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通明觀

【佛學次第統編】  大字體  護眼色

  通者從初修習,即通觀息、色、心三事。若觀息時,即通照色心。若觀色乃至心,亦如是也。明者此法明淨,能開心眼,無諸闇蔽也。觀一達三,徹見無礙,故名通明。又善修此禪,必發六通三明,故名通明。
  一、云何修習?行者從初安心,即觀息色心三事,俱無分別。
   一、云何觀息?謂攝心靜坐,調和氣息一心諦觀,想息遍身出入。若慧心明利,即覺息入無積聚,出無分散,來無所經由,去無所履涉。雖復明覺息入出遍身,如空中風,性無所有。是則略說觀息如相。
   二、次觀色如,既知息依於身,離身無息,即應諦觀身色,本自不有,皆是先世妄想因緣招感。今世四大造色,圍虛空故。假名為身,一心諦觀頭等六分三十六物,及四大四微,一一非身,四微四大,亦各非實,尚自不有,何能生六分之身三十六物?爾時無身色可得,心無分別,即達色如。
   三、次觀心如,當知由有心故,則有身色去來動靜,若無此心,誰分別色?色因誰生?諦觀此心,藉緣而有,生滅迅速,不見住處,亦無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即達心如。
  復次若觀息時,既不得息,即達色心空寂,何以故?三法不相離故。若不得色心三事,即不得一切法。所以者何?由此三事和合,能生一切陰入界,眾苦煩惱,善惡行業,往來五道,流轉不息。若了三事無生,則一切法本來空寂。是則略說初心修習之相。
  二、其證入相,亦有欲定、未到地定、四禪、四空,種種支林功德。而與根本諸禪,其相永殊。若二乘人,於一一禪中,皆能獲得不壞解脫、無礙解脫、三明、六通,故名為通明觀。若大士住此一一禪時,即得無礙大陀羅尼也。今亦一往約次第門,較逾十六特勝而已。

上篇:十六特勝 下篇:九想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次第統編

諸見法界

系天台宗修習止觀所立十法界之一。如維摩詰經所說,以...

一塵法界

雖是一極小之微塵,然如開啟智眼以觀時,則知其中包含...

二智

指二種出世聖者之智慧。有下列六種:(一)盡智與無生智...

一超直入

(術語)頓速驀直超入於本覺地也。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四愛起

(名數)與四愛生同。增一阿含經二十一曰:世尊告諸比...

智文

(509~599)南朝陳代僧。丹陽(江蘇)人,俗姓陶。精...

樂變化天

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名,能自化五欲境而自娛樂,故名。...

甲乙徒弟院

宋初以降,寺院住持示寂或引退之際,順次以上位之弟子...

從倫

元初曹洞宗禪僧。號林泉。生卒年不詳。參謁燕京報恩寺...

義釋

巴利名 Niddesa。音譯作尼涕娑。屬巴利文小部經(Khud...

三身

(名數)有四種:法、報、應之三身。自性、受用、變化...

攝樂

【攝樂】 p145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頁云:攝樂者:謂依...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淫偷盜

《永明延壽禪師全書》: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

人生如苦海,學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著與痛...

人生的種種苦

佛教雲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

吃狗肉會投胎成狗嗎

偶讀《來果禪師語錄》,看到一樁動人的公案:坐香一枝...

淨宗初祖-慧遠大師

1.生平 遠公大師(公元334年---416年),東晉時代人,俗姓...

知道「沒有聲音」的是誰呢

我們看就聞性示因常,就著聽聞的體性(注意,不是就著...

儒釋道是一家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在學習導讀《復鄧新安居士書》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