾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

回財

又作回財。即施主先向寺院支借錢財以營辦追薦、供養等...

註疏

(書名)金剛頂經開題二卷,金剛頂經略釋一卷,教王經...

一念隨喜

謂聽聞佛法之時,生起信仰、歡喜之一念。或謂一心尊仰...

善現比丘

(人名)善財童子所參五十三知識之一。住救度國。見探...

五種居處

【五種居處】 p0261 瑜伽九十九卷十頁云:云何居處?謂...

玉耶女經

(經名)一卷。失譯人名。佛對玉耶女說女人十惡五善三...

二種立題

對於諸經之題目,有佛自立者,亦有經家所立者,稱為二...

漸次止觀

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為由淺入深之觀法。又稱漸次...

隨宜

(術語)隨眾生根機之所宜也。法華經方便品曰:隨宜所...

染心

(術語)愛著之心,淫慾之心。行事鈔中一之四曰:僧祇...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不要生活在過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島附近的水域裡,生活著一種魚,它的名...

如何用善巧勸導別人修習淨土法門

問: 我朋友有這樣一個問題,她說她經常遇到有緣人就...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現前見佛,就是你當生能見佛。這就是你信心懇切,用功...

微小的供養,便能獲得巨大的果報

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雜譬喻經》中記載:...

但願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講究平等心,要求我們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們...

五蓋

1.貪慾蓋: 指貪愛五欲妙境,能使眾生心性迷惑,令善...

淨業行人的戒律觀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這種三無漏學,戒又叫毗尼,波...

老子論企業家的三寶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