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十六卷(刊本或作二十卷),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曇晷筆受。訶梨跋摩舊傳約在佛滅後九百年頃生於中印度(見《出三藏記集》卷十一所載玄暢撰《訶梨跋摩傳》)。考所譯本論《三受報業品》第一百零五,引提婆《四百論》(提婆約為公元170~270時人),又本論譯者羅什,係於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到達涼州,據此,跋摩當生於提婆著作《四百論》之後,羅什入涼之前,即約當於250~350年期間。他生於婆羅門家庭,博通《吠陀》等世典。出家後,師事罽賓有部學者鳩摩羅陀,研習《發智論》。但他不滿於此論之拘泥名相,繁瑣支離,乃自窮三藏,以探教說的本源,時時和同部諸師辯難,而遇到保守的長老們的壓制。其時巴連弗的僧祇部眾,對他遙寄同情(這裡的僧祇部,或系如《大集經》二十二所說遍覽五部而不主一家,即是屬於"分別論者"一系之以理長為宗者),他乃前往共住。由此,他得以接觸到大乘思想,泛覽九經,評量五部(律),旁究異說,考核諸論,斥偏取長,棄末存本,因而有本論之作。論成後,旬日之間,傾動摩羯陀國。後復在王庭論屈了勝論學者,被尊為國師。
關於本論所屬部派,舊傳真諦說它屬於曇無德部(見《三論玄義》),或說屬於多聞部(見《四分律飾宗義記》卷三)此外,也有說為取"諸部之長"的(亦見《三論玄義》)。蓋論主雖依有部出家,而不滿於毗曇家言是顯而易見的。他的立說以棄末存本為宗,特與譬喻師(即經部的前身)之說相近。隋吉藏以本論為"遍斥毗曇,專同譬喻"(見《三論玄義》),是正確的。但本論在印度佛教教學歷史上,並未見發生多大影響,梵文原本也早已失傳,最近印人夏斯特裡才從本論的漢譯本還原為梵文。本論之名為成實,據論文發起頌所說,乃欲成立三藏中實義。其所謂"實",主要是審辨四諦所指諸法。論文說四諦,確定五受陰為苦,諸業及煩惱為集,苦盡為滅,八聖道為道,並說明"為成是法,故造斯論"(見《色相品》第三十六)。現考在作論的當時,部派佛教中最流行的有三大家,即毗曇師(有部),譬喻師和分別論者,他們對於四諦法的解釋各執一詞(見《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七),本論宗旨在於成立譬喻師的四諦義,以區別於其他二家,故題稱"成實"。
本論共有二百零二品。在漢譯時,譯本的正寫者曇影,以論中問答爭論,迴環往覆,大段難明,於是綜括論文,區分為《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五聚,甚得譯主羅什的讚許,這就成了現行論本的結構。其五聚的主要內容,大略如次:
一、《發聚》,是全論的序說,有《具足》、《十力》、《四無畏》以至《辨二寶》、《無我》、《有我無我品》等共三十五品,泛論佛法僧三寶、論門種類、四諦大要及對教內十種重要異說的批判。此中說到聲聞得解二空(見本論《分別賢聖品》第十),無過未二世(見《二世無品》第二十二),一向無中陰(見《無中陰品》第二十五),一時見諦(見《一時品》第二十七)等義,都可見論主在解釋法義上,針對毗曇立說諸特點之一(舊說本論七破毗曇,在言小隱,即指這一聚中敘破十論的諸品而言)。
二、《苦諦聚》,從第三十六品到第九十四品,包括《色論》二十四品,《識論》十七品,《想論》一品,《受論》六品,《行論》十一品,共五十九品。就中以無作為非色非心(見《無作品》第九十六),又說多心次第生滅,不立心所相應(見《立無數品》第六十,《多心品》第六十八等)等,都是和毗曇顯然不同之點。論說五陰次第,先說色陰,此有三種,即四大、四塵(色、香、味、觸)及眼等五根。四塵是能造,能成四大,五根唯是所造,依四大成,四大則通能所造。毗曇一向說四大是實法色,本論則認為是假名色,攬四塵成,能成五根,此亦為一主要特點(因說塵實而大假,根亦假,故有蘊實而界處都假之義)。次說識陰,指能緣心,此依色陰生。又說心和心數原是一體,想、受、行等都只是心的作用的差別名,非別有心數,這也和毗曇說"心外定有別數"不同。次說想陰,此依識所緣分別構畫,由是起男女怨親等相,實無此等諸法,但取假法相,故稱為想。次說受陰,此依分別取相假法,領納違、順、非違非順,即苦、樂、不苦不樂三種受。毗曇說實有樂受,本論則說三受皆苦,為同一苦受上隨時間而生的差別。次說行陰,此依所領受的假法而起貪瞋等。毗曇說心法有四十六種,除受、想二法以外,其餘都屬於行陰所攝,本論則說心行有無量差別,除了受、想,其餘一切都行陰攝。
三、《集諦聚》,從第九十五品到第一百四十品,包括《業論》二十六品,《煩惱論》二十品,共四十六品。本論認為業及煩惱是招致後身的因緣,是為集諦法。業是正集,煩惱生業是緣集。業對於有情後世餘處生時能有損益作用,它有思和思已二種:思業即是意業,思已業是從意所生業,有身、口的差別,依此開為意及身、語三種業,而都有善、不善、無記之別。意業為受身的親因,主導身、口,故為最重。煩惱主要是貪、恚、癡等十使,都是垢心行的差別。積集這些垢心,乃至垢心生時,都名為使,以其在生死相續中常隨逐眾生,係緣相續。睡眠、掉、悔等二十一法從煩惱生,稱為隨煩惱。又不信、懈怠、忘憶、散心等十法為煩惱大地法。論說一切煩惱都從癡即無明生,無明隨逐假名,妄計有人,生貪等煩惱,從煩惱生業,隨業有身,身為苦本。故無明為十二因緣根本,有無量過,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末附述斷煩惱的方法,說由知四諦的真智斷惑除業因作結。就中毗曇說意但有作業、無無作業,本論則說意地具有作、無作業,毗曇說作業以心數中思數為體,本論則不認心外別有思體(見《業相品》第九十五)。又毗曇說眾生內根從業而生,是業所繫,外山河等一切境界不從業生,非業所繫,本論則主張一切內外根皆是業果,並是所繫,外法雖非眾生數,而是眾生共業果故,亦從業起(見《系業品》第一百零三)。毗曇說五戒之法具受乃得,本論則主張隨受多少,皆得律儀(見《五戒品》第一百零九)。毗曇說七不善律儀唯於現在眾生邊得,本論則說通於三世眾生邊得,三世皆得起噁心故 (見《七不善律儀品》第一百一十一)。毗曇說不善律儀雖發深善心,作永斷意,若不受戒仍不得舍,本論則說發深善心安期不作,得舍不善律儀(見《七善律儀品》第一百一十二)。毗曇說修成,於第四分中修習觀察四諦十六聖行,有十六心斷除見惑,十八心斷除修惑,合具三十四心,本論說第四分中所修聖道總觀諦空,通斷三界見修二惑,不主別觀,又主多心斷結,不局於三十四心(見《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這些都可說是本論立說的特點。
四、《滅諦品》,從第一百四十一品到一百五十四品,有《立假名》、《假名相》、《破一》、《破異》以至《滅法心》、《滅盡》等共十四品,分別解說以聞、思因緣智(人空觀)空智(法空觀)和滅盡定(或無餘涅槃,滅定是緣滅,涅槃為相續斷時的業盡)來滅假名心、法心、空心。本論以滅為第一義諦,由見滅諦即見聖諦而得道(見《見一諦品》第一百九十)。這裡面的滅,即滅假名、法、空三種心。
先在聞、思位中,以多聞因緣智、思惟因緣智觀察陰、界、入等法,了知皆因緣和合而生,但是假名,實無我、無我所,這樣滅假名心(見《世諦品》第一百五十二)。次在煗、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位中,以空智觀察色空無所有,乃至識空無所有,這樣滅法心(見《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後在滅盡定或無緣涅槃中,以重空義,即"以空見五陰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這樣滅空心(見《三三昧品》第一百五十七)。三心都滅,即具足無我,進入離言絕相的真空,所有業及煩惱都無依處,永不復起,即得涅槃。本論將獲得此涅槃果的階位,分為隨信、隨法乃至阿羅漢等二十普賢聖位次,但與毗曇所說稍有出入。又以具足四行、四得、戒定慧等功德清淨為僧,並說佛不在僧數(見《辨二寶品》第三十三),而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具足五品、十力、四無畏、十號等,所有言說如義如法,為眾生最上福田。就中毗曇說實法有斷,假中不論,本論則說假中有斷,諸斷得事皆是假名有(見《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二)。毗曇說五陰非我名為無我,陰非我所說之為空,本論則說眾生空者名之為空,法體空者名為無我,故無人、法為空無我(見《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依此義故,不同毗曇說聲聞人但得生空,中上人亦得解二空(見《分別賢聖品》第十)。這些都是本論立說的特點。
五、《道諦聚》,從第一百五十五到最末第二百零二品,包括《定論》二十六品,《定具論》八品,《智論》十四品,共四十八品。本論以八正道為道諦法,以其能通至滅諦故稱為道,遠離邪外故稱為正。從聞正法,引生智慧,信解五陰無常無我等稱為正見。假如這個智慧是從自己正憶念而生,稱為正思惟。依正思惟斷除垢法,修集淨法,勤發精進,稱為正精進。從此依法受戒,獲得正語、正業、正命三聖道分。由這三種聖道分,成就念處及禪定,從正憶念生智慧,觀察身、受、心、法等稱為正念,心住一處稱為正定,是為得如實的空智之因。本論對於修習正定的定具,廣舉持戒、得善知識、乃至無障、不著等十一門,最為詳備。由正念、正定獲得如實智,即空智。如是一心勤修諸定,生正智慧,則滅三心,入無餘涅槃,故說八正道中,正智為上,是正智果所謂涅槃(見《四十四智品》第二百零一)。關於定一方面,毗曇說八禪定以定數為體,餘心、心法與定相應,是定眷屬,通名為定,本論則說唯心為體,不說心外別有定數(見《大乘義章》卷十三引)。又毗曇說四無量以無貪、無瞋、無癡等為體,本論則推本用慧為體(見《四無量品》第一百五十九)。毗曇說滅盡定以非色心法為體,本論則以心識盡處數滅無為為體,亦得有心(見《滅盡定品》第一百七十一)。毗曇說修定有斷及生二種得,本論則但有斷得、別無生得(見《大乘義章》卷十三引)。關於智一方面,毗曇以苦忍以去十五心以來,名為見道,本論則主張總相觀諦,但說無相位中名為見道(見《見一諦品》第一百九十)。毗曇說盡智、無生智用法、比等智為體,本論則但用四諦現智為體,現觀諦空,盡諸結故;又說盡、無生二智體同義別,與毗曇之分別無學果根器利鈍,有得有不得者不同(見《十智品》第二百)。這些都可說是本論立說的特點。
本論從羅什譯傳以來,直到唐初的二百餘年之間,它在中國佛教教學上曾起了相當大的影響,講習本論的學者繼出不絕。尤其是齊、梁時代,極盛行於江南,一般常以之和舊傳的有部毗曇之學相對立,因而有和毗曇師並行的成實師這一學系(參閱本書(一)"成實師"條)。此由本論立義有它顯著的特點,即它於有部毗曇我空法有的說法以外,別人、法二空。以故一時期的佛教學者,特別是梁代的僧旻、法雲、智藏三大法師,都將它看作大乘論來講授,而與《中》、《百》、《十二門》三論等共弘,一些專治本論的學者,當其時也曾有"成論大乘師"之稱。這大概和本論別明法空,援引菩薩藏文有關。(如《有我無我品》第三十五引"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經文,《三受報業品》第一百零五引提婆的《四百論》,《世諦品》第一百五十二、《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明人法二空及俗有真空之說,《六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一引菩薩藏說入定超越相等,都可見受到般若學說的影響。又如申說利他、六度,及認有十方三世諸佛等。)羅什之譯傳本論,原取其立說比較進步,接近般若,有導向大乘的作用。可是當他聽到有人說本論和大乘一般,早就慨嘆為無深識了(見《三論玄義》引僧叡撰《成實論序》)。本論的主要特點,在針對毗曇,別明人法二空,而它的理論的根據乃在二種二諦說。第一種二諦是真諦和俗諦,此中真諦包括色等五陰及泥洹這二種法,俗諦則只有一種無有自體的假名法,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因緣成人等(見《立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一),這是隨順有部我空法有的假說。第二種二諦為第一義諦和世諦,如諸行以第一義故皆無,即諸法皆空,唯是涅槃,俗諦則總括三世遷流的一切有為法,別明俗有真空之說(見《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本論的人法二空說,即依第一義門而立。論中更用空、無我二種觀來觀察二空。空觀是於五陰不見假名眾生,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見五陰中無人故空。無我觀是於五陰亦不見為實法(見《聖行品》第一百九十二,又《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此中空觀是人空觀,無我觀是法空觀。中國當時的學者認為聲聞乘不解法空,而本論獨說及此義,遂識會為大乘論。後來智顗、吉藏都判屬聲聞乘(見《法華玄義》卷四下,《三論玄義·排成實》第三),吉藏更依舊序十義,說為《成實》只是析法明空,不同於大乘本性空寂,只是明空,未說不空,不同於大乘明空又明不空,只是住於空,不知空亦復空,不同於大乘知空亦空,所謂不可得空,故判"成實為小內之勝"。其 後惟道宣、元照又說本論"分通大乘"(見《四分律刪補隨機羯摩疏》及《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本論過去曾盛行一時,各家註疏較多,但唐代以後無人研習,舊注全都失傳,見於僧傳記載的,有劉宋時代僧導撰《義疏》若干卷,道亮撰《義疏》八卷,梵敏撰《序》及《要義》一卷;北魏曇度撰《大義疏》八卷;梁代智藏撰《義疏》(或云即《大義記》)十四卷,法雲撰《義疏》四十二卷,慧琰撰《玄義》十七卷,僧旻撰《義疏》十卷,慧韶撰《注》若干卷;陳代寶瓊撰《玄義》二十卷,又《文疏》十六卷,洪偃撰《疏》數十卷;北齊靈詢撰《綱要》二卷;隋代智脫撰《疏》四十卷,又修訂梁代琰法師《玄義》十七卷,慧影撰《義章》二十卷,明彥撰《疏》十卷,保恭撰《義疏》若干卷,及未詳譔者的《義林》二卷;唐代新羅元曉撰(一說元瑜撰)《疏》十六卷,百濟道藏撰《疏》十卷,懷素撰《義章》二十二卷。此外,時代和卷數都不明的,有宗法師《玄記》及《義章》,聰法師《論章》,法法師《疏》,嵩法師《疏》等。本論又流行一些節抄本,現可考的有齊僧柔、慧次抄的《略成實論》九卷,隋靈裕抄的《成實論抄》五卷。其中《略成實論》是齊武帝永明七年(489),竟陵文宣王蕭子良集齊京碩學名僧,特請僧柔、慧次兩法師於普弘寺輪流敷講《成實》,因抄此論文,刪繁存要,以利弘通而輯撰的,併命學士周顒撰序,曾風行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