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五戒

【法界次第初門】  大字體  護眼色

一不殺生戒 二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

次三歸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論雲。念佛如醫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藥禁忌。今所以次三歸而明諸戒品。意在此也。故佛為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歸已。即授五戒。為優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則非清信士女。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量。若約出世。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能堅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故名防止

一不殺生戒 云何名殺生。若實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起身業有作已。是名殺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其餘系閉鞭打等。是殺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盜戒 云何名盜。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其餘計校乃至手捉未離地等。是盜方便非正罪

三不邪淫戒 云何名邪淫。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出家戒法護。乃至自婦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兒。及非道處。如是犯者。名為邪淫。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其餘言戲。以物相要。乃至捉手觸身。未遂淫事。皆為邪淫方便非正罪

四不妄語戒 云何名妄語。不淨心欲誑他。隱覆實事。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皆是妄語方便。不謂正罪

五不飲酒戒 云何名酒。酒有三種。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藥酒。若干若濕。若濁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也

次此應明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一日一夜八戒。出家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十種得戒。五篇七聚相。乃至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及三千威儀。八萬律儀。是中皆應次第略出科目。辨大聖從粗至細制戒之意。事轉繁多具列(云云)。今欲且逐要出諸禪定智慧法門科目次第。此諸戒中事數。至下第六卷。別更隨要者出之

上篇:三歸戒 下篇:四禪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界次第初門

平等三業

謂遠離是非、美丑、善惡、彼此等種種分別而平等之身、...

諫惡邪法

子題:惡邪見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諫惡邪法者,欲是...

世間天院

指密教胎藏界三重曼荼羅之最外院;其處為「世天」等所...

闕本經

又作缺本經。為原已譯成之經典,歷經長年之輾轉流傳,...

總持

梵語陀羅尼,譯言總持。持善不失,持惡不起之義。口念...

說粗罪戒制意

亦名:向非具人說粗罪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

陀羅尼

【陀羅尼】   大論:秦言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

四增

八大地獄各有四門,每一門外各有四個小地獄;四增即指...

無分別智助伴

【無分別智助伴】 p1082 世親釋八卷十六頁云:論曰:諸...

欲三摩地

【欲三摩地】 p0986 瑜伽二十九卷五頁云:由欲增上力所...

淨觀

清淨的觀法,如淨土之十六觀是。...

懺悔法化制通局

行事鈔·懺六聚法篇:「懺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則理懺...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增強記憶力

問: 一、在修行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一心不亂?二、怎...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印光大師論藥師法門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心之相用則天淵懸殊,由相用懸殊...

有八種原因會導致持咒不靈

1-3、【懷疑心、起噁心、不誠心】,有這三種心,持咒必...

極樂世界的菩薩,在這個世間的示現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來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自古及今應...

羅漢托空缽

在過去久遠前,有兩兄弟。他們都是窮人。哥哥心想:生...

清淨三業,內護己心

一日,波斯匿王在靜坐時,思惟什麼是護己?什麼是不護...

善人與善根人的區別

善人和善根人,什麼叫善根人他曾經修過行,曾經見佛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