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

證嚴法師  2011/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何謂「用菩薩的智慧教育子女」?

證嚴法師答:就是「不要把得失的心態,加諸子女身上」。

父母與子女血緣、感情密切,易因過度操心而成子女心理的壓力,致使子女無法平心靜氣地受教,只覺得父母實在嘮叨。

父母教育子女,勿強加自己的期望與要求,應「無所求」地開導,無所求即菩薩心,則能使聽者歡喜,而於無形中受到薰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問: 今生脾氣大,這前生做什麼來的呢? 宣化上人...

動物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

問: 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在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問: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師答: 至心就是至...

印光大師論孝道

一、孝圓攝世出世間善法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一切諸善...

不吃肉就很難應酬,該怎麼做呢

問: 請問我從出生到現在已28歲,吃過不少肉,也殺過...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

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想」和「識」有什麼不同

問: 請問法師,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想和識有什麼...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飽滿的稻穗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經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

證嚴法師:生死之間

比如在慈濟醫院中,最近有兩件個案,一件是父與女,另...

面對難看的臉難聽的話

每個人的心地都有無盡的光明,只是這分光明常被遮蔽。...

證嚴法師:心不爭,自圓滿

修行學佛前應先學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再去照顧...

歷險思佛悲願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難,爬山登陡峭石級的時候滾落了下來...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佛源老和尚的故事:祈晴法會與遣蟻法會

當時,寺裡放生池因年久滲漏嚴重,佛源老和尚決定修理...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時長而苦重。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

中國三大處世奇書最精華30句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併稱為修身養性...

看清內心的種種煩惱

人有種種煩惱,煩就是煩悶、煩擾;惱是惱亂、熱惱。煩...

佛教素食漫談

隨著因氣候變遷而不斷引發的生態危機的不斷出現,當今...

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

造業容易,等要懺悔滅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馬鳴菩薩造的《大乘起信論》,一念不覺生三細,三細...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

小沙彌與老和尚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

臨終的智者大師

隋朝天台智者大師,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佛教詞典】正士

菩薩之異稱。即離卻迷執邪見,正見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

【佛教詞典】一法妙

一法者,即指大乘妙法,或一乘妙法。大乘是對小乘而言...

【視頻】淨界法師《失掉禪定的故事》

淨界法師《失掉禪定的故事》

【視頻】早課(靈泉禪寺版)

早課(靈泉禪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