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六特勝

【佛學次第統編】  大字體  護眼色

  十六特勝,亦名阿那波那念,此翻遣來遣去。言特勝者,從因緣得名。如外道等,並能修得四禪四空,而無對治觀行,故不出生死。此十六法,有定有觀,具足諸禪,能發無漏,故名特勝也。又十六法,對四念處,每念處有四法,共成十六特勝。於四念處之觀,又修此十六特勝,始於調心,終至非想地。地地觀照,能照無漏善業,而無厭惡自害之失者也。解有多般,茲錄其一。
  一、知息入 觀入息至於氣滅。
  二、知息出 觀出息止至於鼻端。
  三、知息長短 觀息長短,若身不安,心多散亂,則出入息俱短,若身安心靜,則出入息俱長。
  四、知息遍身 息遍身者,形心既安,則氣道無壅,如似飲氣既,統遍身中。
  五、除諸身行 想受為心行,覺觀為口行,出入息為身行。既息遍身中,患彼覺動粗念,除諸粗故,名除諸身行。
  六、受喜
  七、受樂 雖有微喜,樂能遍滿。身識既滿,內心喜悅,故名樂。
  八、受諸心行 既受樂在懷,必有數法相隨,倚心樂境故。
  九、心作喜 既止心一境,未有慧解,必為沉心所覆沒,以喜舉之,令不沉沒,故名作喜。
  十、心作攝 喜心動散,則發越過常,攝之令還,不使馳散諸緣,故名作攝。
 十一、心作解脫 心不掉散,均等無累,故名解脫。
 十二、觀無常 已得自在,不為沉浮所敗,故能觀諸法無常,念念生滅,不可樂也。
 十三、觀出散 此身不久當散壞,磨滅之法,非真實有。
 十四、觀離欲 此身唯是苦本,心欲離之,故名離欲。
 十五、觀滅 是心住滅,多諸過患,不欲住故。
 十六、觀棄舍 觀此諸法,皆是過患,故名棄舍。

上篇:六妙門 下篇:通明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次第統編

黑漆桶

(譬喻)譬無明之堅厚也。碧岩第一則評唱引五祖禪師之...

摩訶菩提僧伽藍

梵名 Mahābodhi-savghārāma,巴利名同。又作大覺寺...

牛頭禪

(流派)以牛頭山法融為祖之禪派。又稱牛頭宗。四祖道...

僧祐律師

資持記·釋鈔序:「僧祐,梁朝人,即[道宣]祖師前身...

金剛那羅延身

(術語)謂其體堅固如金剛,其力強如那羅延神之身也。...

瞻波國

(地名)Campā,瞻波,木名,以木名國。在中印度恆河...

卷舒

禪林中,師家接引學人的兩種機法。卷,意即收,與「把...

八識心王

【八識心王】 唯識宗將心解析為八,立下八識心王的名稱...

斷事遣不誦戒毗尼者出二法

子題:誦戒習行、誦律發解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斷事...

行有二種業

【行有二種業】 p0609   雜集論四卷十頁云:行有二種...

作業決定

【作業決定】 p0686   雜集論七卷十四頁云:作業決定...

泄悉知

(地名)Yaṣṭi-vana,林名。譯曰竹杖。西域記九曰:...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

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不應該做

在佛陀的戒律當中,講到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是不應該...

鳳凰衛視與蘇州弘化社採訪傳印長老

2011年5月9日下午3點,鳳凰衛視《智慧東方》欄目記者...

損己利人,雖損而不損

【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

【推薦】戒律中對僧人從事占卜算命的觀點

佛教的基本義理是反對占卜算命的。那麼,這個線索從哪...

演培法師《學習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

諸位居士!每個夏曆月之初一,本堂舉行金剛法會,都對...

何謂「三法印」

印者,印定義。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內外之分,真偽之辨...

為什麼要福慧雙修

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

戒為無上菩提本,修行應一門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談得。就是佛教徒,但因為善根淺薄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