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老實地學佛,不學奇奇怪怪的東西

宣化上人  2018/11/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老實地學佛,不學奇奇怪怪的東西

我希望各位學佛的人,都要老老實實地學佛,不要學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場」,心若彎彎曲曲的,就不是道場,心要不平常,那也不是道場。

所以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學神通,不要貪神通,因為一貪就和神通不相應了;一好高騖遠也和神通不相應了。

神通就是智慧,要想學智慧,就先要學老實,老老實實念佛,老老實實學教,老老實實修密,老老實實看住自己的行為。

行、住、坐、臥都不違背佛法、戒律,這就是真正佛弟子,要是口是心非,口裡念佛心裡打妄想:「我要中馬票多好,中了頭獎我就有幾千萬。」這是不懂得佛法。

懂得佛法的人,不要打這種妄想,打這種妄想就患了貪求的病了。還有爭,為什麼要爭?就因為有利可圖,所以就有爭奪了。

大而言之,國與國為了利,小而言之,自己和自己爭也為了利,要能把利看淡,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名本來是假的,但人人都貪它;利,人人也都捨不得,要能把名、利二字看破、放下,就自在、就沒有妄想了;人之所以有妄想,就因為被名、利所支配、搖動。

為什麼搖動?就因為沒有定力,認不清楚名利這二個東西是假的。

人人都上班去賺錢,就沒有人上班去學佛的,因為學佛沒法賺錢,所以就不上這種班了;如果學佛能賺錢,那大家也會來了。

可是要知道,賺錢是有形的、有窮盡的;而學佛法這種財富是無形無相的,是法身慧命的資糧,可令你有大智慧,培植你的大善根,將來成佛。

你若信佛,就應該信法;因為法是佛所說,你若單信佛不信法,這是不能入佛法的大海里。所以才說──假設有人,能常常地信奉佛所說的一切尊法(就是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因為有信的力量,所以聽講經說法,什麼時候也不會說:「我聽夠了!我不要再聽了!」

聽法,不是說天天聽法,對我就一定有什麼利益,我就開什麼智慧了,不是這樣。真正信佛、信法的人,不希望得到什麼利益、什麼好處;你若想得到好處,得到利益,這還是有貪心。要能心不貪而常常聽法,常常聽法還沒有貪心;拿學習佛法作為自己吃飯、穿衣、睡覺──正常的功課一樣,不要有所求。你有所求,那就是妄想,妄想生出來,就與道不相合;與道合一,就一切的妄念都沒有了,要止住這個念,不動這個念。

你能不動念,就是清淨;你能不打妄想,也是清淨;你能一念不生,也就是清淨。所以要常聞佛法,沒有厭足的時候。不要說:「哦!這部經我聽過了,不要聽了!那部經我沒有聽過,要聽一聽!」說法,各有各的智慧,各人說的法不同。就是一個人講同一部經,前一次講和後一次講,也不會一樣的。所以──聞法,不要生一種厭足的心,不要說:「哦!我夠了!我不願意聽那麼淺的經!」

假設你能聽聞佛法沒有厭足的時候,這一種求法的思想,時時刻刻都不討厭,不感到滿足,也就是無所求而常常聞法,常常聞法還不厭足。這個人若能這樣,他信一切尊法,也會得到一種不思議的境界。

雖然能得到不思議的境界,但不要在沒有得到以前,有一種希望,有一種貪求;要無心,沒有妄想心。你若能沒有妄想心,就會與道合一;與道合一時,本來的智慧也就會現出來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青年的毛病》

我們時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

中國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時,小乘有各種部執,大乘雖亦分空、有...

無論離合,婚姻都是一場修行

關於如何處理家庭倫理關係,佛陀在《善生經》中把在家...

為什麼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不是要我們不貪著嗎

問: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佛經裡也強調...

實際修行過程中間要防止四種病

《圓覺經》上面說過: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

鬼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二、示惡鬼趣 今天講到七趣當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賣魚郎與老鷹

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更適合個人修行對嗎

問: 大家都覺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宣化上人: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宣化上人:淨土宗--諸大菩薩讚歎的法門

你這個心哪,它忙得很,一天到晚要找工作,不會休息的...

宣化上人: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彌吽 這六個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個字...

宣化上人:功德與福德的區別

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

慧律法師:一切觀象皆是我們的牢獄

為什麼說一切觀象皆是我們的牢獄,因為你執著金錢,你...

出家人的缽都有哪些講究呢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為如法之食...

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文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我親自聽到這麼說:有一次,本師...

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不被他轉走

人家管我們,不論好壞我們都接受,拿他的壞處來回光返...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

萬事皆有因

從前,徽州有個商人叫程伯鱗,他居住在揚州,非常信神...

握得越緊,傷害越大

有一個年輕人,事業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煩,嫉妒、浮躁、...

不管信不信佛,善惡業力都是有報的

問: 六道受報輪迴就是給人們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雞...

大安法師:如何淡化過重的情執

問: 過重的情執(主要指親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天竺高僧善無畏

善無畏,是大唐盛世來自天竺的一個高僧,深受唐玄宗李...

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

一、煞有介事型 張口閉口,便是頂禮某大德;對人言必稱...

慧律法師《楞伽經大綱》節錄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義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號...

【佛教詞典】七境界

全稱七種第一義境界。乃諸佛所證所得之境界,計有心境...

【佛教詞典】大乘止觀法門

凡四卷。略稱大乘止觀。南朝陳代慧思講述。今收於大正...

【視頻】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

【視頻】夢參老和尚《趁著年輕,精進用功》

夢參老和尚《趁著年輕,精進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