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

星雲大師  2016/03/30  大字體  護眼色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普賢的意義,依據《圓覺經》記載之義為「體性週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探玄記》則解釋為「德周法界曰普,智順調善曰賢」。

華嚴宗祖師宗密大師另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週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一般文殊、普賢常是併稱的,文殊騎金毛獅子,普賢乘六牙白象;文殊表示智、慧、證三德,而普賢則顯示理、定、行三德,合為解行並重。如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乃文殊菩薩開始,表示為從智慧而契入,最後向普賢問道,五十三參圓滿,表示從行而證悟,故有所謂:「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即為定慧合一之義。

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下十大願行,做為修行法門,期能圓滿佛果,吾輩學人可傚法「普賢十大願」作為修行目標。內容如下:

1 禮敬諸佛

是人格的尊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禮敬諸佛,就是尊重一切眾生的人格,如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2 稱讚如來

是語言的布施。布施財物、公理、正義、佛法,都有難度,唯有語言的布施,容易做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就是修習讚歎法門,所以比彌勒菩薩提早成佛。可見讚歎他人,布施善言的重要。

3 廣修供養

是結緣的實踐。在修學佛法中,供養父母、師長、三寶,有二種供養、三種供養、四種供養、十種供養,無論任何一種供養,都是最好結緣溝通的管道。就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可見供養結緣在修學佛法過程中的重要性。

4 懺悔業障

是生活的反省。眾生在日常生活裡,身、口、意三業經常造下難以彌補的過失,因此,需藉著「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來清淨身心。如佛世時,造下五逆重罪的提婆達多,最後也經由懺悔而得救。所以,生活中的反省懺悔非常重要。

5 隨喜功德

是心意的淨化。信者學佛要修學播種,以期將來的福田有所收成,但是聚集功德一定要有歡喜清淨的發心,就是一點心意,也可以隨手功德、隨口功德、隨心功德。例如毘舍佉因聞法心生歡喜,隨喜布施一件珍珠衫,而成就了精舍得建造。可見心意淨化之隨喜功德的成果。

6 請轉法輪

是真理的傳播。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因此,必須常轉法輪,利益眾生。當初佛陀接受須達長者的邀請,到舍衛城說法,所以佛法才能弘揚五印度。

7 請佛住世

是聖賢的禮遇。請佛住世對人間非常重要,當初佛陀證悟的時候,因自覺所證悟的緣起真理,世人必不能信解,而欲進入涅槃。後因梵天王之勸請,佛陀悲愍眾生,開始說法,示教利喜,眾生才得見真理之光。

8 常隨佛學

是智者的追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大弟子以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隨眾,由於經常跟隨佛陀左右,所以速證聖果。可見追隨智者,常隨佛學的重要。

9 恆順眾生

是民意的重視。佛陀行事非常民主,普賢菩薩、須達拏太子能領會佛意,重視大眾的意見,不逆人意,皆是恆順眾生的精神表現。

10 普皆迴向

是法界的融和。法界要達到融和的境界,必須要「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轉垢穢為清淨,轉惡世為善法,轉邪見為正道,轉生滅為寂滅。能到達法界融和的世界,普賢菩薩的大願也就圓滿了。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以普賢的行願加上文殊的智慧,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如此則能究竟圓滿大乘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大願

釋迦牟尼佛往昔為海塵婆羅門時,曾發五百大願。誓言言...

念誦普賢十大願的功德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如來神力所持之處,與十不可說不...

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大向

問: 請法師詳細開示: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

聖嚴法師: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人人都有願望,但不一定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願望會落...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

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

發願會讓你突破自我設限

古人說發菩提心我們設定目標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我們確...

星雲大師:前世來生,幹卿底事

有一些人基於對前世的好奇,他追憶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

星雲大師《求財富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求您加持我獲得人間的財富。 因為在...

說閑話之害

閑話,既曰閑話,有時是一種廢話、空話、謊話,甚至是...

開發我們的潛能

有一個嗜酒如命的酒鬼,一天喝得爛醉如泥,回家途中,...

曇影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

淨業行人的遺囑樣本

XXX、XXX、XXX,我的親人們、孩子們: 今天我趁著身體...

淨界法師:臨終關懷

我們今天有兩堂課,來跟大家討論有關臨終關懷的理論,...

威望與卑賤的因果

你在一個大眾團體當中,有沒有威信,有沒有威望,你的...

李炳南老居士: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為佛...

善心不僅能救命 還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來我們醫院,醫院發現他...

在家的淨業修行人,應把握哪種心態

問: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塵緣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

極樂境界不是神話

眾生的懷疑非常深,這種懷疑來自於我們思惟方式先天的...

怎樣讓生命活得像個生命

在我眼裡,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裡,生命,是...

【佛教詞典】莫正熹

(1899~1986)廣東中山人。民國二十五年(1936)皈依...

【佛教詞典】諦察法忍

三種忍辱波羅蜜之一。又作察法忍、法思惟解忍、法思勝...

【視頻】淨旻法師開示之簡易早晚課

淨旻法師開示之簡易早晚課

【視頻】慧律法師《第六第七意識是修行轉捩點》

慧律法師《第六第七意識是修行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