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如何安身立命》

星雲法師  2010/06/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各位雖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繼續的,並不就此為止。我們人生應該要有個未來,未來就是希望。俗語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未來,活著就沒有意義。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未來能夠長命百壽。張岳軍先生曾說:「人生七十才開始。」岳公為什麼這麼說?主要在啟示我們,人生不在乎年齡的多少,而在於我們對於未來是否抱有希望。佛教講的未來就是希望;這個希望,不只是對自己的,而且也是針對眾生的。這就是「願力無窮」,就像普賢菩薩的十個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 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各位的前半生功在國家社會,勞心勞力,已經為過去幾十年的歷史烙下了深刻的痕跡。目前退休下來,大可以下半生的精神用在佛教的「行願」上。發這種大願的用意,在我們佛教徒的心念中,是可以為來生廣植善因。如果以世俗諦說,這也可以使各位的下半生,生活在聖潔、寧靜與慈祥的世界裡。

小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要靠父母,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身體有病時誰來替你受苦?你靠神明,神明也是靠不住的,因為神明自己都靠不住,有朝一日,五衰相現,也會墮落的。所以,佛陀啟示我們不要讓神明、相命、卜卦、風水等來操縱我們一生的窮通禍福。

那麼,什麼才是可以依靠的呢?在佛法裡,最靠得住的是三寶。三寶才是值得信賴的對像,皈依三寶,才是尋找依靠最好的方法。

皈依佛:佛是人間真理的體會者,他宣揚真理之光,引導我們走向光明,如同天上的太陽、月亮,可以使迷途者尋獲正道。

皈依法:法是不變的規律,可以規範我們日常生活的德行。依之而行,可以有正確的認識;躬行實踐,可以到達彼岸,等於火車的軌道,依之而行便可到達目的地。

皈依僧:僧是奉行佛法求解脫者,等於是老師,可以做我們的善知識。他雖然還沒有斷煩惱、證實性,但他能通過佛法的真理,教導大家不斷的學習;親近他,可以使我們身心淨化,性靈提升。所以說,佛如良醫,法如藥方,僧伽如護病者,引導我們離邪向善,轉迷成悟。

《成佛之道》說:「皈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處,三寶最吉祥。」佛陀教誡阿難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說明瞭皈依的真正意義。可見真正的皈依,是要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因為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正法,自己依法修持,自身就能與三寶為一體。

以上不外說明這個無常的世界,哪一個人可以給我們永遠的依靠呢?面對這一天災人禍動亂競爭的時代,最後作我們依靠的只有三寶。我們的感情可以不要,我們的金錢可以減少,功名富貴可以失去,但是三寶不能不要;因為盡管世界毀滅了,三寶仍然不會離開我們,三寶永遠都是我們的伴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嗎

問: 一位師兄看到《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若諸人天誦持...

石頭變成佛

有一個沙彌耐不得禪院的寂寞,老覺著修行得太慢,感覺...

怎樣讓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

問: 法師您好!弟子三十多歲的兒子由於工作及家庭矛...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問: 請問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個人的時...

四種毫無意義的修行

岡波巴大師在《勝道寶鬘論》中用十四個比喻來說明什麼...

「快餐式」的修持

淨土念佛法門的理念與修持方式,最契現代社會之時機。...

要照顧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們這個色身會生老病死,終有一天要丟棄,是沒有用的...

為何佛菩薩少而眾生多

問: 法華經舉手低頭,皆能作佛,佛又於無量劫前,曾...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

佛陀一生給世人的二十條忠告

佛陀在正覺以後,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道...

星雲大師《禪定的開示》

關於禪定,其實,禪就是定,定就是禪,一定要來解釋它...

星雲大師:禮拜觀音菩薩的感應

佛教裡的規矩,戒期圓滿的時候,要燒身供佛,以示虔誠...

星雲大師《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號、形式,而是要將佛法運用到生活裡。修行離...

修行很簡單,大道至簡

人修道,壞在一個要自己好上。什麼都想要最好。比如問...

這樣念佛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入道,念阿彌陀佛當然可以往生...

膽結石的食療法

膽裡面有結石,現在好多人都有這種毛病,也有好多種,...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

子女與父母之間的四種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者,謂父母於子,宿世有恩...

聖嚴法師:老化是自然現象

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

印光法師小傳

一、簡狀 印光法師,法諱聖量,自署常慚愧僧。1861年出...

有欲便有苦,無慾則無苦

當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淨淨、光光明明,如...

念佛行人,須敦倫盡分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

托彼名號,顯我自性

從事相上來說,無量壽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蛇頭與蛇尾

從前有一條蛇,有一天,蛇頭與蛇尾巴吵了起來,搶著要...

慧遠大師畫傳

一、出生書香,聰穎博學 中國淨土宗初祖廬山東林寺開山...

【佛教詞典】六識通三性攝

【六識通三性攝】 p0307 成唯識論五卷十一頁云:此六轉...

【佛教詞典】金剛體

比喻身體堅固,猶如金剛,係指佛身功德而言。據月光童...

【視頻】妙境法師《戰馬推磨》

妙境法師《戰馬推磨》

【視頻】淨界法師《福報不要享盡,留到臨終用》

淨界法師《福報不要享盡,留到臨終用》