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經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大般若經》,具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唐玄奘譯。是說空、無相、無得等義的諸部般若集成的經典。

  此經總有十六會,其最早形成的似是八千頌般若,即相當於此經第四會的《小品般若》。其梵本於後漢靈帝光和初 (178)由天竺沙門竺佛朔齎來中國,次年與月支沙門支婁迦讖在洛陽共譯成十卷,名《般若道行品經》,通稱《道行般若經》。此為《大般若經》別行本傳入中國的開始。隨後三國時代吳支謙又將此本重譯成《大明度無極經》六卷,康僧會又別譯成《吳品經》五卷(今佚)。另有魏地沙門朱士行,以佛朔等所譯《道行般若》文義扞格、譯理不盡,遂西行至于闐求得梵書《二萬五千頌般若》九十章(品),遣其弟子送歸洛陽,由于闐沙門無羅叉於晉元康元年(291)在倉垣(今河南陳留縣境)譯成二十卷,名《放光般若經》,即相當於《大般若經》第二會的所謂《大品般若》。同時敦煌沙門竺法護也從西域得到此《大品般若》的另一個梵本,譯成《光讚經》十卷。東晉名僧支遁曾以此大小二品對比,併稱此外還有未傳入晉地的六十萬言的大本《般若》(《大小品對比要抄序》),是為當時漢地學者對於般若部類的初步了解。其後姚秦鳩摩羅什在長安重譯出大、小品及新譯《金剛》等部般若,其弟子僧叡《小品經序》中即說《般若經》的梵本有十萬偈、大品、小品、六百偈本四種。隨著《濡首般若》(宋翔公譯)、《文殊般若》(梁曼陀羅譯)、《勝天王般若》(陳月婆首那譯)等陸續譯出,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仙論》中,更總說有八部般若,即十萬偈、二萬五千偈、一萬八千偈、八千偈、四千偈、二千五百偈、六百偈、三百偈本八種。陳真諦、隋智顗、吉藏等皆同此說(但各本所配列的漢譯經名,諸師所說各有不同)。顯示這時對於般若部黨之說已續有擴展。及至唐玄奘於龍朔三年(663)在坊州玉華宮寺譯成全部《大般若經》十六會,共六百卷,不僅全譯出來傳說的八部《般若》,而且還譯出前所未聞的好幾部《般若》,大大超越了當時佛教界有關般若部類的知見範圍,而使學人震驚於這部大經文義的廣博。因而此經實為諸部《般若》總集大成的經典。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所說:當時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經總二十萬頌的梵本三部回國,長安名德以前代所翻未曾完備,因請玄奘加以全譯。奘以唐京事務煩多,《般若》部帙巨大,須要在僻靜的地方專志宣譯。便請得唐朝廷許可,於顯慶四年(659)冬十月由長安移至坊州玉華宮寺,從翌年春正月一日開始翻譯此經,時諸大德以經文廣大,曾請仿照羅什的譯例,刪去繁重;玄奘心有未安,為求周詳,悉依梵本,不加省略;並於翻譯時,參照所齎來的三種梵本,文有疑誤,即詳加校定,慇勤省覆,審慎周詳。他的上首弟子大乘光、大乘欽、嘉尚等在場筆受。玄奘譯時每慮無常,經常勉勵諸人努力加勤,莫辭勞苦。至龍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譯成為六百卷,分十六會。其中前代已有譯本而由奘加以重譯或改譯的有六會,即第二會舊有西晉無羅叉譯二十卷本《放光般若經》、竺法護譯二十卷本《光讚經》、姚秦鳩摩羅什譯二十七卷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種,而重譯為七十八卷。第四會舊有後漢支婁迦讖譯十卷本《道行般若經》、吳支謙譯六卷本《大明度經》,苻秦曇摩蜱共竺佛念譯五卷本《摩訶般若鈔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十卷本《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四種,而重譯為十八卷。第六會舊有陳月婆首那譯七卷本《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一種,而改譯為八卷。第七會舊有梁曼陀羅仙譯二卷本《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僧伽婆羅譯一卷本《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二種,而重譯為二卷。第八會舊有宋翔公譯二卷本《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一種,而重譯為一卷。第九會舊有姚秦鳩摩羅什譯一卷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北魏菩提流支譯一卷本(同經)、陳真諦譯一卷本(同經)、隋笈多譯一卷本《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四種,而重譯為一卷。又前代未有譯本而由奘初譯出的有十會,即初會四百卷、第三會五十九卷、第五會十卷、第十會一卷、第十一至十六會二十二卷,合共初譯達四百九十二卷。特別是其中第一會梵本十三萬二千六百頌的譯出(見《法苑珠林》卷一百),滿足了此土學人由於從來的傳說中屢屢提出大部《般若》有十萬偈頌(見《大智度論》卷一百、《金剛仙論》卷一、僧叡《小品經序》、梁武帝《註解〈大品經〉序》、隋智顗《金剛般若經疏》、吉藏《大品經義疏》卷一、《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所載崛多三藏的傳說等)的想望,因而此經的譯出對於素重般若的中土大乘佛教具有甚大的意義。

  此經在藏文譯典中,未有象漢譯本那樣匯合諸會《般若》為一整部的譯本,而只有各會各別的傳譯。現存藏譯本有失譯的《十萬頌般若》(相當於漢譯本初會),失譯(或智軍譯)的《二萬五千頌般若》(相當於漢譯本第二會),失譯(或智軍譯)的《一萬八千頌般若》(相當於漢譯本第三會),釋迦軍、智成、法性戒共譯的《八千頌般若》(相當於漢譯本第四會),失譯的《七百頌般若》(相當於漢譯本第七會),戒帝覺與智軍共譯的《金剛能斷般若經》(相當於漢譯本第九會),失譯的《百五十頌理趣般若》(相當於漢譯本第十會),勝友與智軍共譯的《五波羅蜜經》(相當於漢譯本第十一至十五會),戒帝覺、勝友、智軍共譯的《善勇猛問說般若經》(相當於漢譯本第十六會)等。

  關於此經的梵本,現存有初會《十萬頌般若》(1902·部分刊出),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1934·部分刊出),第四會《八千頌般若》(1888),第七會《曼殊室利分》(1923),第十會《般若理趣分》第九會《能斷金剛分》(1894),第十六會《般若波羅蜜多分》(1923)等。

  此經的內容分十六會,前五會義同文異,均為所顯《般若》教義的全面敘述。其中初會四百卷文義最為詳廣,二會以下,順次簡略。

  初會分七十九品。

  一、《緣起品》,述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放光照十方佛土,一切世界上首菩薩各以金色蓮花來獻,佛散花遍諸佛界,花台化佛說大般若,大眾歡喜,嘆未曾有。

  二、《學觀品》,佛知大眾都來集會,對舍利子說般若波羅蜜的學、修,謂當圓滿三十其品、三解脫門乃至大慈悲喜舍等無量佛法,以無所得為方便,而無住無著。世出世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皆不可得。如是菩薩智慧超勝二乘,為真福田。

  三、《相應品》,又為舍利子說菩薩和一切法空相應,及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不著一切法有、空等、也不見有諸法和空相應等,如是菩薩不見有所修般若。

  四、《轉生品》,說安住般若的菩薩轉生處所等。無量大苾芻眾聞已發心受記,又有無量有情發願往生十方淨土,也得受記。

  五、《讚勝德品》,述舍利子等同讚菩薩般若,佛加以印可。

  六、《觀舌相品》,述佛現廣長舌相,放光照十方世界,十方菩薩和諸天來供養佛,無量有情得到受記。

  七、《教誡教授品》,佛令善現為諸菩薩說般若的相應法。佛又為說菩薩、般若但是假名,不可得故;菩薩於一切法住無分別,能修六度等。又不着色等,乃至不著方便善巧,能著、所著、著處、著時皆不可得等。又就菩薩、般若、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所見等義和善現相問答、印證。八、《勸學品》,善現向佛及舍利子說菩薩為成滿六度、編知及修、得一切佛法,當學般若等。

  九、《無住品》,說於諸法無所住,也非不住,諸法因緣假合,皆不可說,應以性空觀一切法,於諸法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

  十、《般若行相品》,說菩薩於修行般若,觀察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由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故。又般若及一切法離相,亦離自性,無所取,名於一切無所取著,三摩地,無得無為,名畢竟淨。

  十一、《譬喻品》,說一切法即幻,及善友攝受,以無所得為方便而勤修諸善等。

  十二、《菩薩品》,佛又為解說菩薩的句子、及善、非善、有記、無記等,並說菩薩於如是自相空法不應執著,應以無二為方便,覺一切法。

  十三、《摩訶薩品》,廣說摩訶薩義,舍利子、善現、滿慈子也各說摩訶薩義。

  十四、《大乘鎧品》,說菩薩擐六度、十二禪、三十七品、二十空等大乘之鎧,遍照諸界令息諸苦,奉持佛法,而實皆如幻,作者不可得故。善現又述所領解義,並答滿慈子說一切法性無所有乃至性無淨,應勤修學一切無縛無解法門,乃至如是成熟菩提、嚴淨佛土。

  十五、《辨大乘品》,佛更為善現解說六度二十空等大乘相,及發趣大乘的十地的行業,觀一切法無所有,以無所得為方便,出三界生死,至一切智智,利樂有情至無盡際等。十六、《讚大乘品》,廣讚菩薩所住的大乘相,超勝一切世間。

  十七、《隨順品》,明大乘和般若無二無別義。

  十八、《無所得品》,善現說菩薩、般若都畢竟不生,無所有、不可得,菩薩但有假名,諸法也無自性,離畢竟不生,也無菩薩能行菩提等。更為舍利子廣加解說。

  十九、《觀行品》,善現又說菩薩修行般若,觀諸法時,無受、無取、無執、無著;又諸法性空,不生不滅、非二非不二等。又為舍利子廣釋菩薩、摩訶薩、般若、觀諸法、及諸法不生、不滅、不二等義。

  二十、《無生品》,善現又說菩薩修行般若,觀我、人、諸法乃至如來法無生,畢竟淨故,並為舍利子廣解其義。

  二一、《淨道品》,善現又說菩薩修行六度,須淨諸法乃至淨菩提道;又六度由有所得和無所得為方便而有世間,有出世間;般若為一切善法母,普能出生、攝受一切善法;菩薩聞般若心無疑惑,常不舍離一切有情大悲作意:此種作意無自性故空無覺知等。佛加以讚印,三千大千世界震動,無量天人得忍發心。

  二二、《天帝品》,述諸天來會,善現為帝釋說菩薩般若:發菩提心、離聲聞地、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的思惟、觀、修,雖觀諸法而都無所見。又為舍利子說菩薩雖住般若,於一切法都無所住、亦非不住等。

  二三、《諸天子品》,善現又為未理解所說的諸天子說般若離語言文字,應住無說無聽無解的甚深般若修學不舍,乃至欲為如幻夢有情說如幻夢法,幻夢事與一切法乃至涅槃無二無別。

  二四、《受教品》,更為舍利子說甚深般若在住不退地菩薩和已見諦的聲聞等人能信受。般若教中廣說三乘法,於我、法等以無所得為方便,由內、外空故乃至無自性空故等義。

  二五、《散花品》,述諸天聞法化花散供佛,善現和帝釋論說花不生、諸法不生、乃至無上乘亦不生等義。

  二六、《學般若品》,又為帝釋說菩薩知諸法但是假名而不離法性,如是學般若時不於色等學、不於空學、不見若生若滅等而學般若,以無所學無所成辦為方便等。

  二七、《求般若品》,說菩薩求般若當以如來為依處,亦非依處,但隨順世俗說為依處,非如來、真如、法性等可得,亦非如來與真如、法性等相應不相應,般若不應於一切法求、不應離一切法求等。

  二八、《嘆眾德品》,稱嘆菩薩般若是大波羅蜜與無量、無邊波羅蜜。

  二九、《攝受品》,諸天聞說稱善,佛也加以讚印,說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修學一切法,不離一切佛法。又述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流布般若的功能、及般若能攝受一切善法、能滅諸惡。帝釋又讚般若調伏菩薩令不高心,行六度時以無所得為方便,能令迴向一切智智。佛更為說般若是一切咒王,於我及法雖無有所得,而能使自他得大饒益等。

  三十、《校量功德品》,分別校量般若的功德。以般若故有一切勝因勝果及菩薩,菩薩所有方便善巧皆以般若增長,依此成就一切功德勝利。時外道惡魔欲來尋求佛的過失,帝釋念誦般若使魔外退卻。佛又為慶喜說般若於一切法為尊為導,以無二無生無所得為方便修習六度等迴向一切智智。並說般若及般若供養乃至流布等功德,及較量書寫施他等種種功德,而勸以無所得慧和巧妙文義宣說六度,並分別有所得相似般若和無所得的真正般若行六度等的區別。更廣為較量功德而勸修學菩薩般若等。

  三一、《隨喜迴向品》,彌勒與善現論說菩薩隨喜有情的福業,迴向菩提,以無得為方便,超勝異生、二乘,於所緣事及一切法皆不取相,而能發起隨喜迴向無上菩提。善現又承彌勒的意旨,為帝釋說新學菩薩修善根迴向,與隨喜行諸福業等的無得無相方便。彌勒又和善現問答菩薩不取相而能隨喜迴向等事。
  佛加以讚印,更為善現說菩薩無倒的隨喜迴向。

  三二、《讚般若品》,舍利子廣讚般若,佛為說一切善法皆由般若出現。舍利子更為帝釋說般若殊勝,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佛更為舍利子說菩薩應引發般若,於一切法無所得故。
  更為善現說菩薩信般若則不信色等諸法,觀一切法不可得故。善現領解,因說菩薩般若名大波羅蜜等。

  三三、《謗般若品》,佛又為舍利子說信解般若的人是從十方如來的法會來生、久發菩提心、常修六度的。又為善現說般若無能聞見者,也無所聞見。並說有菩薩初發心即能修學甚深般若,有菩薩不敬般若、造作惡業,墮三惡道,及愚癡人譭謗般若有四因緣等。

  三四、《難信解品》,又為說不勤精進、未種善根、具不善根為惡知識所攝受的人,於甚深般若難信難解。由於諸法非解非縛,以無所有性為自性、諸法清淨與果清淨、般若清淨、一切智清淨乃至見清淨無二無別無壞無斷、無不淨不相應等。

  三五、《讚清淨品》,又為舍利子說如是清淨的甚深意義,清淨般若於一切法無所執受等。
  又為善現廣說一切畢竟淨義。

  三六、《著不著相品》,又為說菩薩以有所得為方便的不能證得實相般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的得證實相般若。善現又為舍利子及帝釋分別執著不執著相等,佛加以印可,更說其微細相,顯示般若甚深無性無作不可得等。善現又說般若修行甚難,如修虛空都無所有、無可施設等。又為帝釋說護持般若人如護虛空,菩薩修行般若雖知諸法如幻而亦不執為幻等。

  三七、《說般若相品》,時三千大千世界諸天由佛的神力各見千佛宣說般若,各見請說的上首善現,問難的上首帝釋。佛又為善現說彌勒等當來諸佛宣說般若的行相,當證當說諸法畢竟淨等。善現又述讀誦,演說般若的功德。
  時諸天散華,佛又為解說般若轉法輪義。

  三八、《波羅蜜多品》,善現更廣讚般若波羅蜜多的大、無邊等,佛一一加以印證。

  三九、《難聞功德品》,這時帝釋心念般若殊勝難聞,舍利子也說聞已信解不信解由於夙因,佛為帝釋宣說一切智智皆從般若生故,菩薩應學般若。又菩薩修行般若。於五蘊乃至諸佛無上菩提等法不住不習、亦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習、所住習諸法不可得等。又為舍利子說般若甚深無量。舍利子也說聞是般若信受修行,當是善根成熟,不久當受菩提記,如行曠野已近王都等,佛加以讚可。並為說菩薩的四攝,及離我法等見著修行般若、速得圓滿等。
  又般若是大寶聚、清淨聚,受持讀誦書寫宣說般若的功德,乃至佛滅度後般若當盛行於東南、漸傳至東北方等。

  四十、《魔事品》,佛為善現具說修行般若時的魔事留難等。

  四一、《佛母品》,佛為善現說佛護念般若,如子護母,般若能示世間諸法實相,為諸佛母;般若雖能生諸佛、示世間相,而無所生、亦無所示,復能為諸佛示世間空相乃至無相,無願相等。

  四二、《不思議等品》,善現又說甚深般若為大事故而現於世。為不可思議事、乃至無等等事而現於世,佛加以印可,並說諸法乃至諸佛無上菩提也不可思議乃至無等等,會中四眾各得法益,菩薩得忍受記。

  四三、《辦事品》,佛為善現說般若能成辦六度二十空等,佛以三乘法付囑般若,般若於五蘊乃至無上菩提無所取著、出現世間、能成辦一切事業,菩薩亦於諸法無所取著等。諸天並讚菩薩般若所成就忍。

  四四、《眾喻品》,佛更為說信解修習般若的菩薩所從來處。菩薩若不攝受般若和方便善巧,從初發心,住我我所執修行施等,墮二乘地;若從初發心離我我所執修行施等,便能攝受一切善法、不墮二乘,疾證菩提。

  四五、《真善友品》,佛更為說初業菩薩應先親近真善知識,修行善法,普施有情,迴向無上菩提,勿於諸法而生貪愛,自性空故。又菩薩雖知一切法空,而為世間令得義利、安樂等故發趣菩提。

  四六、《趣智品》,佛又為說於般若生信解的菩薩的性、相、狀、貌、所趣、並所抔的甲冑等。善現又述般若甚深無能修、所修、修處等,於此甚深義中無少法實法可得,如修虛空乃至修除遣,佛加以印可。又說於般若等不生執著是不退菩薩,不為貪瞋癡慢等雜染心所牽引,相續隨順趣向臨入一切智智等。

  四七、《真如品》,時諸天散華禮佛讚歎般若,並說般若經中說一切法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法即真如,皆一真如無二無別,佛加以印可,並說甚深般若即佛所證無上菩提,無能證、所證、證處、證時、非世間一切所能比度。菩薩若起我我所執,為攝取五蘊乃至一切佛法,或為棄舍諸法而行,即不能修六度證二十空等。善現又說隨順般若乃至三智等一切法,以無礙為相,一切法真如平等無二。善現更說一切法都無所有,諸隨生者或所隨生及隨生處皆不可得,舍利子也說五蘊乃至真如亦不可得,佛皆加以印可。會中苾芻、苾芻尼、菩薩多得法益,有六萬菩薩成阿羅漢。佛為舍利子說菩薩取聲聞果,由於遠離般若及方便善巧力的因緣,並說菩薩不應取相,不見有少法可得,以無得為方便修六度住二十空等。又為諸天說現覺一切法相證得菩提,而都不得勝義法相的能證、所證、證處、證時等可說,以一切畢竟空故。又善現、舍利子各述所解,佛均加以讚印。

  四八、《菩薩住品》,善現又說菩薩欲得菩提,當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起大慈等心乃至空、無相、無願心,自他共離十惡、修一切善,則於五蘊乃至一切佛法住無障礙等。四九、《不退轉品》,佛為善現說不退轉菩薩以無得為方便,如實知異生、二乘、菩薩、佛地諸法真如無二無別,並為說不退轉菩薩的行相等。

  五十、《巧方便品》,佛又為說不退菩薩依深般若相應理趣、如應而住、如應而學,攝取廣大無數功德,共諸有情,迴向菩提;由此迴向巧方便力,證得無上菩提等。

  五一、《願行品》,說菩薩修行施等,見有情苦,作願勤修六度等相。

  五二、《殑伽天品》,述會中有一殑伽天女,發願修行六度成佛後也宣說般若,並散花供佛,蒙佛授記。

  五三、《善學品》,佛為善現說行深般若的菩薩修習證入空等三三摩地等行相。又菩薩觀法空時,為學而觀,不為證而觀,不退六度二十空等,不證漏盡、不住於空,並廣說不退轉相及魔娑亂相、傲慢的過患、真遠離行、真勝善友、菩薩應修的一切法相等。及般若以虛空為相、無相為相乃至性空為相、遠離為相等。又一切法空,由諸有情有我我所執而流轉生死,既有雜染亦有清淨。並廣說般若相應作意的功德等。

  五四、《斷分別品》,說菩薩不離般若及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因皆自性空、遠離、無增、無減等。又非即般若或離般若能行般若,乃至非即諸法離諸法能行般若,並就諸法空虛、不實、即、離等義廣作問答。並及菩薩成無生忍、得不退地、證得菩提等問題。

  五五、《巧便學品》,帝釋說於般若自修、教他至於菩提不雜餘心心所的功德成就,佛加以印可。又為阿難分別惡魔娑亂的有無、乃至菩薩和菩薩間的共住。更為善現說菩薩學義、及一切法本性清淨,菩薩於中修學般若,離諸雜染復得清淨,並以善巧方便令諸有情證此清淨,不起慳貪執取心等。

  五六、《願喻品》,時帝釋心念菩薩般若殊勝,佛又為說隨喜的福不可數量。又為善現說般若等法畢竟離,菩薩依止它能得無上菩提。善現又說菩薩所證的法義、能證的般若、證法、證者、證處、證時都不可得,如虛空、幻士等於一切法無分別。又為舍利子說一切法本無分別,但因有情顛倒造業感異熟果而有五趣差別及三乘聖位,菩薩應行如是無分別相的般若,得證無分別相所求的菩提。

  五七、《堅等讚品》,善現又為舍利子說行般若為行無堅實法,也不見有無堅實和堅實可得。時諸天子心念菩薩知諸法及有情皆不可得,而發心擐功德鎧,度令究竟涅槃、心不沉沒,甚為希有。善現又說菩薩行深般若心不沉沒的因緣。佛說如是菩薩為釋梵乃至十方佛所護念,當令一切功德圓滿,乃至證得一切智智。並說諸法實性不可得,菩薩觀一切法空,如佛所化,安住真如精進修學、疾證菩提等。

  五八、《囑累品》,帝釋讚善現所說般若殊勝,諸天散花,六千苾芻得菩提記,佛以般若付囑慶喜,並為說般若行的要義。及般若於諸法中最勝,等如虛空無量無邊無盡。佛又出廣長舌相,顯示所說不虛,並說受持般若陀羅尼,即為總持一切佛法。

  五九、《無盡品》,佛為善現宣說般若及一切法如虛空無盡,觀十二緣起等,遠離二邊,不見有法生、滅、有我、有情、常、無常乃至遠離、不遠離等,以無所得為方便,如是修行般若,魔不能嬈等。

  六十、《相引攝品》,佛為善現廣說六波羅蜜多互相引攝,乃至安住般若,引攝布施諸度等。

  六一、《多問不二品》,善現與佛廣泛問答菩薩久已發心,善根無不圓滿;而般若照餘五度,最居先導;菩薩依諸法自性空,而為有情修行六度;又依世俗言說般若最勝,而實無勝劣差別。又般若於諸善法無有取舍,菩薩以般若無執著、無安住為方便,遍攝受善法,引發殊勝功德,為諸有情迴向菩提,乃至證得一切智智。又應勤學般若與略廣六度相應法,如實了知五蘊乃至無上菩提實際相法界相略廣相等。如是等法門,利根乃至不定根人能入,由此能證六度、二十空等。應當於般若無間地行、引、修,不其餘作意;般若及一切法不可施設,佛依世俗方便說法,假說諸法法性,以三乘法度脫有情,及三智與三乘道與涅槃的性相差別,菩薩修行般若及般若的名義和甚深義趣等。

  六二、《實說品》,說菩薩雖不見有有情佛果,而為除有情我執顛倒、修滿六度、證得菩提。一切法、有情、佛、菩薩真如皆無異,菩薩圓滿修學真如,故名如來。又初心菩薩應思惟一切法以無性為性,乃至以無相為相,而常精勤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以行般若為最勝方便,觀一切法非無非有,世俗、勝義、也非有異,為愍有情分別諸法,令知非實有。

  六三、《巧方便品》,說於五蘊乃至無為界空行菩薩行,於諸法中不作二相。又菩薩行深般若時,於諸法不為益、損、生、滅、染、淨,廣說善巧方便,修行六度及一切善法等。

  六四、《遍學道品》,佛又為善現說菩薩於五蘊乃至無上菩提的無性自性無所動,離諸戲論,用菩薩道入正性離生,起一切淨道相智,以三十七品乃至三智、三乘道及因果安立有情,修此無相不著二邊等義。

  六五、《三漸次品》,說菩薩行深般若,不住有無等想,無性即菩薩現觀;又如來昔修菩薩道時,無倒修行六度,入四靜慮,而無執著、無得、無分別。又於無性為自性法中,有漸次業、漸次學、漸次行,為趣菩提度有情等。

  六六、《無相無得品》,說一切法無性故無得、無差別;為令有所得者離染著故,方便說有六度等差別相。菩薩修般若時,一心具攝一切佛法,以離相無漏心修行六度,圓滿一切佛法。

  六七、《無雜法義品》,說菩薩安住如夢響等無性無相的諸法中修行六度、圓滿佛法。

  六八、《諸功德相品》,說菩薩住畢竟無際二空,修行般若,而方便善巧撥濟有情,令修六度等一切佛法,令住三乘。又一切有情一切法和此等施設皆不可得,即由於內空乃至無自性空等都無所得,而能安立有情,住所應住,令解脫妄想顛倒執著,依世俗諦安立黑法白法、因果差別,於一切處皆得無礙等。

  六九、《諸法平等品》,說菩薩善達諸法實相,於法性都無分別,知諸法如幻化,而安立有情於無漏法;當學般若,亦學靜慮,以方便善巧為諸有情施設名相等。

  七十、《不可動品》,說菩薩安立有情於實際中,令離顛倒,謂諸法性空,而亦不壞色等,無二無相,也無分別;於一切法及諸有情住本性空,而修諸功德令證菩提,這是依世俗說,不依勝義等。

  七一、《成熟有情品》,說菩薩方便善巧修行六度,安住內空等,而為有情說法令得三乘。
  並廣說布施、淨戒及餘大菩提道等。

  七二、《嚴淨佛土品》,說六度、三十七品、二十空等總一切法皆菩薩道。知諸法性空而常學無倦,及常清淨自他三業粗重,嚴淨佛土,令所化有情往生彼土、成就菩提等。

  七三、《淨土方便品》,說菩薩住佛乘正定聚,但為利樂有情願生惡趣。又由觀空方便善巧引發神通自在、成熟有情、嚴淨佛土等。

  七四、《無性自性品》,說菩薩法即是佛法,由般若證四諦平等性,即是涅槃,如實見一切法空,能入菩薩正性離生等。

  七五、《勝義瑜伽品》,說一切法平等性是清淨法,是依世俗說,勝義諦中無分別無戲論,菩薩於一切法不取為有為無,知皆如夢等。佛於無相中方便善巧,建立佛法差別,而於平等法性都無所動。

  七六、《無動法性品》,說菩薩不動於法性空,而令有情離妄想顛倒,住無為界,脫生死苦。又一切法皆如化,即自性空,無生無滅無一非化等。

  七七、《常啼菩薩品》,說初業菩薩當信解諸法自性畢竟皆空的方軌,欲求般若當如常啼菩薩不惜賣血、髓、心,欲從法湧菩薩求受般若的故事。

  七八、《法湧菩薩品》,繼說法湧為常啼演說般若法義,乃至常啼以血灑地供養、獲得法益等。

  七九、《結勸品》,佛告善現,結勸菩薩應學習聞思讀誦書寫流布般若,更以此法付囑慶喜。

  以上初會七十九品、四百卷,實為全經的主流。次則第二會八十五品、七十八卷,內容大同於初會,而品名的開合稍有差別,文字亦比初會簡略,且無有最後的常啼、法湧、結勸三品。第三會三十一品、五十九卷,第四會二十九品、十八卷,第五會二十四品、十卷,文義逐會簡短,但內容大同。今將二、三、四、五各會和初會各品內容對比如下:(略)

  以上第二至第五的四會的內容,參照初會的敘述可知。

  第六會有十七品,八卷。述佛在鷲峰山,為最勝天王說菩薩修學般若,能通十波羅蜜一切佛法,及說般若的相,菩薩學深般若能通達法界,行深般若、修四念住,能證如來法性,具諸功德。並為光德菩薩示現淨土。為最勝說法性平等義,並為他授記。
  最勝為舍利子說菩薩示現苦行等相,為善思菩薩說雖授記而實無所得。佛又為最勝說過去燃燈佛求法得忍的故事,為曼殊室利說最勝天王的宿因。最勝又為善思說佛所化身及所說法無起、盡、生、滅。曼殊室利和寂靜慧菩薩說陀羅尼,佛說寂靜慧過去的本事,為曼殊室利說受持功德、譭謗過患,又說菩薩化他,自行二種般若等。

  第七會,《曼殊室利分》,二卷。
  述佛在誓多林給孤獨園和曼殊室利、舍利子等問答演說觀佛即真如相,無生、滅、去、來、染、淨、二、不二等,無見、無取、無得,於諸有情及涅槃界非二非不二相俱不可得,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乃至涅槃無差別相,及修甚深般若一相莊嚴三摩地等事。

  第八會,《那伽室利分》,一卷。述佛在誓多林給孤獨園,妙吉祥菩薩將入城乞食,與龍吉祥、無能勝菩薩答問甚深般若,觀一切非實,皆如谷響等。龍吉祥、善現、舍利子先後聞法入海喻定、滅定等三昧,乃至施食的近事女也受化得果,顯示般若的勝德等。

  第九會,《能斷金剛分》,一卷。述佛在誓多林給孤獨園,為善現說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我、人、眾生、壽者相行施、戒等波羅蜜,無住、無得、離一切相,欲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可得,一切法如幻、露、泡、夢等。

  第十會,《般若理趣分》,一卷。述佛在他化自在天宮,為金剛手菩薩等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即菩薩句義,總四十一門清淨句義。又為宣說寂靜法性理趣現等覺門,乃至最勝第一甚深理趣無上法門。廣說菩薩般若理趣境行果德等。

  第十一會,《布施波羅蜜多分》,五卷。述佛在給孤獨園,舍利子承佛意旨為諸菩薩廣說布施波羅蜜多,應緣一切智智以大悲心為上首而行施,即能攝受一切智智、得證無上菩提。更為滿慈子喻說菩薩、聲聞行施的勝劣,並廣說有巧方便行施,及隨喜迴向所引善根,常於有情作大饒益。應起決定的施心及無染布施,不起二乘相應作意。佛又為滿慈子說一切法非實有、無舍、無得、無所損益等義。
  舍利子又為滿慈子說應觀一切法性空寂,一切智智具勝功德,以財、法施諸有情,隨順菩提,廣作饒益等。

  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五卷。
  述佛在給孤獨園,舍利子承佛意旨,為滿慈子演說菩薩持戒犯戒的相,以住二乘作意名菩薩犯戒,又見有少法名為作者,名犯戒菩薩,隨修六度皆以大悲為首,發起隨順,迴向一切智智相應之心名具戒菩薩。併稱嘆心無分限普度有情求大菩提引發淨戒的菩薩。應對其他菩薩乃至一切有情供養恭敬,了達一切法空無實,於六度乃至三智無味著等。

  第十三會,《安忍波羅蜜多分》,一卷。
  述佛在給孤獨園,滿慈子承佛意旨,為舍利子演說菩薩忍和聲聞忍的差別,及菩薩修行般若,觀身心如虛空,於境無分別,堪修安忍。又觀蘊處界常無常等為行他行處,以平等心修行六度一切智智相作意為行自行處等。

  第十四會,《精進波羅蜜多分》,一卷。
  述佛在給孤獨園,為滿慈子分別精進和懈怠的相狀,菩薩從初發心,身心為他作饒益事,常應精進修六度等。

  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二卷。述佛在給孤獨園,為舍利子演說菩薩方便入四禪,四定而不味著,觀一切法不可得而不棄舍一切智智。又為滿慈子說安住靜慮、攝受般若、精進、忍、戒、施等相,更為舍利子說三界靜慮順逆次第等。

  第十六會,《般若波羅蜜多分》,八卷。
  述佛在王舍城竹林園白鷺池側,為善勇猛菩薩廣說般若的修行、圓滿、安住等事。顯示般若於一切法都無所依,與一切法非離非合,非相應非不相應,非一切法攝,也非離一切法,如夢幻焰影等。又為舍利子說於一切境皆無住著,以無邊法為所行境,當精進行,自他俱利,是為菩薩般若行等。又為善勇猛說菩薩修行般若,於一切法都無所行,遍知一切所緣而行,遣除一切所緣而行,又一切法以無性為性,故無可修,也無可遣,於一切法無取、執、住、著,當得成就功德智慧大威神力降伏魔等。

  此經文義浩瀚,論辯層壘,波瀾壯闊,極盡佛教文藝的壯觀,在漢譯佛典中,可稱為最巨大的文學作品。

  經中廣說境行果等一切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滅,非一非異,無取無舍,無我我所,以無所得為方便,勸修一切善法道品,而示以畢竟空淨,無住無著,於此廣破見執顯諸實相,是為大乘佛法的共通教義。

  此經的特色,即在完全以大乘的面貌出現,直說大乘與般若,其性無二。並說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 說大乘即說般若,說般若即說大乘,如是二法,一體無異(初會第十七《隨順品》)。

  經中並明白指出:般若能與一切善法為母(初會第二十一《淨道品》)。一切佛法無不攝入般若(初會第十七《隨順品》)。
  般若能生諸佛,是諸佛母(初會第四十一《佛母品》)。般若能示世間諸法實相,名如來母,能生如來(二會第四十七《示相品》)。這就是後世以般若稱為佛母的淵源。而實際上此經所顯示的空、無相義,實為華嚴、方等、寶積、大集、法華、涅槃諸部大乘的共通思想和主要教義。漢譯各代大藏經中,均特重此經以編列於一切經的首位,即因於此。

  特別是此經所顯大乘義中,有許多不共二乘的思想:

  一、一切法本性清淨思想。如說:"諸法本來自性清淨,菩薩於一切法本性淨中,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實通達無沒無滯,遠離一切煩惱染著,故說菩薩復得清淨。復次,雖一切法本性清淨,而諸異生不知見覺,是菩薩摩訶薩……
  善巧方便,令諸有情證一切法本性清淨"(初會第五十五《巧便學品》)。

  二、住無所住思想。如說:"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同於如來,於一切法都無所住,亦非不住,……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初會第二十二天帝品)。又菩薩摩訶薩於一切住無分別,能修六度、住二十空乃至三智等,不見菩薩及菩薩名,不見般若及般若名,不著一切染淨諸法,也不離諸緣所生法等(初會第七《教誡教授品》)。

  三、為利大眾願生惡趣思想。如說:"菩薩摩訶薩雖成就一切白淨無漏法,而為利樂諸有情故,方便善巧受惡趣身,如應成熟諸有情類"(初會第七十三《淨土方便品》)。又"菩薩摩訶薩寧以自身具受生死無邊大苦,而不愛著聲聞獨覺自利眾善"(第十三會《安忍波羅蜜多分》)。

  四、寧起三毒遠離二乘思想。如說:"二乘作意,違害無上正等菩提,……
  欣樂涅槃,背厭生死,菩薩於彼應遠離之。……貪瞋癡等相應之心,於大菩提雖為障礙,而能隨順菩提資糧。……謂菩薩眾方便善巧起諸煩惱受後有身,與諸有情作大饒益,依之修學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令得圓滿"(第十一會《布施波羅蜜多分》)。

  五、嚴淨佛土思想。如說:"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發弘誓願精勤勇猛,自修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勸他修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自修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勸他修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由此行願,便能嚴淨所求佛土。……菩薩摩訶薩各於所求嚴淨佛土,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所化有情亦生彼土,共受淨土大乘法樂"(初會第其十二《嚴淨佛土品》)。

  經中並說:"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智慧,比行般若波羅蜜多一菩薩摩訶薩於一日中所修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數分算分計分喻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初會第二學觀品)。甚至宣說:"菩薩若起二乘相應作意,便違菩薩本所希求一切智智。……如是菩薩住菩薩心,不為二乘、惡魔勝伏,而能勝伏二乘、惡魔,如瑜伽師於境及定俱得善巧不可勝伏"(第十一會《布施波羅蜜分》)。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些思想和當時盛行的聲聞學說大相逕庭;另一方面,"大乘非佛說"的論調,在這時聲聞界或已產生,如此經說:"設有惡魔,或魔使者,詐現佛像語菩薩言:汝所受持大乘經典非佛所說,亦非如來弟子所說,是諸惡魔或諸外道為誑惑汝作如是說,汝今不應受持讀誦。是菩薩摩訶薩聞彼語已作是念言:此定惡魔或魔眷屬,令我厭舍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故說大乘甚深經典非佛所說,亦非如來弟子所說"(初會第四十九《不退轉品》、第二會第五十四《轉不轉品》)。又說:"設有惡魔作沙門像,來至其所說如是言:汝先所聞受持讀誦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經典,皆是邪說,應疾棄舍,勿謂為真!……非真佛語,是諸文頌者虛誑譔集。……汝等今應修盡苦道,速盡眾苦得般涅槃,現在苦身尚應厭舍,況更樂受當來苦身?宜自審思,舍先所信:是諸菩薩聞彼語時,心不驚疑,但作是念:如是說者,定是惡魔"(第五會第十六《不退品》)。由此可以想見當時聲聞、菩薩二乘思想對立的狀況是非常明顯的。因之此經處處顯示出佛法分類,只有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這就影響到中國三論宗人,即以聲、菩二藏為教相的基本判釋(見《三論玄義》)。

  另外影響於中國佛教界的,是此經顯示般若教義為"三乘通教"。如經中說:"欲學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者,當於般若波羅蜜多應勤聽習讀誦受持如理思惟令其究竟。何以故?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廣說開示三乘法故。若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多,則為遍學三乘,亦於三乘法皆得善巧"(初會第八《勸學品》)。又"般若波羅蜜多,……諸予流者於此中學得子流果,諸一來者於此中學得一來果,諸不還者於此中學得不還果,諸阿羅漢於此中學得阿羅漢果,諸獨覺者於此中學得獨覺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得嚴淨佛土、成熟菩提"(初會第二十八《嘆眾德品》)。這是中國天台學者以此經列為化法四教中的通教的原因。


  經中又以三乘學人由此可以得到三智,謂"菩薩摩訶薩欲學般若波羅蜜多,欲成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當以無所得為方便,如應而學"(初會第十《般若行相品》)。又"一切智者是共聲聞及獨覺智,道相智者是共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相智者是諸如來應正等覺不共妙智" (初會第六十一《多問不二品》)。"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一剎那心則能具攝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具攝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初會第六十六《無相無得品》)。這也是天台宗所謂"三智具在一心中得"的張本。

  此經又顯示出他方淨土思想。如說:"菩薩摩訶薩應修如是嚴淨佛土:謂彼土中常不聞有三種惡趣,亦不聞有諸惡見趣,亦不聞有貪瞋癡毒,亦不聞有聲聞獨覺,……但聞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無性等聲,謂隨有情所樂差別,於樹林等內外物中,常有微風互相衝擊,發起種種微妙音聲,彼音聲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無願故無生,無生故無滅,彼佛土中諸有情類,若晝若夜若行若立若坐若臥常聞如是說法之聲。……十方如來應正等覺,皆共稱讚彼彼佛名。若諸有情得聞如是所讚佛名,定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初會第七十三《淨土方便品》)。這可說是中國宗教界影響最大的淨土思想的淵源。


  又此經泯絕語言文字,在大乘法中還開闢了另 蹊徑,如經中說:"我曾於此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於此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初會第二十三《諸天子品》)。又說:我於諸法都無所見,故無所說,乃至般若不可說示"(第十六會《般若波羅蜜多分》)。
  這對於不立文字的中國禪宗思想所給予的影響也甚大。而此經第九會《金剛能斷分》的異譯本《金剛般若》,也即為禪宗五祖以下諸師傳心法的正本。

  又密乘教法,也淵源於此經。如經中說:"一切陀羅尼門,名為菩薩摩訶薩菩提道"(初會第二十一《淨道品》)。又說:"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修一切陀羅尼門"(初會第二十九《攝受品》)。尤其是第十會《般若理趣分》,廣顯如來智印的深密理趣,及說神咒三首,開啟了密宗的秘藏,並為後世般若教義攝入密教興其機運。

  由此可見此經貫攝了大乘全面思想,為一切大乘教法之所匯集,對於偏重大乘的中國佛教各方面的影響甚大。"東國最重般若",當亦基緣於此。

  此經全文雖十六會,但其主流則為最初五會,如近人歐陽漸說:"般若十六會,初有五會,義海全潮,有統有系。……全豹窺觀,應於初五。
  初雖五分,義同文異。詳略文異,應為三類:初分為一類,文四百卷,是為極詳;四、五為一類,但有四週而缺方便,……是為極略;二、三為一類,具敘五週而缺最後方便付囑,然秦譯(《大品般若》)詳,是為酌中,最便研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

  此經初會文義繁重,其第二會的二萬五千頌般若繁簡適中,在印度古代似已以為全經的代表典籍而頗為流通。中觀學派首創者龍樹疏解此經而撰成《大智度論》,瑜伽學派亦相傳彌勒疏釋此經譔成《現觀莊嚴論》,並為印度解述此經的代表作。其中《大智度論》漢譯為百卷,主要論述此經所顯實相性空無得之理,在中國漢地流傳頗廣。羅什譯此論時先譯出其中初會的解釋為三十四卷,從第二品以下加以節略擇譯其要,不再廣譯,得此百卷。可見此論原文的廣博。《現觀莊嚴論》全文二百七十四頌,主要顯說此經所述實踐行證之道,在印度中古時代相當流行,而在我國西藏傳弘更盛。其後無著、世親均依此經第九會加以疏釋,各別撰成《金剛般若經論》。陳那又依此經第四會撰成《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撮述一經的要旨,三寶尊義就其論加以疏釋。此外依此經義撰制的論書,尚有龍樹、提婆、佛護、清辯等的《中》、《百》、《十二門》等論,廣弘般若性空的教義,至形成為大乘中觀學派和它以下的支分流系。

  此經在中國,自後漢《道行般若》(小品)譯出以來,三國吳支謙又加以重譯,魏朱士行曾講述《道行》,又為訪取《大品般若》的梵本而西行求法,顯示此經的弘傳為當時漢地思想界所重視。隨後又有無羅叉、竺叔蘭,竺法護等相繼譯傳,衛士度、帛法祚、支孝龍、康僧淵、支愍度、竺道潛,竺法溫、支遁等傳寫講述,使般若之學,弘揚漸盛。道安在襄陽時,更盛講《放光般若》,並撰制解註文記,發揚此經的玄奧。同時的般若學者,尚有於法開、竺法汰、竺曇壹、於道邃等,形成為般若學的六家七宗的盛勢。慧遠亦曾從道安受學《般若》。但使此學得到真正弘通的,實始於鳩摩羅什廣譯《大小品》及《金剛般若》等經、《智度》、《中》、《百》等論,使《般若》的義學昌闡於時。什門諸賢僧叡、僧肇等並造章疏,繼軌傳述。此後六朝名僧也多有講述《大品》或造疏釋。梁武帝並註解《大品》,陳武帝也偏好《大品》,而三論宗師對於此經無所宗尚。但現今傳存的大品疏述,僅有隋吉藏《游意》一卷、《義疏》十卷,及唐新羅元曉的《大慧度經宗要》一卷而已。唐玄奘亦以此土學人素重般若,決心北至玉華宮寺,專志譯出此全文六百卷,並歡喜稱慶,稱為人天之寶。智昇編開元藏,即以此經列於眾經的初首而特加尊重。至於此經的書寫、精讀、受持、供養,也為世所尚。其後由於義學漸衰,佛徒舍繁就簡,《金剛般若》及《般若心經》遂代替全經而頗為流通,有關《金剛般若》與《心經》的歷代疏釋甚多,不遑列舉。

  關於此經的經義,龍樹《大智度論》(卷一百)中曾攝為二道:一般若道(秦譯《大品》前六十六品,相當於此經初會前五十八品),二方便道(《大品》後二十四品,相當於此經初會後二十一品)。彌勒《現觀莊嚴論》中則攝為八品:一、《一切相智品》,二、《道相智品》,三、《一切智品》,四、《一切相現等覺品》,五、《頂現觀品》,六、《漸次現觀品》,七、《一剎那現觀品》,八、《法身品》。這是印度古來頗為通行之說。

  在中國有未詳作者的《大品經義略序》,依第二會秦譯本的文義,大判區分,略為三段:第一段(秦譯《大品》一至六品,相當於此經初會一至六品),是佛自開宗對舍利弗為上根人說。第二段(《大品》七至四十四品,相當於此經初會品至三十八品),是佛命須菩提為中根人說。第三段(《大品》四十五至九十品,相當於此經初會三十九至品十九品),是歸宗重為下根諸天及人更說般若。至梁武帝《註解〈大品經〉序》則以經中文義分為五段:"勸說以不住標其始,命說以無教通其道,願說以無得顯其行,信說以甚深嘆其法,廣說以不盡要其修。中品所以累教末章所以三屬。"近人歐陽漸氏也就此經第二會文義分五週:第一週(初四品,相當於初會前五品),為舍利弗般若(佛使舍利弗談菩薩智慧,談菩薩二諦)。第二周(五至二十四品,相當於初會六至二十一品),為須菩提般若(佛與須菩提談菩薩三解脫門,談摩訶衍摩訶薩義)。第三週(二十五至四十二品,相當於初會二十二至三十八品),為信解般若(佛與帝釋談般若福德令初發心者都生信解,又為彌勒說菩薩行令已成熟者入甚深般若)。第四週(四十三至六十五品,相當於初會三十九至五十八品),為實相般若(說魔幻魔事和阿鞞跋致相,令久修人功深不退)。第五週(六十六至八十五品,相當於初會五十九至七十九品),為方便般若(詳說菩薩境行果,而以方便為指歸)。後世有關此經提要的撰述,現存的有宋大隱的《大般若經關法》六卷、清葛濎的《大般若經綱要》十卷、民國歐陽漸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四卷等。又明代智旭《閱藏知津》卷十六至二十三,亦對本經作了簡明的提要。

上篇:不空羂索陀羅尼經 下篇:大品般若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四食能攝後有

【四食能攝後有】 p0458 瑜伽九十四卷十八頁云:又由段...

現在五果

(術語)以十二因緣配於三世言之。一、識,胎內受生之...

袁宏道

明朝湖北公安人。字中郎,號石頭居士。與兄宗道,弟中...

渴愛

(術語)凡夫愛著於五欲,如渴而愛水也。維摩經方便品...

說菩薩戒

【說菩薩戒】 p1285 瑜伽四十卷十八頁云:又諸菩薩、欲...

末化

(術語)梵網經所說之佛身,對於台上盧舍那佛之本身,...

初靜慮等中不說念正知舍

【初靜慮等中不說念正知舍】 p0685   顯揚十九卷十二...

名號

(術語)顯體為名,名彰於外而號令於天下為號。名與號...

唯識中道

【唯識中道】 此為唯識宗所立的中道。唯識宗立三自性、...

三門三大侍者

又作山門三侍者。三門,即山門;侍者,即隨侍師家左右...

僧次

(術語)僧之席次,必依夏臘之多少而定。梵網經下曰:...

空生

(人名)須菩提之翻名。四教儀集註上曰:須菩提,翻空...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才能專心

這是正常情況,不能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亂,這是...

不貪不染,這就是出世法

我們對於社會上這一切境風,音聲色相,男女飲食,你沒...

人生的三條主線和一個目標

末學障重福薄,無緣出家,煩惱深重,無有智慧。不過靠...

《地藏經》利益篇

眾生各有宿世因緣,所以根器各有不同。 上根之輩,深明...

聖嚴法師《信心不退轉》

很多人在參加法會的時候,一唱到發願文或懺悔偈,就忍...

慧律法師《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請放掌。 祖國大...

普陀山慧濟寺的「佛頂頂佛」具有哪些涵義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來朝拜普陀山呢,有一個地方...

聖嚴法師:有錢是福報,無錢是智慧

有位居士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師父,現在我學佛已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