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普濟(隋終南山沙門)[《續高僧傳》卷二十七]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普濟。雍州北山互人。初出家依止圓禪師。儀軌行法。獨處林野不宿人世。跏坐修禪至於沒齒。棲遲荒險不避豺虎。雖游浪物表。而手不釋卷。嘗讀華嚴。依而結業。自佛法淪廢。便投太白諸山。行不裹糧依時啖草。咀嚼咽飲都不為患。願像教一興舍身供養。修普賢行生賢首國。開皇之始大闡法門。思願既滿。即事捐舍。引眾集於炭谷之西崖。廣發弘誓自投而殞。遠方填赴充於岩谷。為建白塔於高峰焉。近貞觀初有山居沙門普濟者。立操標勇貞專自固。恆游名山習誦經典。大品法花偏所通利。其所造集多誦兩經。仍隨文句時重解釋。聲氣所及周於一里。故使數萬眾中無不聞者。以武德十八年西入關壤。時經邑落還居林靜。貞觀度僧。時以濟無貫。擢預公籍。住京師光明寺。眾聚山結樂聞經旨。濟弊斯喧擾。遂遺名逃隱。不測所之。有說。今在終南幽岩獨坐。傍饒山果。須者負還。重更追尋。便失來徑。餘曾同聚目悅斯人。衣則百結相連。缽則才充受用。汲灌瓦瓶麻繩繫頸。坐則籍草脅無著地。驍悍果敢睡蓋莫欺。節約儉退利賊潛跡。言論所指知足為先。談授正義如行為最。所以一坐說法施積如山。曾無顧涉。任委監護。乃重惟曰。城邑所屬五欲為根。餘力既微。無宜自陷。遂逃遁矣。

上篇:普圓(周雍州逸沙門)[《續高僧傳》卷二十七] 下篇:普安(隋京師郊南逸僧)[《續高僧傳》卷二十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楞伽經(Lankavatara-sutra)

Lengqiejing   佛教經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白延

三國曹魏僧。龜玆國人。又稱帛延。資性明敏,善晉、胡...

差人行籌法

亦名:多人語差人行籌法、行籌差人法 子題:行籌三種格...

大死一番

禪林用語。與「大死大活」、「絕後再蘇」等語同義。佛...

曇摩

(術語)新曰達磨。譯為法。【又】(人名)比丘名。譯...

善友七事

指菩薩示現於世間,為利樂一切眾生所為之七事。善友,...

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如來獨證自誓三昧者此時...

受報為果

由有作業,即須受報,所以妄惑為因,作業為緣,受報為...

邪定聚

梵語 mithyātva-niyata-rā?i,巴利語 micchatta-niy...

軌持

(術語)解法之字義者。法有二義,一軌之義,謂以其體...

供養病人與供養佛等

子題:悲心看病慈行同佛、看病施命諸佛讚歎 行事鈔·瞻...

十種三世

(名數)一、過去世說過去世。二、過去世說未來世。三...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清代高僧徹悟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是,淨土...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還需要閱讀經典

問: 年輕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號,是否應該多閱讀經典...

老祖父的碗

有一位大企業家,白手起家,胼手胝足開創了一片天地,...

消除脂肪的十種食物

1.紫菜: 除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B1及B2,最重要的就...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蹟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韓國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通過念佛來斷除執著

怎樣來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樣來真正地能夠通過念阿彌陀...

念珠的由來

佛陀駐錫在靈鷲山說法的時候,附近有一個弱小的國家,...

紅塵中你被什麼緾住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佛性顯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