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人處事的十二個法則

星雲大師  2020/01/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為人處事的十二個法則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則,宇宙物理與人類之間,也有它應循的軌則。《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人做好,要圓滿做人處事,也有其應守的法則,先舉四點:

1、從忍耐中增加力量

做人要有力量,好比英雄要配刀配劍,才顯得英武。

《增一阿含經》說:「小兒以啼哭為力,女人以嬌媚為力,比丘以忍辱為力,國王以威勢為力,羅漢以少欲為力,菩薩以慈悲為力。」

力量大,就能堅強承擔。忍耐是世間最大的力量,忍苦、忍辱、忍受委曲,逆境要忍耐,順境的好話好事也要忍耐,才不會得意忘形。

一切都忍,忍到最後,就會成為美化世間的力量。

2、從明理中隨順因緣

合乎自然就合乎因果、緣起、天命、天理。做人要明理,要隨順因緣,不能逆天行事,凡事不合因緣的,即使做了也不能成功。好比河水,懂得避開障礙,故能川流不息;處世,知道了隨順因緣,才能無往不利。

此外,日常用錢應該量入為出,感情處理也要妥當適宜。如果了解每件事情都需要諸多因緣成就,懂得順應自然,就能水到渠成,順利成功。

3、從發心中莊嚴自己

每個人要發心立願,人生才會有目標。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個願心,成就極樂世界;藥師佛發十二大願,成就東方琉璃世界;菩薩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發願修行六度萬行,廣度眾生,方能圓滿佛道。能發心吃苦、發心作務、發心服務奉獻,做什麼事都能發心,那麼發心有多大,成果就有多大。

4、從滿足中感恩說好

有些人總想到自己這個欠缺,那個沒有,能全部擁有該多好!其實,感恩是最大的富貴,感恩別人待我好,感恩交通四通八達、物質應有盡有……乃至道路兩旁的樹木花草,雖然不知道是那個人種的,但它讓大家乘涼,美化世間,不是該感謝嗎?

凡此種種都能感恩、讚美,就是最美好的人生。許多人常常慨嘆:「做人難,難做人,人難做。」

做人處事真的如此困難嗎?未必盡然,倘若事事為己,則處事不易,做人也難;懂得反求諸己,何愁不能將人事做得圓滿。

如何做人處事?接下來的四點法則是:

5、從溝通中融洽和諧

凡事要和諧無爭,溝通、交流是要點。與人溝通若一意執著己見,容易產生誤會分歧。像婆媳不和、親子代溝、親鄰不相往來等,皆是起因於觀念上無法溝通。

對此,佛門教導弟子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與人溝通、相處,進而營造「六和敬」的環境與心境。

總之,人際之間要融洽和諧,「溝通」是必修的課題。

6、從參與中奉獻身心

我們無法離群索居,所謂「三人成眾」、「獨木不成林」,每個人都必須在大眾中生活,尋求共生的人生。

好比參與球賽,需要每位球員奉獻身心、團結同心,才能致勝。

做人處事也是如此,只有參與大眾、融入團體,才能成就自我。從參與中奉獻身心,以「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的觀念生活,則無事不辦。

7、從和合中集體創作

現今社會講究集體創作,重視團隊精神。

個人一枝獨秀,成就有限;集合大眾的力量與智慧,才能創造非凡的成果。常言:「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佛教也講「眾緣和合」,花草樹木需要陽光、空氣、水,方能成熟;一件產品需要材料、機器、人力,才能完成;一部戲劇需要導演、編劇、演員,始能開演。

因此,人與人之間,不但要融合,更要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成就大事。

8、從認同中自我享有

自我肯定固然重要,受他人認同,從認同中自我享有,更是必須。反之,無法獲得他人的認同,純粹孤芳自賞,便缺少一份成就感。

此外,想要被人認同,要先學會認同別人,懂得相互包容尊重、彼此關愛、立場互換,才是真正的同體共生。

世間種種,尤以人事的應對最為複雜,不過,在千頭萬緒中,仍可以理出一些做人處事的法則。掌握住「法則」,人生將會過得自由自在。

「做人處事法則」四點建議:

9、從謙和中友愛尊重

與人相處要謙虛和藹;做事要有生氣,處人要有和氣。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偉大的人絕不會濫用他們的優點,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並且意識到這一點,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他們的過人之處愈多,他們愈認識到他們的不足。」

因此,一個人即使在聰明才智、經濟能力等佔了優勢,也要懂得謙和,慚愧自己仍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如此對人友愛尊重,別人同樣會尊重你。

10、從信仰中發覺自我

人應該要有信仰,好比對自己人格的信仰、對道德的信仰、對原則的信仰,甚至對某某主義的信仰、對學術思想的信仰、對宗教的信仰等。

不論你的信仰是什麼,都要能建立正知正見;不管你的信仰是什麼,都要能發覺自我,發覺自我本性裡的尊嚴、本性裡的寶藏、本性裡的般若智慧。

11、從平和中進取奮發

世間凡事「以和為貴」,所謂「和」,並不是整日無所事事,終日閑蕩,與世無爭。

「和」有積極的意義;人要以「平和」為基礎,進而從平和中進取奮發,那麼所做所為就不會違背良心,也不會為是是非非所干擾了。

12、從威儀中端嚴禮敬

佛教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威儀不但能夠收攝修道人的身心,也是一種無言的身教,然而唯有注重內在的修養,才能永久有莊嚴形象。

有威儀,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智慧的展現,自然就會受到眾人的尊敬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

從每個人成長的軌跡來看,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慾望得到滿足與失落的不...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來

打麻將,一局結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繼續下一局。人...

人生在世誰最可靠

今晚我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宣講佛理,真是高興。現在我要...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

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

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

不願做老二,誰服你做老大呢

說起來,這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十分湊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把握當下,做時光的主人

我們的人生總是嚮往著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星雲大師《不能不信的因果》

信佛重要,還是信因果重要?我個人認為:寧可以不信佛...

星雲大師《如何善待親友》

每個人都有親人、朋友,善待親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是非...

星雲大師《心病還須心藥醫》

各位護法居士: 剛才承蒙蓮社住持煮雲法師介紹,實在...

你想留什麼在人間呢

在佛教裡,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

平心則能薦亡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

不孝的人都很窮困

百善孝為先 我認識一位學佛醫生,在臨床幹了一輩子,剛...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白話解釋

蓮池大師所作《戒殺放生文》,精闢圓頓,事理兼備,悲...

想要了生死,必須真修實證

想要了生死,必須真修實證。倘若只有悟而沒有證,縱然...

為善勿貴人知

示陳定耑曰:小人之為惡也,唯恐人知。君子之為善也,...

用念佛機念經或念佛,作用是一樣的嗎

問: 請問用念佛機念經或念佛,作用是一樣嗎?特別是念...

幼虎與羊

在日常生活中,環境是培養心性的重要條件,所以,每個...

聖凱法師:佛法談做人

現代的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一個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遇...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拜懺不同打七,禮懺須五體投地,三業清淨,不能加以雜...

用施無望報的心去佈施

佈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積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佛陀教我們財富的處理方法

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

【佛教詞典】三戒

在家戒、出家戒、道俗共戒。在家戒即八戒;出家戒即十...

【佛教詞典】梵行求

【梵行求】 p1032 瑜伽九十六卷二頁云:復次由梵行求增...

【視頻】聖嚴法師《洞見慾望的智慧》

聖嚴法師《洞見慾望的智慧》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開松老和尚唱誦)

南無觀世音菩薩(開松老和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