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第十八難,隨化度人難

證嚴法師  2011/03/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人有二十難,隨化度人十八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

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

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時日不斷地消逝,發心立願學佛的意志,是不是仍如當初的一念心?時間有如缸中之水,缸裡的水一天天干枯,缸中魚的生命也一天天受到威脅。人同樣也是如此,學佛需要時間來降伏習氣,但是人生苦短,不好好把握,一沉淪就是萬劫難復。

人常常不會愛惜時間,都會想著:今天沒有調伏好自己沒關係,還有明天。大家因為「反正有明天」,所以才無法度化自已,又怎麼能度化他人?剛開始修行時,每個人都有宏大的誓願,要了脫生死、度化眾生,這是所有修行者共同的心願。

但是,想要了脫生死談何容易?真正的了脫生死,並不是在生命結束的一天,而是在當下。在我們每一時刻的生活中,自己的心念有沒有跟著境界起伏?看到不順眼的事,心中是否生起煩惱?如果隨著境界轉化起煩惱,就是處在六道輪迴中,而且是餓鬼、地獄、畜生的心境。

當我們滿心歡喜時,則是輪迴到天堂。六道其實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不至於讓自己整天在三途惡道中輪轉?這就要看我們是否能「及時了脫」。

不論遇到任何事,我們都可以馬上化解,這就是「了脫」;如果境界現前時,一直無法看開,那就是在輪迴中。我們要度自己都不容易了,不知能否度化他人?所以佛陀說二十難中,「隨化度人十八難,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剛強的眾生,不一定是別人,很可能就是自己,因為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要調伏自己也沒那麼容易。我們將心比心,明瞭自己都如此剛強難調數了,若只一味地想要別人聽話,聽了又能改過,這實在非常困難。

調伏習氣度自他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好好「自度」,但是,很多人將這句話斷章取義。有時我們認為一段文字很好,就用它來代表,但是聽的人只聽到這一段,因此就時常斷章取義。其實自度的意思,就是將自己調教好,不是要你獨善其身或是遠離群眾。假若遠離群眾,就如一塊粗石沒有其它東西來磨磋,這樣永遠都顯不出真正溫潤美好的本質。

我們要在群眾中用心轉境,境界現前時,境轉心不轉,境不轉心轉,要訓練到運用自如,這就是學佛學到心境寧靜的境界。但是我們處在濁惡世間,內心如何寧靜?就是因為很難,才叫做修行。要能在憒鬧的地方調伏自心,進而才能調教別人,否則,一顆心動不動就被眾生所轉,哪還能轉度眾生!

「規過勸善萬般難」,自己尚未調伏,要如何調伏他人呢?內在的眾生才一個,而身外的眾生確實很多,度眾生要用盡許多心血與方法,所以說「規過勸善」實在很難。

不過,只要用心,不好的習氣還是能在良善的環境下改正過來,例如慈濟中、小學(民國八十九年開辦)的學生,在老師們愛心的指導下,才開學一個多月,學生們的生活常規就能有所改變。孩子回家後,開始懂得幫父母做家事洗碗筷。看!孩子在學校受了大環境教育的影響,過去的習氣就能逐漸改善。懂得生活的人,能夠處處體貼別人,為辛苦的人分勞分憂,我們希望能教導孩子們成為勤快、懂得生活的人。

有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在學校裡學到吃飯前要先唱感恩歌,並且懂得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回家之後,他還是行禮如儀,教弟弟、妹妹如何拿碗——「你要這樣拿碗,要龍口含珠;你要這樣拿筷子,鳳頭飲水。」要開動了,又對爸爸媽媽、弟弟妹妹說:「慢點!我們要先合掌,唱感恩歌。」

經過老師用心的調數,孩子們已經可以將好的教育帶回家,這就是調教眾生。當然想要調教眾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其實修行也是很辛苦,因為要調教「內在的眾生」,所以辛苦一點,把自己這個眾生調教好,才有辦法調教外在的眾生。

精誠所至金石開

雖然付出的當中可能遭遇很多困難,但是既然發心立願,就要義無反顧去實行。「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眾生要度盡,而內外的眾生都要度,內外皆度盡方能證菩提,也才能真正到達覺悟的境地。真正當菩薩要歡喜化人間,因為菩薩的願本來就是「甘願做,歡喜受」,盡管世間險惡,眾生難度,然而這卻是立大願發大心的道路。

再說「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我們要度化人間,不能缺少精誠,精就是精進不懈怠。出家人發心修行的那一念,的確非常精進虔誠,所以才能辭親棄愛離俗出家。

其實在家菩薩也是一樣,既然同為佛弟子,這念精誠之心就要永遠堅持,而且要精進不息。從內至外,內心的精進虔誠,表達至外在的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無不能感動人、度化人。所以說「精誠所至,金石能開」 ,只要內心精誠,就算石頭也會點頭,就像金屬那麼剛硬也會熔化。

所以,精誠是自度度人最重要的法門。若能如此,我們要隨化度人有什麼困難?隨時隨地都能度化他人。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內自度,如此要調教他人,自然有其方法,大家要好好在自省,不要懈怠荒廢時光——「是自己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家要慇勤精進,慎勿放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觀心呢

剛開始觀心時,我們要在佛堂裡把心靜下來,你不能在開...

修行的十大要點

一、孝養父母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

問: 小女現年廿二歲,矢志不嫁,吃素念佛,業已數年...

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

精進修為何更容易出業障呢

問: 為什麼精進修時,反而比平淡修時易出業障呢? 宏...

體驗什麼叫作「貧窮」

一位億萬富豪想讓他的兒子體驗什麼叫作「貧窮」,於是...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星雲大師《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裡。修行離...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證嚴法師:發揮自己的功能才是人生

人要能發揮功能,才是人生;人若沒有發揮功能就是眾生...

學菩薩精神,走菩薩路

既然要學菩薩精神,走菩薩的道路,就必須時時立下善的...

證嚴法師對病苦的問答

問: 醫生說,從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膽有層陰影,想到...

貧賤富貴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貴,就是讚歎他人,成就好事。貧就是...

明賢法師的修行因緣

我追隨了一個大眾很少了解的群體:他們的價值觀鄙視名...

學佛人的五種種性

在唯識學,它把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人,分成五種種性:...

「捨身心求往生」與「求加持痊癒」矛盾嗎

問: 印祖說過,當人重病時,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壽未盡...

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

突破障礙,超越自我,舞出生命

引生修學的動力,就是所謂的精進。有些人剛開始學佛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

怎樣才能求生淨土

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曰《無量壽經》、曰《觀無量壽佛經...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問: 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

修學佛法不要永遠停留在「知道」

這個地方為什麼講勤修加行呢?古德註解上說,一個菩薩...

生老病死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

佛陀住在維耶羅國樂音這地方時,有位貧窮的老母親,來...

比爾.蓋茨童年的故事

比爾。蓋茨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個靠觀念...

【佛教詞典】出家唄

剃髮出家時所唱誦之梵唄。又稱毀形唄。法苑珠林卷二十...

【佛教詞典】諸漏

(術語)漏者,煩惱之異名也。諸煩惱也。總攝三界之諸...

【視頻】東南佛國--鄞州佛教略影

東南佛國--鄞州佛教略影

【視頻】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