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普圓(周雍州逸沙門)[《續高僧傳》卷二十七]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普圓。不知何許人。聲議所述似居河海。周武之初來游三輔。容貌姿美其相偉大。言顧弘緩。有丈夫之神采焉。多歷名山大川。常以頭陀為志。樂行慈救利益為先。人有投者輒便引度。示語行要令遵苦節。誦華嚴一部。潛其聲相人無知者。弟子侍讀。後因知之。然而常坐繩床。斂容在定。用心彌到不覺經過晨夕。有時乞食暫往村聚。多依林墓取靜思惟。夜有強鬼形極可畏。四眼六牙。手持曲棒。身毛垂下。徑至其前。圓怒目觀之。都無怖懾。不久便退。其例非一。又有惡人從圓乞頭。將斬與之。又不肯取。又復乞眼。即欲剜施。便從索手遂以繩系腕著樹。齊肘斬而與之。心悶委地。村人明乃聞知。因斯卒於郊南樊川也。諸村哀其苦行。爭欲收葬。眾議不決。乃分其尸為數段。各修塔焉。

上篇:僧崖(周益部沙門)[《續高僧傳》卷二十七] 下篇:普濟(隋終南山沙門)[《續高僧傳》卷二十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理善

(術語)事理二善之一。事理者淺深之意也。滅事惡之淺...

二種見道

【二種見道】 二種見道,是真見道和相見道。修唯識行,...

分別智相應染

(術語)起信論所說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

共種子

(術語)又曰共相種子。對於不共種子而言。生自他共變...

智者大師真身塔

(堂塔)塔建於真覺寺內。智者大師之肉身在焉。...

釋師

(雜名)佛為人天之師,而釋迦為始,故名釋師。...

迦蘭陀池

梵名 Kalandamahī,巴利名同。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迦...

夢相

即夢中所現善惡之相。此處指大方等陀羅尼經(北涼法眾...

六行

(一)至佛果之六行。指六度之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

教化地

謂能教化眾生之菩薩地位;即指第八地以上之位。即第八...

金毗羅童子威德經

(經名)佛說金毗羅童子威德經,一卷,唐不空譯。說釋...

三一二乘

(術語)一、三乘,法華以前說聲緣菩三乘,有證道之別...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大藏經】最上乘論

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

口業的四種

佛教把口業分為四種:惡口、兩舌、妄語、綺語。 惡口...

佛陀音聲響徹無際

一日,佛為大眾說法時,其微妙音聲令大眾都歡喜聽法,...

如何度過修行懈怠期

問: 我修行精進一段時間後,就會退步,功課也不想做...

為什麼念佛時有空曠柔和的感覺

問: 我集中思想念阿彌陀佛時,心中有一種空曠、充滿...

衹要這樣做,決定能生極樂世界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持,發...

蓮宗五祖少康大師畫傳

一、母夢玉女,授青蓮華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

空手把鋤

禪的公案當中,有一首最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鋤...

話說得失真

《荀子》說: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