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與對治

星雲大師  2017/11/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與對治

具有多疑心態的人往往帶著固有的成見,通過「想像」把生活中發生的無關事件湊合在一起,或者無中生有地製造出某些事件來證實自己的成見,於是就把別人無意的行為表現,誤解為對自己懷有敵意,沒有足夠根據就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無意的行為表現,誤解為對自己懷有敵意,沒有足夠根據就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懷疑別人對自己進行欺騙、傷害、暗算、耍弄陰謀詭計,以致與人隔閡,在人際交往中自築鴻溝,嚴重時還有可能反目成仇。

不要太過留意朋友的的話,別去猜疑他們是否有惡意。多些去和朋友溝通,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想想自己這種心理產生的原因等,以下是醫學角度的解決方法,你可以試著矯正:

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極的暗示有關。 首先,你要認識到無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後果。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我們認識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斷地克服多疑,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要用高度的理智、寬闊的胸懷,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只要我們心廣大如天地,虛曠如日月。就不會為這些小事而斤斤計較,無端猜疑了。

其次,當你猜疑別人看不起你,對你撒謊,在背後說你壞話時,你心裡可以不斷地反覆地默念「我和他是好朋友」,「他不會對我撒謊」,「他不會說我壞話」, 「他不會看不起我」。

「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討厭猜疑」,「我不該猜疑它」等等。這樣反覆多次地默念,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心理學家證明,從心理上厭惡它,在觀念和行動上也就隨心理的變化而放棄它。

再者,你還可以與他人加強交流,坦率地、誠懇地把猜疑問題提出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只要你以誠相見,襟懷坦白,相信疑團是會解開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要「知大」,要「見遠」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凡夫心的幾個特點

我們凡夫眾生的心是生滅心,它有幾個特點: 第一是攀緣...

【推薦】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

以不生滅心提起佛號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

心地功夫

幽深的石窟裡,一位出家人正在精進地禪坐,他用心地在...

心中的石頭

雪齋禪師去拜訪藏門禪師。要告辭時,藏門送他到門外。...

妙蓮法師《轉凡心修佛行》

一、轉凡學佛世安寧 今晚佛學講座的講題叫做轉凡心修...

夢參老和尚《覺林菩薩偈》講述

覺林菩薩在《華嚴經》是十林菩薩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星雲大師:我要創造人生三百歲

有一則人生三十歲的故事,但貧僧並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星雲大師《文人與禪》

各位教授、各位同學: 今天承蒙貴校的邀請,能夠有機...

你有善因好緣,怎麼會沒有感應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體驗。宗教的體驗不...

星雲大師《夫婦相處之道》

隨著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來有一些年輕的男女,到寺廟...

【推薦】晚上不睡叫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叫封殺陽氣

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態、飲食、及時調...

鏡子老師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賤貨,幾十元...

樹與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個森林裡,有一棵樹,她很愛一位小男孩...

為何出家人每半個月要布薩誦戒

昨夜說的黑月白月誦兩重戒法,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持名念佛有三大殊勝方便

我佛所說無量行門,皆是隨機方便利益一切眾生。而求其...

一念淫念的果報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應化的時候,龍王中有一位...

定業不可轉,那信佛又有什麼用呢

佛經上講:定業不可轉。你造了業,現在結了果了,不能...

愚癡無知,實在苦惱

以前在印度有一間古寺,寺裡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鄰近...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四個原則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當一個人變的古怪異常,生活以自我為中心時,他會視所...

大安法師:煩惱不斷能往生嗎

問: 弟子煩惱不斷,意惡重重,甚至還造作身口意罪業...

【佛教詞典】菩提水

(術語)宋張邦幾侍兒小名錄拾遺曰:五代時有一僧號至...

【佛教詞典】一心念佛

(術語)念佛之心不二也。法華經安樂行品曰:不獨入他...

【視頻】妙境法師《應常常憶念聖道》

妙境法師《應常常憶念聖道》

【視頻】育因法師《戒體大義》

育因法師《戒體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